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不可怕,怕的是習慣了窮!跟著這樣做,你也可以走出貧窮陷阱

2020-12-23 鳳池竹蕭蕭

一、導語

我們為什麼窮?

我們可能會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去解釋。比如:出身不好、父母不好、環境不好、學習不好、能力不好、工作不好、工資太低、開銷太大......

而有人就通過深入研究這個問題,寫了《貧窮的本質》一書,並因此獲得了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就是美國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

他們用了15年的時間,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等多個方面,深入剖析了全球貧困的本質,希望能從根本上找到貧窮真正的原因,從而幫助這些窮人逃離「貧窮陷阱」。他們在這本書裡將自己深入到這全世界至少8.65億貧困人口(日均收入低於0.99美元)中體驗到的真實生活一一進行描述,並且把實驗與研究的結果也進行探討。

二、造成窮的5大原因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於貧窮的思想。——富蘭克林

那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呢?這本書給我們總結了5個窮人身上的「病灶」:

1.信息面窄,常常導致錯誤信息固化。

窮者愈窮。儘管我們不否認有時窮人的生活也存在著智慧,但信息缺失常常會導致錯誤觀念固化,很容易會拒絕保險、低成本貸款、存錢、援助等預防和先見方案。

說個真事大家就知道了。2020年初的時候,一個兩歲的侄女被查出來得了白血病,為了治這個病,親戚一家前前後後花了30多萬,扣掉國家農村醫保報銷的,自己實實在實在的也花了小10萬的現金。可能對於有錢來說,這10萬元不算什麼,但對於身在農村靠土地吃飯的窮人來說,真的是一筆足以拖跨整個家庭的費用。

而最讓親戚感慨的是,早在去年有朋友讓她給孩子買個重疾險的時候,她給拒絕了。假如當初她肯花那3千多元的保險費,估計這次的小10萬也能報銷個大半。她說,她聽別人講保險都是騙錢的,所以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保險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她沒讀過書,所以根本就不懂這些。

因為窮,所以很就相對思維固化,而當錯誤的思維固化後,就很難改變其身上的偏見毛病!

2.生活所迫,只能先考慮眼前能看到的事。

貧窮的人,之所以一直貧窮,是因為他們沒有想過從貧窮中爬出來,而只是一直在貧窮中尋找幸福。

窮人的收入有限,往往得到收入,分配完基本的溫飽與開銷後,就再難以承擔去其它東西了,比如儲蓄、未來計劃或社會保障等。因為這些選擇,需要在當下或前期做出少量付出,但回報卻在很遙遠的未來。這就不符合他們急功近利的眼光,所以現實困頓的他們,只能先著眼解決眼前能看到的事,而無法為將來打算了。

3.得不到尊重,收穫體面的成本比別人要高得多。

我們有沒有發現,越是貧困地區,彩禮的風俗越講究,而且開價越高!越是一夜暴富的人,就越會在光耀門楣上拿錢擺譜!

為什麼呢?

貧窮往往會帶來自尊的缺失!因為窮人比富人更好面子,他們永遠覺得面子比裡子更重要!

嫁女兒,一定要對方拿出天價彩禮,這才能在四方八鄰面前顯擺;娶媳婦,一定要擺上百來桌,或者去幾星級的酒店,才能在親戚朋友面前抬得起頭。長期得不到的尊重,只想在這幾個人生大事上好好得些臉面。為了彌補長期的臉面,就會很愚昧地從殘風陋習上鋪張浪費,以示體面!

所以是,越貧窮,越想熱鬧!

4.社會地位低下,好的資源基本輪不上

很多好的資源,都是有基礎的門檻的!

比如說,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高且穩定,但一般都會要求存款在5萬元錢以上;你想讓孩子上好的學校,你就必須得有拿得出手的學區房做保底或繳納一定金額的贊助費;你想獲得一流名師的講課,你就必須交得起高額的學費出來;就連國家推出的預防保健,也會分出三六九等的,你想用免費的,那就打國產的預防針,只預防兩種疾病,要想預防更多疾病的,你就得交錢才能用得上那進口的預防針......

