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國家遊泳隊著名的男選手孫楊,因為"暴力抗檢"興奮劑檢查事件,鬧得是沸沸揚揚的,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而當處理結果出來後,孫楊被禁賽八年。
這個處理結果,再一起的引起了轟動,很多人都感到無比震驚與憤懣。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時間的大概經過,2018年9月4日,國際泳聯要對孫楊進行興奮劑檢查,但是他們授權的機構與人員的採集活動卻給人不專業感,於是乎孫楊一行人下意識的就覺得這種採集活動本身就是非法的無效的,情緒激動下打破了血樣瓶的安全箱,此舉便被指責為"暴力抗檢"。
2018年11月19日,國際泳聯對這件事情進行聽證會,並且裁定檢查無效,孫楊不存在違反《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的行為。
本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誰知國際反興奮劑機構因不滿裁決結果,繼續提出上訴。2019年11月15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舉行了公開聽證會。
最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2020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宣布了最終結果,從2月28日開始,孫楊將被禁賽8年。而且這個判決的依據,是孫楊對藥檢進行幹擾和破壞,而不是服用興奮劑。
換而言之,是孫楊對於"不公平"所作出的不理智行為,造成了現在的這個結果。
關於公平,我們一直都在倡導。
我們倡導男女平等,杜絕性別歧視,但真正的走入到社會,你會發現男女之間索要面對的態度就是不平等的。男人會被下意識的選定為更大責任承擔者,女性會被認為柔弱且無法勝任要職。
縱然我們一直在為公平競爭、平等對待而不斷努力和聲討,但不平等現象還是會存在。
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背景下,很多現實就是那麼的"真實"且殘酷。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不論是提早告訴孩子這個道理,還是在孩子受到不公平遭遇後,都要疏導孩子,並讓其認識到這個現實問題的存在。
侄子回到家,氣呼呼的把書包甩在床上,然後委屈的躺在床上哭。他媽媽嚇了一跳,趕緊去哄人,安慰的問發生什麼事情了。
侄子更加委屈,又夾雜了一些憤怒,說在學校體育課上,有同學作弊贏了比賽,這讓自己很生氣難過。
侄子其實是一個好勝心比較強的小孩,因為這件事,任由媽媽怎麼安慰,都憤怒委屈的吃不飽睡不香。
所以說,別看孩子年齡小,他們也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令自己不開心且難過的不公平時間,從而受到心態問題,而做出不同的反應。
還有的孩子,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沒有選擇正確的方法,做出了無法挽回的舉動。
衝動是魔鬼,一時間情緒的激烈波動,很容易操控一個人的行為思想和肢體動作。
所以對於培養面對不公平的心態,要從娃娃抓起,刻不容緩。
孫楊因為一時的衝動,付諸的慘重的代價。是,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我們是會感到憤怒不滿,想要討回一個公道和說法,但也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
態度決定了行為,家長要引導孩子,在面對不公平待遇時,記住以下幾點:
1.自我約束,遵守規則
無規不成方圓,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則,也需要規則來維持秩序。
孩子生活在這個社會,要想適應發展,想要真正的享受公平平等的生活,自身就要形成自我約束,保證自身不觸犯規定和規則下,才能在利益受到不公平侵犯時,捍衛願意。
2.穩定情緒,合理髮洩
遭遇不公平待遇後,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產生負面情緒。有的人選擇忍氣吞聲,有的人選擇不計後果的發洩,還有的人是一時衝動,做出了不理智的行為。
雖然是為了捍衛自我權益,但如果真的對他人造成了威脅和傷害,那麼整個事件性質就發生了改變。
所以家長要明確的告訴孩子,當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即便內心再怎麼委屈憤怒,也要抑制住,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尋找更理智的方法和官方途徑,捍衛自己的權益。
3.據理力爭,捍衛公平
受委屈這樣的情緒,如果一直積壓在孩子的心理,時間長了肯定是會出大問題的。
孩子受到不平等待遇,那肯定不能忍氣吞聲,即便是一些發生在孩子之間的遊泳小事,家長也要引導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維權。
比如可以讓孩子自己先親自去跟對方進行協商,如果對方不肯讓步,就可以讓家長出面進行幹涉,或者是尋求老師的從中調解。
情況嚴重了,家長就要教會孩子使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
以上三個步驟,都是再向孩子傳授如何處理自己所遭遇到的不平等對待,目的也是讓孩子在這整個過程中,養成一個良好的穩重理心理智心態。
相信作家長的也都不想看著自家孩子受委屈,更不希望孩子因為一時衝動而犯下更大的過錯,所以家長要從小引導和培養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心態。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