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淮揚菜大賞

2021-01-09 廚影美食

淮揚菜是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揚」即揚菜,以揚州一帶為代表的長江流域,「淮」即淮菜,以淮安一帶為代表的淮河流域。淮揚菜係指以揚州府和淮安府為中心的淮揚地域性菜系,形成於揚州、淮安等地區。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譽。

淮揚菜選料嚴謹、因材施藝;製作精細、風格雅麗;追求本味、 清鮮平和。「醉蟹不看燈、風雞 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這種因時而異的準則確保盤中的美食原料來自最佳狀態,讓人隨時都能感遇美妙淮揚。淮揚菜十分講究刀工,刀功比較精細,尤以瓜雕享譽四方。菜品形態精緻,滋味醇和;在烹飪上則善用火候,講究火功,擅長燉、燜、 煨、焐、蒸、燒、炒;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口味平和,清鮮而略帶甜味。其菜品細緻精美,格調高雅。

後人每評淮揚菜,常用個「貴」字。這應當與兩淮鹽商與河務官員 豪甲天下的飲食消費有關,這也是淮揚菜得以壯大的一大保障。徐謙 芳《揚州風土記略》說:「揚州土著,多以鹽務為生,習於浮華,精於餚饌,故揚州筵席各地馳名,而點心製法極精,湯包油糕尤擅名一 時。」由鹽商和鹽官的飲食規範所形成的場面浩大、環境典雅、菜餚 奇特、選料精嚴、食器精美的風格,基本便是淮揚菜主要特色的翻版。

獅子頭

淮揚菜的細膩精緻,不僅體現在選料上,也更體現在其製作工藝上,獅子頭就是其中的代表。取肋排之上硬五花,紅白分明,層次多樣,肥瘦三七(三分瘦肉,七分肥肉),精肥搭配,以達到鮮嫩、肉香的效果。

製作獅子頭不同於製作魚丸、肉丸,切忌用絞肉機將五花肉絞成茸,而是一刀一刀切出來的。先將豬肉用平刀法切片,再用直刀法切成極小的肉丁,所謂粗切成絲,細切成丁,石榴粒大小,一刀不剁,瑣碎切之!這樣的好處是保持肉質肌理,組織尚存,最大限度保持口感鮮嫩。這其中的關鍵是不可以用絞肉機絞,不可用排刀剁,真正意義上的獅子頭乃是一刀不剁的美味。

不僅如此,獅子頭對上勁和下鍋也很有學問,因為肉全是切出來的,所以沒有絞肉機絞出來的有粘性,以次達到入口後一抿就化的口感,這裡不可以放雞蛋、生粉之類,要想這堆不團結的肉粒抱成團,還需要下點真功夫,在加好調味品及高湯後,這團肉粒如同皮球一樣從左手摔到右手,從右手摔到左手,如此反覆直到不會散開。下鍋後要用溫柔的小火加熱4小時以上,湯麵要始終呈現似開非開的狀態,否則火一大,獅子頭就成米粒湯了。

獅子頭真正讓人佩服的功夫還在調味上,必須加高湯上勁。高湯,即豬腿骨、老母雞、老鵝、火腿等料經8小時以上文火吊出來的湯,是獅子頭的鮮味來源。骨為湯底、雞為清鮮、鵝為濃香,三者皆為高湯靈魂,且味型有別,自然鮮得有層次。做成功的獅子頭,應該是肉香醇厚與清鮮怡人,兩者兼備。上桌以後細觀其形,一疙瘩一疙瘩的凹凸有致,那是因為肥肉丁和瘦肉丁在湯裡燉久了以後變形程度不同的緣故。如果把它盛在小碗裡,仔細搖一搖再放在桌子上,這獅子頭應該在碗裡出現一陣輕微抖動,那身形如獅頭甩水一般。

扒燒整豬頭

扒燒整豬頭,是揚州菜中素享盛名的「三頭」之一。「三頭」即「拆燴鰱魚頭」、「清燉蟹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其中尤以「扒燒整豬頭」歷史較為悠久,聲譽最高。

燒豬頭從扒豬臉著手,從下巴開刀,由下往上,骨肉分離,這需要十分高明的刀工。此後再去除腥味,經過醃汆滷三道手續,成品鋪陳在大大的腰子盤中,整張豬臉連著雙耳沒有破損,但刀劃即裂,筷戳便開,不得不感嘆淮揚菜師傅功夫了得!