5.寧願投機,而不是投資

越窮的人越想走捷徑,而越走捷徑就越貧窮!妄想一夜暴富,而不去腳踏實地的一點一滴地開始投資!因為天性中的懶惰控制著他們,使得他們根本就看不到所有成功人士背後所付出的成本代價,而只是羨慕被看到的那刻光芒,急切地想一下促成,急功近利地想一步登天!

認知的的偏差使得窮人在窮路上越走越窮,難以翻身,當這種認知越來越限制他們時,就會感覺整個世界無處不存在著」貧窮陷阱「,難逃命運,從而向命運屈服!

貧窮並不是個體現象,而是一種社會現象。這本書裡介紹了很多很多,也介紹了許多機構採取的幫助的措施,但」救急不救窮「,窮是一種病 ,得治!

三、我們這樣開始變

當然,世界上的人,之所以無法擺脫貧窮,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但深究其根本,肯定離不開人類中懶惰的天性和其公式化的思考模式。

雖說,貧窮是屬於社會的一種現象,需要從社會層面去解決它。像我們國家就早早將「脫貧」納入國家大計中,近年來也是在這方面做出了成績的,包括早已普及的9年義務教育、免費的基本預防保健、還有精準扶貧等一系列社會政策,這些都大大改善了我們國家最底層的「窮」!國家政策的扶持肯定是人們擺脫貧窮的中堅力量!

但想要徹底改變一個國家和社會的貧窮,還必須從每個人的自身做起!物質的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思維上的貧窮,沒有錢,可以慢慢去賺,但思維上的貧窮就會讓一個人或幾代人一直貧窮下去。

我們通過這本書,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因為金錢的稀缺,導致很多窮人在決策的時候,往往選擇短期能讓自己舒服的行為,而不會考慮長期對自己有益的選擇。 也因為注意力的稀缺,會讓窮人疲於思考,而無法忍受眼前所謂的一點犧牲,無法儲蓄,無法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單就從我們個人自身方面,我們可以做出哪些改變呢?以下5點不妨參照一下:

1.增加信息的儲備,多學習;

懶惰是貧窮的開始,自卑是貧窮的延續,而墮落就是以上的結果!

世界上,真正限制我們想像力的不是金錢上的貧窮,而是知識量的匱乏!精神上的貧窮才是真正的貧窮!

而改變貧窮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學習,只有學習,才能讓你掌握足夠多的知識,將不知道的事物變為自己骨子裡的東西,從而經過自己的內化,長成腦袋裡的營養,帶來更多的新知,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知識改變命運!想要改變命運,第一步就是要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百倍的行動量!只有行動量才能帶來看得見的結果呢!

2.相信教育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

教育改變的是人的觀念、信念與真正的自我覺知,通過教育,我們才能養成下面這些好的行為習慣:

(1)勤思考

對於絕大多數而言,痛苦的根源是貧窮,而貧窮的根源又是自身的懶惰!思想上的懶惰決定了行動上的懶惰,而行動上的懶惰終將會造成物質上的匱乏!

多動腦、勤思考,才能更好客觀地看世界,才有機會跳出舊有的慣性思維,用更多維度的方式找尋不一樣的視角。

(2)自由選擇的態度

貧窮是一切焦慮的來源!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任何時候,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是渾渾噩噩地混過一天,還是積極陽光地打拼一天,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好的教育會給人向陽而生的力量,從而積極努力地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天。

(3)自我覺知

相信自己有所不能,更要相信自己無所不能。每個人走的每一步,讓人舒服的永遠是平路或下坡,讓你痛苦的則是上坡,是進步,是成長。好的教育能開啟人類的自我覺知,人生絕不是兩手一攤的碌碌無為,而是拼盡全力地上進成長!相信能,所以能!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書中的主人公塔拉就說:」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皮鼓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許多人,不是沒有好機會,而是沒有好觀念,而教育就是獲得好觀念的唯一長期有效的途徑!意志上如果對貧窮妥協做無奈狀,那就會導致行為上對改變貧窮的放棄,最終會讓貧窮伴隨一生。

3.積跬步,相信積累的力量;

你可以生於貧窮,但不能死於貧窮!

