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總只帶2名警衛前往朝鮮,離敵軍僅30多公裡,現在想想都後怕

2020-12-22 bing者觀察

彭德懷在全面分析了敵我現狀後,根據敵軍分路北進情況和朝鮮半島地形特點,即於1950年10月22日致電毛主席:"目前我無制空權,東、西沿海諸城市在敵海、陸、空軍和坦克配合攻擊下是守不住的,應果斷地加以放棄,以分散敵人的兵力減少自己無謂的消耗。當前戰役計劃一面以1個軍鉗制敵人,一面集中3個軍尋機殲滅南朝鮮軍兩個師,爭取擴大鞏固元山至平壤線以北山區。"

毛主席於23日復電彭德懷稱:"你的方針是穩當的,我們應當從穩當的基點出發,不做辦不到的事。"該電最後稱:"我認為我們應當力爭此次戰役的完滿勝利,力爭在敵機炸擾下仍能保持旺盛的士氣進行有力的作戰,力爭在敵人從美國或他處增調兵力到朝鮮以前多殲滅幾部分敵人的兵力,使其增補趕不上損失。總之我們應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彭德懷根據敵人尚未發現志願軍入朝正瘋狂北進,決心將志願軍主力集中在西線,給西路之敵以迎頭痛擊,爭取殲滅南朝鮮軍兩三個師。本來原作戰方案規定的第三十九軍向龜城、泰川西北地區隱蔽開進,準備圍殲南朝鮮軍第六師;第四十軍向溫井、雲山地區隱蔽開進,準備圍殲南朝鮮軍第八師;第三十八軍主力迅速向熙川地區開進,以配合第三十九軍、第四十軍作戰,第四十二軍除派一個師控制小白山要點外,軍主力迅速地向東進佔領長津、舊津裡一線,以阻止東線敵人北進。但此時志願軍只能在夜間徒步開進,距預定與敵作戰地區尚遠,而敵軍則是機械化部隊,進攻速度很快。彭德懷當即靈活機動地改變原定方案,命令各軍採取誘敵深入,將龜城、溫井、熙川一線以南地區讓敵去佔領,避免與敵過早接觸,以使各軍後續部隊按預定方向進入作戰地區。

23日,遠方的炮聲由遠漸近,成群的美國飛機低空轟炸,震撼著這長滿雜草的山溝。這時朝鮮人民軍已向北撤退,而中國志願軍尚未趕到。位於大洞志願軍的指揮部裡只有彭德懷和一個參謀兩個警衛員及一部電臺的工作人員,另有樸一禹帶來的人民軍十幾人的警衛班。彭德懷為了迷惑敵人,曾明確規定各軍在戰鬥打響之前,軍、師電臺一律不準開機聯絡,致使彭德懷對各軍到達的位置也不清楚。因此,他的心情始終難以平靜下來。

當日傍晚,志願軍第四十軍左路縱隊一一八師在

師長鄧嶽、政委張玉華、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的率領下,前進到昌城郡大榆洞附近的這條山溝口。據鄧嶽和張玉華回憶說:"這時聽到東南方向幾十裡外有咚咚的炮聲,我們判斷是溫井方向。但因志司規定戰前一律不開電臺,我們無法與上級聯絡,此時感到敵情不明,地形不熟,既無上級指示,亦無友軍通報,此仗怎麼打,我們心中無數,非常著急。這時我們發現在茅屋周圍有幾個身背衝鋒鎗的朝鮮人民軍站崗,於是決定由劉振華在溝口路邊照顧部隊,我倆乘坐吉普車朝山溝的幾間茅草屋方向開進。人民軍讓我們停車,我們立即下車帶翻譯前去詢問對方是什麼單位,順便了解些敵情,但對方拒不回答。於是鄧嶽急怒地大聲說:"我是中國志願軍的師長,我們和上級失掉了聯繫,我們不了解前面的敵情,我請求見你們的領導人。"

通過翻譯,對方才回答說,他們是朝鮮人民軍的警衛班,並說志願軍指揮部就在裡邊山坡上的草房內。當他們雙方正在對話時,早已在屋外希望等待的楊參謀突然看見身穿人民軍將軍服的志願軍高級幹部,急忙跑上前去說:"志願軍指揮部和彭司令就住在前邊那所茅屋裡。"鄧、張一聽喜出望外,高興地說:"那太好了,我們趕快去見彭司令!聽候指示。"楊參謀才得知他倆是第四十軍一一八師的師長和政委,便立刻帶領他倆去見彭司令。"