拆燴鰱魚頭

「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縴手炙魚頭」,鄭板橋的這句詩充分寫出了人們對魚頭菜的喜愛。拆燴鰱魚頭在揚州有句諺語:「鰱子吃頭,青魚吃尾,鴨子吃大腿。」這道菜魚皮糯粘膩滑、魚肉肥嫩鮮美、湯汁濃稠。而更讓人驚喜的是,只見鰱魚頭浮在湯中,卻塊塊是肉而沒有骨頭,魚頭上的每塊魚肉都完好無損,這絕對考驗師傅的功力。

這道菜對於魚頭的「拆骨」要求簡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既要做到一根細骨都不留,又要保持整個魚頭的形態不變。各個大廚們經過嚴格的訓練,充分練就了一身「庖丁解魚」的好刀工。將魚頭略煮之後放入水中,一手託著魚頭,一手細細地把魚骨逐條挑出,這當中魚眼周圍的皮肉尤其重要,這一塊拆爛了,魚頭的形狀也就蕩然無存了。拆好的魚頭可以放到濃湯中燜燉,由於整個魚頭被拆開來燉,因此魚頭中的核心地帶也可以很好地入味,魚鮮湯香融於一爐,脂膏稠濃,鮮滑無比。

揚州鹽水鵝

揚州鹽水鵝是在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淮揚菜裡不可或缺的一道名菜,有其悠久的歷史。在揚州,鹽水鵝又被親切的叫做老鵝的。鵝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的食材,做法上也沒有什麼繁複的技巧,但是在揚州人的酒席上,無論如何是不能少了鹽水鵝的。

揚州人叫鹽水鵝作老鵝,除了歷史悠久文化傳承因素以外,其中不乏親切的意思在裡面,老鵝之老還有另外的意思,一是說其大,在飼養的家禽中,鵝的個頭是最大的;二是鹽水鵝要做的好吃入味,滷湯一定要是有傳承的老湯,做的鹽水鵝才夠味。再有呢,就是老鵝叫起來爽快、親切,久而久之,鹽水鵝在揚州人那裡也就成了老鵝了。

做得好的老鵝,外表澄黃油亮,不癟不塌壯實飽滿;味道鹹淡適中,有滋有味;空口嘗味不齁人,伴酒下飯也不淡;肉質酥潤,香味宜人。所謂濃而不膩,淡而不薄,滋味鮮美,食後齒頰留香。鹽水鵝在揚州既是家居小食,又是酒席華宴上首本名菜,可謂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瘋得大床的可人尤物。

梁溪脆鱔

梁溪脆鱔,又名無錫脆鱔、淮揚脆鱔,也可直接簡稱脆鱔,是江蘇鱔餚中別具一格的傳統名菜,飲譽海內外。據說在明末清初,無錫廚師就用活鱔,經開水煮熟去骨劃絲,入油鍋炸脆再用酒、醬油、糖、味精、五香料製成濃滷燴煮,鱔絲甜鮮鬆脆,是佐酒的上等佳餚。後來,此菜便聞名全城,馳名江蘇各地,成為無錫著名的傳統風味菜。

軟兜長魚

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淮揚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淮安人厚待中外賓客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讓賓客嘗鮮,贊口不絕。1949年開國第一宴中的第一道熱菜就是這道號稱開國第一菜的軟兜長魚。

大燒馬鞍橋

又稱紅燒馬鞍橋,因鱔魚段與豬肉合烹,形似馬鞍橋而得名。這道淮揚名菜,需要選用十分粗壯的長魚,斬頭去尾只取中段,每一小段約一寸半左右,一條魚只能切出6段左右。在魚背上還要剞花,刀口要直達魚脊椎骨,不能將魚肉切斷也不能將腹膜切破,這樣剞過的魚段,不僅能使豬肉和調料透進魚段深處,而魚段會自然形成中間微凸,兩端稍垂,既像馬鞍又似小橋的形狀。