知道水滴石穿的故事吧。每個月將你的收入的10%進行強制儲蓄,過不了幾年,你會發現,你的經濟情況會比之前的好很多。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絕不是有錢人的事,相比有錢人,其實越窮越要有理財的意識!

(1)設一個專門的帳戶,每個月一發工資,100、200元地隨機往裡存,幾年以後,你就會發現至少你還會有一筆可自由支配的錢可以用;

(2)嘗試做基金定投。銀行的至少每月300元起,但支付寶上可以有100元起的,去嘗試一下。

(3)打新債。打新債不是打新股,打新股會有一定的資金要求,而打新債1000元起就夠了。我試了下,一般封存期在20天到40天左右,但一般都可以做到10%以上的收益,運氣好的話,可以獲得50%以上的收益哦!

4.量力而為,不做打腫臉充胖子的事!

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包括給父母養老及幫扶兄弟姐妹!

你想投錢,自己能拿多少就投多少,千萬不要去借或傾全家之力,起碼在沒了的時候,你還有退路;

你想孝敬老人,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明明自己窮得叮噹響,還非要七拼八湊地去答應該無理的要求,或者現在網上常常說的做「伏弟魔」之類的,都是十分不可取的;

千萬不要因為面子,而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你要知道,面子不是用錢去換的,而是用腦袋去掙的!

5.堅持運動,保持健康的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省錢。

有多少人,往往因為生了一場重病,就一夜被打回解放前,從小康跌回貧窮!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前半生用身體賺錢,後半生用錢續命」,想想,值不值當?

讓自己健康,才有本錢去努力賺錢,不是嗎?

最後:

人窮志短,貧窮是一種病,得治!想從根上治,那就得從思維上改變!今天的一小改變,說不定就會影響後代的幾世子孫呢!

貧窮,它很容易讓一個人的眼光變得傾斜,但也很容易塑造一個人。關鍵是不要沉浸在貧窮之中,用貧窮的思維來思考一切,從而喪失了挖掘自身可能性的勇氣!

你,認同嗎?

