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名人抗癌成功的故事,教會我們「自救」和「被救」

2020-12-18 騰訊網

在癌症面前,生命都是脆弱的,無論貧窮還是富貴,著名或是無名。我們常常看到名人因癌症去世的消息,也不乏抗癌成功的喜訊。名人是怎樣抗癌的?讓我們看看下面幾位大名人的抗癌經歷,我們從中找到「自救的勇氣」和「被救的信心」。

▉ 李開復抗癌成功,我求生的意志無比強烈

2013年9月5日,李開復的微博信息截圖中發布消息對外宣布罹患濾泡性淋巴癌第四期。2015年6月30日,李開復通過微博和網友分享好消息,並透露已康復 。李開復後來出版了自己抗癌成功的自傳性質著作《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

在書中,李開復這樣講述他的治療過程:不止採用化療和靶向治療,自己還嘗試了多種自然療法。我最終採用化療和靶向治療雙管齊下。我求生的意志無比強烈。只要有一絲存活下來的希望我絕不放棄。

李開復描述最初的情景:第一位醫生確定我是淋巴癌第四期。唐醫生安慰我:「其實,也不用太緊張,淋巴癌第四期,不見得就是晚期癌症,治癒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李開復沒有喪失「自救的勇氣」。他回憶,確診為淋巴癌以後,我決心全力一搏。我不得不承認是自己過去沒日沒夜的拼搏,把身體拖進了疾病的深淵。我更清楚地知道會形成這些腫瘤的我的身體環境,它若沒有徹底改變,癌症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對我展開下一步的攻擊。我漸漸學會和自己的身體相處,順應身體的需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調整工作狀態,重新開始。

生活和追求事業這兩件事是完全不衝突的。以健康換取成功是不明智的,也無法持久。我告訴自己必須把過去的模式改掉重來。李開複選擇了積極地運動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淋巴系統不像血管配備了心臟動力馬達,它能保持回流暢通的主要原因,就是運動。大病之後,為了補償身體的虧損,李開復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與改變,就是好好睡覺。經過大半年努力,他終於慢慢戒掉了安眠藥和咖啡,多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 巴菲特和格魯夫:抗癌成功取決於心態和意志

美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患前列腺癌,他第一時間將之公布於眾。因其多年來定期檢查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前後比較出差異及時發現病症,後通過活檢確認接下來將接受為期6周的放射性治療。醫生信心十足地告訴他:不會危及生命。沃倫巴菲特樂觀地表示將會接受為期六周的放射性治療。

同樣是高壓力高營養的商界名流、英特爾前任CEO安迪格魯夫選擇了保持良好的心態。他在其自傳《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中講述了自己戰勝前列腺癌的詳細經過。1994年他被確診患有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前列腺癌,其死亡率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居各種癌症的第二位。

他以自己研究半導體科學的研究態度和方法,仔細閱讀了很多研究治療前列腺癌的醫學專業論文和書籍。在知識的涉獵中,他了解到「腫瘤總是要長大的。有時它們長得快些,有時會很慢,但長總是要長的。」在比較了各種治療方案後,他最後選擇荷爾蒙加高劑量植入輻射加外部輻射的治療方案,就是把一個個高放射性種子,一頭繫著線通過數條空管被暫時插入前列腺內。

手術放射治療後,格魯夫進行了體外放療作為補充治療。17年之久,格魯夫仍然非常健康,直至2016年3月去世。抗癌成功的他在自傳中忠告病友:「調查、選擇、治療,而且要快。你需要採取主動進攻的態度。消極等待只能更糟。」

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不一定能戰勝癌症,但能打敗癌症的人都有著一顆堅毅樂觀的心。

▉ 裡根:患有多種癌症也無所畏懼

美國前總統毛倫裡根是個「抗癌壽星」,也是全球總統中的壽星。他74歲開始連續2年內遭遇結腸癌、前列腺癌以及皮膚癌等3種癌症。不過,這位意志力一流的總統在癌症面前並無退縮,他相信現代醫學,接受「常規醫學」療法及腫瘤專家良策。裡根先後多次手術並使用抗癌藥物,最終活到93歲因老年痴呆症病逝。

在他去世前最後一次全身檢查結果顯示其周身均無癌細胞。據裡根首席健康顧問泰勒佛蘭克教授在悼念文章《與裡根在一起的日子》記載,裡根總統一直使用生物基因抗癌藥GENE PEPTIDE來識別殘存在體內的癌細胞並剪斷癌基因鏈,使癌細胞凋亡。

▉ 凌志軍的抗癌感想:分辨哪些是自己應當接受的

凌志軍是《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資深記者和暢銷書作家。2007年2月,他被確診為肺癌腦轉移第四期。2012年3日15的體檢結果顯示:顱內病灶幾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見新的異常,癌胚抗原指標回歸正常。2012年,他出版了《重生手記》,記載他的康復之路。

《重生手記》

1)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堅強,去接受那些應當接受的治療。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去拒絕那些不應當接受的治療。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應當接受的那些是不應當接受的。

