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軍的軍長和政委,21年後政委授予大將軍銜,而軍長卻沒有軍銜

2020-12-26 騰訊網

在艱苦卓絕的紅軍長徵時期,從行軍路線上看,一共有四支紅軍部隊參加了長徵,分別是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在以上四支紅軍部隊之中,紅二十五軍是最早勝利到達陝北地區的,而且很快與陝北紅軍合編為了紅十五軍團,並為迎接紅軍主力部隊在陝北勝利會師作出了突出而巨大的貢獻。

這個紅二十五軍原先曾是紅四方面軍的一部分,後來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先行長徵,紅二十五軍奉命留守鄂豫皖開展軍事鬥爭,直到1934年11月才奉命長徵北上。在紅二十五軍長徵時期,擔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的程子華,他是山西運城人,出生於1905年,早期曾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經歷過廣州起義和鄂豫皖軍事鬥爭。

後來,程子華先後參加了紅軍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逐漸成長為我軍優秀的軍事將領。前面說過,程子華在長徵時期曾擔任紅二十五軍軍長,在勝利到達陝北之後,程子華又被任命為紅十五軍團政委,都是紅軍的高級職務,從而可以看出程子華的資歷和功勳。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程子華最初從事兵運工作,不斷發展壯大了抗日武裝,後來還擔任過冀中軍區政委、晉察冀軍區代理司令員兼政委,鞏固和擴大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程子華歷任冀察熱遼軍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冀察熱遼指揮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2指揮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司令員,率領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和衡寶戰役等大戰,立下了赫赫戰功。這裡要多說的是,遼瀋戰役中著名的塔山阻擊戰就是程子華指揮所屬部隊打的,對於遼瀋戰役的戰局發展和最終戰果起著決定性意義。

新中國成立之後,根據工作的需要,程子華離開了部隊轉任山西省委書記,後來又先後擔任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主任。商業部部長等系列重要職務。在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度的時候,也就是紅二十五軍開始長徵21年之後,程子華因為已經離開了部隊,所以遺憾地沒有參加授軍銜。不過,雖然程子華沒有被授予軍銜,但是當年紅二十五軍的另一位領導人物,可以說代表紅二十五軍參加了授軍銜,他就是擔任紅二十五軍政委的徐海東。

徐海東是湖北大悟人,很早就參加了革命,參加過黃麻起義和鄂豫皖鬥爭,在紅二十五軍長徵時期擔任政委一職。後來,紅二十五軍與陝北紅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徐海東出任紅十五軍團軍團長,率領部隊鞏固了陝北根據地,有力支援了紅軍主力部隊長徵北上,對於紅軍部隊在陝北勝利會師有很大很突出的功勳。

在抗日戰爭時期,徐海東還曾擔任過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旅長,而第344旅就是由紅十五軍團改編而成的。在艱苦的環境下長期負責革命工作,導致徐海東的身體狀況很差,後來不得不離開部隊進行療休養,基本上再也沒有回到部隊之中。新中國成立之後,徐海東曾經擔任過國防委員一職,在1955年授軍銜的時候(距離紅二十五軍長徵,已經過去了21年),考慮到徐海東在紅軍長徵時期的突出貢獻,作為當年紅二十五軍和紅十五軍團的代表人物,徐海東被授予了大將軍銜,名列十位大將的第二位。讓我們向紅二十五軍致敬,向徐海東和程子華致敬!

