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他們有話要說

2021-01-13 中證網

  2018年1月26日下午3點,由《1314》、言幾又主辦,南谷文創、至一文化協辦的「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研發」沙龍活動在成都言幾又IFS旗艦店展開。

  現場由《1314設計與藝術》雜誌執行主編程艾主持,藝術家、四川南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副會長金平,獨立藝術家、藝術跨界研究者吳定隆,成都至一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立人、大型企業管理者、設計師鄧曉琴分別帶來各自的主題演講《如何成功的研發和設計文創產品》、《藝術家作品與文創跨界的關係》及《文創需要創意更貼近生活》。此後,藝術家、設計師、插畫師、MEI MEI太古裡買手店藝術總監洪喬堃,琦竻24hBookshop&Café獨立書店創始人羅竻 與演講嘉賓一同參與討論,就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及文創產業的生態展開分享與討論。

  設計不是一種技能,

  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

  設計師的任務就是提高信息的品質,

  增強傳播的力量。

  ——原研哉

沙龍活動現場

  文創產品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是設計師對文化歷史遺產進行理解與解讀後,從中汲取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文化元素,並結合時代特點、社會審美等外部因素設計出的一系列「文化再造品」。

  文創產品應既具有產品實用功能性,同時其蘊含的精神文化,帶給大眾生活便利的同時也讓消費者心理上產生對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創刊於2005年的《1314》雜誌,以宣傳介紹藝術、設計等創意類內容為主,深入細緻地展示著藝術、設計的細節,抽絲剝繭地向人們介紹傳播著最新的藝術、設計之聲,並一直以其優良的品質在藝術設計圈享有良好口碑。

  在紙媒唱衰的年代,《1314》堅持走過13年之久,記錄的或是一個充滿張力的行為藝術展示,或是一幅另闢蹊徑的畫作,或是一個發人省醒的紀錄片片段,或是文創產品背後的設計與故事……

現場嘉賓合影

  在今年伊始,《1314》從線上走到線下,攜手原創家具品牌創始人、文創品牌創始人、獨立書店店主、獨立藝術家、設計師一同探討關於文創產業的生態現狀與發展趨勢。此番活動不僅令在場嘉賓與觀眾有了一次深刻對話,更是令多人對生活中的設計、藝術越發了解與喜愛。

  聽他/她說

  如何融合產品的物質性與精神性,讓產品具有真正的「原創」意義,這是需要設計師精心搭建的,也是設計師為什麼存在的原因。

  ?如何成功的研發和設計文創產品

  「只為尋找那些純粹的、原生土長的記憶和故事。」

  ——金平

  金平在演講中提到,希望南谷所設計出的產品,是有能量,有生命力,能帶給人以觸動的。「一個自帶磁場的強大基因,是文創產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當金平數次往返雲南各大茶山後,他始終記得當他品嘗到老祖母手中遞來的那一杯奇香撲面的茶湯時心中的激蕩之情。「平時已極少用這種手工茶示人,只因回報平日裡我對村寨的用心保護,特意做了這點茶讓我品嘗。」

  在當今價值觀的衝擊下,懂得這項古法技藝的人已不足四人。金平沒有二話,當即出資建場地,積極發展工藝繼承者,並將茶葉帶出大山分享給身邊同好。

  「一個可以活態傳承的民藝基因,是文創產品無法複製的獨特性格」。從很多年前開始,金平及團隊就建立了與民間手藝人合作的窗口和平臺,攜手作藝人、雕刻大師、竹編大師、藍染匠人、少數民族非遺傳承人等,探討融合民間傳統手藝與各種創意的跨界趣味,通過提煉民間藝術的符號,重新賦予當下的設計視覺,用文創產品讓民藝重新回歸生活日常

  ?藝術家作品與文創跨界的關係

  「好的藝術展覽會讓藝術家和觀眾得到一個提升,一方面保持自己的特色,一方面更新自己的作品。」

  ——吳定隆

  吳定隆在現場為大家分享了許多自己的繪畫作品,他說自己平日裡是個喜歡寫日記的人。他用圖片記錄每一次豐富的旅行,在漂亮的風景中,慢慢發現了自己的繪畫風格。

  而後遇到藝術批評家張穎川老師,她對吳定隆說:「我覺得你手作畫的日記比寫實更有生命力。」這也堅定了吳定隆要把藝術這條路繼續走下去的決心,讓他覺得有意思的是,畫畫絕不是單單提筆繪畫,也不單單是在平面上創作。藝術家更應該是一個藝術總監的角色,於是他不斷地更新自己,創作不同的作品,同時也在探索作品與文創之間的聯繫與默契。

