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學研究》「女性的臺灣電影」稿約

2022-01-11 愛知學者

一、本刊園地公開,主要刊登藝術史、音樂學、藝術理論、視覺文化相關論文,歡迎海內外學者來稿。來稿以未曾發表者為限,所有稿件均須經編輯委員會送請專家學者評審,通過之後始予刊登。
二、來稿論文以中英文為限,所附之圖版可為黑白、彩色照片或數位圖檔,並請附圖版目錄於文末。
三、有關來稿格式,請參考本刊卷末或《藝術學研究》網站說明:http://art.ncu.edu.tw/journal/。符合撰稿格式及各部分皆完備之文稿,始得受理。
四、本刊中文文稿以一萬字至三萬字為原則。請註明論文題目及其譯名,並附上中英文關鍵字以及三百字摘要。
五、本刊採雙匿名審稿制,來稿內容請勿透露作者身分信息。請另外註明作者姓名、服務機構、職稱、電子信箱、通訊地址、電話,以便聯絡。
六、論文中牽涉到版權部份,請先取得原作者及作品所有權者之書面同意,本刊不負責版權責任。
七、稿件一經刊出,一律贈送當期刊物三冊,不另致稿酬。
八、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物,經本刊收錄後,即同意授權文稿上傳於本刊官網,供讀者下載,並同意授權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絡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等行為。
九、本刊由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學研究》編輯委員會編印,採隨投隨審制度,請將稿件及圖片電子檔寄至編輯部電子公務信箱:JournalofArtstudies@gmail.com
十、本刊聯絡方式:
32001 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300號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藝術學研究》編輯委員會收
網址:http://art.ncu.edu.tw/journal/
電子信箱:JournalofArtstudies@gmail.com 

 

「女性的臺灣電影」自即日起徵求論文


(非屬本專題之論文仍持續收稿) 

導演中心論的臺灣電影史是由男性導演建構的歷史,不論是早期電影的李行、李翰祥、胡金銓或是新電影時期以降的楊德昌、侯孝賢、李安、蔡明亮等,這些男性導演的作品反覆被國內外的學者分析研究,女性相關的電影研究卻鳳毛麟角。然而,回顧臺灣新電影以前的歷史,女性才是銀幕上閃亮的焦點,不論是諜報片、武俠片、愛情文藝片,甚至社會寫實片,女性是影片的「主角」,電影類型最核心的元素。女明星的容貌、身體、真假感情關係是影片行銷的賣點,也是媒體競相登載的「新聞」。女歌星與瓊瑤等女性作家是一整代電影最動人的聲音與文字說故事者。臺灣新電影在1983年素顏露臉,女明星式微,但女性角色在臺灣電影中的重要性不減。千禧年之後,大銀幕不再是電影唯一的主場,新一代的女性導演、製片與編劇崛起,為困頓的臺灣電影注入新的元氣。為探討臺灣電影與女性有關的各面向內涵,《藝術學研究》第23 期(2018/12)將由林文淇擔任客座主編,推出「女性的臺灣電影」專號,徵求下列臺灣電影研究論文:
1、女明星研究
2、諜報片、愛情文藝片、社會寫實片、武俠片等類型電影中的女性研究。
3、女性導演作品研究
4、其他女性相關議題
專題論文投稿請於2018年8月30日前寄至信箱(

格式請依藝術學撰稿格式):
journalofartmovies@gmail.com
非屬本專題之論文請寄至原信箱:
journalofartstudies@gmail.com 



 