據鄧嶽回憶說:"我們快步向彭總的住房走去,這是一幢朝鮮式的大窗戶茅屋,我們朝向半開半關的窗戶望去,很遠就看見彭總在屋內踱來踱考。我們在門口喊了聲'報告',楊參謀向彭總介紹後,彭總馬上緊緊握住我們的手,情緒非常激動地說:"總算把你們盼來了,我這光杆司令真是干著急沒辦法,你們率部隊來到這裡太好了,太好了,你們吃飯沒有?"然後讓我們坐下。彭總還親自給我們倒水喝,我真想不到彭總對下級這樣親熱。我向彭總報告說:"我們一一八師共有13000多人,先頭部隊已到了大榆洞附近山溝日,現在聽到溫井方向炮聲不斷,但與軍部無法聯繫,前面情況一概不知,請彭總指示我師到哪個方向去作戰。"

彭司令先讓我們看了準備給毛主席發出關於各軍作戰部署的電報,然後非常有力地說:"現在朝鮮人民軍都自前線向北撤走了,敵軍在跟蹤追擊,情況很危急。你師趕快向溫井方向開進,先在溫井以北佔領有利地形,隱蔽埋伏起來,將部隊形成一個口袋。要大膽地把敵人放進來,然後幾面開火突然猛打,趁機殲滅這股冒進的敵人。狠狠打擊一下敵人的氣焰,遲滯敵人的進攻,掩護我軍主力集結展開。這是志願軍出國後的第一仗,你們師是打頭陣的,看看你們行不行。"彭總明確面堅定的指示,使我倆更增強了勝利信心,我們在彭總那裡只呆了半小時左右,就根據彭總的指示,立即率領部隊迎著炮聲朝東南的溫井方向跑步前進。

鄧嶽在回憶當時彭德懷在大洞的處境時說:"因為敵人是乘坦克和汽車進攻,速度很快,非常猖狂。大洞離溫井只有30多公裡,彭總真危險啊!我們對彭司令的安全十分擔心,因為人民軍只有一個警衛班,彭總只有兩個警衛員,如果志願軍再遲一天趕到大洞,我認為他們就會有三種可能:第一是被敵人打死,第二是被敵人俘虜,第三是衝出敵人包圍朝鴨綠江方向跑。現在回想起來,對他們的安危真後怕。彭老總這種為黨為國一貫身先士卒,大敵當前臨危不懼的崇高品德,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我記得很清楚,那次見到彭總時危急的情景真是永遠忘不了。"

24日,志願軍第四十軍一一八師根據彭德懷的命令,迅速在北鎮、溫井之間的兩水洞地區佔領了兩側的高地,布置了一個口袋形陣地,準備圍殲向北鎮冒進之敵。這是彭德懷直接指揮的志願軍入朝後的第一次戰鬥。彭德懷親自給鄧嶽打電話說:"你們千萬要注意隱蔽,大膽地把敵人放進來,狠狠地打他個措手不及,要發揚猛打猛衝的精神,千萬不能讓敵人跑掉,這是志願軍出國後的第一仗,你們一定要打好,爭取初戰的勝利。"彭德懷的指示,大大鼓舞了第一一八師指戰員的勝利信心。

當天,彭德懷和樸一禹商定,為了志願軍司令部的安全和解決住房困難,即由大洞轉移到附近兩公裡處的大榆洞。大榆洞位於昌城郡以南,原是一座有名的金礦,坐落在兩面大山之中,有一條山溝自東北伸向西南。在西南口外有一條土公路,這是志願軍來往人員必經之路。金礦在溝內的東北方向,金礦洞口外山坡上有幾處平房,其中有一幢較寬大鐵皮頂木板房,是原來礦工們的工具棚,後來就成為彭德懷的宿舍和作戰指揮中心。後面還有幾個礦洞,是天然的防空洞,因此志願軍司令部就設在這裡了。

24日中午,原留在安東指揮志願軍渡江的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等及司令部機關人員,相繼來到大榆洞,和彭德懷會合在一起。彭德懷看到幾位副司令、參謀長等冒著敵機轟炸掃射風塵僕僕的來到大榆洞,非常高興地對大家說:"總算把你們盼來了,這樣勝利就更有把握了。我個人的安危沒關係,焦急的是當了幾天光杆司令,我馬上電告毛主席。"彭德懷立即於24日13時親自擬電向毛主席、高崗報告說:"鄧華同志等於本(24)日12時在大榆洞與我會合。"

