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繡布,緊密地鎖在15釐米的竹繃內,靈活的手指捏著細針上下翻飛,圖書館、「川農牛」、體育場、「麥立方」等一個個四川農業大學學子熟悉的場景,隨著眼花繚亂的動作逐漸有了輪廓……一組歷時3個月完成近半的「刺繡川農」系列作品刷爆朋友圈,而「穿針引線」的居然是個男同學。
給師兄師姐的畢業禮 繡品中珍藏著美好回憶
「這麼美的刺繡川農,原來是男生做的?」在四川農業大學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下,一張張色彩跳躍、構圖唯美的照片,讓「路過」的川農學子和網友驚奇不已,紛紛忍不住留言評論:「請收下我的膝蓋。」「重點:他是男生,作為一女生我感到很羞愧!」「我的天吶!打包帶走,適合當畢業留念品,去創業吧少年!」「所以各位親們,別只想著我們只能種田養豬啦!」……
這組照片上,川農大園林專業大二男生朱家琦的刺繡作品,一針一線間透露著他對川農的熟悉和熱愛。記者在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見到了剛下課的朱家琦,一頭圓寸、簡單的T恤、略帶靦腆的笑容,「今天同學截屏給我看,我才知道傳遍了。」三個多月前,他開始利用課餘時間跟著老師學習刺繡,從不懂刺繡到繡得「像模像樣」,讓老師也驚喜不已。
朱家琦說,眼看師兄師姐馬上要畢業了,他就有了創作「刺繡川農」系列作品的念頭,作為送給他們的畢業禮,「學校很美,每一個角落都藏著我們的回憶,都有繡下來的價值。不過大二課比較多,目前我只完成了五幅,還有四幅沒完成。」
同學讚嘆「厲害了我的哥」
父親卻說「不務正業」 當這組烙印著川農大學子記憶的刺繡作品「橫空出世」時,在校的同學和關注著川農大的校友們紛紛讚嘆「厲害了我的哥」。但他最在意的父親並不認可他成天和布料、針線打交道,認為這是「不務正業」。
「畢竟這是孩子自己選擇的,他喜歡就好。」通過電話,記者聯繫上朱家琦的爸爸朱強,對於兒子迷上學習刺繡,他不再像起初那麼牴觸。朱強解釋,「我是做工程的,想著讓他學園林專業,對以後的發展有幫助,他卻愛上刺繡,這些不都是女孩子喜歡的事情嗎?」儘管開始不理解甚至不認可,但透過妻子在朋友圈「曬」的兒子刺繡作品發現,親戚朋友都在點讚,並沒有人覺得男孩子做針線活丟人,「後來我的想法就開始轉變了,課餘時間靜下心來刺繡總比沉迷打遊戲好,對陶冶情趣、培養耐心以及以後做園林設計應該也會有幫助。」
他的勤奮打動老師 最長一天繡了13個小時
牟豔睿是川農大林學院的老師,擅長苗繡。在她的眼裡,朱家琦對刺繡不僅熱愛,而且有天賦,「這學期他才開始跟著我學習針法,第一次選擇的習作是參照畫家周春芽的油畫作品《桃花》來進行創作,那段時間課少,他三四天就繡出來了。」周春芽的油畫《桃花》,俏麗嫣然,盛開不敗。牟豔睿說,作為朱家琦的第一幅刺繡習作,雖然完成速度、色彩搭配不錯,但看著還是有些慌亂。
「朱家琦小學三年級就在學習畫畫,素描、水粉、國畫都有接觸,學了七八年,已經有一些美學基礎,所以學刺繡上手很快。」牟豔睿說,除了美術基礎,朱家琦的勤奮才是最打動他的,「一幅『刺繡川農』作品他最快兩三周就繡出來了,平時沒課他也會繡,最長時間的一次刺繡是繡那幅《桃花》,他從早上7點就開始繡,除開中午晚上吃飯,一直繡到晚上11點,差不多13個小時。」
多才多藝會刺繡還會插花
「川農系列」刺繡,朱家琦希望能夠在這個學期完成,「正校門『四川農業大學』幾個字、銀杏大道、第四教學樓前的花廊、食堂門口的彩虹階梯都是繡下來的風景。」這個暑假,他還要去川農大雅安校區和都江堰校區選景。曾經因為喜歡瀘沽湖,旅遊回來後,就將風景繡在了短袖上,昨日剛下課的他,身上就穿著那件自己創作的「文化衫」。
「可能會有人覺得我特別幼稚,但我覺得青年一代都很有創意,如果大家能夠把創意傾注到傳統藝術上,讓傳統藝術重新生根、發芽,開出更絢爛的花,真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今年3月,他創作的蠟染作品獲得學校舉辦的首屆校園廉政文化作品徵集活動一等獎;4月,他更是抽時間創作了兩幅刺繡作品,參加了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雖然沒有獲獎但他並不氣餒;上個月,朱家琦還獲得了學校插花比賽一等獎。
940萬考生參加高考,教育部提醒考生注意這兩點
從全國高考作文題看中國近40年變遷!那年高考,你的作文題是啥?
「人體排毒時刻表」瘋傳多年,背後的真相竟然是.
來源:成都晚報
記者:塗文全
攝影:田宇
編輯:谷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