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開啟,一分鐘教你預防「低溫燙傷」

2020-12-23 人道赤峰

12月21日下午6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

從冬至開始,就要進入「數九寒天」,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很多人為了禦寒,用上了電熱毯、暖氣片、暖寶寶、熱水袋等取暖設備。

不過你知道嗎,冬天有一種傷害叫「低溫燙傷」!取暖設備一旦使用不當,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傷害。

什麼是「低溫燙傷」?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皮膚溫度的物體造成的慢性燙傷。舉個例子: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就有可能出現燙傷!

這種特殊的燙傷還很容易被忽視。

冬天,很多家長怕小孩冷,會在被子裡放個取暖「神器」——熱水袋、暖寶寶,或是直接用上電熱毯。一旦使用不當,這些「神器」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時間過長,就會造成低溫燙傷。甚至於我們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導致其發熱後長時間接觸皮膚,後果也很嚴重。

低溫燙傷有哪些症狀?

低溫燙傷導致的創面一般痛感不明顯,但皮膚會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這種燙傷面積不大,但深度卻比較大,有的可深達骨質。創面深,往往造成組織壞死。

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接觸熱源的時間,時間越長,皮膚受損程度越重。

如何降低低溫燙傷風險?

冬天可能產生低溫燙傷的致熱源有電熱毯、暖氣片、熱水袋和暖寶寶等,從源頭上預防可有效降低低溫燙傷的風險。

01.電熱毯

如果用電熱毯,溫度不要設得過高,也不要整夜使用,推薦使用能控溫控時的電熱毯。

02.暖氣片

最好避免直接接觸暖氣片,也不要長時間地貼近暖氣片。

03.熱水袋

在使用熱水袋取暖時,不能直接接觸皮膚,外面可以裹上一層毛巾之類的東西。另外,使用熱水袋的時間不要過長,儘量不要整夜將熱水袋置於被窩內。

04.暖寶寶

在購買暖寶貼時一定要選擇質量好的;使用暖寶寶時不宜直接接觸皮膚,最好能多隔幾層衣服;不宜過長時間貼暖寶寶,最好每隔一段時間揭下來換個部位再貼;切忌貼著暖寶寶睡覺,因為睡覺時長時間的熱力作用於一個部位非常容易引起皮膚燙傷。另外,皮膚容易過敏的人、孕婦和嬰幼兒儘量少使用此類取暖方式。

需要特別注意的人群

◆ 老年人群:肢體感覺遲鈍,容易出現低溫燙傷。

◆ 活動不便的病人:比如腦梗塞,腦血栓,癱瘓在床的病人,這類人群遇到危險時,自己沒有辦法躲避,也容易被低溫燙傷。

◆ 糖尿病患者:該類患者肢體遠端的血運比較差,而且大多數晚期患者往往有一肢體遠端感覺障礙,肢體比較麻木,也容易被低溫燙傷。

◆ 醉酒和極度疲勞人群

◆ 孕婦和嬰幼兒

發生低溫燙傷怎麼辦?

01.降溫處理

一旦發生「低溫燙傷」,先用涼毛巾或涼水給燙傷處降溫。

02.搽用藥

如果出現水泡,應採取局部搽用藥的辦法加以治療

03.及時就診

如有感染,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低溫燙傷」會傷及肌膚的深部,治療的時間也會加長。尤其是創面嚴重的低溫燙傷,須採用手術方法把壞死組織切除。

注意!這些「偏方」不可信

孩子被燙傷,有的家長會給孩子塗醬油、抹牙膏。殊不知,這麼做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雪上加霜。因為在創面塗抹這些物質不但會增加創面感染的機會和增加就醫時處理的難度,還會影響醫生對燒傷深度的觀察和判斷。

一分鐘教你預防低溫燙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來源:健康中國、央廣健康網、央視新聞、國家應急廣播

