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人到底具備怎樣的特徵?聽諾貝爾獲得者莫言這樣說

2020-12-16 秒言秒語

啊,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張愛玲的《傳奇》

張愛玲的這句「出句要趁早」成了很多人掛在嘴上的經典,於是前赴後繼的人們想著快快出名,無數的童星、天才開始誕生,無論是催熟的還是包裝的。

趁早出名,的確包含了太多的「幸福」在裡面,出生不久不用看盡人間疾苦,便能過上人上的生活,不用體會底層之艱辛,就能享受人間最美好的一切,以及周圍隨處可見的笑臉,不用去看陰暗醜陋的厭棄與嘴臉,這真是人出了名最實在的好處——活在聚光燈下,眾人的焦點,一切資源都會自動撲向你。

可是,為什麼我們對於出名以後還有另外的一種說辭呢,比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樹大招風。

出名的好處固然很多,但隨之而來的風險也蘊藏其中。所謂禍福相倚,陰陽相生相剋,瞬息萬變。

張愛玲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生命感悟說出了出名要趁早這樣的話,可是,對於大多數不具備天資的普通人來說,想要出名卻沒有那個本事。只能默默無聞的過著循規蹈矩,一成不變的生活。

正巧,和張愛玲這句話相反的一句話,則出自於《道德經》裡的那句「大器晚成」: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此句意為:最方正的東西沒有稜角,最貴重的器物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細心打磨錘鍊才能成就,最大的聲音反而聽來無聲,最大的形象反而無形。「道」總是無名無聲,無形無色。但只有「道」才能使萬物善始善終。

我們聽過見過太多關於「大器晚成」的例子,相比於張愛玲的「出名要趁早」,到底哪一種才能使人生更加圓滿,更加幸福,做此生的人生贏家?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獲獎八年後出了一部有關「大器晚成」的故事集,名叫《晚熟的人》,裡面講述了12個有關晚熟之人的小故事。當然,我們可以把它當做故事來看,而這些故事裡面的真真假假誰又說得清呢,小說總是來源於生活,而生活又永遠比小說還要精彩及不可想像。

關於《晚熟的人》裡面的這12個小故事,看完的每一個都讓人印象深刻。莫言總說,他是一個專門講故事的人,講好故事,從故事裡能看出什麼,講深刻的故事,是「職業講故事人」的操守,但看過莫言的書以後,不得不佩服,他的確是一位特別會講故事的人。

在第二個同名小故事裡的主人公蔣二說過一句話:「有的人,小時膽小,後來膽越來越大,有的人,少時膽大,長大後膽越來越小,這就是早熟和晩熟的區別。我們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時間幹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業績。

蔣二原名蔣天下,在那個敏感的特殊年代,自然得隱去原名改叫蔣二,小時候的蔣二總是跟村裡的其他三個痴傻之人一起玩耍,便也被村裡的人看作是傻子,稱為村裡的「四大神仙」。長到中年之後的蔣二,那個時代也過去了,於是他改回了原名蔣天下,利用莫言的名氣,開了一家「地龍文化公司」,名下有自產自銷的地龍酒、地龍茶、地龍旅遊民俗村,當然還有村裡有名的地龍拳表演。

蔣天下說對莫言說:「大哥你們都說我裝傻,其實我不是裝傻,我們老蔣家的人有個特點,那就是:晚熟!當別人聰明伶俐時,我們又傻又呆;當別人心機用盡漸入頹境時,我們恰好靈魂開竅,過耳不忘、過目成誦、昏眼變明、禿頭生毛,我就是個例子。」

晚熟之人,依莫言的話說,就像是一朵花,當別的花開到了極致就逐漸開始凋落,而開放較晚的花卻在別的花都凋零以後才盛開綻放,突顯出它的與眾不同。

任何事物或人都一樣,都是遵循著波峰和波谷的浮動在波動的,盛極而衰,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的智慧或成就也有到達自己一生頂點的時刻,過了這個最高峰便是走下坡路了。