新鮮五花肉切塊洗淨,蔥姜切段,並準備蒜瓣。將鱔段放入鍋中焯水,撈出洗淨瀝乾。鍋中倒入油,投入五花肉反覆煸炒,在這一過程中,依次放入蔥姜段、長魚段,繼續翻炒。十分鐘後,加入高湯、鹽、醬油、蒜子,大火燒開後轉文火燜燒半小時,最後轉旺火收稠湯汁,一道大燒馬鞍橋成功出鍋。燒熟了的長魚段,肚皮往兩側微微張開,形似馬鞍,於是文人贈其美名——馬鞍橋。

不過,比起傳統的紅燒馬鞍橋,創新版的濃湯馬鞍橋更加清淡,鮮美,是非常出眾的一道淮揚菜品。

文思豆腐

淮揚菜中,最經典的刀工菜要數「文思豆腐」,幾近「鬼斧神工」。只見上千條長如牙籤,細如粉絲的豆腐絲,漂浮遊戈在清湯之中,輕盈、潔白、精緻。吃起來,既爽滑柔潤,又清鮮利口,通常食客們還未回過神來,它已舒坦地抵達你的胃裡。回味之際,讓人不住叫好。

文思豆腐的製作頗為講究,先將豆腐表面的一層老皮削去,再一刀刀的豎著切。這是切片,這片要切得薄如紙張。切完,把豆腐片順勢用刀斜著一抹,讓其「躺」著,呈階梯狀,再切成細絲。一塊細軟的豆腐,通常要用大片刀橫切至少88刀,豎切188刀,幾分鐘的光景,一塊易碎的豆腐就成了幾千根豆腐絲,放在清澈的水中,根根清晰、粗細均勻、細如髮絲。還必須不黏不連,不碎不斷,這考量的是刀工。這功夫看似簡單,沒有三年五載的操練,實是難以勝任。操作之時,大廚們不僅要心細如髮,還要膽大如虎。更要氣定神閒,從容不迫。觀賞之際,只見刀起刀落,運刀成風。整個過程真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尤其是在金秋時分,有些餐廳會應季推出最頂級的時令美味蟹粉文思豆腐羹,如髮絲幼細的豆腐絲,配上小棠菜,再加上金黃閃亮的蟹粉蟹膏,宛如一幅色彩繽紛的水墨畫,入口鮮掉眉毛,嘗過終身難忘!

大煮乾絲

如今,到揚州的遊客,每每要點上一盤「大煮乾絲」或「燙乾絲」。有些老食客乾脆就是一壺香茗、一份乾絲,別的什麼也不要,足見乾絲的誘人魅力了。2008年,乾絲製作技藝,被揚州市政府批准為該市第二批非遺名錄。

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別看名字樸素無華,卻是江蘇淮安的一道名菜,在滿漢全席中佔有一席之地。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平橋豆腐據說有兩絕:一是用鯽魚腦和雞湯調味,普天之下,只此一家,姑且不論湯口如何,能想到這一點已是匪夷所思、鬼斧神工;其二是成菜上桌後,略帶油脂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勺不起,氣不起,勺起氣起,因此需吹後食之,小心慢用。因而,平橋豆腐入口滾燙,清香爽滑,湯汁醇厚,鹹鮮可口。

鏡箱豆腐

鏡箱豆腐,由無錫迎賓樓菜館名廚劉俊英創製,選用無錫特產「小箱」豆腐烹製而成。20世紀40年代,迎賓樓菜館廚師劉俊英對家常菜——油豆腐釀肉加以改進,將油豆腐改用小箱豆腐,肉餡中增加蝦仁,烹製的豆腐餡心飽滿,只形美觀,細膩鮮嫩,故有肉為金,蝦為玉,金鑲白玉箱之稱。因豆腐塊形如婦女梳裝用的鏡箱盒子,故取名為鏡箱豆腐。此菜色呈桔紅,鮮嫩味醇,葷素結合,老少皆宜,是雅俗共賞的無錫名菜。