  ?文創需要創意更貼近生活

  「去不同的地方,遇見有趣的人,做有意思的事。」

  ——鄧曉琴

  鄧曉琴為大家帶來了屬於自己的故事。當她從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倫敦時裝學院(LCF) 畢業後卻遇見家中突發的變故,她選擇暫時告別夢想與家人共度難關。生活的落差,與周圍人格格不入的價值觀,這些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猶如洪水猛獸一樣從四面八方襲來,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鄧曉琴內心就開始希望有一處淨土:可以結交到有共鳴的志趣相投的朋友。

  「三千繁華,自取一淨」, 鄧曉琴希望在茫茫人海裡,找到地球上1%有趣靠譜的人,構建走心分享社群,傳播最有態度的精神世界,打造一 種全新的社交生活方式。於是,她著手創立出一個走心的社交CLUB,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群靠譜積極的人們產生聯結,聚在一起,讓生活豐富立體。

  「生活很忙碌,但不該對浪漫麻木。」鄧曉琴在打造社群的同時,也堅持內心對匠物保佑一份儀式感的追求。不論是侯媽媽愛心手工粽,還是松小茸,又或是自研發、自設計、自打樣、自印刷的品牌小物筆記本《初心》,從設計到製作,皆是代表著鄧曉琴的「從心出發」。

  聽他們說

  到底文創產品應該有什麼屬性?

洪喬堃

  洪喬堃:我大部分時間花在藝術創作上,而「文化創意」更多的是合作夥伴給我的,所以說幾乎每一款都存在一些阻礙,比如材料選擇、如何進入市場、定價等方面,幾乎沒有一件事情是順利的。而我們能堅持的就是像鄧曉琴之前提到的,堅持出新,其他的就是天命吧。

  金平:我成功的經驗沒有多少,但失敗的經驗多一些。我們南谷走的這條路就像剛才講的那樣,一定要結合本土文化。中國文化缺失近百年,我們現在的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所以我們要有一個自己原創的中國品牌的文創產品,並且是要傳承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第一,要進入老百姓生活裡面去,第二,產品不是高高在上的,比如價格成本一定要親民,太貴了大眾買不起。

  吳定隆:我覺得現在的文創應該是接地氣。做了這麼久的藝術創作,我覺得應該有兩個規則,第一個規則:消除中介;第二是人人平等。現在很多年輕人較為浮躁,想的是今年我的作品賣八萬,明年十六萬,這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氣,不要違背產品的本質。杯子不是因為崇拜藝術家而買的,而是真的需要,願意多花錢,買一個文藝份兒。

羅竻

  羅竻:我們書店的定位並不是很高端,而是希望做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價格相對而言並不是特別高的。這段時間我逛了一些書店,覺得有些書店內產品的價格還是很惱火。一個便利貼要賣60、80元,這對大眾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儘管它是一些設計師聯名設計,但價格還是很高。我考察過國外一些文創市場,在日本,很好用的一些陶瓷器具價格並不貴,而且東西已經很成熟,也受到大眾喜愛。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做文創創意的人應該要有的思考吧。

  鄧曉琴:其實我和大家一樣心裡都有一個願景,這個願景就是百分之一。我們有這份願景的人都該團結起來,把這百分之一成為主流,就好象我們走到任何一家文具店買一個匠物、買一個文創產品是一個生活習慣、方式。現在最大難題是文創產品為什麼小眾?是因為當你真正把這些很有愛很有儀式感的東西拿出來以後,好像只有在座的一百多位朋友會去珍惜這些,而大部分人會覺得為什麼我要買這些東西,這些東西與普通東西有什麼區別?其實說遠一點,是因為這和我們消費者整體的精神訴求有關。

