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首席信息安全官如何應對雲計算安全

2021-01-20 企業網D1net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選擇 「置頂公眾號」

關鍵訊息,D1時間送達!


如今,大部分組織都在將一些工作負載和資產轉移到雲端。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許多企業的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對安全控制和人才短缺問題感到擔憂,40%的企業因這些問題而放緩業務遷移。

 

報告發現,儘管83%的IT專業人士表示他們將敏感數據存儲在公共雲中,但只有69%的IT專業人士表示相信公共雲能夠保護他們的數據安全。而近年來針對雲計算的網絡攻擊十分猖獗:據調查,使用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或軟體即服務(SaaS)的四分之一企業的數據曾經被盜。與此同時,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遭遇了對其公共雲基礎設施的重大攻擊。


 

調研機構Forrester公司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Andras Cser表示:「我們在如何保護雲中的數據,如何將企業的身份轉移到雲端,以及如何確保網絡安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企業甚至放棄了這個領域的安全項目。」

 

但是,Gartner公司信息風險研究主管Daria Kirilenko表示,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經常不信任雲安全的原因比一些報告所暗示的更為細微。

 

「許多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認為供應商的安全性實際上比他們自己部署的安全措施強大得多,但最終他們認為如果某些供應商出現違規行為,他們仍將對此後果負責。」Kirilenko說,「這是他們認為應該謹慎看待採用雲計算的主要原因。」

 

Kirilenko表示,首席信息安全官也傾向於認為他們的安全團隊沒有適當的技能在組織實施雲策略。「他們認為,對於組織迅速採用雲計算沒有準備好提供支持。」她補充道。

 

Kirilenko表示,許多安全團隊缺乏雲計算安全知識,因為大多數傳統的安全實踐不能遷移到雲環境中,而是必須重建。

 

「他們毫無準備,最終他們認為如果出現問題,可能會承擔責任。」Kirilenko說。 


 

Kirilenko指出,即使供應商有過錯,對雲中違規的責任也往往會落在企業的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身上。她補充說,首席信息安全官應該向高級業務利益相關者宣傳雲計算安全是由供應商和內部團隊共同承擔的事實,因為內部利益相關者犯錯時會出現很多安全問題。

 

Kirilenko表示:「首席信息安全官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建立一個強大的安全團隊,讓開發人員接受安全的雲計算流程,而不是花費所有時間來管理和監控提供商。如果他們花費精力建立強大的安全團隊,為現在實際上繞開安全的開發人員實施雲安全措施,他們將獲得更好的結果,但他們往往不能正確實施雲安全,而這增加了使用其雲供應商的風險。」

 

Cser表示,雲操作、雲架構或雲計算安全工作者通常負責雲安全,但通常會發現更多傳統安全工作者正在與新平臺進行鬥爭。

 

Kirilenko說,談到建立一個雲安全團隊時,尋找一位「獨角獸」公司或者某個雲計算提供商的專家來了解雲計算架構,並擁有軟體開發技能通常是不可行的。相反,首席信息安全官應該將他們的安全團隊視為一個技能組合。

 

「企業需要先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雲技能。」Kirilenko說,「很多時候,尋找那些知道並了解每個提供者內部和外部的個人並不是非常重要,這些個體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

 

Kirilenko說,相反,企業應該建立一支有個人優勢的團隊,加入其團體安全。例如,一名員工可能具備必要的軟體開發技能,另一名員工在企業架構方面經驗豐富,而另一位則在解決方案架構方面擅長。

 

Kirilenko表示,首席信息安全官也應該記住,他們不需要使用自己的團隊來構建所有的雲安全。還有一些公司建立了雲計算卓越中心,並將人員從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等不同功能中輪換出來,並通過這些人員加強組織的安全性。

 

「許多成功的公司並不認為他們的內部安全資源是一種限制,因為他們知道制定雲計算策略是組織應該共同做的事情。」Kirilenko說。

 

Kirilenko表示,首席信息安全官也應該使開發人員容易遵守雲安全準則。成功組織的另一個實踐是開發一個通用安全平臺,其中包含API和參考架構,開發人員可以使用這些平臺快速了解如何在其應用程式中實施安全準則。

 

「企業需要考慮如何減輕利益相關者的負擔來做好安全的事情,並需要以簡單的方式實現安全。」Kirilenko說。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編譯,轉載需註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註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來源:企業網D1Net)