松鼠鱖魚

「松鼠鱖魚」是蘇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餚。用鱖魚制菜各地早有,一般以清蒸或紅燒為主,而製做形似松鼠的鱖魚菜餚則首先是蘇州地區。

從外形上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道要求很高的刀工菜,廚師憑藉精湛的刀工將魚貼骨切開,再片魚,直剞、斜刀,刀切至魚皮又變菱形刀紋,深及皮肉的4/5處,刀刀精準。最終將整條魚身改刀成108顆蒜瓣籽,形如菊花盛開,微微上翹的魚頭和魚尾,前後呼應。經過油炸肉粒翻開如毛,頭昂口張,魚尾微翹,形如松鼠極具美感。可以說,這麼一道松鼠桂魚當得上是淮揚菜廚師刀工的入門級考驗,有經驗的淮揚菜大廚片魚時刀法行雲流水毫不拖沓,能讓人感受到刀功的的形態美。

鎮江餚肉

鎮江餚肉,原稱「硝肉」,又名「水晶餚肉」,亦叫「水晶餚蹄」。三百多年來,鎮江水晶餚肉一直盛名不衰,馳譽南北。傳說古時鎮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誤把硝當鹽醃豬蹄膀,燒煮後,肉紅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香味濃鬱,食味醇厚。後來,人們嫌「硝肉」一名不雅,改為「水晶餚肉」,流傳至今,成為鎮江的傳統名產。

餚肉雖是涼菜,但非同於一般燻臘之類。它精肉緋紅,雖涼但酥嫩易化,食不塞牙;肥肉去脂,食之不膩;膠凍透明晶亮,柔韌不拗口,不肥不膩。有詩讚曰:「風光無限數今朝,更愛京口肉食燒,不膩微酥香味溢,嫣紅嫩凍水晶餚。」此菜爽口開胃,色雅味佳,頗振食慾。若配上薑絲,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喝早茶若配以鎮江餚肉,茶香肉美,在久飫甘肥之後,得此茹之,舌感為之一振,另歷一番佳境,更令人感到口福不淺。

八寶釀鴨

《乾隆南巡御膳節次檔》記載,乾隆下江南,在揚州幾乎每次都吃 「八寶釀鴨子」。八寶葫蘆鴨是傳統技藝中的工藝名菜,以整鴨脫骨法去鴨骨在鴨腹內釀入圓糯米、鮮豌豆、熟火腿、香菇、馬蹄、蝦仁、蓮籽、松子八種餡料,精工製成葫蘆形,先滷後蒸熟。飾以胡蘿蔔、萵筍製成的雙色葫蘆圍邊,成菜形如葫蘆,鴨肉嫩,餡心餈糯米疏散,滋味鹹鮮香醇。

三套鴨

三套鴨是江蘇省揚州和高郵地區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清代《調鼎集》上曾記有套鴨的具體製作方法:「肥家鴨去骨,板鴨亦去骨,填入家鴨肚內,蒸極爛,整供。」後來揚州菜館的廚師將野鴨去骨填入家鴨內,菜鴿去骨再填入野鴨內,又創製了「三套鴨」。成品家鴨肥嫩,野鴨噴香,菜鴿細酥,滋味極佳。有人讚美此菜具有「聞香下馬,知味停車」的魅力。

把三種食材放在一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做到去其骨而留其形。因此這道三套鴨,需要剔、敲、削等多種功夫都用到極致。刀尖稍微偏一點,皮就破了,整道菜就宣告失敗。取一隻宰殺好的鴨子,刀鋒探入鴨子體內,剔骨、切肉、翻轉,動作猶如事前設計好的一般精準,一隻完好的去骨鴨子便呈現出來……將骨頭取出來,不沾一絲肉,從外表看起來整個食材完好無損,並且在長時間慢燉後,還能保證菜式的外觀完整美觀。

