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引人熱議。
廈門國際銀行的一名新員工,因為不喝領導敬的酒而被扇耳光、被同事追著罵。
據了解,這名員工平時滴酒不沾,已經十年沒有碰過酒精。
聚會開始之前,他已經向支行行長進行了匯報,希望能夠得到諒解。
結果飯局沒過多久,某領導突然把他的飲料換成了酒精,並且強行逼迫他接受某領導敬的酒。
即使這名員工再三道歉,依舊沒能得到領導的體諒。
最後換來的卻是某領導滿嘴粗口和一記耳光:A角敬酒你居然不喝,是不是傻*?
隨後一群喝高的同事揚言要他過去,嘴裡喊著他的名字顯得非常衝動。
眼看自己的人身安全即將受到威脅,新員工進行短暫地評估後決定先行離場。
可是還有部分同事依然不依不饒,追罵至電梯處。
讓人震驚的還不止是這些。
滿地是血的場景、喝癱在桌面吐了一地的新同事、摔酒杯砸桌子、還對喝高的女同事動手動腳,甚至引來了警察……
任何一個場景都讓人感覺非常不適,可想而知當時的場面有多麼不堪。
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多少未知的醜事藏在了水下?
我們不得而知。
最後事件曝光,廈門國際銀行第一時間啟動了內部全面調查程序,相關領導給予嚴重警告處分,並扣罰季度績效工資。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
借著月色昏暗時犯下的罪,都會在天亮時看得一清二楚。
01
惡臭的職場潛規則
正在被年輕人打破
為什麼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
年輕人是網際網路原住民,任何見不得光的行為都會通過網際網路公之於眾。
2020年6月16日,一名阿里P8級員工上了熱搜。
阿里P8級員工,通過職務之便,以月薪1.6萬元招聘「私人助理」為由,要求女生每周與他約會一到兩次。
表面上說「專注於我」,實際上就是包養。
這種不良作風、敗壞公司名譽的行為很快被公布到網上。
事件曝光,阿里公司立即做出回應,辭退了該員工。
P8級員工,年均收入150萬左右,能力肯定沒得說,但因為一己私慾和濫用職權,不僅損失了一份工作,還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收入的下限,但一個人的人品決定了收入的上限。
為什麼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以原則為中心,他們知道什麼價值觀應該倡導,什麼行為應該遏制。
拒酒被扇的新員工,即使在自身工作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仍然願意保持滴酒不沾的原則。
在聚會開始之前,該員工已經向支行行長進行報備;領導敬酒時也是再三道歉表示自己不沾酒精;最後被扇耳光時依舊保持冷靜,沒有產生肢體衝突。
自始至終都是保持著當代年輕人應有的素養,既沒有傷害對方,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線,並且通過網絡發聲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最終相關領導都受到了相應的處分。
千萬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一旦試圖突破對方的底線,後果不堪設想。
最近在追一部特別喜歡的日劇叫《半澤直樹》。
男主叫半澤是一名銀行的部門主管,第一集就遭到上司的陷害。
上司分行長企圖佔有半澤的功勞,把自己造成的過錯推卸給半澤,並且通過疏通人脈的方式,讓聽證調查的盤問方式,企圖給半澤造成壓力他承擔所有的責任。
可是半澤沒有認命,反而堅定自己的原則,即使在聽證調查人員被買通的情況下,依舊選擇站出來與之對抗,並且通過自己的力量,讓上司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為什麼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非常清楚己想要什麼,早就不以工作為中心。
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說不得、罵不得。
稍有不順就會辭職不幹。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為什麼而工作。
年輕人不是任性,也不是吃不了苦,而是現在的年輕人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敢於直接向領導吐露自己的心聲。
他們注重個人感受和自身興趣、重自身發展,而不是靠犧牲自己的健康換取一份毫無價值感的工作。
喝酒除了讓自己增長啤酒肚,對工作技能沒有絲毫幫助。
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犧牲身體健康換來的工作,未來絕不會換來美好的生活。
02
為什麼還有人崇尚酒桌文化?
在以前,領導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你跟領導關係好,升職加薪分一套房子都不是問題。
跟領導關係差,一輩子默默無聞當個小輩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不少人為了獲得領導的認可,爭取自己的權益,會想盡一切辦法展現自己。
而酒桌文化恰恰就是展現自己的最佳機會。
俗話說得好,感情深一口悶。
通過喝酒「自殘」的方式展現自己,獲得領導的好感,從而讓自己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可惜現在的社會不同於以前了。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一個人擁有更多的展示機會,靠喝酒展示自己、巴結領導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不可取。
一個靠喝酒來論資排輩的公司,真的有什麼前途可言嗎?
永遠有人比你更能喝,永遠有人比你更會拍馬屁,永遠有人比你更懂如何討領導歡心,即使你的工作能力再出眾,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靠酒上位的人,也會因為下一個更能喝的人,搶走你的位置,如果沒有,說明時間還不夠長。
03
如何避免酒類文化再次發生?
酒類文化本質上是灰犀牛事件。
越往後越危險。
什麼是灰犀牛事件呢?
灰犀牛事件是指大家習以為常,卻忽視掉的風險,也被稱之為大概率風險。
一隻攻擊性極強的灰犀牛從遠處向你跑來的時候,我們早已看見它,但因為它的行動緩慢,所以大家選擇忽視。
直到這隻灰色犀牛跑到我們的眼前時才發現,早已無處可逃。
酒桌文化本質上是靠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換取對方的信任。
酒喝夠了,信任建立起來了,關係也就到位了。
但是,通過敬酒建立起來的關係和賺到的錢,也會因為身體過度透支住院耗盡家產。
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酒桌文化還能持續多久?
我們不清楚,但要改變這樣的文化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事情。
但是我希望每個人最起碼可以做到尊重現在的年輕人,敬酒可以,但不要勸酒。
因為你永遠也猜不到自己某一天,會因為得罪了某個年輕人,斷送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