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95後耳光領導被罰:以為年輕人好欺負,是當代領導最大的錯覺

2020-12-17 極品哥S

近日,一則新聞引人熱議。

廈門國際銀行的一名新員工,因為不喝領導敬的酒而被扇耳光、被同事追著罵。

據了解,這名員工平時滴酒不沾,已經十年沒有碰過酒精。

聚會開始之前,他已經向支行行長進行了匯報,希望能夠得到諒解。

結果飯局沒過多久,某領導突然把他的飲料換成了酒精,並且強行逼迫他接受某領導敬的酒。

即使這名員工再三道歉,依舊沒能得到領導的體諒。

最後換來的卻是某領導滿嘴粗口和一記耳光:A角敬酒你居然不喝,是不是傻*?

隨後一群喝高的同事揚言要他過去,嘴裡喊著他的名字顯得非常衝動。

眼看自己的人身安全即將受到威脅,新員工進行短暫地評估後決定先行離場。

可是還有部分同事依然不依不饒,追罵至電梯處。

讓人震驚的還不止是這些。

滿地是血的場景、喝癱在桌面吐了一地的新同事、摔酒杯砸桌子、還對喝高的女同事動手動腳,甚至引來了警察……

任何一個場景都讓人感覺非常不適,可想而知當時的場面有多麼不堪。

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多少未知的醜事藏在了水下?

我們不得而知。

最後事件曝光,廈門國際銀行第一時間啟動了內部全面調查程序,相關領導給予嚴重警告處分,並扣罰季度績效工資。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

借著月色昏暗時犯下的罪,都會在天亮時看得一清二楚。

01

惡臭的職場潛規則

正在被年輕人打破

為什麼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

年輕人是網際網路原住民,任何見不得光的行為都會通過網際網路公之於眾。

2020年6月16日,一名阿里P8級員工上了熱搜。

阿里P8級員工,通過職務之便,以月薪1.6萬元招聘「私人助理」為由,要求女生每周與他約會一到兩次。

表面上說「專注於我」,實際上就是包養。

這種不良作風、敗壞公司名譽的行為很快被公布到網上。

事件曝光,阿里公司立即做出回應,辭退了該員工。

P8級員工,年均收入150萬左右,能力肯定沒得說,但因為一己私慾和濫用職權,不僅損失了一份工作,還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收入的下限,但一個人的人品決定了收入的上限。

為什麼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以原則為中心,他們知道什麼價值觀應該倡導,什麼行為應該遏制。

拒酒被扇的新員工,即使在自身工作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仍然願意保持滴酒不沾的原則。

在聚會開始之前,該員工已經向支行行長進行報備;領導敬酒時也是再三道歉表示自己不沾酒精;最後被扇耳光時依舊保持冷靜,沒有產生肢體衝突。

自始至終都是保持著當代年輕人應有的素養,既沒有傷害對方,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線,並且通過網絡發聲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最終相關領導都受到了相應的處分。

千萬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一旦試圖突破對方的底線,後果不堪設想。

最近在追一部特別喜歡的日劇叫《半澤直樹》。

男主叫半澤是一名銀行的部門主管,第一集就遭到上司的陷害。

上司分行長企圖佔有半澤的功勞,把自己造成的過錯推卸給半澤,並且通過疏通人脈的方式,讓聽證調查的盤問方式,企圖給半澤造成壓力他承擔所有的責任。

可是半澤沒有認命,反而堅定自己的原則,即使在聽證調查人員被買通的情況下,依舊選擇站出來與之對抗,並且通過自己的力量,讓上司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為什麼不要惹現在的年輕人?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非常清楚己想要什麼,早就不以工作為中心。

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說不得、罵不得。

稍有不順就會辭職不幹。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清楚自己為什麼而工作。

年輕人不是任性,也不是吃不了苦,而是現在的年輕人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敢於直接向領導吐露自己的心聲。

他們注重個人感受和自身興趣、重自身發展,而不是靠犧牲自己的健康換取一份毫無價值感的工作。

喝酒除了讓自己增長啤酒肚,對工作技能沒有絲毫幫助。

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犧牲身體健康換來的工作,未來絕不會換來美好的生活。

02

為什麼還有人崇尚酒桌文化?

