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士兵為中國軍隊拉來10萬發子彈後開槍自殺,周保中:給他立碑

2020-12-26 說文道史

1931年9月8日的夜晚,幾名日本關東軍趁著夜色,離開了所在的部隊,沿著南滿鐵路向南行進。在到達柳條湖南滿鐵路段時,幾名士兵引爆了事先準備好的小型炸彈,將鐵路炸毀,而後將3具穿有東北軍軍服的中國人屍體放在了一旁,造成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軍的假象。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在此之後,日軍便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在事件發生之前的兩個月,蔣介石調動了30萬人的軍隊,對中央紅軍進行了第三次的「圍剿」,國內正處於混戰局面。面對日軍的侵略,中國軍隊本應該進行反抗,然而在當時蔣介石卻採取了「不抵抗」的政策,任由日寇踐踏我國的領土。事變發生的當晚,時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的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就這樣,擁有著8000名守軍的東北大營,被區區300日寇所擊潰。很快,日軍的主力部隊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地全部被日軍佔領。此時面對日軍在我國的暴行,東北地區的軍民開始自發組織起抗日的武裝,對日軍進行了反擊,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東北抗日聯軍。

九一八事變之後,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區的人民,開始組織遊擊隊,聯合愛國將士們一起對抗日軍。而周保中,則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事變發生之後,他立刻從蘇聯回到中國,在東北地區參加抗聯的領導工作。在他的領導之下,抗聯軍隊多次給予日軍以沉重的打擊,為抗擊日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33年的初春時節,積雪還沒完全融化,周保中帶領著手下的軍隊在馬家屯附近遇到了一支擁有數千人的日軍隊伍。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周保中帶領著戰士們利用對地形熟悉的優勢,藉助掩護,給予了這支部隊迎頭痛擊,殲滅了許多的日本士兵。日軍部隊在受到頑強的阻擊之後,撤回了陣地,在清縣大梨樹溝附近進行了整修。

而抗聯軍隊則藉助著這一機會,準備去打掃戰場,補充彈藥。要知道,當時抗聯軍隊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經常面臨彈藥短缺的問題。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讓所有的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周保中在嘎呀河邊的一處隱蔽的松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一輛載滿了子彈的日軍軍車。然而令周保中感到好奇的是,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戰士們擊潰敵軍的運輸卡車,那麼這輛車又是從哪來的呢?

在仔細搜尋之後,抗聯軍隊在軍車的旁邊發現了一具日本士兵的屍體,而旁邊還有一張紙條。在看到紙條的內容之後,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震驚。紙條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中國遊擊隊同志們:我看到你們撒在山溝裡的宣傳品,知道你們是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你們是愛國主義者,也是國際主義者。我很想和你們會面,但我被法西斯野獸包圍走投無路,我決定自殺。我把我運來的10萬發子彈贈給貴軍。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祝神聖的共產主義事業早日成功!關東軍間島日本輜重隊,共產黨員伊田助男。」

大家可能想不明白,為何一位日本的士兵,會為中國的遊擊隊送來一車的彈藥呢?事實上,當時的周保中也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但是當看到這一紙條的時候才明白。伊田助男是一名日本的共產黨員,戰爭開始的時候他被徵召進了部隊,跟隨著日軍在中國作戰。然而日軍的殘暴行為卻讓伊田助男的內心感到十分的自責,他希望制止日軍的行為,然而奈何自己卻無能為力。

在部隊中,伊田助男所擔任的是軍車司機的職務,為日軍運輸戰略物資。雖然他身在日軍陣營中,但是他的內心卻十分的痛恨日本法西斯,同時他也希望戰爭能夠早日的結束。於是,藉助著日軍休整的機會,伊田助男偷偷駕駛著載滿彈藥的軍車,開往了東北抗聯軍隊的陣地。然而他剛剛開出去不久,日軍就發現有一輛軍車不見了,於是開始四處的搜尋。情況緊急之下,伊田助男只得將車開到了嘎呀河邊的一處隱蔽的松林中,希望能夠躲過日軍的追捕。