如果您在企業IT、網絡、通信行業的某一領域工作,並希望分享觀點,歡迎給企業網D1Net投稿 投稿郵箱:editor@d1net.com


點擊藍色字體關注

您還可以搜索公眾號「D1net」選擇關注D1net旗下的各領域(雲計算,數據中心,大數據,CIO, 企業通信 ,企業應用軟體,網絡數通,信息安全,伺服器,存儲,AI人工智慧,物聯網智慧城市等)的子公眾號。

企業網D1net已推出企業應用商店(www.enappstore.com),面向企業級軟體,SaaS等提供商,提供陳列,點評功能,不參與交易和交付。現可免費入駐,入駐後,可獲得在企業網D1net 相應公眾號推薦的機會。歡迎入駐。掃描下方「二維」即可註冊,註冊後讀者可以點評,廠商可以免費入


相關焦點

  • 首席信息安全官的10個預測及2021年如何應對不確定性
    Netskope公司EMEA地區首席信息安全官Neil Thacker探索了企業領導者如何通過對2021年的10個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 )預測來應對不確定性。 1.導致或促成組織內部違規的事件將會增加 當面臨疫情挑戰和經濟不確定性時,組織內部的惡意破壞活動將會增加。
  • 2018首席安全官(CSO)國際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
    如何創建一個安全架構,對網絡、硬體、軟體、應用、數據各方面的內容進行安全管理,正是CSO 面臨的嚴峻挑戰。據了解,「2018 首席安全官(CSO)國際高峰論壇」是國內首個中外CSO文化交流活動,聯合國內、國外大型甲方企業大咖、CSO、信息安全專家以及行業內安全廠商共同探討CSO文化及意義。
  • 連尚網絡首席安全官龔蔚:未來安全行業將以生態方式防禦威脅
    連尚網絡首席安全官龔蔚:未來安全行業將以生態方式防禦威脅 「2019西湖論劍•網絡安全大會」上周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大會以「安全:賦能數字新時代」為主題,匯聚全國安全界精英,一同探討新形勢下
  • 科技股持續回調 雲計算和信息安全有望突圍
    平安證券表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雲計算已經站上浪潮之巔。由於雲計算的出現,IT業務模式出現了顛覆式改變,用戶無需再去應對複雜的底層IT架構、運維以及應用開發,一切均可從「雲」中來。無論從長、短期看,雲計算都是計算機行業的優質賽道,產業各環節都蘊藏著機會。
  • 網絡安全:如何預防與應對網絡攻擊
    ▲ 未雨綢繆  一項2013年發布的在安全問題方面的重大調查研究表明,數據洩露成本最小化的三個最重要方法是:(1)創建和維持一項數據洩露應急預案;(2)保持較強的安全態勢;(3)聘請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注釋1) 這三者都是公司所需要的:確保數據處於公司控制之下,鍥而不捨地核驗安全保護做法,並投資聘請合格專家管理安全事務。
  • 波音設立首席航空安全官
    圖:邁克·德拉尼民航資源網2021年1月14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波音決定任命在飛機研發及工程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波音民用飛機集團數位化轉型副總裁邁克·德拉尼(Mike Delaney)為首席航空安全官波音首席執行長卡爾霍恩(Dave Calhoun)周三在給員工的信息中說,邁克·德拉尼將對內部安全計劃擁有廣泛的控制權,並進入波音執行董事會。此前,波音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的25億美元和解協議,並同意加強內部安全監督。
  • 科技股持續回調:雲計算和信息安全有望突圍(附股)
    平安證券表示,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雲計算已經站上浪潮之巔。由於雲計算的出現,IT業務模式出現了顛覆式改變,用戶無需再去應對複雜的底層IT架構、運維以及應用開發,一切均可從「雲」中來。無論從長、短期看,雲計算都是計算機行業的優質賽道,產業各環節都蘊藏著機會。
  • 《信息安全系列研究報告》No.2:企業終端安全研究|甲子智庫
    萬物互聯時代,企業如何為終端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護?一方面,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物聯網終端等新型終端得到廣泛應用,企業終端安全的防護範圍不斷擴張,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安全挑戰;另一方面,以勒索病毒、挖礦木馬等為主的傳統威脅造成的危害正在逐年增加,同時具備國家背景的APT(高級可持續威脅)組織也將黑手伸向了企業,試圖獲取企業機密數據或破壞信息基礎設施。
  • 「首席安全官」在行動|安全教育|校園安全|消防安全
    這樣的安全教育活動,倉八小每個月都會舉辦,涉及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校園欺凌等所有安全領域。倉八小位於風景如畫的流花溪畔,是一所省級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395人。「1395個學生背後就是1395個家庭,校園安全無小事,再怎麼強調、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 共建安全新生態,2020滴滴網絡安全峰會在京召開