2)不要盲目,你要能分辨哪些醫生值得信任。在有了親身經歷後凌志軍說,病人一般有兩種心理:一個是,我不懂醫,不聽醫生聽誰的;另一個就是醫生都是為了錢,不能聽醫生的。但是他表示,這兩種心理都有問題。

3)因為人非聖人,孰能無過?醫生偶爾也會犯錯誤,因此對於醫生的話不能盲從。但是也存在好醫生,醫術、醫德都很高。患者選對醫生對於治療非常有幫助,因為他不僅能有效治病,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引導患者的康復之路。

凌志軍表示,之所以抗癌成功,與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康復之路有很大關係。進入康復期以後,他沒有選擇臥床休息,而是進行鍛鍊來恢復自己的體能,從最初的每天一千米到後來的5公裡,循序漸進的鍛鍊,他收穫的是健壯的體格。

現在的凌志軍像是一個得道的智者,樂山樂水。他喜歡上了攝影,開始發現並捕捉光影世界中的美感,這讓他開始以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畢淑敏說:「他不但奇蹟般地把病治好了,整個人生都上了一個新境界。」

癌症面前,人人平等。關鍵的不是金錢和身份,而是首先要有「自己救自己的勇氣」,其次是要給「醫生和家人救你的信心」。

相關焦點

  • 愛自己別人才能愛你 上帝只救自救的人
    很佩服一個人,佩服這個人死了好多年,還能把這麼多人聚攏到一起,聽他的話,按他的指令行事,這個人就是耶穌,親手創建了基督教的耶穌已經死去了2000多年,現在教堂、教會、聚會點遍地開花,追隨的信徒按億萬計!
  • 兩位抗癌名人的忠告:千萬別做這3件事,看完一生受益
    多少大紅大紫、如日中天的著名成功人士和明星,平時看著前擁後簇,光鮮照人,仿佛集世界寵愛於一生,但當癌症降臨時,人們才驟然發現,原來生命是平等的。是啊,生命就一次,在健康和生命面前,一切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都只是身外之物。然而,如今很多人卻為了這些身外物,整天透支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看看這兩位名人從患癌到抗癌成功的經歷,相信能給您一些感悟。
  • 抗癌記—-分享抗癌成功的真實故事
    如果您的內心有所觸動,那麼請坐下來,聽一聽故事。 01 生命最終倒計 2015年7月,外公因為鱗狀細胞癌住院治療,其實在老人在如何治療的問題上,母親和醫院進行了反覆的協商,母親也是出於孝心,主張儘快給老人手術。
  • 家中凌晨失火,一家人30分鐘成功自救!全靠這招→
    家中凌晨失火,一家人30分鐘成功自救!↓ ↓ ↓凌晨家中起火一家人上演「教科書式」自救1月5日凌晨4點多,廣州市白雲區一小區發生火災,有3人被困現場,接到警情後,黃石、齊心、南湖、金碧、新市共5個消防站11輛消防車趕赴現場處置。
  • 救命題!溺水時如何自救互救?
    兒童的好奇心和缺乏水上自救意識和能力,是造成兒童溺亡的重要原因。 結合深圳市實際情況深圳市紅十字會與晶報聯合開展暑假安全第一課——2020年水救公益培訓活動。
  •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有些弟兄姊妹因著對教會認識不足,對真理認知不夠,隨意更改上帝的福音,用真理之外的信息來吸引人加入教會,使人信仰根基不牢,造成的結果是:他們遲早會走。傳純正的福音,我們必須要認知福音的本質(福音的真諦)。
  • 女孩墜湖後「教科書式自救」,這些溺水自救法,有必要教會孩子
    保姆級溺水自救教程,關鍵時刻能保命,家長有必要讓孩子掌握有人看完女孩自救現場視頻後表示:「不就是大字型漂浮嗎,我覺得挺簡單,不就跟躺床上一個道理嗎?」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有網友對這種觀點進行糾正:「我學過遊泳都做不到漂浮這麼久」「胸挺起來脖子後仰,就像站軍姿,腿才會飄起」。
  •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名人故事素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名人故事素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中考作文熱點素材積累:名人故事素材匯總   她在讀初中時,作文極好而數學極差,幾次考試都不及格。為了對得起父母和老師,她硬生生地把數學題死背下來,三次小考,數學都得了滿分。數學老師認為她成績的提高是因為作弊。
  • 楊曉林:《流浪貓鮑勃》:人先自救而後天救之
    國產片也有名騷一時的《忠愛無言》,高位截癱老人和「二貨」狗相濡以沫,自食其力的劇情,比之《忠犬八公》投桃報李,逝後苦等的故事更豐厚,更富戲劇性。《流浪貓鮑勃》與《忠愛無言》故事構架相似,都是講弱勢群體與動物的互救和浴火重生,而流浪貓和社會棄兒相互救贖的故事,最易引發當下觀眾的憐憫鍾愛和敬意。
  • 3位頂級安徽名人,歷史上呼風喚雨,你認識幾位?
    前段時間,我逛了一趟安徽名人館,漸漸地,喜歡上了安徽,對安徽名人,更是痴迷!沒想到,安徽真的是人傑地靈! 今天,我們繼續聊聊安徽的那些名人,這次,我們換個方式來講述,選取3位頂級安徽名人。
  • 曾有7位名人拒上鐵達尼號,理由稀奇古怪,誰知卻救了他們的命