將車停好後,伊田助男毀壞了軍車的發動機,避免日軍在發現之後將車再次開走。在做完所有的這些之後,伊田助男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被部隊所察覺,等待他的,必定的軍法處置,於是伊田助男拿起了攜帶的筆紙,寫下了遺言,最後將槍口對準自己,扣動了扳機……

這樣一位珍愛和平,反對法西斯的國際主義戰士,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和平,奈何他出生在一個踐踏和平的國家,他反對法西斯主義,可奈何他的國家早已受到法西斯的荼毒。在親身經歷了這樣的事件之後,周保中也十分的感動,他命令部下,為這名來自敵方陣營的戰士,立下了墓碑。

如今,在汪清縣的烈士陵園裡,還保留著伊田助男的墓碑,每年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到這裡祭奠他,紀念這位為了自己的信仰而犧牲的日本士兵。

相關焦點

  • 一個日本兵獨闖八路軍大營,捨命送來10萬發子彈?留遺言狠打日軍
    抗戰時中國軍隊經常會遇到彈藥不足的問題,所以中國的戰士們時常會冒著生命危險在戰場上收集敵方戰死士兵的彈藥。而伊田助男則負責為此次戰爭向鱉剛村一的軍隊運送十萬發子彈。而在運送子彈的時候,伊田助男獨自將裝滿十萬發子彈的物資車開到了八路軍的大本營。伊田助男知道自己回去之後也要被迫害,因此最終他選擇了自殺。
  • 印士兵四槍打死長官,15發步槍子彈已經上膛
    印度軍隊又出事了。據海外網10月12日報導,在當地時間10號的時候,一名印度國防安全部隊士兵突然開槍打死了他的指揮官,隨後帶著他那把上了膛的步槍繼續潛藏在作案地點,拒絕投降。不說遠的,就最近幾個月吧,7月6日,一名印度士兵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和自己的長官發生口角後,開槍直接將他打死,然後自殺;8月4日,同樣有兩名印度軍官被開槍打死,再到最近這位印度軍官被士兵開槍打死,這麼算下來在三個多月內印度就發生了至少三起士兵開槍打死長官的事情,而且這一次事件比前幾次都要惡劣得多。
  • 在我軍彈盡糧絕時,一名日本士兵竟然送來10萬發子彈,還留下了一封...
    而就當我軍奮力打退敵人的一次進攻之後,趁著黃昏戰鬥暫歇之際,我軍戰士們開始悄悄離開孤獨山,並迅速在附近的戰場上搜集子彈。到了午夜時分,突然有一個戰士跑來向李延祿報告說:我部李文光支隊在嘎牙河下遊的大肚川溝打掃戰場的時候,在一片極其隱蔽的松林裡,發現了一輛日本軍車,車上滿載著步槍子彈,預計有十萬發。
  • 士兵要帶多少子彈,解放軍一人150發,實戰中到底夠不夠打?
    對於每一位軍人來說,能否活命,就看他手裡的那把槍,槍械的性能出色,意味著軍隊的作戰效率也在提高。一把槍的好壞,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就是子彈和口徑,二是子彈能以多快的速度發射出去,子彈射速的提高,可以讓兩方在同時開槍的情況下,更快的射中目標,保全自己。
  • 朝天開槍後,落下來的子彈到底有沒有殺傷力?
    不管戰爭如何發展,先進的武器對軍隊戰鬥力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早在冷兵器時代,就有無數軍隊憑藉著更加先進的武器擊敗軍隊規模超過自己的敵軍。到了現代,人類的武器發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槍械的出現,人類的戰爭形勢都改變了。
  • 士兵上戰場帶多少子彈?美軍每人210發,解放軍帶多少