赤峰市紅十字會接受捐贈方式

重要提示:捐贈時請註明捐贈資金用途,如未註明捐贈資金用途,則統一記入日常捐款,按期予以公示。

赤峰市紅十字會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多份關注 多份溫暖

相關焦點

  • 低溫也能燙傷?會!感覺不到的燙傷其實更可怕
    這就是醫學專家所說的低溫燙傷 舉個例子 45℃的低熱物體接觸你的皮膚30分鐘以上 就有可能出現燙傷 低溫燙傷在冬季高發
  • 冬季取暖 當心「低溫燙傷」
    據媒體報導,已經有不少人在使用暖寶寶等取暖物品時被燙傷。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外科主任李蘭青提示,此類取暖產品的溫度雖然不會特別高,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很容易造成「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表溫度的低熱物體所造成的燙傷。
  • 小心低溫燙傷!
    暖寶寶貼的組成結構,圖片來源網絡但你知道嗎?暖寶寶貼雖好,在冬季作用明顯(輕便易攜帶,長時間提供「熱能量」),但是也有缺點,如果使用不當,容易造成「低溫燙傷」。02什麼是低溫燙傷?03做到這些可以預防低溫燙傷當然,防止低溫燙傷我們需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具體做法是:拒絕「三無暖寶寶貼」,在購買時認準正規廠家生產的暖寶寶貼,三無產品絕對不能使用。
  • 當心「低溫燙傷」!暖寶寶和熱水袋千萬別這麼用
    當心「低溫燙傷」!低溫燙傷一般指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熱源,造成皮膚的損傷。冷療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持續時間最好達到20分鐘以上,直至創面不感疼痛或疼痛顯著減輕為止。如果局部有水泡形成或者表皮破潰了,就需要去燒傷專科醫院進一步治療。就診途中可以用清潔的被單或毛巾外裹創面。
  • 天氣再冷也要謹防低溫燙傷
    什麼是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中等溫度的物體(一般是指44~ 50℃),造成的皮膚以及皮下各層組織的漸進性損害。研究表明,對人體皮膚而言,理論上的最低燙傷溫度為44℃,隨著溫度升高,或接觸時間增長,會造成從真皮淺層向真皮深層及皮下深部組織的傷害。
  • 天冷,小心低溫燙傷,千萬不要自行塗抹藥膏或挑破水泡
    當你感到痛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皮膚真皮深層甚至皮下深部組織已經發生了損傷有研究證明,對人體皮膚造成燙傷的最低溫度是44℃。冷療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持續時間最好達到20分鐘以上,直至創面不感疼痛或疼痛顯著減輕為止。如果局部有水泡形成或者表皮破潰了,就需要去燒傷專科醫院進一步治療。就診途中可以用清潔的被單或毛巾外裹創面。
  • 燙傷後立即冰敷?牙膏塗抹燙傷創面?你做對了嗎?
    協和「流言終結者」又和你見面了由我院皮膚科專家為「冬日戰士」保駕護航讓大家安全溫暖度過整個寒冬!通過介紹大家可能已經注意到,比較輕的一度和淺二度燙傷疼痛明顯甚至出現大皰,相反傷及深處組織的深二度燙傷反而疼痛輕、水皰小,因此不能認為不疼、沒有大皰就不嚴重。燙傷處理的時候,預防繼發感染非常重要,而完整的皰壁可以保持糜爛組織的無菌狀態,體積不大可以不用挑破。如果確實在摩擦部位出現比較大的水皰,為了避免擦破和疼痛,則必須用無菌的注射器針頭抽吸皰液後包紮,以避免感染。
  • 入冬後多人被燙傷
    為了禦寒,直接在腹部貼了一塊暖寶寶,結果持續的低溫燙傷,等感覺痛時已是淺II度燙傷。隨著冬天的來臨,氣溫降低,很多怕冷人士採取了各種取暖的方法。南京市第二醫院傷口造口護理門診最近接診了多例燙傷病人。因為取暖方式不當,發生意外引起局部燙傷。
  • 專家提醒:有低溫燙傷的風險
    但是,30秒發熱至50℃以上、保暖衣可以被加熱到60℃以上……使得這款充電保暖衣有著「低溫燙傷」的危險。明星安利「取暖神器」:可以充電的保暖衣衝上微博熱搜12月30日,「李沁的保暖衣能充電」衝上微博熱搜,女明星李沁穿著的一款能用充電寶進行充電的發熱保暖衣,讓很多網友大呼神奇。