24日下午,彭德懷召集幾位副司令和參謀長等開會。他首先簡要介紹了與金日成會談內容及當前敵人動向,然後將毛主席幾次來電讓大家看。他說:"敵人尚未發現我軍入朝,正瘋狂北進,速度很快,我們原定作戰方案已無法實現,必須採取運動戰方式實施戰役迂迴、分割包圍穿插的戰術尋機殲敵,狠狠打擊敵人的氣焰,穩定局勢,站穩腳跟,然後再反擊敵人。"

彭德懷又說:"毛主席23日來電指出:我們應當在穩妥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力爭此次戰役的完滿勝利。因此,我們必須集中優勢兵力,以運動戰殲敵。經請示毛主席後,中央軍委已決定又增調第五十軍和第六十六軍立即直開安東過江參戰,這樣我們第一批將有6個軍的兵力參戰。為集中優勢兵力打擊西線之敵,我的意見將第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全部及第四十二軍的一個師集中於西線的雲山、熙川地區,在運動中圍殲敵人。東線由於山高林密,就以四十二軍率兩個師集中於長津以南組織防禦阻擊東線敵人進攻,並防止東線敵人西援,保障我西線各軍翼側安全。"幾位副司令對彭德懷的戰役決心表示同意,還作了些具體補充,即將作戰部署以急電發至各軍並電告中央軍委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鄧華、洪學智等已於24日在大榆洞與彭德懷會合後,為了儘快組成志願軍的領導核心,即於10月25日給志願軍下達命令如下:"(一)為適應目前偉大戰鬥的需要,十三兵團司令部、政治部應即改組為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二)彭德懷同志為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樸一禹、洪學智、韓先楚4同志為副司令員,鄧華、樸一禹2同志均兼副政治委員,解方同志為參謀長,政治部、後勤部的負責同志均照舊負責。(三)黨委組織依照原名單加人彭、樸2同志,以彭德懷同志為書記,鄧華、樸一禹同志為副書記。"中央的命令,肯定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領導核心,這個核心對以後歷次戰役起了決定性作用。

25日,西線敵軍以師或團為單位,毫無顧忌的向北冒進,先後進至博川、雲山、溫井、檜木洞、熙川一線,逼近志願軍四十軍陣地。其先頭部隊南朝鮮軍第六師第七團從志願軍翼側突入到鴨綠江以南的古場洞。第四十軍各師奉命阻擊敵人。

25日7時左右,南朝鮮軍第一師先頭部隊沿雲山至溫井公路北犯,遭到我志願軍第四十軍第一二O師迎頭痛擊。10時左右,南朝鮮軍第六師先頭部隊一個營和一個炮兵中隊,乘車由溫井向北鎮進犯,當進到兩水洞地區,正好進入志願軍第四十軍一一八師早已預先埋伏的陣地。第一一八師師長鄧嶽根據彭德懷親口指示的"千萬不能讓敵人跑掉"精神,突然向敵猛烈射擊,採取了攔頭、截尾、斬腰的戰術,將這股大搖大擺的敵入全部殲滅,無一漏網。當天夜晚,第四十軍一一八師和一二O師又乘勝進攻溫井之敵,並於26日凌晨攻佔了溫井。從此便揭開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1950年10月25日,後來也就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紀念日。