    美軍的基數彈藥 各國士兵攜帶多少彈藥並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標準,但各國基本都制定了適合自身情況的彈藥基本攜載量,用更通俗的說法叫「彈藥基數」。美國陸軍規定明確指出,在攜帶M4或M16步槍時,美軍士兵攜帶的彈藥基數為6+1個彈匣,也就是210發子彈。
  • 《亮劍》中,日軍耗盡騎兵連子彈後,為何不開槍?是你也不會開槍
    為何日軍在攻擊已經耗盡子彈的騎兵連時,在處於巨大優勢的戰況下不向我軍開槍呢?實際上,在大家靜下心來思考後,就會察覺到,日軍還真的有可能不會選擇開槍。通常,高素質的部隊其軍人的自身榮譽感也較強,既然八路軍已經用完了所有的子彈向日軍發起了「自殺式衝鋒」,對於崇尚武士道的日軍騎兵來說,要想做到公平對戰就不應該再開火射擊了,所以即便是我軍騎兵連得到了全軍盡滅的結局,聯隊長黑島大佐還將我軍士兵全體厚葬,這也非常符合日軍「尊重強者」的思想,事實上,不管在電視劇中劇情是如何安排的,這段劇情都像我們展示了抗日先輩當時的艱難,哪怕是到了最後一刻也不會輕易放棄。
  • 二戰一個日本兵帶多少子彈?美軍士兵帶3.6公斤子彈上陣
    二戰日本兵一個人帶多少子彈?其實和現代步兵差不多在二戰舊日軍軍隊中,陸軍制式步槍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三八大蓋」,也就是三八式步槍,一個步槍手一般會攜帶2個前彈藥盒和1個後彈藥盒,其中前彈藥盒裝有30發子彈、後彈藥盒裝有60發子彈,這樣一個步槍手攜帶的子彈數量為120發;按現代步兵常見攜行裝具來算,其實二戰一個日本兵攜帶的彈藥,其實與現代步兵相差不算很大。
  • 抗日戰爭中,為何一方拼刺刀,另一方也要對拼,為什麼不開槍呢?
    在網上曾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軍隊面對中國軍隊拼刺刀時,日本士兵會退出子彈,頗為「公平」的與中國展開白刃戰,而不是趁機開槍。一貫以獸性著稱的日本士兵,真的會這麼「光明磊落」嗎?歷來以毫無人性著稱的日本軍隊,連手無寸鐵的平民都不放過,自然也不可能突然講究所謂的公平較量。在與中國軍隊的白刃戰中,日軍的確有退子彈的操作,但原因卻不是什麼公平,而是日本士兵擔心在槍膛上存有子彈傷到自己人。
  • 朝天空開槍子彈到底去哪了,落下來的子彈會傷人嗎?
    因為槍枝早期的精度問題非常的大,讓其實威力比較低,所以冷兵器在槍枝出現早期還是無法被代替的,但在槍枝精度大幅度提高後,熱武器就取代了冷兵器。在進入槍枝時代的情況下,槍枝就成了軍隊的主要作戰武器之一,隨著槍枝的不斷發展,不只是在射程上的得到了提高,其槍械的威力也遠遠的超過了早期的槍械。
  • 印度軍營中傳出槍響,2顆子彈貫穿士兵頭部,是誰開的槍?
    印度在最近這段時間是相當不順利,連日來麻煩不斷,先是庫房著火,燒毀了印度費勁千辛萬苦湊齊的20萬套防寒服,後又在邊境地區巡邏時遇到武裝襲擊。如今,又一麻煩事找上印度,讓莫迪愁上加愁。
  • 《亮劍》裡八路軍騎兵子彈耗光,為何日軍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
    在兩隻騎兵部隊交鋒期間,八路軍的騎兵連的子彈是不夠的,沒多久就消耗殆盡,孫德勝就下令戰士們,抽出好馬刀,為全面衝鋒做好準備,不過對面的日軍,卻也是毫無遲疑的捨棄了槍枝,以馬刀迎戰,自然日軍是沒有將子彈打光的,那為何他們也不選擇開槍,而是以白刃戰展開廝殺呢?其實,於該劇而言,此橋段也就是為了突出「亮劍精神」。
  • 朝天空開槍,子彈最後會去哪裡?答案很多人都不相信
    導語:朝天空開槍,子彈最後會去哪裡?答案很多人都不相信槍械是一種致命性武器,不管進行什麼樣的改裝,運用什麼樣的子彈,它仍舊可以造成致命傷害,比如換上空包彈、橡皮子彈等,近距離或者打中要害,造成的威力超乎想像。