相關焦點

  •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心窮」,父母的這種節儉,只能養出沒格局的娃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李很小就立下了大志願,一定要考上大學,走出農村。經過十年刻苦的學習,小李終於金榜題名,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大學。之後又順利地考上了碩士和博士。畢業後他任職於一家大公司,同時也交了個漂亮的女朋友。可最近,小李不太順。領導說他的思想太過保守和落後,做事沒有魄力,對他很不滿意。而女朋友更是嫌他太過吝嗇,兩個人從交往到現在,連一次電影他都不願帶她去看,更不用說吃什麼大餐了,鬧著要分手。
  • 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時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一窮就窮一生
    要好好享受貧窮,等你變成有錢人以後很辛苦。有錢人要忙著旅行,吃好吃的,就連穿衣服都要穿好的還不能摔跤,而窮人一開始就穿著髒衣服,不管是下雨還是坐在地上或者跌倒,根本無所謂。看吧,貧窮真好。」一時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一窮就窮一生昭廣的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廣島原子彈爆炸中因受到了輻射得了重病,不治身亡。在昭廣8歲那年,母親為了養活大昭廣不得不把昭廣送到佐賀的阿嬤家去。
  • 人窮窮一時,心窮窮一生,窮女人最明顯的3個特點
    許多女人不知道,當你抱怨別人比自己命好的時候,那些命好的人一直在努力讓自己配的上「好命」這兩個字。家庭不可以選擇,但在家庭生活中的我們,卻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而窮了一輩子,窮慣了的女人,身上往往有這幾個特點1、捨不得花錢生活中每個人都知道「錢難掙,屎難吃」這句話,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的家庭,都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上帝對他說:我現在開始我把他變成和你一樣窮的人,然後送你們每人一座煤山,以後是否能夠成為富人就要看你們自己的行為了!從人回來後發現富人變成和他一樣的貧窮,於是他心想憑藉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比富人過得更好。富人玩了幾天的美之後發現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勞力活,快要堅持不下去了,於是她每次上街賣煤的時候就把錢積攢起來,有一次看見幾個年輕人在找活幹,他就僱傭他們來挖煤。
  •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窮有多可怕!
    文/天涯其實窮並不可怕,怕的是你窮的同時變得懶惰。都說勤勞致富,只有勤勞了才能遠離貧窮。沒有誰從娘肚子裡一生下來就是個富翁,放眼當今社會,哪個有錢人的財富不是靠自己雙手打拼來的,如果不想窮,那就努力改變現狀,命運從來都是公平的,沒有對誰好一點也沒有對誰差一點,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在這現實的社會窮人說句話都沒人在乎,哪怕你喊破喉嚨,都比不上富人的一個眼色。表面上別人答應你的事,一轉身就拋到九霄雲外。
  • 什麼是貧窮陷阱,我們該如何靠自己擺脫?
    人為什麼會窮?一直以來,社會都存在這樣一個共識:窮,是因為懶。但真的是這樣嗎?在早期,倫敦曾做過相關實驗,結果證明,大部分窮人更願意努力賺錢,但仍然無法擺脫貧困。一言以概之,你窮,是因為你窮。二、貧窮綁架你的思維,從而限制你的能力當人深陷在貧窮的泥潭中時,窘迫的環境會使他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所需,目光局限造成人更加在意眼前得失,關注短期利益。
  • 《佐賀的超級阿嬤》有一種智慧叫:窮不可怕,就怕心窮一生
    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如何在貧窮中造就內心的富足?書中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2樂觀的心態,源於對貧窮的獨特見解年幼的德永(島田洋七的原名)因母親無暇照顧,被送往佐賀的外婆家。儘管他一開始百般不願,但最終還是在外婆家渡過了八年時光。說到在佐賀的日子,幾乎可以用「貧困」二字來總結,外婆家有多窮呢?
  • 貧窮陷阱:貧窮是如何偷走一個人的未來?
    本來可以用這80美元的食物券購買夠一家人吃很多天的價格低廉的主食,但拉瑞恩卻用這些食物券買了蝦、國王蟹腳、沙拉與檸檬蛋白霜派。買完後她回到住處開始做料理,一個人享用完用一百七十六攝氏度高溫烹煮的龍蝦尾佐檸檬奶油。就這樣,一頓飯用掉了一整個月的食物券。
  • 窮不可怕,窮大方才可怕!從窮大方到「富算計」的三種富人思維
    窮大方,富算計!如果你注意觀察,或許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越是富人,越是懂得節儉,在金錢上越是會算計,越是會精打細算過日子,而很多窮人,去十分好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儘管很窮,但花錢的時候卻總是大手大腳,是典型的窮大方。
  • 2020年底希望這句話與你無關,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是我
