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四梁八柱」規劃體系

2020-12-23 澎湃新聞

圖解 |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四梁八柱」規劃體系

2020-09-27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標題:《圖解 | 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四梁八柱」規劃體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家發改委:大運河文保傳承已形成「四梁八柱」規劃體系
    9月27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配套規劃有關情況。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介紹,國家發改委聯合文物局、水利部、生態環境部、文化和旅遊部分別編制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四個專項規劃,指導沿線8省市編制了8個地方專項規劃,目前4個專項規劃和8個地方實施規劃已全部正式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四梁八柱」的規劃體系已經形成,這也意味著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的頂層設計已經基本完成。
  • 大運河山東段規劃出爐,德城、武城、夏津為文化保護核心區
    經山東省政府同意,3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核心區為運河主河道流經的18個縣(市、區);拓展區為沿運5個市,由北向南依次為德州市、聊城市、泰安市、濟寧市、棗莊市。規劃實施期為2020-2035年,展望到2050年。
  • 觀察丨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納入 「十四五」規劃《建議》 千裡...
    從規劃建設入手,構築保護傳承利用運河文化的基石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  微風徐徐,水波蕩漾,在江蘇揚州古運河畔的三灣運河公園裡,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 孟丹:利用空間信息技術助力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建設
    中國網8月10日訊 (記者 宋柏霖)8月6日,在北京召開的第17期中國網議庫系列沙龍活動暨「講好大運河故事」主題研討會上,首都師範大學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副教授、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大運河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孟丹就空間信息技術助力大運河文化保護與傳承,打造智能化全方位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發表觀點。
  • 保護大運河是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著力推進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組織編制了《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並於2020年8月3日聯合印發。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規劃》的出臺背景、總體思路和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王報換:處理好三個關係 做好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三篇大文章
    大運河是一個跨學科研究領域,其表面上看是一條河,實際上是一個線性區域,本質上是一種制度、一種文化、一種生存方式、一個知識體系。因此,傳承好大運河文化精髓,要發揮專業機構優勢,加強運河學研究,組織各方專家系統梳理挖掘大運河文化內涵,尤其是加強跨學科研究,加快形成有質量的研究成果。
  • 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太行紅河谷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
    會議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紮實成效。
  • 河北長城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利用工作上新臺階!
    河北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按照中辦、國辦《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求,建立工作機制,加快規劃編制,工作推進有力,取得階段性成效。對標中辦、國辦建設方案,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京津冀協同發展、2022冬奧會籌辦等統籌推進,在文化和旅遊部的指導下,率先編制完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河北段)建設保護規劃》,沿燕山、太行山脈串聯起「兩帶、四段、多點」的空間布局和展示體系,同步指導各市編制好市級規劃。突出文化內涵,弘揚長城精神。
  • 陳國祥、姚冠新:大運河文化遺產,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我們既要認識到保護運河文化動脈,任重而道遠,又要通過創新傳承、綜合保護、合理利用,讓大運河工程技術、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化價值在今天煥發新的生機。一是保護好生態大走廊,堅持生產性生態保護,加強環境整治、汙染防治,恢復沿河綠色生態,打造「生態之河」;二是建設好文化大長廊,通過文化資源挖掘、文化內涵提煉、文脈梳理、風貌傳承、文藝創作,全方位推進運河文化帶建設,打造「文化之河」;三是利用好交通大動脈,使其繼續造福於民,生生不息,打造永不「斷流」的「活力之河」。
  • 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暨新時代大運河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強調「古運河要重生。」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9年5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發布。2019年9月,《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出臺。至此,大運河從「文化遺產」躍升為「國家戰略」。
  • (我蘇)弘揚和傳承大運河文化精神從娃娃抓起 大運河文化學習共同體...
    、民盟鎮江市委、民盟揚州市委、江蘇省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等單位發起的大運河文化學習共同體在鎮江成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弘揚和傳承大運河文化精神從娃娃抓起,方能真正生生不息,源遠流長。此次發起成立的大運河文化學習共同體,目前已經有來自北京、河北、山東、浙江、徐州、淮安、宿遷、鎮江在內的二十所學校加入。
  • 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總體思路與對策——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
    編制《大運河河道水系治理管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於推進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重塑大運河「有水的河」現實載體,有效落實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綱要》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推進《綱要》組織實施的工作安排,水利部、交通運輸部組織編制了《規劃》。目前,《規劃》已由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三部門聯合印發。
  • 搭建「四梁八柱」!貴州山地特色的應急救援體系初步形成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倪淑琴 陳鵬 實習記者 唐冰清)12月23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應急改革與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省應急管理廳組建以來,積極推動搭建應急救援體系「四梁八柱」,初步形成了具有貴州山地特色的應急救援體系。
  • 嘉興市政府常務會議組織學習《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嘉興市政府常務會議組織學習《浙江省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發布日期:2020-10-14 17:00 信息來源: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瀏覽次數:
  • 汽車的「四梁八柱」:A柱的作用不亞於防撞梁
    >A柱B柱C柱D柱橫縱梁&輪旋汽車防撞結構可以概括為:四梁六柱,四梁八柱!——防撞梁分別為橫梁與縱梁,不過「四梁」指的前後與兩側的縱梁,防撞橫梁起到的主要是中低速碰撞的保護作用。一般採用雙層輥壓弓形結構的防撞梁可以承受較輕程度的撞擊以保證不變形,在嚴重衝擊中知識起到緩衝與傳導作用,傳導過程參考下圖。在重度撞擊或兩側車頭的撞擊中,橫梁並不能起到絕對保護作用,而是在破損後將撞擊力傳導至與縱梁連接的金屬吸能盒。
  • 大運河採風特輯:30餘家主流媒體深入杭州解讀大運河文化「基因密碼...
    基因密碼——探究大城北的未來發展藍圖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是流動的文化 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 2020大運河文化保護志願者日系列活動啟動
    金山網訊 (郭濤 徐蕾 繼業)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
  • 淮安:做好保護傳承利用文章,讓「運河之都」煥發新時代風採
    全國漕運指揮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糧儲運中心、鹽榷稅務中心、漕船製造中心……在大運河承載中國航運主樞紐的時代,淮安因運河而興,成為運河線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被稱為「運河之都」。   與大運河相生相伴的淮安,主動接軌國家戰略,統籌做好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努力在全國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體現淮安擔當、打造淮安樣板,昔日的「運河之都」正煥發出新時代風採。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
    12月10日,浙江在杭州召開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會議,來自全省不同研究領域的35位專家被授予聘書。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部署要求,研究推進浙江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會議指出,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是浙江大運河文化智庫建設的新探索,將有力助推浙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浙江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探索大運河文化智庫建設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段菁菁)為研究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浙江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10日正式成立,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35位專家被授予聘書。據悉,專家諮詢委員會將以政策設計、思路構建、方案策劃為重點,立足國家站位,在重大項目建設、運河文化研究、服務區域發展、引才選才用才等方面發揮作用。同時,圍繞把大運河浙江段建設成為全國示範段的目標,研究並提供一批有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的決策諮詢建議和智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