晚熟之人,則前半生一直都在走上坡路,當別人已經過了輝煌時期開始由盛而衰時,他還在緩慢地爬坡,然後才到達人生的巔峰,大器晚成。

並非前半生毫無成就的人都會成為大器晚成之人,看此人是否大器晚成,是有一個先決條件的,首先要看此人是否是「大器」。

何為大器?貴重的器物,大才之人。

若你沒有天資,也沒有悟性,更沒有努力與讓自己成為大器的底蘊,又何來晚成之說。「晚成」的條件是金子暫時未被發現,但發光是一直都存在的事實,讓別人發現只是早晚的事情,若晚一點挖出來,或許還能更多的沉澱,如人一樣厚積薄發。

蔣天下的事業是成功的,但在莫言的這本小故事集裡,還有另外的例子,他們也屬於晚成,只是將自己的成就發揮錯了地方。

人生無非有三種境界:吃苦、享福、平淡。

有的人吃了一輩子的苦,有的人天生享福,有的人先苦後甜,有的人先甜後苦,還有的人平平淡淡過一生。

要我看,最幸福的境界便是能夠一生都平平淡淡。

很多人期望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轟轟烈烈幹一番大事,期待不一樣的每一天,大起大落之後,方才發現平淡是真。可是 ,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卻少有人甘願自己一生平淡,於是,總是在生活裡折騰起一番漣漪來證明自己的不凡,可到頭來,已然發現所謂的前半生的「奮鬥」只是水中月,一場空。

正如小說裡《等待摩西》這個故事。莫言的故事讀來總是給人長久的「想念」,一種對人心靈震撼的影響。

《賊指花》裡的好人能能壞事,小偷也有道義,偷了東西被人逮住,自己切下一根小手指來償還罪孽,他說這是「規矩」。那我們究竟怎麼區分好人與壞人?他們真的有界限,黑白分明嗎?

我想,真正可怕的壞人還不是那些知道自己壞的人,而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壞反而認為自己很正確很好的人。那些知道自己壞的壞人的心裡還存在著良知,所以還知道自己的壞,而那些不知道自己壞的壞人,心裡只有自以為是,他永遠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他永遠都認為別人欠他的,他永遠都在恨別人、罵別人。——《晚熟的人》

《火把與口哨》裡的故事驚心動魄,兩人的愛情未能修成正果,命運並未能垂青善人,殺子之仇要自己報,生活要自己熬,一切都不由己,而唯一能自己做決定的只有死,選擇何時死,如何死。

《紅唇與綠嘴》卻又讓人深思在時代的前行裡,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的普及,訊息的泛濫,人們在這股浪潮中該如何去定位自己,又如何去堅守心中的一份善良與正義,在這個浮躁與功利的社會裡,有太多的人被「利」字蒙了心,可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丟掉的又是什麼,得到的真的有價值與幸福嗎?

……

《晚熟的人》裡的12個小故事個個精彩,個個觸動人心,個個貼切我們的生活,又覺得裡面的人物似曾相識,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生活裡的縮影,我們的身邊包含了無數書裡的角色,他們都是真實有溫度的,只不過,在生活裡,我們習慣了事不關己,無心關注罷了,而莫言用小說的形式將這些寫出來,我們才能真切地看清整個全過程,才知道有些事情並非我們看到的表象,而是任何事情都是有緣由的。

當我們看過這些故事以後,到底是出名要趁早還是大器晚成更加幸福?我們心中自有答案了。

該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去度過每一天,又如何去轉變以前固有的思維去彌補以前的不足,或是在不如意的前半生裡如何去改變自己成為大器晚成,或許,各人心中自有見解與領悟。因人而異,因事而定,因勢而導,因形而成。

早出名也有早出名的煩惱,人不可能一直順遂,過了巔峰之後的落差會讓一個人早早站得高的人承受不住這份寂寞,而大器晚成之人又必須熬過前面的苦日子,承受得住孤獨與別人嫌棄的眼光。無論何種,認清自己,順勢而為,知足常樂!