    不過即便到下一個春節前,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會怎麼樣。然而經歷這些,回到現實生活,依然有一部分人,會被一些年終總結句子所刺痛。所以希望這句話與你無關: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得是我。這是一句自私又現實的話,窮與我無關我怕是什麼,我怕的是窮得是我。窮到底是不是罪過,我不知道,但是有一段時間窮是一個集體現象。
  • 當你很窮,被人看不起時,不要去爭論,而是做到這三點
    物質上的貧窮並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窮」,失去了信心,失去了鬥志,從而在窮困的路途上越走越遠。當你很窮,被人看不起時,不要去爭論什麼,而是要做到這三點,才能讓命運實現轉折。01人窮志不窮,努力把夢想變成現實。
  • 窮一時還是窮一輩子,就看三個表現
    當然了,如果你窮,還不努力的話,等著掉餡餅人有點,那麼極有可能就會窮一輩子的。其實,一個人是窮一時還是窮一輩子,三個表現就可以看出來了。 剛到外面找工作的頭兩年,她也是到處碰壁,有時也會有著深深的挫敗感,但是她從中不斷的學習吸取到經驗,經過了五年的奮鬥、努力及拼搏,她終於從一個小小的業務員做上經理的位置,負責很大一個片區的業務,也擁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業務團隊,可以說是從一個一窮二白窮小妞到白領的蛻變,而這些蛻變就是因為她不服輸的勁,勇於拼搏勁。
  • 人窮時,先落井下石的人,往往是至親
    作者:我們那些事兒 不老大叔人在貧窮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現實,現實的人做出了現實的事,往往讓你意想不到的是,在你貧窮之時,落井下石的,是至親。我有那麼幾年很窮很窮,窮得明天就沒飯吃了,那時候特別渴求,我的親朋好友能幫我一把,於是,給他們挨個打電話,接通電話以後,才找到了現實的答案。
  • 稻盛和夫:人越窮,越在3方面「窮大方」,富人:我就笑笑不說話
    人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很多人即使不富裕,還會在一些事情上「窮大方」,這樣一來,別說賺錢了,能存下錢都是不容易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個從窮到富的經典人物,就發現並總結出了那些窮了一輩子的人愛「窮大方」的事。
  • 因為不努力才窮?《貧窮的本質》:窮人與富人的區別,與勤勞無關
    你窮過嗎?被各種帳單逼得天天啃饅頭,吃鹹菜的那種?如果對這樣的人說:振作起來,努力學習,改變認知,就能由窮變富了。你猜對方會有什麼反應?心眼兒今天就把從書中提煉出來的3個心得,分享給你。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類似的行為,不妨儘早改正,從而遠離貧窮,快速積累出自己人生的財富。01 把錢花在刀刃上越窮的人,越喜歡把偶然得到的錢,大方花出去。
  •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這5種人「養不熟」,儘量遠離切勿深交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此言雖不虛但還要結合實際情況;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有這五種人根本「養不熟」,更別說做朋友,還要時刻保持距離,切勿深交。第一種人:笑面虎《談藪》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公袞的祖墳在會稽西山,被掌管墓葬之人奚泗給挖了,公袞聽聞後悲憤不已,立即上報郡守,結果官府僅僅只是杖責了奚泗,這可把公袞給氣壞了。
  • 從《獵狐》看諱窮者和窮怕者不可與謀
    窮不可怕,坦然面之,努力奮鬥。但窮的偏見就像一座山,能否移除他,得看你心態和識人之度。我本身也算是窮人。寫這篇並沒有看不起窮人的意思。而是提醒在這窮困中奮鬥的人如何選擇身邊的朋友。古人說得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意思是說不論富貴,還是窮苦,都要守住做人的本心。得失皆要有道。
  • 一個女人「窮慣」了,身上會有這3種習慣,希望沒有你!
    因為現在這個社會,無論做什麼,都需要花錢,錢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你沒有錢,那麼,無論你做什麼,都會特別的縮手縮腳,整天精打細算的。雖說很多人都認為: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但是,並不是每一戶人家都有這個條件,畢竟,出身是我們無法選擇的,所以,也許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也有一些人是在比較貧窮的家庭裡出生的。
  • 職場老領導:儘量遠離這三種人,否則你會越來越窮
    人家貪圖享樂,你就會跟著沉迷,人家不思進取,你也會跟著墮落。  如果一個人在金錢上貧窮,但思維不貧窮,那麼他就還有得救,因為他有想要變得更好的想法。但是如果一個人明明自己已經很貧窮了,卻還是要跟那些不利於提升自己、獲得財富的人去每日跟著瞎混。那麼這個人可能永遠都從貧窮的圈子裡走不出來了。  山河燦爛,我想見你。職場老領導說,儘量遠離這三種人,否則你會越來越窮。
  • 鬼谷子:人過半百,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聰明的人會這麼做
    在五十歲以後,世界已經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態度,嘗到了甜頭和苦頭,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並且內心一定有譜的。鬼谷子將其總結為:「如果你五十歲以上,那麼貧窮就不關心兩件事,如果你富裕則不關心兩個人。」如果你五十歲以上老了,如果你很窮,你不必擔心兩件事;如果你有錢,那有兩種人無需交朋友。這兩件事是什麼?哪兩種人?又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