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我省9日入梅以來,11日至15日出現第一輪強降雨,全省自北向南發生暴雨,局部大暴雨,緩解了各地旱情;16日起將開始第二輪強降雨,我省淮河以南地區進入防汛排澇階段。
記者從省水旱災害防禦調度指揮中心獲悉,第一輪強降雨主要發生在11日至15日15時,全省平均降雨94毫米,其中淮北地區71毫米,江淮之間91毫米,沿江蘇南地區108毫米。最大點雨量為南京江寧區江寧鎮站290.5毫米。本次降雨緩解了蘇北地區旱情,全省大部分河湖水位上漲,除蘇南運河無錫、常州站水位15日下午相繼超過警戒水位外,其他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15日15時,洪澤湖平均水位11.66米,比最低水位高0.04米,蔣壩水位11.55米,都低於旱限水位;裡下河地區河網水位上漲明顯,低於警戒水位0.40米;駱馬湖水位21.88米,比前期最低時高了0.17米;微山湖水位一度漲到31.56米,比前期最低的31.50米上漲了0.06米,兩湖水位都低於汛限水位;太湖平均水位3.25米,比入梅以來的最低水位上漲了0.10米;大運河無錫、常州水位都超警戒,省水利廳已於16時30分發布洪水藍色預警。全省大部分水庫水位都有所上漲,其中雲龍湖、慶安等兩座中型水庫一度超汛限。目前所有大中型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部分小型水庫超過汛限水位,自動溢流排水。
據氣象部門預報,第二輪強降雨將持續到19日,預計暴雨區雨量達到150毫米以上。本輪強降雨將有利於水稻栽插任務的完成;裡下河等部分地區進入防汛排澇階段。(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