相關焦點

  • 手機一充一夜,覺得「充滿」就行,現在想想都後怕
    手機現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出門購物刷手機,上班辦公打卡用手機,休息時間玩個遊戲消遣一下也在所用手機,白天基本上離不開手機的陪伴,充電的事基本上都放到了晚上,晚上睡覺時間補充手機電量,一充一夜,成為了我們的生活習慣,覺得手機充滿就行,改掉這個習慣確實很難,殊不知這種習慣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
  • 抗美援朝,朝鮮領導人為何對彭總發脾氣?彭總是怎麼做的?
    最開始北朝鮮將南朝鮮李承晚的軍隊都快趕到海裡了,但後來李承晚向美國求援,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刻派遣在日本駐守的美軍前往支援李承晚。與此同時,杜魯門還命令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向安理會提交了對朝議案!當時投票數為13:1,只有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而中國因為席位被臺灣的國民黨霸佔,暫時沒有投票的權利。
  • 突進100公裡,美軍傷亡僅2萬,老將彭德懷識破美軍「託刀計」
    一九五一年元月的一天,駐守在朝鮮的蘇聯總顧問什特科夫,帶著怒火大步走進志願軍彭總司令的指揮所,很明顯什特科夫不是來做客,至於原因還要從志願軍剛剛發起的第三次戰役說起,此次戰役是第三次規模浩大的推進,不僅拿下了漢城,而且把戰線推到了三七線,此次推進距離約有100公裡。
  • 當志願軍打到三七線時,身經百戰的彭總為何感到「心裡不踏實」?
    可時任志願軍司令員的彭總,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他略帶沉重的對洪學智說道:「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怕過,可自從收復漢城後,心裡就沒踏實過。你說收復了座空城,值得這麼大張旗鼓的慶祝嗎?」當別人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彭總看到的卻是潛在的巨大風險:整個第三次戰役,聯合國軍都是有序後撤,殲敵數量為1.9萬,並未使其傷筋動骨。當時志願軍中流傳著一句話,「漢城不是攻下來的,是走進去的」,這場勝利似乎來得太過容易。
  • 第一次戰役剛打完,金日成就要指揮權,蘇聯顧問也向彭總發難
    1950年11月4日,彭總將自己的最新作戰計劃發回北京,而一直關注朝鮮局勢的主席在收到彭總電報後很快就給予了回復,肯定了他的新戰術構想,並同意了彭總所提出的調宋時輪第九兵團入朝擔負東線作戰的建議。其實金日成當時最關心的還是雙方戰場指揮權歸屬問題,按照金日成的想法,既然志願軍是在朝鮮作戰,那軍隊的指揮權理應歸自己所有。可當時的情形是朝鮮人民軍已經被打散了、打垮了,朝方10萬大軍更是在仁川登陸後被打的只剩下了3萬殘軍,而我入朝志願軍僅先頭部隊就有26萬人,想以小馭打,怎麼看也有些不現實。
  • 學霸麥克阿瑟對陣「泥腿子」彭總,一敗塗地,年齡大還是性格問題
    二:「泥腿子」彭總相比麥克阿瑟光鮮履歷,將門之後,彭總可謂是個「泥腿子」,他出身貧苦家庭,早早的出社會做工,當兵,只上了一年的舊式軍校——湖南陸軍講武堂。他的軍事手段,戰略戰術基本上是在實戰中掌握的。彭總18歲時入湘軍當兵,25歲時當連長,28歲時任營長,之後參加北伐戰爭,升任團長,30歲時參加起義,任工農紅軍第5軍軍長兼13師師長,長徵前後任軍團長,抗戰時任集團軍副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全軍副總司令等等。可以看出,彭總的地位都是通過20多年時間,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 抗美援朝:彭總喊「38軍萬歲」時,為何志司洪鄧二人不表態?
    不過,當參謀轉身離開時,彭總卻又叫住了他。彭總要過電文稿紙,提筆又加上了「卅八軍萬歲」五個字。見到如此高的評價,在場人員都面面相覷,目光全集中在彭總身上。彭總眼角隱隱含著熱淚,喃喃地喊道:「38軍萬歲!」。
  • 彭德懷談韓戰:美軍停戰算明智,不然被趕去餵王八
    英國記者阿蘭·委卜寧搶先採訪了彭總。只見彭大將軍面帶微笑,熱情地回答了他的問題。隨後,這位西方記者在他的報導中,配發了他採訪彭大將軍的新聞圖片,用他還算不帶偏見的筆向全世界宣告:透過這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臉上的微笑,你們就會知道是中國人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9時30分,在韓戰停戰協議及其臨時補充協議正式籤字儀式上,許多記者都把鏡頭對準了這位「歷史名人」。
  • 被譽為萬歲軍的志願軍38軍,初入朝鮮卻接連失利,被彭老總痛罵
    同時派39軍至雲山西北地區阻擊南朝鮮第一師的支援,命志願軍66軍阻擊美英軍隊的支援。彭老總要用其最為器重的38軍做拳頭,一舉捶垮敵人右翼,打開缺口後將西線敵軍消滅在清川江以北,這場戰役的成敗關鍵就要看38軍的了。
  • 他是中國唯一的六星上將,曾兩救彭總,死後胡主席送葬!
    洪學智,1913年2月2日,出生於安徽省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5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軍內做過多種工作,做得最出色的要數後勤工作了,他是我國軍隊後勤現代化的開拓者。在韓戰中,毛主席親自任命他為志願軍後勤司令部司令員。