相關焦點

  • 一個大器晚成的人,這幾個特徵很明顯,希望你也有
    一個大器晚成的人,雖然起步晚了一點,但是人生路走得更加「篤定」,過去所有的磨礪,都變成了閃閃發光的「金子」。一個大器晚成的人,以下這幾個特徵很明顯,希望你也有。大器晚成不是空穴來風,其實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真實體現。第一個特徵:為人厚道,心懷善良。厚德之人,必有厚福。
  • 富翁的忠告:能大器晚成的人,往往具備這三個特徵,希望你是
    通過我這些年的經驗發現,能大器晚成的人,往往具備這三個特徵。」01勤於思考富豪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人到中年最缺的是什麼?維持這樣的羈絆只有感情是不夠的,柴米油鹽等生活瑣事也會引發諸多的煩惱和矛盾,而錢財能夠解決家中出現的大多數問題,因而錢財也是維持生活的根本。而財富的賺取,不是光靠努力就行得通,比如現在很多人去的電子廠流水線,一天上班十多個小時,一個月休息不了幾天。
  • 「大器晚成,一看便知」:大器晚成之人,往往有兩個特徵,你有嗎
    大器晚成之人,其實並不難分辨,甚至可以說一看便知,具體而言,大器晚成之人,往往有以下兩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別小瞧,你有嗎?第一個特徵:沉得住氣一個人能否成大器,除了受到個人努力、客觀環境、時勢機遇等因素的影響外,能不能沉得住氣也是一個關鍵。
  • 莫言成功參軍惹眾怒,全村無一人送行,莫言:我是一個晚熟的人
    我國作家莫言就講過「自己是晚熟的人」,莫言自從獲得諾貝爾獎後首次發布了自己新作《晚熟的人》,在裡面就講了自己是個「晚熟的人」,這種高度總結從年輕時候參軍上就能體現,而且是全村無一人送行,但哪怕這樣莫言還是堅持的說道「我永遠是高密的兒子」,不過這裡面卻另有原因。
  • 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往往這兩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各不相同,有些人雖然在年輕時候沒有什麼成就,但是到了晚年,則顯露出大器晚成的一面。不過,在暮年有所成就,難度著實要比年輕人大上不少,通常能做到大器晚成的人,都有這樣兩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 出名要趁早還是大器晚成? 來抖音看 莫言為你解讀「晚熟」
    莫言說,「晚熟」是故鄉的朋友們掛在嘴邊的一句戲謔之詞,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有的人心智開啟較晚,或是沒有表現才能的機會,而一旦機會來臨,他的智力突然大增,才能也顯示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大器晚成。另一種是因為各種原因,有的人在前半生隱藏鋒芒,藉以保護自己,而到了後半生大放異彩,令人刮目相看。小說中的人物,應該屬於第二類。
  • 擁有這四種特徵,往往能大器晚成
    在商界,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企業家,他們人到中年,才通過努力發跡,由此可見,想成功,任何時候都不晚!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器晚成,也是一種境界,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能大器晚成。而那些真正能夠大器晚成的人,通常具備這四種特徵,早晚苦盡甘來,往往能大器晚成,你有嗎?第一,為人處世,能進能退,遊刃有餘。
  • 莫言:母親做的3件小事,點亮了我的一生,很多人卻不在意
    你知道莫言嗎?看過莫言講的故事嗎?莫言說自己是晚熟的人信不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最新的作品《晚熟的人》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是一本莫言寫給自己的書,也是時隔八年後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後的首部作品,莫言自己講述人生的成就主要來自母親3件小事,點亮了莫言的一生。
  • 初解道德經41——老子說的到底是大器晚成,還是大器免成?
    你相信大器晚成嗎?我認為,這世界上沒有大器晚成,只有大器免成。一味的努力並不能成大器,只有順應本性的發展,行事自然,方能成大器!為何這樣說?我們來看下「大器晚成」出處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什麼是所謂的天才:中國兩位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莫言是這樣說的