相關焦點

  • 這個軍的軍長和政委不幸犧牲,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授予上將軍銜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勝利會師,當時兩大方面軍進行了幹部交流,部隊的序列也有一定的變化。在這一時期,紅四方面軍下轄有五個軍,分別是紅4軍、紅9軍、紅30軍、紅31軍和紅33軍。
  • 一個軍長一個師政委,後軍長成為上將,1955年同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一九三五年六月懋功會師後,先後對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第4、9、30、31、33軍進行了整編。上述五軍中,第四軍是紅四方面軍的老牌革命部隊,由第十師、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組成,共三個師。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童年時代,許世友因家境貧寒,曾到少林寺學習武術,後來毅然走上革命道路。
  • 1955年,政委被授中將,參謀長被授少將,為何軍長被授予大校軍銜
    1955年授銜時,在淮海、渡江和大西南戰役中屢建奇功,功勳赫赫,為中國革命做出突出貢獻,曾隸屬中原二野第五兵團的第16軍,卻出現了全軍只此一例的奇怪現象:軍政委王輝球被授開國中將,參謀長楊俊生被授開國少將,就連政治主任,和軍直屬麾下的2個主力師長,也被授予了開國少將,但讓人意外的是,身為軍長的尹先炳
  • 全軍唯一一例,這個軍的軍長和政委,1955年都沒參加授銜,為什麼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共計有五十多個軍級作戰單位,當時擔任軍長和政委的將領,後來絕大多數都參加了1955年授軍銜,要麼一個軍的軍長和政委都參加,要麼軍長或政委有一人參加。不過也有特殊情況存在,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軍,擔任軍長和政委的兩個人,後來都沒有參加1955年授軍銜,這也是全軍唯一一個特例。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軍的軍長和政委都是誰呢?他們為什麼沒有參加1955年授軍銜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第33軍是第三野戰軍戰鬥序列下的一個軍,它組建於1949年2月,是由原來的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和在淮海戰役起義的國民黨軍隊合編而成的。
  • 這個軍的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都是中將,為何軍長只是少將?
    其中,第48軍是由東北野戰軍原第11縱隊改編而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第48軍的四位負責人,一個政委和兩個副軍長後來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軍長卻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赫赫有名的「萬歲軍」軍長與政委竟是「叔侄」關係
    開國將軍中的親屬關係1955年,新中國正式施行軍銜制。至1965年,共有1614人被授予將、帥軍銜。他們被稱為「開國將軍」。在這些開國將軍中,特別是中將、少將。建國後,梁仁芥任志願軍第一軍政委,軍校畢業後任軍事電信工程學院政委、蘭州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父親輩的梁興初梁興初是三人中名氣最大的。他是有名的「萬歲軍」軍長。梁興初18歲參加紅軍,從一名普通的戰士成長為營長、團長。
  • 第四野戰軍唯一一個直屬軍,軍長和政委後來都沒有軍銜,為什麼?
    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繼而發起了南下作戰,兵鋒直指中南地區。在第四野戰軍南下作戰的過程中,於1949年7月在原有十二個軍的基礎上,又新組建了一個軍。當時,新組建的這個軍並沒有劃歸任何兵團建制,而是直接隸屬於第四野戰軍,是第四野戰軍唯一一個直屬軍。那麼,第四野戰軍唯一的直屬軍是哪一個呢?
  • 三野第七兵團轄有4個軍,軍長政委都由誰擔任?後來結局如何?
    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是由原山東兵團於1949年1月22日改稱的,轄4個軍,分別是第21軍、22軍、23軍和35軍。第七兵團的司令員、政委和參謀長在日前的文章已經對大家作過分享,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4個軍的軍長、政委都由誰擔任?他們的結局如何?
  • 直屬二野司令部有兩個軍,軍長政委都是誰?後結局如何?
    上回說過,第二野戰軍轄有第三兵團、第四兵團、第五兵團,後又加了一個第十八兵團,除這四個兵團之外,還有二野司令部的2個軍,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這2個軍的軍長政委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直屬野戰軍司令部的這兩個軍,一個是由桐柏軍區部隊組成的第58軍,另一個是陝南軍區地方部隊和原38軍第17師合編而成的第19軍。第58軍的軍長是孔慶德。
  • 1985年-2015年解放軍27集團軍政委都有誰?什麼軍銜?誰成為上將
    徐永清1985年7月任陸軍集團軍政委,1988年8月任浙江省軍區政治委員,1994年12月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1996年到武警部隊任職,任武警部隊政委。徐永清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5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1996年2月改為武警中將警銜,2000年6月晉升為武警上將警銜。