Submission Guidelines for Journal of Art Studies

1. This journal primarily publishes articles in the fields of art history, musicology, art theory, visual culture. Scholars in Taiwan and overseas are welcome to submit their articles. Articles previously published will not be considered. All manuscripts must undergo the double-blind peer-review process and will be published only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reviewers and editorial committee.
2. The articles may be written either in Chinese or English. English articles should follow the MLA format for their footnotes, where full bibliographic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provided. References should be arranged alphabetically by author and, within author, by year of publication. When the article is first submitted for review, the illustrations may be low-resolution digital files, but once the article is accepted the author must provide the illustrations in high-resolution digital files and obtain image permissions. 
3. Articles to be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are limited to 8000 to 16000 words, double-spaced, Times New Roman 12-point font. Author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300-word abstracts of their articles, keywords, and on a separate sheet, their names, institutions, job titles, contact addresses, telephone number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4. For accepted English manuscripts, Journal of Art Studies reserves the right to translate the title, abstract, and the keywords into Chinese if the author is unable to provide Chinese translation.
5. Where articles involve the use of copyrighted materials, the authors are required to obtain the copyright owners' consent. This journal will not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copyright matters.
6. When the article is published, the author will receive three copies of that issue of the journal, but no fees.
7. Authors are kindly requested to send Microsoft Word files of articles and illustrations toJournalofArtstudies@gmail.com. 
8. Our contac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Art Studies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No. 300, Zhongda Rd. 
Taoyuan City 32001 
Taiwan
http://art.ncu.edu.tw/journal/
JournalofArtstudies@gmail.com 