    幾年前,莫言和楊振寧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北京大學同一平臺發表演講,錄製了"開講"節目。在那段時間裡,主持人問了一個很有靈性的問題:眾所周知,他們兩人都獲得過諾貝爾獎,受到全世界的崇拜。我想請他們談談什麼是天才。文人莫言謙虛地說,他認為楊振寧這樣的人是天才。他說:如果必須的話,我認為楊先生是個天才。
  • 得諾貝爾獎卻被罵了整整8年,莫言的作品為啥不被認可?
    一些人就說莫言作品裡面有醜化中國人的形象,不夠真實,是為了拿獎而寫作。或許莫言自己也沒有想到,一個諾貝爾獎,本該是讓人自豪而振奮的消息最後變成了眾矢之的對象,莫言自己也說在八年裡面看到了太多的醜相,爭風吃醋,倒打一耙,嫉妒誣陷各種各樣的人都有,甚至比作品裡面描寫的還要真實。
  • 莫言獲諾貝爾獎卻被楊振寧嘲諷農民出身,他機智回擊,給國人長臉
    這樣的一個問題隱藏著極強的攻擊性,誰也沒能想到一個德高望重的學者竟然會以居高臨下的態度首先發難。在這之後,更是率先表達了自己的感悟和對諾貝爾獎的看法,言語之中帶有滿滿的自豪與驕傲。那我們的莫言難道就這樣被難住了嗎?事實證明,學會說話也是一門技術,莫言的一番話不僅有力回擊了楊振寧,同時也不失自己的氣度和愛國情懷。
  • 人,不怕大器晚成,就怕人一生平庸
    夢想從來不怕晚,它只怕你從來不敢,不敢擁有夢想,不敢堅持到底。真正可惜的,從來都不是匆匆而逝的歲月,而是你從來沒有過想要開始的勇氣。所以踏實一些,不要著急,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人,不怕大器晚成,就怕人一生平庸」,你怎麼看?
  • 楊振寧問莫言:你我背景不同,得了諾獎啥感受?莫言回答讓人叫絕
    就這樣,央視曾對於兩位諾獎獲得者進行了事實採訪,這一採訪在當時的反響很大,當時在節目錄製過程中,楊振寧就追問莫言:你我的家庭背景不同,我的父親是大學教授,你是農民的兒子,同樣站在諾獎頒獎典禮上的時候,你的感受怎麼樣?這個問題似乎有些犀利,或許楊振寧是出於好意,想深入了解一下文學獎的想法,滿足一下觀眾們的好奇心。
  • 歷代大器晚成之人,都有三個特徵,你身上有嗎
    成功是人生最大的動力,不少人都想要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在什麼時候才能夠迎來成功,更是有不少人在三十歲左右的年齡就對人生產生了失望,他們覺得自己的一生應該就是要淪為平庸了,可是在歷史上,姜子牙活到七十多歲,才等到了人生的機遇,後來輔佐文王成就了大業,七十多歲尚且還能夠在人生中建功立業,
  • 真正的大器晚成的人,一般都有這三徵兆,你看看自己符合麼?
    很多人歲數很大了一直沒有在生活和事業上有所突破,看到別人做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以後常常羨慕不已。實際上也不要盲目的羨慕別人,要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如果你是一塊璞玉終有一天會變成和氏璧。現在自己沒有什麼成就一定不要驚慌,有些人雖然現在一事無成,但這三類人註定都是大器晚成的,今天和我一起看看自己是否是大器晚成之人。
  • 莫言朋友錢包被偷,所有人都把他當成賊,多年後才得以自證清白
    可是到了第二天,他的錢包不翼而飛,眾人都把莫言當成了懷疑對象。原來那天晚上,只有莫言和當地的一位鎮長,以及活動的組織者見過他的錢包,而這位組織者既是作家,又是當地有名的反扒英雄,所以他們料定鎮長和反扒英雄不會偷錢包。再加上失主說,莫言見到那些錢的時候,眼睛射出了貪婪的光芒。所以他們認定,莫言就是偷錢包的人。
  • 具備慧根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
    雖然通過後天的學習,可能得到智慧,但是許多人,他沒有經過學習,也同樣具備各種智慧。對事物存在的現象,知道得非常的清楚。甚至對於人生,也能洞察秋毫。有人說,只有學佛的人,才具備慧根,其實不然。因為真正的大智慧,其實是每個人從來本有的。只不過由於人的妄念太多,將人的這種智慧埋沒起來,所以顯得像是沒有。
  • 那些冒著酸氣,辱罵貶低莫言「骯髒」的人,究竟貶低的是什麼?
    但是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卻有一些人說莫言心底"黑暗"、說莫言是"漢奸"、暗諷他不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各種"辱罵的聲音"不絕於耳。我曾經問過在農村生活的奶奶,莫言書裡所說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是的!
  • 莫言疑代言家鄉天價香菸「泰山佛光」(圖)
    有網友爆料稱,該品牌香菸將推出「莫言限量版」,每支煙均以《紅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勞》等10部莫言小說命名,並採用了極為奢華的紫檀木包裝,限量銷售100套,每套售價20120元。  據了解,這一消息最早由菸草權威論壇逍客網的網友爆料。此帖經微博認證用戶賈敬華在微博上轉發後,迅速引來眾多網友拍磚和微博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