  金平:產品好不好,不是設計師說了算,實際上是市場決定。很多產品都是根據市場逐步淘汰,逐步完善。我覺得文創產品這條路真的是很艱辛漫長需要有時代的準備。

相關焦點

  • 文創產品、精品課程兩手抓!浙經院將系統研發「漢字藝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陳紅松11月17日,景德鎮昌南漢字陶瓷藝術研究中心和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籤署課題研究合同書:景德鎮昌南漢字陶瓷藝術研究中心就「漢字藝術文創產品的研發及漢字藝術精品線上課程的開發
  • 中國鐵建文創產品獲鐵路文創精品設計大賽三等獎
    中國鐵建文創產品獲鐵路文創精品設計大賽三等獎 2020-12-10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館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籤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眾包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成員間的合作,加快兩岸高校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對接,落實國家文物局《關於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
  • 文創產品創新:從「看得到」變「帶得走」
    如果說,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是讓文化馨香遠播的上半篇文章,那讓觀眾看得懂、有所得、有所悟,則是不可或缺的下半篇文章。
  • 設計探索 | 基於場景化思維的湘西苗繡文創產品設計
    消費升級以後,80、90後成為了文創產品消費大軍,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文化鑑賞能力,對產品的品質及內涵均有較高的要求。然而經過改良與設計後市面上大量湘西苗繡文創產品由於其創新力度不夠,投入的創意還不足以使湘西苗繡獲得新生,實用性不強,缺乏個性,受眾面狹窄,不能吸引大量的文創用品購買者。
  • 沒有大流量文創產品很吃虧 博物館文創人要抱團找馬雲「說事」
    此外,鄭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寧夏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等博物館也帶來了自己的文創產品。 在當日下午進行的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文創產業研討會上,16位沿黃流域博物館代表登臺發言,他們當中既有館長、副館長,也有館員。有趣的是,當他們拿起話筒時,立刻化身「文創產品推銷員」,向參會嘉賓推銷起了自家文創產品。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以博物館為代表的文化文物單位所擁有的傳統文化資源是文博文創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從2016年故宮文創產品大熱,帶動整個博物館文創產業「井噴」,到國家《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出臺,幾乎每個博物館都開始探索文創產品開發領域。
  • 行業資訊|顏值至上——文創產品包裝設計趨勢
    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可以充分利用數字印刷等技術進步帶來的諸多紅利,更新設計理念,釋放「創意+技術」的的最大市場能量,達到1+1>2的效果。▲將老農的形象畫在麻布外,作為大米包裝,顯得質樸可愛。▲這是轉筆刀和鉛筆?NO!這是奶酪,刨好了直接放到盤中食用。▲茶葉包裝做成一個小型衣櫃,今天要「穿」哪一件呢?
  • 文創設計不能只是貼圖騰
    專家認為,今天要推行真正的國潮,在研發傳統文化IP的同時,也要復興傳統工藝,解決當代生活的實際問題。圖騰是最低階的視覺設計「國風」之下,「國潮」正當行。顧名思義,這是以潮流的方式傳承中國傳統東方美學,以研發文創的方式來打開大眾商品市場。何為「國潮」?一件純色T恤或者連帽衣上印著傳統文化圖案元素,似乎就是常見的國潮文創服飾的樣子。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在法律法規與政策層面為博物館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提供「授權」,使博物館有法可依、有例可循,能夠「邁開步子」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 當前國內博物館引入第三方力量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典型代表即為故宮博物院,在文創產品研發方面,故宮博物院積極尋找具備較強設計和加工能力的企業共同合作,故宮博物院負責從院藏文物和古建築中選取適宜進行文創產品設計的文化元素,提出研發思路,由合作加工企業進行設計、打樣和生產。
  • 讀圖|以鐵路為主題,可以設計出怎樣的文創產品?