  • 男子打籃球扭傷了腰 「暖寶寶」熱敷理療反致低溫燙傷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就眯了一小會兒,腰上竟燙出了許多水泡,近日,漢口市民羅先生因貼「暖寶寶」熱敷被診斷為低溫燙傷。武漢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高英介紹,「暖寶寶」可謂是不少人冬季裡的取暖神奇,這幾年也被一些人用於熱敷理療和治療痛經,其中,因使用「暖寶寶」不當導致低溫燙傷的人不在少數。32歲的羅先生平時很喜歡打籃球,每周至少要打一次。
  • 暖寶寶貼居然也可以燙傷人!
    但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被新聞曝出被暖寶寶燙傷了。之前,我一直都是不相信暖寶寶是可以燙傷人的。因為在冬天的時候,我也會經常會去使用暖寶寶來保暖。當天氣特別冷的時候,我也會在衣服裡面添滿暖寶寶。暖寶寶在那寒冷的天氣裡面,真的是取暖神器。有一次我仔細看了一下暖寶寶的外包裝,它上面寫著謹防低溫燙傷。
  • 取暖防止「低溫燙傷」!好消息,周五最高氣溫會到...
    連續的冰凍天氣,仿佛開啟了冰箱模式,令人直呼「冷」「冷」「冷」!好消息,氣溫即將觸底回升,最高甚至有望達到18℃。不過,今明天早晚仍處於零下,保暖不能停!保暖靠喝酒、熱水袋、還是暖寶寶?哪個靠譜呢?「低溫燙傷」又是什麼?
  • 頸椎痛熱敷1小時左臂「罷工」了 小心低溫燙傷,熱敷理療以30分鐘內...
    經康復專家明察秋毫,原是不當熱敷引發低溫燙傷後又「緊張」過度,致使神經受傷。聽說熱敷理療可以緩解頸椎痛,一個月前,陸女士特地網購了某款電加熱艾草理療枕。上周,陸女士的頸部僵硬疼痛不適,趁著午休她拿出剛買的艾草理療枕來使用,調到42℃並設置好1小時熱敷,枕在左脖頸處就睡著了。「沒想到第一次用就出了大事!」
  • 年輕人少熬夜,用「暖寶寶」要防燙傷
    一做檢查,不少人遭遇腦出血、心肌梗死。這是往年秋冬季節,醫院急診科的常見情形。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急診科主任萬少兵分析,當氣溫下降時,人體在寒冷刺激下,容易出現血壓升高、血管痙攣、心臟負擔增加等情況,還可能因為血液濃度增加,導致血栓形成,造成心血管隱患。往年遇到秋冬季節陡然降溫,急診科就會出現心腦血管患者就診高峰。
  • 越來越冷 自發熱穿戴式產品熱銷 -- 醫生提醒謹慎使用 防止低溫燙傷
    蚌埠新聞網     【摘要】 「低溫燙傷可能會比高溫燙傷更嚴重。」
  • 今天下午有小雪,數九寒天已開啟
    今天下午有小雪,數九寒天已開啟 2020-12-23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最好如何處理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是什麼
    被燙傷後起了水泡最好如何處理 小雞寶寶考考你今天答案是什麼 2020年10月11日,支付寶的小雞寶寶考考你的問題更新了
  • 「消防提醒」使用「暖寶寶」會被燙傷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寒風呼嘯 陰雨綿綿最近的氣溫不斷刷低 又到了禦寒神器「暖寶寶」「登場」之時但網傳,這讓人感覺又暖又舒服的東西極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低溫燙傷一般來講:· 溫度處於44-50℃之間,皮膚受傷程度與接觸時間成正比;· 接觸44℃的熱源6小時,可致皮膚不可逆損傷;· 49℃的熱源持續3分鐘便可致人體表皮損害,超過9分鐘表皮就會壞死;· 暖寶寶產生的溫度一般在50-60℃,發熱時間一般在10-12小時,長時間與皮膚接觸如同「溫水煮青蛙」
  • 幼兒意外傷害之燙傷、溺水、觸電的預防和急救措施!
    意外傷害在一歲左右的兒童中,由於意外事故而導致死亡人數超過所有其他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的總和, 造成兒童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從發生的頻率來講,依次是:交通事故、燒傷、溺水、中毒、窒息、無意造成的墜落等。提到「意外事故」,幾乎每個人都會認為這是一種無法避免的事。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如此。
  • 遭遇燙傷,警惕「偏方」!教你正確的應急處理!
    圖片來源丨百度當溫度過高的物體接觸你的皮膚時,由於受到熱傳導和熱輻射影響,你的皮膚也會升溫,當升到人體細胞耐受極限之上時,細胞組織就會被破壞。細胞破裂死亡後,會釋放出一些細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等刺激神經引發疼痛,刺激血管擴張,引起組織變紅,使血管通透性增強,組織液滲出,形成紅腫、水泡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