  • 韓戰若由彭老總指揮,美軍還來不及做出反應,戰爭就結束了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在戰爭初期,人民軍勢如破竹,僅三天就攻佔了漢城。有不少人認為,人民軍初期戰鬥力強悍,是因為解放軍歸還了三個朝鮮族師,但深入了解後發現,三個朝鮮族師對人民軍的戰鬥力有一定的提升,但作用有限,其影響不如蘇軍和日軍的影響。
  • 26萬志願軍入朝,金日成要求統一指揮,彭老總:朝鮮指揮異常幼稚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國內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韓戰爆發。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內也在積極準備出國應戰。針對這一問題,中央的眾多領導開會討論,最終的結果就是彭老總帶兵入朝作戰。在會議上,彭老總表示支持中央的決定,他覺著「遲打不如早打」。雖然現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如果打贏了就彰顯了中國的國威,打輸了也就是晚建設幾年的問題。
  • 攻下漢城後彭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毛澤東: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因為北朝鮮人民軍隊中編有一個裝甲旅和一個裝甲獨立團,合計有一百五十輛T-34坦克,這些T-34坦克都是蘇聯援助的,就連坦克手也是身經百戰、參加過對德作戰的朝裔蘇聯人,就是這些坦克在韓戰初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朝鮮人民軍在T-34坦克的開路下,一路高歌凱旋,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攻佔了韓國的首都漢城。
  • 抗美援朝,彭總制定第6次戰役計劃,為何曾被批為「左傾冒險」?
    一、毛主席提出的打小殲滅戰方針  對於彭總第六次戰役計劃的很多非議,大多數都是在說這次計劃沒有貫徹毛主席提出的要打小殲滅戰的指示。  並且彭總在其後給朝鮮人民軍的指示中就當前的作戰方針給出了明確指示,就是  「在目前的一段時間內……擬以兵團為單位,不斷進行小戰役,爭取一個軍每個月平均消滅美軍一個營」。
  • 不讓父親進城,警衛員被彭老總批評:小景忘本了啊
    景希珍,是彭老總的警衛員,從抗美援朝時就跟在彭老總身邊,後來抗美援朝結束,景希珍跟著彭老總繼續工作。他在《在彭總身邊》、《跟隨彭總》等書裡詳細介紹了跟隨彭老總左右發生的軼聞趣事。而就在1953回國的這一年,一件令他苦惱的事情發生了。
  • 韓戰:志願軍反情報戰開展的有聲有色
    正在志願軍勢如破竹,乘勝追擊時,彭總在作戰室中突然命令:『各部隊停止追擊!』當時,作戰室的人都愣住了?我也很納悶?「彭總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解釋說:「麥克阿瑟錯誤的估計了我軍的出國兵力,認為我們過江的部隊人數不多,只不過是一支象徵性的部隊。麥克阿瑟狂妄的很,他求勝心切,還會捲土重來。所以我考慮採取誘敵深入,適時地放棄陣地,誘敵進入預定戰場,再合圍殲滅。」
  • 他26歲成為主席貼身警衛,曾參加過韓戰,隱居山村55年無人知
    在婁底新化縣下團村,有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村子裡的人只知道他當年在朝鮮戰場立過功,是「戰鬥英雄」。殊不知,他還有一個身份——主席的警衛員。直到2012年,大家才知道他曾當過主席的警衛。這位老兵名叫奉孝同,於1927年出生在湖南婁底一個貧困的大山家庭中。
  • 被蔣介石遺棄的部隊,加入解放軍,僅三年,在朝鮮讓美軍損失慘重
    在抗美援朝的戰役中,有這麼一支部隊,1950年入朝時全軍3.3萬人,戰役勝利後卻只回來了一萬人。而且從一支誰都不看好的預備役部隊,一躍成為彭老總心中的英雄部隊,讓毛澤東和周恩來讚不絕口,你們知道是哪一支麼?我們先從朝鮮戰場上的一個小故事來了解一下這支英雄部隊。
  • 1951年,什麼戰役慘烈到彭老總都忍不住淚溼雙眼?
    接到任務時,64軍正在戰線最西與美軍纏鬥;65軍損失嚴重,狀況還不如64軍;實力相對完整的是傅崇碧的第63軍,這時能調動的兵力還有2.4萬多人。但要用2.4萬多個血肉之軀去填一個寬達25公裡的大口子,面對敵軍的5萬多火力強大並佔據制空權的美軍,還要堅守半個月談何容易,於是,彭德懷得到了楊得志和李志民難以勝任的回電。此番回絕並非推卸責任,而是實打實的困難。
  • 彭老總緊急會見金日成,處境十分的危險,險些被美軍發現
    隨著朝鮮半島局勢的逐漸惡化,我們國家決定派遣志願軍前去支援朝鮮人民,並且任命彭老總為志願軍的司令員,當時在志願軍司令部制定作戰方案後,就和幾名隨行人員乘坐汽車,直接越過鴨綠江,緊急會見朝鮮金日成。彭老總當時還有一臺專門的電臺車跟隨著彭老總,用於收發電報,先到達新義州後,彭老總才發現身邊沒有人能聽懂朝鮮語,就在這個時候,朝鮮方面派來接應的人員出現,於是一起前往金日成的駐地,一路上,車速很快,而且全部都是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