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20-12-10 13:40 來源:澎湃新聞
為宣傳中國鐵路文化,《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與北京熙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燃情文創·擁抱小康」為主題舉辦了2020年《人民鐵道》文創大賽系列活動。在今年的9月到11月,大賽徵集到來自700餘個單位和個人的上千件文創設計作品,匯集了鐵路扶貧、客運品牌、貨運擔當、百年回憶、綠色鐵路等各種創意設計主題。網絡文創專題頁訪問量達390餘萬次,累計投票80餘萬次。最終93個作品系列、300餘個單品作品入圍評審會,共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大賽評委會主席團特別獎1名、網絡評選人氣獎20名。
12月8日,「燃情文創·擁抱小康——2020《人民鐵道》鐵路文創產業創新與發展論壇暨鐵路文創精品成果展」在京舉行,這些獲獎作品也在現場進行了展覽。
活動現場。
中國鐵路百年回憶1876年,中國有了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這條被稱為非法「舶來品」的鐵路,在建成通車一年後被清政府巨款贖回並拆除。中國人自主建設的第一條幹線鐵路則是1909年8月竣工的京張(豐臺—張家口)鐵路,中國鐵路歷史距今已有百餘年。從1876年到1945年這70年中,中國大陸共有鐵路25523公裡,到1949年可以通車的鐵路為21989公裡。
京張鐵路也是談到中國鐵路必須要提及的,此次文創展中的一件京張鐵路紀念牌和一塊石砟(構築鐵路道床的碎石)顯得很有紀念意義。澎湃新聞了解道,在2019年12月26日,該文創的設計師在京張鐵路青龍橋站著名的人字形鐵道的附近採集了石砟。而在此下方4米處,京張高鐵新八達嶺隧道在此穿過,隧道與當年詹天佑匠心設計的「人」字形鐵道在110年的時空節點上構成了一個「大」字。而鐵道旁的石砟也見證了鐵路的百年滄桑。
文創展中的一件京張鐵路紀念牌和一塊石砟
以京張鐵路為設計由頭的京張鐵路紀念墨
手繪風格京張鐵路帆布袋。
鐵路文創的設計中也突出了地方特色,如濟南西站,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京滬高鐵、石濟高鐵和膠濟客運專線的客運站,京滬高鐵五個始發站之一,在2011年6月30日隨京滬高鐵建成啟用。濟南西站的設計中以齊魯文化的「禮、樂」為主題,站房設計吸取中國古建築中傳統木式結構的櫥窗特點和建築風格,整體俯瞰呈波浪形曲面。「禮樂廣場」中心置荷花噴泉景觀,左右設置6輛銅馬車雕像,中軸線兩側各有3個「酒樽」,這些景觀也被搬到禮品盤子上。
禮品盤
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於當年11月28日開通中歐班列「長安號」,西安作為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始發站,意義重大,「長安號」迄今已覆蓋45個國家和地區,構建了一條連接中亞、西亞、南亞,輻射歐洲腹地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長安號」卡通化設計。
年輕化的「鐵言鐵語」鐵路和火車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已有140 餘年,中國鐵路營業裡程突破14萬公裡,高鐵裡程居世界第一。一趟趟列車穿過城市、鄉村,穿過高山、峽谷,串起了遊子的鄉愁、學子的夢想,鐵路大概是所有人關於遠方的第一次想像,也是最讓人感到親切的交通工具之一。
「鐵路文化毫無疑問是工業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中央電視臺特約評論員、中國改革報社副社長楊禹表示:「鐵路連接著農業文化、鄉村文化,甚至是信息文化、網際網路文化和社交媒體文化,是一種連接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紐帶。」
澎湃新聞也了解到本次鐵路文創大賽中,二等獎作品中有幾件作品都是卡通與年輕化的設計,如《鐵路元素口罩外形設計》《鐵路元素零食包裝系列》《鐵路文創盒》。
鐵路元素口罩設計。
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也是大家鐵路文創設計中的主題。復興號外觀突出,採用了低阻力流線型頭型,車體也平順且車型線條優雅,現場多件文創作品都突出了復興號的車頭設計。
復興號頸枕護脖。
復興號、和諧號等進行了卡通版的設計。
現場也有很多件文創小物件以年輕化的語言設計,充滿趣味和回憶。
據了解,本活動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宣傳部、經營開發部,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全國鐵道團委指導,《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學會、中國鐵道博物館聯合主辦,北京熙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協辦。
論壇現場,人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後簡稱人鐵文創公司)也正式揭牌,並舉行了人鐵文創公司入駐國鐵商城意向協議籤約儀式。據悉,人鐵文創公司是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與北京熙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公司攜手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聯合共創中國鐵道文創產業的全新路徑,將連結路內外科技文化資源,共創文化創意鏈條,開發新媒體產品、設計生產鐵路文化創意產品。
人鐵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後簡稱人鐵文創公司)正式揭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