雙皮刀魚

雙皮刀魚 將刀魚摸去刺,加工清蒸而成的菜餚。雙皮,係指白魚肉與刀魚肉一起斬茸,刀魚皮包雙魚肉的簡稱。清代詞人林蘭痴在《刊上三百吟》中云:「皮裡蜂芒肉裡勻,精工搜剔在全身。」指的就是加工雙皮刀魚的過程,故此菜亦稱為「摸刺刀魚」。

製作要領:將刀魚去鱗、鰓、內臟,切掉魚尾尖。沿魚脊骨兩側剖開,剔除脊骨、胸刺,用刀刮下魚肉(皮上稍留點魚肉,以保持魚皮不破),去刺骨。將刮下的刀魚肉和白魚肉混剁成茸,加雞蛋清、鹽等攪勻成餡。將另一面魚皮合上,呈刀魚原形。在接口處黏上火腿末、香菜末。將火腿片、春筍片等相間鋪在魚身上,蒸熟。此菜刀魚保持原形,無骨無刺,肉質極為細嫩,其味鮮美。雙皮刀魚與松鼠鱖魚、清蒸鰣魚並稱江南三味。

醋熘鱖魚

醋熘鱖魚由古代名菜全魚炙發展而來。清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有一次駕臨松鶴樓,偶見案桌上滿身斑點的鱖魚活蹦亂跳,即起欲食之念。掌廚在古代炙魚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乾隆食後讚不絕口。

將鱖魚剞上牡丹花刀,倒掛金鐘,用純澱粉掛糊,入油鍋炸三次,第一次結殼,第二次炸酥,第三次重炸。用另一隻炒鍋熬糖醋汁。菜上桌時由兩名服務員配合,一人捧魚,一人端滷,同時跑入店堂,俗稱跑汁。魚置桌上,立刻澆上滷汁,響聲大作,滿室生香,瞬間讓人食慾大增——醋香撲鼻,甜酸適口,滋汁沸騰,骨酥肉鬆,不僅色香味俱全,還具有補虛養身、健脾開胃的功效。

百花酒燜肉

百花酒為鎮江名酒,味甜而香,醇濃質厚,富有營養。用以燜燒豬肉,風味極佳。此菜選用豬肉五花中肋,先經烘烤,後放入砂鍋加百花酒燜燉。讓酒滲入,色澤金黃,酥爛醇香,營養豐富。

清蒸長江鰣魚

鰣魚,每年初夏遊入江河產卵,其他時間不出現,如同候鳥一般準時而守信,所以古稱為「時魚」。古人在造字時,就在魚字偏旁右邊加一個「時」字而得名。鰣魚在春夏之交由海溯江而上產卵,產後歸海,形成短暫的漁汛。

張愛玲曾經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足見鰣魚的美味程度,堪比花中海棠,書中紅樓。古往今來,鰣魚飽受美譽,令無數食客神往。它因「魚肉細嫩,富於脂肪」而聞名,素有「魚中之王」的美稱,是江鮮名餚之一,同時與刀魚和河豚並稱長江三鮮。

淮揚菜雖然在食材以及烹飪方法上,與江浙其他菜系有些相似,但卻以味之醇正、風格之端莊大氣著稱。鰣魚最上品的做法是清蒸。淮揚菜之清蒸鰣魚貴在清字,不用醬油,不拖糖色,不放雞湯,純粹以火腿片吊出鰣魚的鮮美。保持原味,將魚本身的絕美味道,完美呈現。大凡品嘗過清蒸長江鰣魚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美味難以言表,唇齒留香終身難忘。」 鰣魚跟其他同類相比,特別的地方在於,魚鱗可以同魚肉共食,甚是鮮美。因為捕撈不易,美味難擋,一度成為進貢皇帝的貢品。