在以前,領導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你跟領導關係好,升職加薪分一套房子都不是問題。

跟領導關係差,一輩子默默無聞當個小輩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不少人為了獲得領導的認可,爭取自己的權益,會想盡一切辦法展現自己。

而酒桌文化恰恰就是展現自己的最佳機會。

俗話說得好,感情深一口悶。

通過喝酒「自殘」的方式展現自己,獲得領導的好感,從而讓自己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可惜現在的社會不同於以前了。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一個人擁有更多的展示機會,靠喝酒展示自己、巴結領導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不可取。

一個靠喝酒來論資排輩的公司,真的有什麼前途可言嗎?

永遠有人比你更能喝,永遠有人比你更會拍馬屁,永遠有人比你更懂如何討領導歡心,即使你的工作能力再出眾,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靠酒上位的人,也會因為下一個更能喝的人,搶走你的位置,如果沒有,說明時間還不夠長。

03

如何避免酒類文化再次發生?

酒類文化本質上是灰犀牛事件。

越往後越危險。

什麼是灰犀牛事件呢?

灰犀牛事件是指大家習以為常,卻忽視掉的風險,也被稱之為大概率風險。

一隻攻擊性極強的灰犀牛從遠處向你跑來的時候,我們早已看見它,但因為它的行動緩慢,所以大家選擇忽視。

直到這隻灰色犀牛跑到我們的眼前時才發現,早已無處可逃。

酒桌文化本質上是靠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換取對方的信任。

酒喝夠了,信任建立起來了,關係也就到位了。

但是,通過敬酒建立起來的關係和賺到的錢,也會因為身體過度透支住院耗盡家產。

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酒桌文化還能持續多久?

我們不清楚,但要改變這樣的文化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事情。

但是我希望每個人最起碼可以做到尊重現在的年輕人,敬酒可以,但不要勸酒。

因為你永遠也猜不到自己某一天,會因為得罪了某個年輕人,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相關焦點