    鐵達尼號在1912年的觸冰沉船事故舉世聞名,這是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海難,很多人都曾為之感到惋惜和遺憾。這次事故總共有1571人喪生,其中更是存在許多名流政要,比如當時的世界首富亞斯特四世,還有美國梅西百貨公司創始人史特勞斯等等,無論他們身家多麼顯赫,最終還是全部沉眠在了北大西洋的深海之中。
  • 抗癌俱樂部的抗癌故事:用樂觀態度積極面對疾病
    每年的4月15日是全國抗癌日,我們為您講述來自抗癌俱樂部的抗癌故事。正在健身器材上鍛鍊的西安市民朱小朵今年54歲,兩年前身體突然出現異常,長了一個小小的腫塊。由於她當時忙於照顧生病的妹妹,也沒有在意自己身體的不適,直到去年3月份,她才去社區醫院做了檢查。朱小朵:「醫生說你先住院,再做詳細檢查。我說我知道,他說你知道你是啥問題,我說腫瘤。」
  • 《救貓咪》|優秀的故事線,是劇本成功的關鍵①
    《救貓咪》的作者布萊克·斯奈德在書中是這樣解釋,「如果我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我想不到,這就是好的故事線了。布萊克的父親是一名製片人,可以說他從小是在電影的薰陶下長大的。《救貓咪》系列圖書一共分為三部,從起筆到發表,從迷茫到豁然開朗,作者布萊克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全部心路歷程。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第一部的前兩個章節,主要解決如何為劇本選取合理故事線的問題。
  • 自救和技能還有意識或者思想是什麼關係?(遊泳的每一釐米)
    不知道別的遊泳教練到底是把遊泳當成一種自救技能來教,還是僅僅是當成一種鍛鍊身體的體育運動來進行教學;而個人在教學員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大部分我都會要求學員多來幾次也會親自下水再教教學員關於踩水的動作,已經怎麼把踩水和遊泳自由的切換;而在這幾天以前個人也都是認為只要是教會遊泳再加上踩水,多少也算是一種自救的技能了;
  • 6位院士每人一個「抗癌處方」,研究癌症幾十年,救了無數人
    為了打敗癌症,坊間關於抗癌、防癌的「神話」從來沒斷過,這也讓很多人走了彎路。 今天,39健康網小九總結了幾位健康專家的防癌抗癌經驗,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 「很多癌症是吃出來的,飲食記住5個字」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郝希山表示,癌症的發生和飲食息息相關,十大高發癌症當中,大約有7~8種和「吃」有關,所以,想要預防癌症,飲食上一定要多下功夫,記住這5大字:粗、淡、雜、少、素。
  • 須知:癌症「有救了」,3種「硒食物」敞開吃,防癌抗癌更長壽
    在我們身邊,患癌的人越來越多,癌症之所以難治療,主要是當癌症被發現的時候,很多都已經處於晚期,那麼癌症來臨前,身體都有哪些徵兆呢?癌症「有救了」,3種「硒食物」敞開吃,防癌抗癌更長壽1:「蘆陽芝」屬於一種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於華南熱帶至馬來西亞、爪哇、加裡曼丹。目前在我國西藏等地也有部分生長。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還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有利排便。
  • 女孩意外落水不會遊泳,靠這招成功自救→
    強大的心理素質+自救知識到底會發揮多少作用近日,在北京豐臺區一個不慎落水的女孩給了我們自救示範她憑藉自救知識和強大心理素質實現「教科書般」的自救8月27日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公園的水面上一個女孩漂浮著當目擊者試圖詢問女孩情況時
  • 這4位歷史名人,是我們小時候的榜樣,長大後才了解他們是壞人
    歷史上有很多非常有名的人物值得我們去學習,可是我們認識的他們並不是全面的,而且有很多小的時候聰慧有禮貌,值得我們去學習,但是長大後卻完全變成了另外的樣子。歷史上就有這樣的四個名人。李紳第一個人就是李紳,乍一聽他的名字可能會非常陌生,但是到聽到他的作品的時候,那就是非常熟悉了,他的有名的作品《憫農》簡直是膾炙人口,教會了許許多多的年紀小的孩子們不要去浪費糧食,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一心一意為人民著想的人物,然而真實的他卻不是這個樣子的,真實的李紳是一個典型的貪官,壓榨百姓,簡直是罪不可赦
  • 洪江區開展「防溺水,學自救」安全教育活動
    紅網時刻懷化7月6日訊(通訊員 劉文穎 羅久久)「來,壓胸時,把雙手放在兩個乳頭之間,兩手併攏,垂直用力朝下壓4到5釐米深……」懷化市二醫院專家志願者在手把手的指導雷鋒青少年學習心肺復甦搶救溺水者的方法。
  • 我的家風故事:父母教會我「忠信篤敬 真善美仁」
    我的家風故事:父母教會我「忠信篤敬 真善美仁」 2020-01-10 1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