白袍蝦仁

白袍蝦仁是淮揚菜系中的絕品佳餚,與軟兜長魚一起,被譽為「淮炒兩峰」之一,代表了淮揚菜的最高水平,名揚四海。60多年前,它曾被選為開國第一宴的頭道熱菜。相比軟兜長魚,白袍蝦仁的顏色、口味更容易令人接受,究竟是何原因讓其與開國第一菜失之交臂呢?原來,淮揚菜對食材十分講究,於是當時便用卡車將白袍蝦仁的原料—活的洪澤湖大青蝦運到了北京。然而歷經顛簸,到達後卻發現大青蝦已奄奄一息,無奈之下,白袍蝦仁退出了國宴。

白袍蝦仁以選料精細和炒菜功夫深厚見長,這道菜主要是吃蝦仁的鮮嫩、爽滑。白袍蝦仁的蝦仁原料必須使用洪澤湖當地出產的青蝦,這種青蝦皮薄肉厚,擠出來的蝦仁潔白豐滿。在擠蝦仁前,有很重要的步驟,那就是要用薑汁餵養青蝦。在青蝦的肉質吸收了足夠的薑汁後,才能取出蝦仁。取蝦仁時,一頭一尾用力,蝦仁就可以從蝦殼中取出來了。如果沒有習慣活剝蝦仁,也可以採取冷凍後再剝蝦仁的方法。

蝦仁剝好後,第一步是進行洗滌,洗滌是為了蝦仁的脆度,加鹽攪打,使它的肉質比較緊實,然後衝洗把鹽分洗掉。第二步是給蝦仁上漿,蝦仁必須要水濾淨,碼味時一定要碼足味,蝦仁鹽加少了蝦仁會出水,所以我們把蝦仁的水吐淨了,再進行漿制,漿制主要用蛋清和生粉,用法要得當,如果蛋清放早了,蛋清會打發,造成起泡脫漿,把漿制好的蝦仁放入冰箱冷藏一到兩個小時在使用蝦仁會更爽滑。在烹製時,首先要熱鍋冷油防止粘鍋,蝦仁滑油時油溫不宜太高,100度左右下鍋滑油後倒出備用。