  • 「我,吃頓飯被領導扇耳光」:為什麼受欺負的總是老實人?
    市政府秘書長翟某與其他市領導在機關餐廳角落裡吃飯,市委書記史某質疑:「你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吃飯?」並命令服務員將其趕出去,翟某上前解釋時,史某狠狠地打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其實,職場上,老實人受欺負是很常見的現象,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首先我們要分析為什麼受欺負的總是老實人。
  • 把月入過萬當成普通生活:以為賺錢很簡單,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很多人喜歡在沒事的時候看看視頻,但是看多了就會想,為什麼別人的生活都這麼好?95後的月收入都是三五萬,每年拿上百萬年薪不叫事,動不動就買奢侈品、曬包,而人家還一臉淡定地告訴你,這就是最普通的生活。這樣的視頻讓很多人都覺得,好像現在大部分人都已經進入了中產階級,月收入基本都過萬了,再看看自己的生活,簡直都要不配活著了。
  • 「網球一姐」領獎不感謝領導,拿季軍卻被扇耳光,選擇「單飛」
    李娜拿到眾多榮譽之後,成為了公眾人物,言行舉止都是大家關注的事情,奪得榮譽之後的頒獎典禮中,運動員們都會發布獲獎感言,一般都是感謝國家以及領導、教練等等話,而李娜卻和這些運動員都不一樣,她在頒獎典禮中都是感謝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支持自己的球迷們,從來不提領導,很多網友表示李娜怎麼了呢?
  • 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竟遭扇耳光辱罵!相關責任人被停職、處罰!或...
    工人日報客戶端8月24日電 新員工入職後不喝領導敬酒,竟遭扇耳光辱罵。今年8月,剛從學校畢業走入職場的楊某,就遇到了這樣的荒唐事。近日,楊某自述不喝領導敬的酒被辱罵打耳光的微信群截圖,引發網絡熱議。截圖顯示,某銀行北京分行中關村支行「2020年校園招聘新員工」的微信群,他與同事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聚餐時,因沒喝「A角」敬的酒,被某領導毆打辱罵。
  • 中學生被狂扇耳光30下:孩子被欺負時,是讓他隱忍還是打回去?
    送孩子上學,目的是為了學知識,可不是為了挨揍、被人欺負!0115歲女生住校,被人扇30多個耳光,只因「尿錯尿壺」!河北某中學校園,發生了欺凌事件。三名女同學對15歲的小晨,輪流扇耳光,還把這種場面當「顯擺」,錄製了視頻發出來炫耀。小晨今年上初二,家離學校比較遠,就選擇了住校。
  • 有人扇你耳光你怎麼辦?對一巴掌的反應,決定一生的命運
    讓我們來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我們一個耳光,我們會做何反應呢?所有的反應概括起來無外乎三種:第一種,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種,認尿,捂著臉走開;第三種,先冷靜分析,也許是我們真該被扇,那就接受教訓,我們或許該叫警察來管他,當然也可能有人日後找機會整治他,讓他記住教訓。我們在一輩子的經歷中總會遇到各種麻煩和難題,它們就如同別人或者現實生活不斷地在扇我們巴掌。
  • 扇耳光大賽,當代俄羅斯的地下江湖
    這是幾乎只出現在扇耳光大賽中的盛況。如今的俄羅斯,純粹比拼力量的扇耳光比賽正以一種原始、野蠻的姿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在這個江湖味兒日益寡淡的世道裡,簡單粗暴的互扇耳光比賽,展現著現代社會中的刀光劍影。
  • 新員工不飲領導敬酒被扇耳光?這一屆的領導欠點「社會毒打」!
    近日看到一個熱搜很是讓我氣憤,熱搜的內容說的是「某銀行因為新員工不領導敬酒被打耳光」。事情的詳細經過就是說某銀行中關村支行的新員工和單位同事在北京某個酒店聚餐的時候,新員工因為沒喝「A角」敬的酒,就被某個領導毆打辱罵,當事人說「一巴掌扇了過來,還一口一個「你媽X」地指責我。
  • 中國「網球一姐」領獎時從不感謝領導,只因拿季軍獎牌被扇耳光?
    李娜在網球上的地位不輸在籃球方面的姚明,不過李娜的職位卻和姚明不一樣,李娜的言行舉止更是成為了球迷們抨擊的對象,在運動員們拿到獎牌之後都會發表自己的獲獎感言,大部分都會感謝國家以及教練等等話,而李娜卻是唯一與眾不同的運動員,她每一次在拿到獎牌之後都只感謝自己的親人、朋友以及球迷們,從來不提領導。
  • 「以後還怎麼混」領導敬酒不喝被扇耳光,網友:等著天天喝罰酒吧
    都說職場是個技術活兒,這話一點都不假,上面要和領導處好關係以免被穿小鞋,下面要和工友打成一片以免被孤立,還真是挺難的。特別是新入職的員工,就更加要小心翼翼了,什麼都不懂以及沒有一點人際關係的你,只能小心翼翼地看著學著。這不,一位新入職的員工,領導敬的酒都不喝,出事了吧。
  • 在九運會頒獎儀式上大滿貫得主李娜真的被扇耳光了嗎?
