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
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
「海天一色,兩岸共讀」
2017仲夏詩會
在南園舉行
詩會分為《太倉》、《江南》、《夏夢》、《原鄉》四個篇章,詩與樂皆融入了太倉元素,崑曲、評彈、古琴等江南藝術形式也一一呈現,為參與者帶來一場高級的視聽饗宴。
引子
▲童聲吟誦
(太倉新區三小、五洋絲竹樂團)
稚嫩的童聲吟誦搭配悠揚的江南絲竹,
為仲夏詩會拉開了序幕……
▲朗誦《古詩詞四首》
(陸洋、王宇紅)
▲朗誦《上海,偏北,一座小城》
(陸凱)
▲獨唱《愛上江南》
( 張其萍)
《太倉》篇章中,
朗誦嘉賓朗誦了《太倉州》、《集弇山堂》
等關於太倉的古詩詞,
朗誦者們深情的演繹,
讓婁城閃耀出歷史的光輝,
叫人倍感震撼!
▲朗誦《江南詩詞三首》
(黎江、田龍)
▲古琴《欸乃》
(曹華)
▲朗誦《鵝塘傳》、《數字中國史》、《月令小調》
(李成恩、曲飛、子川)
▲蘇州評彈《蘇州好風光》
(胡清珍、薛建鳴等)
▲崑曲《牡丹亭·遊園》
(趙津羽)
▲現場互動·飛花令、古琴伴奏
(龍逸雲、顧莉華)
《江南》篇章中,
加入了蘇州評彈《蘇州好風光》
和崑曲《牡丹亭.遊園》。
地道的江南味道,
婉轉的蘇州評彈,
優雅的崑曲、古琴,
帶來一流的視聽享受!
▲朗誦《雨巷》
(陸洋)
▲朗誦《窗外的夏天》
(肖玉)
▲薩克斯獨奏《what a wonderful world》
(鄧韜)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
(朗誦:任傑、趙宇,演奏:王雅倫)
▲古典吉他獨奏《cavatina》
(王雅倫)
《夏夢》篇章中,
嘉賓朗誦了
《雨巷》、《窗外的夏天》、十四行詩等,
薩克斯獨奏、古典吉他獨奏等
西方樂器演奏也精彩上演。
當西洋詩曲遇上江南水鄉,
表現了一種東西方文化間的碰撞!
▲朗誦《如果還有明天》
(黎江、肖玉)
▲臺灣女詩人、《如果還有明天》作者古月親臨現場
▲朗誦《雨後》
(田龍)
▲朗誦《邊界望鄉》
(劉明亮)
▲朗誦《鄉愁》
(臺灣小朋友劉盈秀)
▲演唱《別來無恙》
(任傑)
▲集體朗誦《我的故鄉是一捧粟》
《原鄉》篇章中,
在太倉生活的臺灣小朋友劉盈秀
朗誦了余光中的《鄉愁》,
臺灣詩人古月也親臨現場,
朗誦者們演繹了她的詩歌《如果還有明天》。
2017仲夏詩會加深了兩岸的文化交流!
▲集體合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楊文延,
太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韋國嶺、市旅遊局局長曹鋒,
以及國臺辦相關人員等也出席活動。
「海天一色·兩岸共讀」2017仲夏詩會
兩岸詩人共聚婁城
吟誦經典詩歌
分享詩歌文化
是一次聽覺與心靈的洗禮
也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次極佳嘗試!
來源:太倉旅遊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