在炒制蝦仁時,僅僅以薄芡和鹽調味,且遵循三高兩低的方法。「三高兩低「指的是,在炒制過程中,掂鍋的方法,這種急炒速燴的方法保持了蝦仁自身最大的美味,爽口脆嫩,鮮美至極。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煙花三月下揚州:中國頂級淮揚菜大賞
    淮揚菜是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譽。淮揚菜選料嚴謹、因材施藝;製作精細、風格雅麗;追求本味、 清鮮平和。「醉蟹不看燈、風雞 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這種因時而異的準則確保盤中的美食原料來自最佳狀態,讓人隨時都能感遇美妙淮揚。淮揚菜十分講究刀工,刀功比較精細,尤以瓜雕享譽四方。
  • 中國食文化之旅探尋淮揚菜的魅力
    日前,中國食文化之旅攝製組在江蘇建湖九龍錦江國際大酒店圍繞淮揚菜展開拍攝。
  • 市商務局舉辦2020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出席市商務局舉辦的2020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新聞發布會。本次美食節旨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弘揚中國優秀美食文化,擦亮揚州「世界美食之都」品牌,促進美食交流合作,是今年我市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 國宴級別的淮揚菜,到底長什麼樣?
    「但淮揚菜中沒有山珍海味、參鮑燕翅,也沒有動物保護組織禁止的食材。」淮揚菜通常還會材盡其用,一條黃鱔可以做出108道菜,脊背前部「炒軟兜」,脊背後部「熗虎尾」,腹部「煨臍門」,血和腸子「蒸小魚」,骨頭做「掛霜龍骨」……淮揚菜,真正實現了用「凡魚野蔬」烹飪出高端餚饌。
  • 淮揚菜過年:把每一寸刀鋒寫成詩篇
    「中國烹飪大師」稱號,曾以一道淮揚菜名菜文思豆腐亮相《舌尖上的中國》,有「淮揚刀客」美譽。當師承淮揚菜烹飪大師周曉燕先生的侯新慶在高鐵上跟私徒叔娓娓講起淮揚菜時,你能感受到這個菜系的文人氣質、雋永滋味。一道道淮揚菜背後,是文化與財富的相互促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淮揚菜堪稱美食版的美第奇家族,成就了中國飲食文化史的另一重意義上的「文藝復興」。
  • 用淮揚菜溫暖中國胃 陶曉東:藏在味蕾裡的鄉愁寄託
    陶曉東,淮揚菜大師,揚州市淮揚菜廚師協會副會長、揚城一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陶曉東:藏在味蕾裡的鄉愁寄託 「從05年開始,我就在進行著中餐淮揚菜的海外推廣工作……」臨近中秋,「80後」 淮揚菜大師、揚城一味餐飲管理公司副總經理陶曉東日程很滿。但說起淮揚菜,那份藏在味蕾裡的鄉愁寄託,陶曉東又是滔滔不絕。
  • 中英文版"淮揚菜"英國首發 收錄雙味獅子頭等(圖)
    、英文版《淮揚菜》口袋本作為「符號江蘇」第一輯之首如期首發。  「『符號江蘇』系列圖書的持續推出,為江蘇乃至中國優秀文化成果真正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基礎,在全球範圍內深化和加強了江蘇及中國特色文化的認知度及影響力。」江蘇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李潮潤表示。  首發式後,鳳凰傳媒旗下四家出版社分別與英國仙那都出版公司籤署了版權輸出協議。至此,作為「符號江蘇」第一輯之首,口袋本《淮揚菜》正式邁出國門。
  • 2018年揚州市淮揚菜展示大賽順利閉幕
    記者在江蘇旅遊職業學院體育館2樓看到,現場有以揚子江集團為代表的多家餐飲企業是宴席展示,包括煙花三月宴、紅樓宴、紅樓早宴、揚州八怪宴、盧氏家宴、三頭宴等6個中國名宴展示,還有二分明月宴、揚昆宴、秋日私語宴、茉上花開宴等4個淮揚名宴。除此之外,有來自全市40多桌地方名宴鄉土菜現場參與評選,還有來自全市100多家飯店的近150道特色菜現場展示品鑑。
  • 世界美食之都揚州,正宗的淮揚菜在哪兒吃?
    去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了26個美食之都,中國的順德、成都、揚州、澳門位列其中。揚州,又是古運河的起點,因而成為世界遺產。由於經濟繁榮,自古以來,也成了文人騷客們最愛去的地方,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詩篇。我特意了解了一下,這裡作為淮揚菜發源地之一,因為有了很好的傳承,不僅正宗的餐館眾多,大學裡還有專門學習淮揚菜的學科。這種重視程度,讓淮揚菜得到了和那好的繼承和發揚。由於淮揚菜對大眾來說,都可以接受,因而也成為國宴,世界聞名。
  • 江蘇低調的古鎮,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