    作為滴滴出行信息安全戰略副總裁,弓峰敏博士認為當前的網絡安全正面臨三大新挑戰:「如何以安全來保障新基建?如何用技術創新來應對疫情和產業網際網路對安全行業帶來的新挑戰?如何創建合作共贏的新安全生態?」弓峰敏也期待參加這次大會的安全專家們能夠就此共同探討,並對共建網絡安全生態達成了更多共識。滴滴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在安全技術方面,基於行業領先的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滴滴建立了包括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應用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各個方向的預警防範、應對處置和技術管理體系。
  • 智能雲網新安全、等保建設新力量,亞信安全攜智能雲網安全中臺亮相...
    12月20日,2020中國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大會於廣西南寧盛大召開,來自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中央企業、各省公安機關和副省級城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的領導,以及信息技術和網絡安全企業、等級測評機構的專家,圍繞新基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技術、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策略和機制等熱點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 中國企業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數量飆升 商務郵件成重災區
    11月29日消息,據中新社報導,普華永道今日發布「全球信息安全狀況調查」報告稱,在過去12個月中,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企業檢測到的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數量高達2577起,是前次調查記錄的兩倍,較2014年更是攀升969%,商務郵件成為信息安全攻擊途徑的重災區。
  • 如何解決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網絡安全防護問題
    而隨著雲計算的逐漸興起,公有雲、私有雲的出現,許多企業開始把數據往雲上遷移,以縮減成本,提高效率。但對於那些已經有本地機房的企業來說,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完全放棄本地機房,於是就會出現一部分數據在雲上,一部分數據在本地,網絡界限模糊的情況,這就給網絡的安全防護帶來了新的問題。
  • 信息安全:中美雲安全產業對比研究,國內雲安全公司空間幾何?
    企業開始關注數字業務安全環境,從「預防」思維轉變為更注重快速檢測和應對能力的思維模式。全球IT支出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但是信息安全支出佔IT支出的比重不斷上升。根據Gartner的統計數據,全球信息安全支出佔整個IT支出的比例越來越高,2018年達到3.05%。中國2018年的IT支出約2.79萬億元人民幣,按全球2018年平均信息安全支出佔比計算,我國信息安全市場潛在市場空間在千億左右。
  • 麥肯錫:應對汽車信息安全的挑戰
    汽車網絡安全將如何影響傳統汽車行業的價值鏈? OEM及行業參與者將如何為即將到來變革做好準備? 1. 網絡安全正成為汽車質量新維度 1.
  • 國金證券:雲計算和網絡安全性價比凸顯
    2019年5月13日,《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三項國家標準正式發布,並於201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 企業安全負責人新挑戰:如何實現最高性價比的安全投入?
    01零信任:「永不信任」才是收穫「信任」最大化的新方式2020年以來,程式設計師刪庫導致微盟一夜之間蒸發超10億元市值、Twitter因VPN網絡安全策略缺失陷入史上最大安全事故等的發生,都在表明同一事實:在信息技術加速迭代及應用的趨勢下,企業內外網的邊界愈發模糊。
  • 阿里首席風險官預判:數字經濟新基建安全將依靠AI實現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鄭俊芳判斷:「安全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建,安全基建又必須靠AI來實現。」在繁多數據類型帶來快速識別的巨大挑戰下,如何對複雜內容和細微差別進行精準識別?如何依靠少量樣本進行識別?如何及時應對不斷使用新技術的專業黑灰產攻擊?鄭俊芳指出,為解決這些技術難題,阿里願和學術界合作共贏,探索更智能的安全,打造更安全的AI。
  • 安全419快訊:360首席安全技術官鄭文彬已確認離職
    1月4日,在業界享有盛名的技術大神,360首席安全技術官鄭文彬(業內代號MJ)正式在其微博上宣布離職,引起安全419的關注。鄭文彬鄭文彬,代號MJ,首屆十名國家網絡安全優秀人才獲得者,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庫特聘專家。鄭文彬為人低調,但是他在19歲便加入360公司,早已成為360公司核心技術骨幹。
  • 信息安全行業深度報告:解碼信息安全七大細分領域
    從狹義來說,信息安全是指網絡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 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洩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 網絡服務不中斷。廣義的信息安全是指保護資源免受各種類型威脅、幹擾和破壞,即保證 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與可用性。隨著網際網路及雲計算滲透率不斷提升,信息安全逐步進 入網絡空間安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