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3904英呎」在臺灣正式召開宣傳記者會

2021-02-09 大公文匯客戶端

        挑戰過撒哈拉沙漠、戈壁及南極長徵,世界四大極地馬拉松已完成其三的凱渥名模林又立,在今年轉換陣地,跟著臺灣知名導演王重正一起飛上青天,拍攝勇敢追尋飛行夢的「3904英呎」一片,體驗在雲海間穿梭的快感,並為最熱愛的極限運動,再添一筆令人激賞的新紀錄。「3904英呎」是王重正導演從現在起展開十五年拍片計畫「52臺灣.臺灣52」的首部曲,將於全臺30個戲院上映。首次擔綱劇情長片女主角的林又立,以電影新人之姿接下女性飛行員角色,第一步就直上雲霄,為自己的演藝生涯寫下新頁。

        以人文電影導演自許的王導,透過藝術時尚的作法,將臺灣人文特色融入電影之中,並以「使看不見的東西,讓你看見。」為核心,擘劃了「為期十五年X五十二部人文故事」的浩大計畫,期待臺灣的精神能透過真實呈現的人文電影畫面,讓全世界都看到。王導表示,「」使看不見的東西,讓你看見」是這個系列重點,感情、中華文化一直是個大家再討論的題材,這個系列就是要讓大家用可以看見的方式,詮釋出這兩項的溫度。」臺灣的美,中華文化的美就在這片土地上深根,在每個認真生活的人身上,在每個腳踏實地努力耕耘的時刻,他希望能全方位地記錄下來,拍成一則一則動人的故事,為所有在爆炸資訊及負面訊息淹沒下感到疲憊的心靈,提供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與觀點。

        「52臺灣.臺灣52」計畫要做的,就是以一年五十二周,每周一個真實且觸動人心的題材,說出臺灣每個角落的故事,誘發每個人心中的溫暖情感,藉以凝聚柔性力量、啟發人文思維,進而開創臺灣電影的新格局、新風貌。

        「3904英呎」使看不見的東西,讓你看見

        以「3904英呎」為例,故事中由林又立所扮演的女主角沈慧欣,是一個年近三十的平凡女性,按照一般人的人生劇本,原本應該是準備進入家庭,與飾演男友的王為結婚生子,溫柔而堅毅地撐起一個家的半邊天。然而,對飛行懷抱著熱情的沈慧欣,為了一窺像日本富士山一樣美麗又神秘的卑南聖山──都蘭山,毅然投入艱辛的飛行訓練,在現實與夢想的交界處,勇敢選擇「築夢」之路。

        喜歡從空中檢視臺灣的王導,改用一個「飛上天空去摸雲」的尋夢故事,讓臺灣的美更具人文價值。當沈慧欣經過重重考驗,終於能夠手握操縱桿,穿過層層雲霧親眼見證都蘭山之美,那種夢想實現的真實感動,相信一定能在電影上映之後,轉化成許許多多人勇敢追夢的力量。

        故事中令人激賞的熱情,以及不甘平凡的鬥志,是每個人都具備但卻一再被忽略、被壓抑的精神。這種看不見的珍貴情感,好比說實現夢想的勇氣、歷久彌堅的愛情、無所不在的關懷,以及突破自我的決心等等,其實就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更蘊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那是真正人文精神,真正的前進力量。王導希望能透過每一部「52臺灣.臺灣52」人文電影中的正面態度及積極作為,讓更多人看見這一股看不見的力量。