    李娜在奪得混雙季軍後,頒獎儀式上,頒獎嘉賓給李娜頒獎後,疑似扇了李娜一個耳光。所以,領導是想去安慰一下這個19歲的小姑娘,就拍拍她的臉。李娜一是沒料到這個舉動,二是因為心裡不舒服,腦袋也躲了一下。連 起來看慢鏡頭,就像是領導狠打李娜耳光,李娜捂臉。仔細看一下視頻,即使是真打,李娜頭的擺動幅度也較為誇張,明顯是個主動躲閃。另外,大家可以試一下輕 拍一下臉,再用慢鏡頭回放,也是這個效果。
  • 上來就給人耳光,你好大的官威!
    在第一次聚餐時,因為沒喝「A角」敬的酒,某領導走到楊某面前,扇著其巴掌並用粗口指責。後續,還有部分同事追罵至電梯處。 不喝酒就挨打,就要被罵?這是銀行人,還是土匪?某領導以為自己是誰啊?
  • 領導欺負你是不是應該反抗
    在職場中,大多數員工都不知道該如何與領導相處,因為與領導交往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了,因為你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說錯了什麼話,辦錯了什麼是就得罪領導了,然後在工作中就會被領導欺負,而且有的領導就是明顯在欺負員工,被領導欺負怎麼辦?在這種情況下員工要怎麼做呢?領導欺負你是不是應該反抗?
  • 中行女櫃員自曝被領導精神虐待:職場PUA毀了多少年輕人?
    不得不說,2020年的銀行業真是「新聞」很多:比如4月的中行原油寶事件,5月份中信銀行池子信息洩漏及農行210萬「不翼而飛」,7月份浦發銀行成都分行「被貸款」1200萬元事件,8月份廈門國際銀行新員工不喝領導敬酒被扇耳光等等。而這次的前銀行女員工舉報被領導折磨至精神崩潰一事,究竟事實的真相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 女孩2分鐘被連扇50個耳光,卻連躲避都不敢,網友:註定被欺負
    (文|歪媽)之前有一段女孩被扇耳光的視頻在網上被連連轉載,視頻中的穿著黑色連衣裙的女子在短短的兩分鐘之內扇了另外一個女孩50個耳光,可被打女孩沒有做出任何反應,甚至連躲避都不敢。視頻中被打女孩看起來也就是上初中的年紀,卻被黑衣女子連扇耳光,用手扇還不過癮,甚至後面還脫下了鞋底抽打,而被打女孩則是全程沉默忍受的,不敢反抗也不敢躲避。最後打人女孩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網友們還是又憤怒又無奈,有網友說,被打這麼多下,為什麼不還手?
  • 拒絕領導敬酒被怒扇,首富開除不會倒酒博士,能力、酒量誰重要?
    作為年輕人不喝的酒,白酒卻罕見地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追捧。作為A股三大泡沫之一,白酒神話多年不敗,就連中醫藥和國產替代科技都破了,唯有白酒,依舊挺立。而作為白酒第一股的茅臺,如今的市值已經超過了2萬億。雖然年輕人都比較抵制白酒,但是奈何領導們卻非常「鍾愛」白酒,而中國的酒桌文化一直都是一個矛盾點,有人認為這是「惡臭文化」,有人卻認為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 30歲瀋陽吃播直播前去世:以為錢很好賺,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吃到一半,一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湊了過來,長滿褶子的臉上堆著笑容:「美女你們好,看到你們都穿著小白鞋,需要試下這個清潔劑嗎,很方便的。」我和閨蜜有點尷尬地擺擺手,說不需要,但那位中年大叔仍喋喋不休地在那推銷著他的清潔劑。
  • 吃播半年漲40斤肉不幸去世:以為錢很好賺,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01 以為掙錢很容易,是這屆年輕人最大的錯覺前幾天知乎上有個熱門提問「為什麼鳳姐一開始給了劉姥姥二十兩但態度驕矜,劉姥姥還是很感激鳳姐?」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掙錢難,才會在乎最微不足道的面子問題。其實,面子有算什麼呢?還有很多人為了掙錢,只得把健康暫且放至腦後。瀋陽有一位30歲左右的王先生,早些時候,他所在企業的效益不好,打算再謀一條生路。因為愛吃肉,他索性當起了「吃播」。
  • 工廠培訓會員工跪地自扇耳光。企業生存怎敢依靠一群磕頭下跪的人
    一群人跪在領導面前,一邊嘶吼著口號,一邊近乎瘋狂的自扇耳光。這樣一幕鬧劇真實地發生在東莞某家具廠內,廠方聲稱在培養「鐵軍團」。竟然組織參加培訓的員工,成排地跪在領導面前,一邊大喊:「我是最棒的!」,一邊把自己的耳光打的山響。廠方面對記者的採訪,大言不慚地介紹:經過這次培訓,員工們的士氣異常高漲。給廠裡培養了一隻「鐵軍團」。
  • 「女子跳槽,被前老闆狂扇耳光」,辭職跳槽有錯嗎?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女子被人狂扇耳光的視頻:原來是這女子跳槽到同行店內上班,被前老闆知道後,去女子上班的地方氣急敗壞地將她一頓痛打。令人驚奇的是:該女子任由他狂抽耳光卻始終不反抗。社會普遍的職場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