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8日的夜晚,幾名日本關東軍趁著夜色,離開了所在的部隊,沿著南滿鐵路向南行進。在到達柳條湖南滿鐵路段時,幾名士兵引爆了事先準備好的小型炸彈,將鐵路炸毀,而後將3具穿有東北軍軍服的中國人屍體放在了一旁,造成中國軍隊破壞鐵路,襲擊日軍的假象。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在此之後,日軍便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在事件發生之前的兩個月,蔣介石調動了30萬人的軍隊,對中央紅軍進行了第三次的「圍剿」,國內正處於混戰局面。面對日軍的侵略,中國軍隊本應該進行反抗,然而在當時蔣介石卻採取了「不抵抗」的政策,任由日寇踐踏我國的領土。事變發生的當晚,時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的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就這樣,擁有著8000名守軍的東北大營,被區區300日寇所擊潰。很快,日軍的主力部隊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地全部被日軍佔領。此時面對日軍在我國的暴行,東北地區的軍民開始自發組織起抗日的武裝,對日軍進行了反擊,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東北抗日聯軍。
九一八事變之後,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區的人民,開始組織遊擊隊,聯合愛國將士們一起對抗日軍。而周保中,則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事變發生之後,他立刻從蘇聯回到中國,在東北地區參加抗聯的領導工作。在他的領導之下,抗聯軍隊多次給予日軍以沉重的打擊,為抗擊日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33年的初春時節,積雪還沒完全融化,周保中帶領著手下的軍隊在馬家屯附近遇到了一支擁有數千人的日軍隊伍。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周保中帶領著戰士們利用對地形熟悉的優勢,藉助掩護,給予了這支部隊迎頭痛擊,殲滅了許多的日本士兵。日軍部隊在受到頑強的阻擊之後,撤回了陣地,在清縣大梨樹溝附近進行了整修。
而抗聯軍隊則藉助著這一機會,準備去打掃戰場,補充彈藥。要知道,當時抗聯軍隊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經常面臨彈藥短缺的問題。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讓所有的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周保中在嘎呀河邊的一處隱蔽的松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一輛載滿了子彈的日軍軍車。然而令周保中感到好奇的是,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戰士們擊潰敵軍的運輸卡車,那麼這輛車又是從哪來的呢?
在仔細搜尋之後,抗聯軍隊在軍車的旁邊發現了一具日本士兵的屍體,而旁邊還有一張紙條。在看到紙條的內容之後,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震驚。紙條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中國遊擊隊同志們:我看到你們撒在山溝裡的宣傳品,知道你們是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你們是愛國主義者,也是國際主義者。我很想和你們會面,但我被法西斯野獸包圍走投無路,我決定自殺。我把我運來的10萬發子彈贈給貴軍。請你們瞄準日本法西斯軍射擊。祝神聖的共產主義事業早日成功!關東軍間島日本輜重隊,共產黨員伊田助男。」
大家可能想不明白,為何一位日本的士兵,會為中國的遊擊隊送來一車的彈藥呢?事實上,當時的周保中也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但是當看到這一紙條的時候才明白。伊田助男是一名日本的共產黨員,戰爭開始的時候他被徵召進了部隊,跟隨著日軍在中國作戰。然而日軍的殘暴行為卻讓伊田助男的內心感到十分的自責,他希望制止日軍的行為,然而奈何自己卻無能為力。
在部隊中,伊田助男所擔任的是軍車司機的職務,為日軍運輸戰略物資。雖然他身在日軍陣營中,但是他的內心卻十分的痛恨日本法西斯,同時他也希望戰爭能夠早日的結束。於是,藉助著日軍休整的機會,伊田助男偷偷駕駛著載滿彈藥的軍車,開往了東北抗聯軍隊的陣地。然而他剛剛開出去不久,日軍就發現有一輛軍車不見了,於是開始四處的搜尋。情況緊急之下,伊田助男只得將車開到了嘎呀河邊的一處隱蔽的松林中,希望能夠躲過日軍的追捕。
將車停好後,伊田助男毀壞了軍車的發動機,避免日軍在發現之後將車再次開走。在做完所有的這些之後,伊田助男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被部隊所察覺,等待他的,必定的軍法處置,於是伊田助男拿起了攜帶的筆紙,寫下了遺言,最後將槍口對準自己,扣動了扳機……
這樣一位珍愛和平,反對法西斯的國際主義戰士,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和平,奈何他出生在一個踐踏和平的國家,他反對法西斯主義,可奈何他的國家早已受到法西斯的荼毒。在親身經歷了這樣的事件之後,周保中也十分的感動,他命令部下,為這名來自敵方陣營的戰士,立下了墓碑。
如今,在汪清縣的烈士陵園裡,還保留著伊田助男的墓碑,每年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到這裡祭奠他,紀念這位為了自己的信仰而犧牲的日本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