  • 授銜時,紅軍十個軍團的政委,都是啥軍銜
    在這十二位軍團司令員中,紅一軍團軍團長朱總、林帥、紅二軍團軍團長賀總、紅三軍團軍團長總,都被授予了元帥軍銜,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則被授予了大將軍銜,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則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而紅五軍團軍團長季振同、董振堂,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都未能活到授銜時,紅八軍團軍團長周昆則在抗戰時期神秘失蹤。
  • 該軍的軍長是中將,但僅授了少將的政委,為何能享中將待遇?
    華北軍區第18兵團62軍的前身是華北軍區第15縱隊。1949年4月,太原戰役結吏後,第62軍隨兵團調歸第一野戰軍指揮。 接下來龍叔就和大家說說該軍的軍長和政委: 62軍的軍長叫劉忠,他從部隊還是叫第15縱隊時就是司令員,改稱第62軍後,仍任軍長。
  • 紅四方面軍麾下五位軍長都是誰,建國後,他們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建立之初的紅四方面軍就擁有五個軍的編制,那麼,你們知道擔任軍長的人選都是誰嗎?以及他們在解放後,有沒有授予軍銜?在紅軍勝利到達延安後,因為個別原因,他帶著傷離開了延安回到廣州,後來的情況就不知所蹤。只知道他回到了廣州,具體哪年死的,後來幹什麼了?都成為未解之謎。
  • 紅軍時期的軍級以上將領,到了1955年都是什麼軍銜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這些軍級、軍團級作戰單位的軍長、政委、軍團長中,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都是什麼軍銜呢?且聽筆者一一道來。 在紅一方面軍中,擔任過紅四軍軍長的王良、紅三軍軍長黃公略、紅21軍軍長胡少海、紅七軍軍長李明瑞、紅軍總參謀長朱雲卿、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紅五軍團軍團長季振同,都是早期犧牲的軍級及軍級以上幹部,另外,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在犧牲時隸屬於紅四方面軍建制,改任紅五軍軍長,他與尋淮洲、季振同是紅一方面軍犧牲的三位軍團長級別的幹部,有著大將甚至是元帥的資歷,實在是非常可惜。
  • 梁興初是軍長,他的侄子是政委,都被授予開國中將
    歷史客棧原創視頻:梁興初是軍長,他的侄子是政委,都被授予開國中將
  •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40軍、43軍軍長是韓先楚、李作鵬,政委分別是誰
    參加海南島戰役的部隊主要是第四野戰軍第40軍和第43軍。第40軍的軍長是大名鼎鼎的「旋風司令」韓先楚。第43軍的軍長是開國中將李作鵬。那麼,第40軍、第43軍的政委分別是誰?我們往下看: 第40軍的政委是袁昇平。袁昇平是江西吉安人。全面抗日戰爭時期,袁昇平擔任過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副營長,晉察冀軍區團政治委員、支隊政治委員,八路軍教導第二旅副政治委員。
  • 紅軍這個軍的軍長無軍銜,一位特務團團長,後成開國中將
    那是在1930年秋,贛南包括尋烏等好幾個縣的赤衛隊,整編成了一個軍,這就是紅三十五軍。紅三十五軍前後存在只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到1931年10月,紅三十五軍被改編為紅軍獨立第三師。雖然存在時間短,紅三十五軍的歷史卻很輝煌,它在紅一方面軍的領導下,參加了中央蘇區三次反「圍剿」戰鬥。紅三十五軍的裝備差,戰士們衣著單薄,武器落後,卻仍然打了不少勝仗。
  • 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的是哪個軍?軍長政委都是赫赫有名的戰將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將由魯中軍區部隊組成的山東軍區第3師和警備第3旅派往東北瀋陽、鞍山地區,此時由冀察熱遼軍區進入東北的八路軍李運昌部亦發展為第21、第23、第24旅,後來原山東軍區第3師、警備第3旅和第21旅、第23旅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解放戰爭中,該縱隊參與了第三次本溪保衛戰與第四次臨江保衛戰,被中共譽為「旋風部隊」。
  • 解放杭州的21軍,軍師級軍政主官都是誰?建國後授了什麼軍銜呢?
    算上4月25日在安徽涇縣集結從發到5月3日兵臨杭州城下,短短的幾天裡,我21軍將士在梅雨季節,冒陰雨、踩泥濘,打著赤腳,不顧疲勞, 日夜兼程,邊打邊走,突然兵臨城下,奪去了錢塘江大橋,佔領了杭州這個南下的戰略要衝。那麼,當年神兵天降解放杭州的我21軍的軍、師級軍政主官都是誰?1955年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解放軍第12軍軍長都有誰?他們都是什麼軍銜?誰最高壽
    解放戰爭時期,曾紹山任晉冀魯豫軍區縱隊副司令員、皖西軍區司令員、第三兵團軍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曾紹山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任志願軍軍長、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後來還擔任了旅大警備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政委,濟南軍區顧問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5年逝世,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