    讀圖|以鐵路為主題,可以設計出怎樣的文創產品?在今年的9月到11月,大賽徵集到來自700餘個單位和個人的上千件文創設計作品,匯集了鐵路扶貧、客運品牌、貨運擔當、百年回憶、綠色鐵路等各種創意設計主題。網絡文創專題頁訪問量達390餘萬次,累計投票80餘萬次。最終93個作品系列、300餘個單品作品入圍評審會,共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大賽評委會主席團特別獎1名、網絡評選人氣獎20名。
  • 越創悅「郵「趣 中國郵政文創首屆校園產品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10月9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越創悅郵趣」中國郵政文創首屆校園產品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該賽事旨在以優秀設計為核心推動文創產品研發,讓郵政文化元素走進大眾日常生活。大賽倡導順應新時代發展潮流、具備歷史文化內涵、符合校園藝術品位的作品及審美意趣,尋找創造凝聚中郵文化、精神與智慧的優質校園文創產品。
  • 越創悅「郵」趣 中國郵政文創首屆校園產品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10月9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越創悅郵趣」中國郵政文創首屆校園產品設計大賽正式啟動。  該賽事旨在以優秀設計為核心推動文創產品研發,讓郵政文化元素走進大眾日常生活。中國郵政邀請了來自藝術設計、產品設計、郵政領域等多位著名專家和跨界大咖,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參賽作品從市場影響力、設計創造力、郵政文化、產業轉化力等多維度進行打分,並結合大眾線上投票得分,評出本次大賽獲獎作品。
  • 2021年「詩經淇河·群櫻薈萃」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公告
    以第七屆中國鶴壁櫻花文化節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關於加快文旅融合、打造文化高地的指導意見,舉辦文創產品設計大賽,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文化創意產品,進一步提升鶴壁市文化產業創意設計水平,大力推動延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助推鶴壁打造優質文旅形象。
  • 文創思維賦能未來 文創校園設計大賽收官
    12月2日,歷時三個月的「東城以東X有夢有趣有你——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在京收官,大賽由北京市東城區宣傳部指導,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共同主辦,全國390多所高校的2228名學生報名參加,大賽共收到了1360幅作品,經過專家評委評審,共選出包括一、二、三等獎以及優秀獎、人氣獎在內的34幅獲獎作品。
  • 什麼是文創?文創產品有哪些特色?這是一篇讓你脫盲脫貧的推送!
    上一篇微信推送之後引起朋友圈不小的轟動一些朋友大讚我們夫妻店終於不負眾望創辦了一些朋友感嘆我們小倆口不搞則已一搞就搞大的一些朋友說喜歡我們公眾號有創意的江湖故事正當寧湘拾計劃趕不上變化於是便有了這篇推送的突發靈感且聽我們慢慢道來我們只做內容的搬運工對於文創,業界大咖們是這樣說的「
  • 文創對於打造品牌營銷產品有什麼實質的價值?
    在網際網路時代,一直有個概念非常重要,也就是IP。通常我們聽到這個詞都是在各種電影、電視劇或者遊戲中,一些新的IP或者大的IP就代表了商機和利潤。IP是什麼呢?這是一個由智慧財產權引申的含義,通常是特製文化產業方面的內容,也和今天的主題文創息息相關。
  • 爆紅的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不只是是顛覆性的創意
    故宮的文創產品特徵和設計思維方面不只是在創意層面上的發揮,更多的是沿著故宮五千年歷史脈絡,發掘出深藏的「故宮文化」元素作為傳播載體並且不斷發展。故宮博物院在開創文化產品上走在前列,深度挖掘豐富的明清皇家文化元素,將有五千年歷史故宮的建築、故宮的文物以及背後的故事,融合現代人喜歡的時尚表達理念,最終打造出具有故宮文化內涵,具有鮮明時代特徵,貼近群眾實際需求,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故宮元素文創產品。
  • 大嶺文化衍生出100多件文創產品!大咖齊聚永思堂論文脈、品文創
    今年,番禺區把探索文創產品設計生產市場化運作模式作為番禺區文化體制改革重要項目,加大各類專項資金和基金對文創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原創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動更多優秀文創產品走向市場。
  • 你的文創產品為什麼賣不出去?
    缺乏品牌意識:旅遊景區文創產品缺乏品牌和名品,旅遊商品企業普遍不重視品牌,沒有名品意識;市場的各種不規範加之準入門檻低,旅遊紀念品銷售亦沒有形成相應的規模。行業缺乏專業、有品牌意識的購物中心及相應品牌產品,消費者在挑選旅遊紀念品及文創產品時,品牌認知的意識亦不強烈。山寨及偽劣商品充斥市場,讓真正意義上的產品研發不僅舉步維艱,而且難以在混雜的市場中爭取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