內容及排版來自:戲劇與影視學研究

打開支付寶app首頁搜索「9824484」,即可領取愛知學者專屬紅包,最高99元。

全 部 信 息

全部 | 近期截稿 | CSSCI名單

如何查找刊物正確的投稿方式

論文投稿常見騙局與防騙措施

2018年投稿容易中的刊物名單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相關徵文信息合集

【最全名單】全國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

關於我們 | 會議檢索 | 入群

相關焦點

  •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藝術學研究》徵稿啟事
    本刊為半年刊,創立於2006年,由(中國臺灣)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發行,出版藝術史、藝術理論、視覺文化、音樂學領域的優良學術論文
  • 臺灣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課程設置與推薦參考書目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簡介本所特色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成立於
  • 臺灣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課程設置與建議書單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簡介本所特色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成立於
  •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藝術學研究》徵稿
    本刊為半年刊,創立於2006年,由(中國臺灣)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發行,出版藝術史、藝術理論、視覺文化、音樂學領域的優良學術論文
  • 「國立」「中央」大學 - 中國臺灣網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 【徵稿】臺灣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學研究》徵稿啟事
    本刊為半年刊,創立於2006年,由(中國臺灣)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發行,出版藝術史、藝術理論、視覺文化、音樂學領域的優良學術論文。ISSN 1996-1863臺灣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藝術學研究》稿約一、本刊園地公開,主要刊登藝術史、音樂學、藝術理論、視覺文化相關論文,歡迎海內外學者來稿。來稿以未曾發表者為限,所有稿件均須經編輯委員會送請專家學者評審,通過之後始予刊登。
  •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主辦《藝術學研究》第27期
    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為題登記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佛教寺院,有十三所之多。百餘年前的旅人,是否已經有機會探訪這些被認為有普世文化價值的寺院?在日本美術史或東亞美術史的學科領域尚未成形之時,美術相關書籍中並無提供充分的寺院資料,而佛教美術通史更尚未問世。此時,旅行手冊提供的內容是什麼?
  • 比較藝術學的學科定位與研究範圍
    在以上諸種原因的共同催生下,20世紀90年代中國藝術研究院比較藝術研究所與剛剛成立的北京大學藝術學系先後三次組織了「比較藝術研討會」。在此之後,當時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小組召集人的東南大學張道一教授(另一位藝術學小組召集人是已故的中央音樂學院老院長於潤洋教授)更是明確提出,應該把比較藝術學放置在構建整個藝術學學科體系框架之內。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此後一段時間比較藝術學無人問津,甚至中國藝術研究院原有的比較藝術研究所也被撤銷了。
  • 中央美術學院雄居2016中國大學藝術學學科排行榜榜首,美術學獲評世界一流學科
    中央美術學院雄居2016中國大學藝術學學科排行榜榜首,美術學獲評世界一流學科,榮膺中國八星級學科。中國藝術學門類哪些大學學科辦學實力最強?哪些學科榮膺2016中國八星級和中國七星級學科?藝術學門類各一級學科哪些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學科、世界高水平學科和中國一流學科隊列?
  • 吳俊輝編著——《比臺灣電影更陌生:臺灣實驗電影研究》
    《比臺灣電影更陌生:臺灣實驗電影研究》版權頁實驗電影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的產物,在西方已經有為數極為可觀的研究,但放在臺灣,如何討論臺灣的實驗電影?實驗電影在臺灣電影史上的重要性為何?臺灣實驗電影與美術、動畫與紀錄片的連結關係為何?鮮有人去研究。過去三十年,臺灣的敘事電影,甚至紀錄片與動畫,不但早已得到了全世界影展與學界的肯定,並且也受到各種電影理論、學派及人文學科的深入研究,成果豐碩。
  • 【華語電影】「3904英呎」在臺灣正式召開宣傳記者會
    「3904英呎」是王重正導演從現在起展開十五年拍片計畫「52臺灣.臺灣52」的首部曲,將於全臺30個戲院上映。首次擔綱劇情長片女主角的林又立,以電影新人之姿接下女性飛行員角色,第一步就直上雲霄,為自己的演藝生涯寫下新頁。
  • 2020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公示 南京大學立項總數拔得頭籌
    2020年7月7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根據《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管理辦法》《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將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擬立項名單予以公示。
  • ——藝術學理論學科展望
    作者簡介:李心峰,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一、藝術學升門再認識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於2020年6月2日舉辦的「藝術學升門十年:未來的展望」網絡學術論壇可謂適逢其時
  •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公示名單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公示名單 2020年07月13日 12:40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對藝術學名詞 收錄的三點建議
    藝術學名詞審定是藝術學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藝術學名詞的收錄、詮釋、審定水平的高低,不僅準確地體現著藝術學學科發展的現狀,而且清晰地標示出藝術學科的創新能力及學術水準的高低,進一步講,它還關乎中華民族的文藝復興這一根本性目標。因此,無論怎樣強調它的重要性都不過分。我個人以為,應該從國家文化戰略的層面上加以認識和把握。
  • 典籍 | 焦雄屏編著——《臺灣新電影》
    整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臺灣社會、政治變化劇烈的年代,相應於這個劇變的,是「電影」以及「劇場」的革命。兩個運動都以與過往斷裂的形式及體質,召喚著新的時代與新的觀眾。尤其臺灣新電影以突破性的成熟美學與本土性的現實關懷,在國際上頭角崢嶸,成為外交頻頻失利下,仍念茲且茲追求身份認同的藝術言說。
  • 典籍 | [日]三澤真美惠著——《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臺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
    作者:[日]三澤真美惠著李文卿、許時嘉譯書名: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臺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出版社: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時間:2012年4月       該書就地域性而言,以臺灣研究、臺灣史研究為立論軸心,但當時臺灣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下,且該書分析的主要人物,活躍地區遍及上海、重慶。故內容亦包含日本史與中國史的一環。另外,就領域而言,該書企圖從各地區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脈下掌握臺灣電影人的足跡,狹義上雖屬電影的研究,廣義上則可稱為媒體研究或社會文化史研究的一部分。
  • 臺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碩士論文一覽(2003﹣2016年)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104/碩士研究生:郭佳指導教授:陳光興臺灣「獨立音樂」的「反叛」形象與社會屬性初探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104/碩士研究生:陳昇澤指導教授:邱德亮鋼鐵工業地景「文本再現」與「知覺記憶」的張力關係:北京「首鋼」為案例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 【有獎徵文】第10屆發展研究年會
    發展研究始於二次戰後的1950、60年代,經歷1970年代的發展、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所致的危機,到1990年代重新受到重視、21世紀全球化脈絡下持續發揮影響力,作為一個強調跨領域的學科領域,發展研究不僅是國際學界之重要學科,也在去年(2017)正式成為臺灣教育部「中華民國學科標準分類」之單獨細學類。
  • 藝術的跨媒介性與藝術學理論的跨媒介建構
    作為藝術的核心要素,媒介與藝術家、欣賞者、世界和藝術品一起建構了藝術實踐與藝術研究的坐標。在圖像轉向與跨媒介轉向的雙重文化語境中,藝術的跨媒介性研究破除了作品本位與文學中心論,不僅拓展了藝術學理論的研究領域,而且有效地闡釋了各門類藝術之間的共通性,實現了方法論上的跨學科融合,為藝術學理論的跨媒介建構提供了合法性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