        開創中華文化人文電影時尚新紀元

        這計畫正式起跑之後,受到了各界高度的關注,隨著「3904英呎」拍攝完成準備上映的消息傳出,更讓人期待王導及整個電影團隊後續的規劃,其中更吸引著名服裝設計師黃秀瑾以及彩妝造型師張文嫙兩位大師級人物一同參與製作。據悉,目前大計劃的團隊已於四月開始正式運作,接續「3904英呎」的第二部及第三部電影也訂下了拍攝時程,所有的五十二部片預定將在2032年6月拍完。52系列只是個平臺,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周遭身邊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典籍 | 焦雄屏編著——《臺灣新電影》
    整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臺灣社會、政治變化劇烈的年代,相應於這個劇變的,是「電影」以及「劇場」的革命。兩個運動都以與過往斷裂的形式及體質,召喚著新的時代與新的觀眾。尤其臺灣新電影以突破性的成熟美學與本土性的現實關懷,在國際上頭角崢嶸,成為外交頻頻失利下,仍念茲且茲追求身份認同的藝術言說。
  • 旅行團遊三峽 3臺灣電影人喪生
    湖北省落石意外,臺灣旅客三死二傷。
  • 「等一個人咖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 【回歸20年】2017華語金曲獎獻上「香港情懷」
    「2017華語金曲獎致敬香港回歸20周年頒獎禮」新聞發佈會於昨日在香港美麗華酒店召開,並宣佈本屆華語金曲獎將在8月9日於香港灣仔會展中心舉行
  • 書訊19 | 溫情主義寓言:當代華語電影
    》與《一個都不能少》中的視覺政治經濟學分析,或另類的遷移第八章 「人類」,在一個多餘人類的世代:《盲井》中親屬關係和教育的模糊意義第九章 《河流》中亂倫之謎與家庭親屬關係殘跡的展演 後記(發想自《斷背山》):「精髓」抑或「偉大的中國主題」  節選
  • 《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電影預售票
    >《光陰的故事-臺灣新電影》影片介紹:入圍第71屆威尼斯影展「威尼斯經典」(Venezia Classici)單元那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那是1980年代的的臺灣,民歌、民運、解嚴前夕,整個社會在自由的思潮中,即將引爆。由小野、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詹宏志等揭櫫推動的新電影運動,不僅為近代華語電影史寫下了最重要的一頁,也綻放出最燦爛藝術火花。
  • 典籍 | [日]三澤真美惠著——《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臺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
    作者:[日]三澤真美惠著李文卿、許時嘉譯書名: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臺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出版社: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時間:2012年4月       然而,出生於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影從業者,當中不乏劉吶鷗、何非光這樣的人存在,他們脫離殖民支配、跨境進入中國,並以電影人的身份活躍其中。然而,劉吶鷗因中日戰爭期間在上海協助日軍做電影統戰宣傳,被人當成漢奸暗殺。何非光於中日戰爭期間,曾在重慶當導演,拍抗戰電影,但中國在內戰後,無論是國民黨政權下的臺灣還是共產黨政權下的中國,何非光在戰後則不斷被定罪為叛徒,排除於大眾記憶之外。
  • 臺灣「世界球後」戴資穎 全英公開賽再稱霸 │聯合報臺商版0319曬新聞
    臺灣「世界球後」戴資穎昨天在全英羽球公開賽衛冕成功,賽後領獎露出笑容。路透去年成為首位全英公開賽奪冠的臺灣羽將,臺灣「世界球後」戴資穎昨天晚間再完成衛冕大業,她以22:20、21:13拍下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名將山口茜,喜迎本季第二冠。全英公開賽是羽壇歷史最悠久的國際指標性大賽,今年已邁入第108屆,賽事在國際羽球總會新改的制度屬第二級的「超級1000賽」,總獎金100萬美元,小戴奪冠可獲得7萬美元(約臺幣203萬元)獎金。
  • 【聲色場所】2015華語十佳電影投票開始啦
    2015年的大陸電影市場依然是這個星球上最為變態的,超級爛片依然佔據著票房排行榜的前列,但稍有變化的是位列其中的《捉妖記》並非一無是處,從立意到故事,
  • 我不叫「土」狗!國際認證正式正名「臺灣犬」了!
    過去被認為是混種米克斯的「臺灣土狗」通過國際正名為「臺灣犬」(Taiwan Dog)。臺灣土狗非常聰明又忠誠,警覺性也非常強,過去因為被視為混種了米克斯,未獲得正式名稱,但「世界畜犬聯盟」(Federation Cynologique Internationale, FCI)日前於義大利米蘭召開全球會員國大會,正式決議通過將臺灣土狗正名為「臺灣犬」(Taiwan Dog),成為代表臺灣的全球新興犬種之一。目前經過官方血統認證的臺灣犬有6909隻。
  • 【每日一讀】我們的那時此刻:華語電影五〇年流金歲月