  • 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讀一讀日本人自己寫的史料,會有更清晰的認識。日軍:我先告辭了!說完就自殺了——「連日激戰,我軍步槍子彈用盡,只剩下重機槍子彈和炮兵部隊的最後30發炮彈,真令人擔心。炮兵隊出發時帶來420發炮彈,兩天內兩門炮打出390發,戰鬥的激烈可以想見。7中隊、8中隊彈藥也已用盡,只靠刺刀了。
  • 打不敗的日本共產黨:混入侵華日軍,給中國士兵送軍火
    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給長達9年的抗日戰爭正是拉起了序幕。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恥的野蠻的侵略行徑,不但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苦難,及整個世界乃至日本人民帶來了災難。這些我國戰士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大家已是眾耳熟能詳。但是在反對日本法西斯勢力的重勢力中,有一群人總是被刻意或者無疑的忽略了,那就是以日本共產黨為代表的進步日本人。
  • 印邊界軍營再次傳出槍聲,2顆子彈貫穿士兵頭顱,高層勒令徹查
    【編輯/作者 日月軍武欄目 火光/魔魔】 前言:印度"印藏邊防警察"部隊突現槍聲,一名印度士兵身亡,是單純自導自演自殺事件,還是另有他因遇到某種不確定因素而被殺害,印度軍隊目前還在徹查中。
  • 日本6.5MM子彈打在人體真只是一個小洞嗎
    原因很簡單,抗戰爆發的時候中國軍隊有100萬支步槍,開戰4年損失了55萬支步槍,可是中國的年產步槍數量只有8萬支左右。但是軍隊數量卻在這4年擴大了一倍。這裡面的差額至少是百萬數量級的。燒火棍也比菜刀好使啊,這些燒火棍也就一直堂而皇之的繼續在中國正規軍裡裝備了。
  • 周保中是東野副司令員,為何沒有被授予軍銜
    在東北,蘇軍對日軍展開了摧枯拉朽的攻勢,打得日軍侵略者節節敗退,與此同時,人民軍隊也向各個地區的日軍展開迅速出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末日終於到來了!在出兵東北的蘇軍中,有一支特殊的軍隊: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這支軍隊,是由當初撤入蘇聯的抗聯餘部組成的,旅長叫做周保中。重新踏上了黑土地,周保中的心中感慨萬千,在異國他鄉漂泊了五年,俺老周終於回來了!
  • 印軍又在克什米爾開槍!這次把槍口對準了自己
    據《今日印度》報導,經身份確認,自殺士兵名為達斯(AK Dass),隸屬于格裡德(Grid)的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E/110營。達斯用自己的英薩斯(INSAS)步槍對自己開槍,目前自殺原因不明。報導稱,事故發生後,派出所警官拉什德(Adil Rashid)對媒體表示,士兵遺體將在完成法律和醫學程序後交予其家人。這不是印軍在克什米爾地區第一次發生「疑案」。
  • 日本坦克有多垃圾?機槍打成篩子 中國軍人一次用卡車懟翻
    ▲二戰日軍射術非常精湛對比二戰時期的中日兩軍,中國軍隊的武器明顯落後於日本,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的步槍型號繁雜,各個時期,各個國家生產的都有,甚至連上個世紀生產的老式漢陽造都有。而日軍當時已經大量裝備了38式步槍,不僅射程遠、精度高、穿透力強,而且38式步槍槍身細長,裝上30式刺刀後長度達1.6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