2018-01-12 17:37: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傍晚時分,搖搖車把普通社區變成了童趣的樂園。伴隨著歡快的兒歌,搖搖車載著兒童,慢慢前後搖動。一首歌后,小孩意猶未盡。家長又繼續掃碼啟動搖搖車,滿足孩子盡情玩耍的願望。歡聲笑語還喚起其他兒童的熱情,讓他們爭先恐後拉著家長,急走趕到現場排隊。
在國內,各種兒童遊樂設備中,搖搖車無疑是最平民、最普遍的一種。在商超、藥店、便利店,以及母嬰用品專賣店,隨處可見小孩在搖搖車上玩得不亦樂乎的場景。然而,能把搖搖車服務做到規模化運作的卻寥寥無幾。直到共享搖搖車出現,人們才察覺到搖搖車服務的新可能。
而始創於深圳的小騎手無疑是共享搖搖車中的佼佼者。當競品還在為首輪融資而奔忙時,小騎手已得到東方富海、紅秀盈信、朗科投資等投資方的認可,融資數千萬元。小騎手憑藉前三輪充足的資金、以及提早出發近一年的時間,已經打磨好產品並且整合供應鏈,因而逐漸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小騎手CEO李育喜)
搖搖車行業升級,規模、品質齊頭並進
眾所周知,會發光、發聲、還能動的搖搖車對兒童有著不可抗拒的魔力,這種服務是剛需,也是高頻次消費。搖搖車有著極大的市場(全國整體規模約300萬臺),按現在每臺每年收入5000元計算,這也是個150億的市場規模。
傳統搖搖車採取投幣,收費、清點硬幣往往要依賴熟人,而且一人管理幾十臺,遠遠談不上規模運作。而共享搖搖車以約定分成的方式與商家合作,主要通過掃碼支付的使用都有數據統計,所以一人就能管理成千上萬臺。這就是共享搖搖車的規模化升級。
傳統搖搖車行業給人的印象大多數是小、散,而產品則是以醜、low撓動網友的笑穴。它們大多有著將幾個大IP雜糅,而做出的不倫不類的外形。而粗糙的審美背後,不少傳統搖搖車更存在質量的隱憂,比如油漆剝落、外表髒亂,讓很多人接觸前都忍不住用紙巾先幫它擦兩下。
小騎手CEO李育喜認為,要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負責,搖搖車的品質急需升級。小騎手依託華南的製造業資源,用整整6個月整合供應鏈、打磨產品。小騎手共享搖搖車用玻璃鋼打造成形,而不是粗糙的塑料。小騎手還與各大卡通IP合作,使用它們的形象做外觀設計。
在體驗上,用戶還能刷臉使用小騎手搖搖車。這樣一來,沒帶手機、硬幣也不再成為玩搖搖車的阻礙。只要兒童之前在小騎手系統錄入過肖像,而且帳戶上有預留金額,就能輕輕鬆鬆通過刷臉去玩搖搖車。
瞄準線下流量入口,打造母嬰生活平臺
線上流量的獲取越來越難,成本也居高不下,甚至有矽谷投資人發出「流量紅利枯竭」的預警。因此,越來越多公司瞄準線下,多渠道突破獲取線下流量,尤其是在精準細分領域。在獲取母嬰用戶流量這方面,搖搖車無疑有著獨到的優勢。
在小騎手CEO李育喜看來,共享搖搖車能通過支付、結算、盈利等解決方案上的創新,吸引線下精準的年輕父母用戶流量。年輕家長在使用搖搖車時傾向於掃碼。這個行為雖簡單,但卻可以撬動傳統搖搖車難以企及的資源。
李育喜表示,團隊的願景是以共享搖搖車為起點,打造一個母嬰生活平臺。
共享搖搖車不僅是一塊錢的生意,更是一個精準的母嬰流量入口。小騎手將深挖用戶價值,依託平臺做母嬰生活相關的商業拓展,比如以成功生、養、教為基礎,為年輕家長提供優質內容分享;根據社區地點、用戶數據,精準投放的母嬰用品消費廣告,為周邊的線下商家導流,以及為母嬰品牌做推廣。
小騎手是目前綜合實力強的共享搖搖車品牌。據悉,已投放了超過1萬臺搖搖車,分布在深圳、東莞、惠州、湖南以及江西各地。用過小騎手共享搖搖車6歲以下兒童近百萬人。因此,吸引眾多追求向母嬰人群進行精準推廣的品牌。
談及為何選擇搖搖車作為落腳點,財務管理出身的李育喜說到,「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搖搖車出售的是一項有穩定現金流的服務,而且是剛需,還非常高頻。」
搖搖車的成本比單車高不了多少,但每天使用頻次卻是單車的十幾倍。一臺小騎手搖搖車成本在1000元以內,投入到市場後,每天使用頻次15次左右,很快就能收回成本。
「共享單車有的優點我們都有,共享單車有的毛病我們沒有。」小騎手CEO李育喜說,和共享單車一樣是無人值守,但共享搖搖車的投放位置固定,運維的人力成本更低。偶有產品維修需要,也可以通過公司專門研發的派單系統,找到有專業資質的機修師傅統一處理。
隨著行動支付的滲透,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產品層出不窮。小騎手共享搖搖車就是一個典型的OMO線上線下融合模式。小騎手以共享搖搖車為起點,通過這個龐大的線下流量入口,將用戶連接到更多母嬰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