    ★五〇年電影流金歲月,爸媽的少男少女時代為什麼秦漢、秦祥林能勾動媽媽的少女心?一代影星柯俊雄,如何成為爸爸心中永遠不敗的抗戰將軍?電影歌曲〈一樣的月光〉如何唱出時代的反省之聲?港英情懷《甜蜜蜜》,香港人「不認不認還須認」中,有著怎樣的矛盾?五〇年電影流金歲月,重現一整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 華語電影「奪冠」明天全美院綫上映 影迷可前往影院觀看
    分享到朋友圈」(天下衛視記者舊金山報導)⏬ 新聞視頻 ⏬疫情從3月爆發以來,全國各地的電影院就需要暫時關閉,許多電影接連延後上映不過就在明天也就是9月25日,由陳可辛導演的華語電影「奪冠」,可以讓影迷坐在電影院內觀看。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女排在近40年間,從不被看好到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首次摘得世界冠軍,再到接連拿下十個世界冠軍的歷程。這期間如何奮鬥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都會在影片中揭曉。
  • 17年磨一劍——臺灣防疫大作戰
    超前部署2019年12月以來,武漢出現病毒性肺炎,臺灣立即予以持續關注。12月31日,行政院召開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啟動邊境檢疫應變,開始對武漢直航班機登機檢疫;疾病管制署針對新型病毒性肺炎召開首次記者會。2020年1月2日,啟動應變中心。
  • 臺灣要搞一場「去華僑化」風暴? 獨家
    臺灣綠營的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提出以「臺僑」取代「華僑」,指出僑委會應服務「臺僑」而非「華僑」,掀起一股「去華僑化」的風暴,不少海外華社批評這種將臺灣與華僑切割的思維。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指華僑是臺灣重要戰略資源。蔡英文強調重視僑生資源。超過半世紀以來,海外華人與臺灣關係密切,也是重要支持力量,大批僑生和海外華人在臺灣作出貢獻,為臺灣增光。
  • 臺北故宮新院長上任「故宮臺灣化」引發熱議│聯合報臺商版0718曬新聞
    新任故宮院長陳其南「故宮臺灣化」引發論戰,藝文界也有兩派不同看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新任故宮院長陳其南一上任,就拋出「故宮臺灣化」政策,引發熱議。文化界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為故宮早已融入臺灣,此說顯示陳其南「拒絕承認臺北故宮」、「心胸狹隘」。另一派認為,「臺灣化」不等於「去中國化」,應給陳其南時間釐清論述。陳其南昨赴故宮南院勘查。他表示,此一議題還會持續,電話中講不清楚,未來他會再說明,「慢慢來,不必急」。
  • 「華語語系文學研究課程」國際學者系列演講
    「華語語系文學研究課程」國際學者系列演講 線上演講
  • 【徵文】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學研究》「女性的臺灣電影」稿約
    「女性的臺灣電影」自即日起徵求論文(非屬本專題之論文仍持續收稿) 導演中心論的臺灣電影史是由男性導演建構的歷史,不論是早期電影的李行、李翰祥、胡金銓或是新電影時期以降的楊德昌、侯孝賢、李安、蔡明亮等,這些男性導演的作品反覆被國內外的學者分析研究,女性相關的電影研究卻鳳毛麟角。
  • 臺灣產業鏈「含中成分」 賴揆要求釐清│聯合報臺商版0330曬新聞
    臺電研判,依目前「供電吃緊」的黃燈狀態,核三廠一號機大修期間,可能會出現「供電警戒」的橘燈。根據臺電官網昨天資訊,臺灣預估尖峰備轉容量率為百分之六點三九,屬「供電吃緊,系統供電餘裕緊澀」的黃燈,已逼近低於百分之六進入「供電警戒」的橘燈。3.經長坦言「今夏供電備轉容量率偏低」
  • 臺灣選舉倒數時 韓國瑜遭「抹紅」
    臺灣「九合一」大選進入倒數,抹黑對手的謠言、威脅訊息滿天飛,高人氣的藍營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不意外地身陷「抹紅」傳言。中央社臺灣六都選情當中,高雄市長選情最有看點。藍營候選人韓國瑜以「光頭菜販」的幽默形象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和基層市民支持。但綠營攻擊其經濟規劃不切實際,並且緊咬其支持「九二共識」的立場不放,認為是共產黨培養出來的接班人。近日臺灣網際網路瘋傳,韓國瑜曾在2001年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讀博士班。該訊息稱光華學院是「培養大陸高官」的機構,教授包括林毅夫。
  • 吳俊輝編著——《比臺灣電影更陌生:臺灣實驗電影研究》
    實驗電影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的產物,在西方已經有為數極為可觀的研究,但放在臺灣,如何討論臺灣的實驗電影?實驗電影在臺灣電影史上的重要性為何?臺灣實驗電影與美術、動畫與紀錄片的連結關係為何?鮮有人去研究。過去三十年,臺灣的敘事電影,甚至紀錄片與動畫,不但早已得到了全世界影展與學界的肯定,並且也受到各種電影理論、學派及人文學科的深入研究,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