    在眾多城市中,淮安是我的最愛,說起淮安在國內知名度不高,但確實是一座有內涵的低調城市,因為地處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正好在「秦嶺-淮河」南北分界線上,擁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也是淮揚菜的重要發源地。來淮安一定要去看看河下古鎮,因為它是淮安古文化的縮影。古鎮形成於周朝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星光大賞搶票熱鬧了,肖戰、迪麗熱巴頂級流量,小飛俠們厲害了
    《星光大賞》作為一年一度的娛樂圈盛會,從發起開始就備受關注,畢竟可以在這個盛會上,年度你喜歡的角色,最愛的愛豆到你喜歡的劇,連你喜歡的歌都給你盤點了。這囊括了娛樂圈半壁江山的盛況,太引人注目了,今年頂級人員還沒有官宣陣容,光通過人物剪影都足以讓粉絲興奮了。
  • 淮安十大名菜 不愧為淮揚菜發源地之一
    淮揚菜系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蘇菜的四大地方風味派系,是以淮安、揚州為代表的風味菜的總稱,而淮安正是淮揚菜發源地之一,是淮揚菜的主要分支之一,簡稱「淮菜」,那麼,淮安名菜有哪些呢?
  • 尋常食材的精工細作,名人名家如此點評,淮揚菜的故事
    博物館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布展,充分展示淮揚菜文化發展、創新、鼎盛過程,讓參與者全面了解淮揚菜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一個人的參觀,不要太爽。在博物館的結尾部分,有名人名家與淮揚菜的展覽。淮揚菜有四大特點。一是就地取材。淮揚菜系中的經典菜餚多用當地出產的普通原料,很少用山珍海味,是普通大眾都能享用得起的人間美味。二是土菜細作。
  • 1949年開國大典,國宴為啥要選「淮揚菜」,原因讓人心服口服
    直到如今,國宴雖是融合各大菜系之優,但它的基準,依然是以「淮揚菜」為主。相較於宮廷級別的「魯菜」、大行其道的「川菜」、高大上的「粵菜」等,「淮揚菜」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能夠力壓群雄,在國宴中大放異彩呢?
  • 宅家學做淮揚菜 | 揚州炒飯
    於是,在所有的西餐館裡,揚州炒飯就成了唯一的,也是必備的一道中國風味。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對外招商引資成了各級政府的任務,而外商大多只知道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不知道揚州。我們是怎麼自我介紹的呢?您知道揚州炒飯嗎?我們就來自揚州。2、 文化土壤(美食審美習慣及相關文化背景)揚州炒飯這道經典的背後,是淮揚菜的烹飪審美理念。
  • 國宴,最頂級的飯局
    國宴和普通宴會一樣,也可分為歡迎宴會、答謝宴會、工作宴會等。     國宴的宴會等級分為三級:總統、總理為一級;副總統、副總理為二級;部長為三級。此菜選用肥四瘦六的五花肉手工切成小粒,和國宴頂級清湯製作而成,形態豐滿,猶如雄獅之首,因此得名『獅子頭』。周恩來總理讚譽此菜「清淡不淡,肥而不膩」。
  • 集成灶10大品牌,金帝集成灶江蘇大豐站,人間至味淮揚菜
    金帝集成灶第二屆蒸箱文化節 「蒸的不一樣」 尋味中國八大菜系·江蘇大豐站 金帝邀您品 人間至味 淮揚菜 淮揚菜大多以鮮活產品為原料,在調味時追求清淡,從而能突出原料的本味。古人語:美食不如美器。人間至味的淮揚菜,用上金帝集成灶,蒸的不一樣!
  • 清淡如水又不失色香味,江南的韻味盡在其中,淮揚菜的魅力不止於此
    美食的文化有著很多很多的方面,一個配料,一種味道或者一縷幽香,都可能會成為愛上這種美食的原因,在對於口味上的感受,我們算是很是講究的了,所謂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是全無道理,而美食這樣的文化,更是不會受到地域的限制和自然的拘束,京城裡有著尊貴的皇家的山珍海味,山溝裡有著隱士們甘露般的享受,田地裡有著農民們大地賦予的厚土美食,今天,我們將走進魚米之鄉,江南大地,體驗江南的獨到韻味
  • 為什麼國宴要選用淮揚菜?除了炒飯,揚州還有哪些美食?
    揚州的主要菜系是淮揚菜,淮揚菜講究鮮美與本味,食材新鮮,烹飪清淡,沒有過多的配料,因為溫和的口味也被選為國宴經典菜式。揚州獅子頭獅子頭是淮揚菜系的一道經典名菜,起源於江蘇,現已聞名全國。鹽水鵝各大菜系中都有獨特的吃鵝方法,淮揚菜也不例外,鹽水鵝正是淮揚菜的另一代表。淮陽地區是水鄉,水草繁茂,有很多養鵝的人家。因為環境氣候的原因,揚州的鵝也是個大肉肥,生長十分旺盛。
  • 國慶假期來揚州,不吃這幾家淮揚菜怎麼行?
    像是八寶葫蘆鴨這種費時費力的傳統淮揚菜,一般的淮揚菜館兒做得不多,今天的推薦裡也只有部分餐館兒還保留了這道菜。想要體驗大氣傳統的淮揚菜,趣園是個非常好的選擇。能做很地道的淮揚菜。大煮乾絲、油爆軟兜、芙蓉雞片、清炒蝦仁之類,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