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到爆的日本俳句,句句入心

2020-12-18 達菲讀書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傳統古典短詩,由5、7、5一共17個音節組成,短小精美,意境綿長。

安德烈·貝勒沙爾曾說過「俳句是傳播微光與戰慄的詩」;

而法國作家羅蘭·巴特則稱讚其是「最精煉的小說」;

而有評論家把俳句比作一口鐘,沉寂無聲。

我知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小林一茶

流螢斷續光,一明一滅一尺間,寂寞何以堪——立花北枝

不見方三日,世上滿櫻花——大島蓼太

山谷明月光,流螢皆彷徨——與謝蕪村

人世間,流浪人歸,亦若回流川——《深夜食堂》

盛夏陽光裡,聽見蝴蝶相觸聲——松瀨青青

曼珠沙華開簇簇,正是吾身安睡處——種田山頭火

雪融豔一點,當歸淡紫芽——松尾芭蕉

天也醉櫻花,雲腳亂蹣跚——荒木田守武

花影婆娑欲踏踩,懸崖櫻樹月色明——原石鼎

怎麼樣,是不是很美?

不同的文體,但感情韻味確實一樣的。

有空更要去日本看看呀。

相關焦點

  • 《風雅俳句:正是麥秋時》:感受俳句的美
    俳句這種短詩,由十七字音組成,共三句,不講究押韻,但應有季題,即反映表現季節時令的標題,如春、夏等。其發展至今,已成為一種格調高雅又古典的詩,這詩中承襲了日本詩歌創世以來的審美意識,且以生活中的現實事物來作為題材。從創作者創作出的俳句到閱讀者的閱讀體驗,無不體現出一種美學意蘊。在日本的俳句發展史上,各個時期都有出名的代表人物。
  • 俳句 日本文學式的一瞬
    漢語中俳諧的意思是詼諧戲謔,難登大雅之堂,不過,日本人把俳句發展成了日本詩歌的代表體裁,「俳」的本意已無足輕重了。    對俳句的最初印象,自然是松尾芭蕉的名作:「閒寂古池旁,青蛙跳進水中央,撲通一聲響。」此後,就是美國詩人龐德那首據說深受俳句影響的《地鐵車站》。芭蕉的意境頗富禪機,龐德的意象韻味深遠,但對於中國古典詩詞的愛好者而言,為俳句所傾倒,似乎有點困難。
  • 日本俳句:「拭去眼角的珠滴」
    一般來說,如果譯詩是以傳達意美為標準,那麼大部分詩是可譯的。但詩的形美,有的可譯,有的不完全可譯,有的則完全不可譯。至於音美,包括音律、音韻、特殊的修辭法等,是不可譯的。翻譯俳句,大致也如此。5、7、5三節構成的漢俳。從形式看,類似日本俳句,但缺點是由於漢字不同於日本假名,信息量大,內容要膨脹許多,顯得鬆散一些,不那麼凝練。但譯成長短句也未必就完美無缺。看來,兩者各有長短。
  • 松尾芭蕉俳句紹介/日本經典俳句賞析
    上の青い文字「春麗的童話世界」をクリックしてね親們,請迅猛點擊藍字「春麗的童話世界」並關注哦続いて、俳句日本で一番代表的な俳人というのは松尾芭蕉(まつお ばしょう、1644-1694)で、江戸時代前期の俳諧師(はいかいし)と言われます。現在の三重県伊賀市出身。それで、松尾の名作とその中國語訳を見ていきましょう。
  • 昕餘傳媒|讀書創造美!俳句之詩意生活!
    陳黎老師帶來百草園的,是他今年翻譯的三本俳句集——松尾芭蕉俳句300、小林一茶俳句300和與謝蕪村俳句300。三部書的原作者被並稱為日本三大俳人,其在日本古典詩歌圈中的地位或與李白、杜甫、王維在中國古詩圈中的地位相當。陳黎老師用他特有的詩心與詩才,帶領書友領略俳句之妙。俳句是日本詩歌的一種表現形式,常以五-七-五形式共17個音節組成,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短的詩。
  • 日本經典俳句欣賞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類似於中國的絕句,俳句大多有「禪」的意味,並與侘寂、幽玄等日式美學相通。 第一次讀到日本俳句時,就被其雋永質樸的內容,溫鬱深沉的情感所吸引。如若懂得日語,更能體會俳句的美好,也更能貼近作者的本心。
  • 日本民俗文化:俳句是什麼
    日本俳(pai,音同排)句是由中國古代漢詩的絕句這種詩歌形式經過日本化發展而來,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結構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構成。以三句十七音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嚴格,受「季語」的限制(季語就是與該季節相關的詞彙)。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
  • 一明一滅一尺間,寂寞何以堪——盤點那些驚豔眾生的日本俳句
    可這樣一句極具中國古典韻味的詩歌,卻來自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中華詩詞的燦爛文明早已鐫刻在每個中國人的骨子裡,那種驚心動魄的美是難以用隻言片語去描述的。大多是時候,最能直擊心底的絲絲縷縷的情愫,都出自一種無言的意境,它帶給人的是一種綿軟悠長的回味。但遺憾的是,只有極少數的人了解日本的俳句。
  • 日本俳句相比中國古詩有什麼特點?
    日本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古典短詩。嚴格的俳句必須符合兩個規則:第一,俳句由三行(5-7-5)共十七個音節組成,這裡的音節以日文(假名)為標準。第二,俳句中必須要包含有一個季節語。可以是春、夏、秋、冬、新年、節日等季節用語。
  • 日本俳句:對唐詩絕句的不完全模仿
    日本俳句能得到法國著名詩人貝勒沙爾如此讚賞,起初我是有點嗤之以鼻的。 第一次接觸這些古典短詩的時候,已經可以追溯到五六年前了,那時候我對古今中外的詩歌頗感興趣,搜集的中外詩集電子書幾乎佔了6G的空間,而歸類在「日本卷」的那幾十本詩集裡邊,剛好收錄了三本日本俳句精選
  • 日本最偉大的俳句詩人,走在奧之細道上
    俳句是日本古典詩歌形體最小的一種——分上、中、下(五、七、五)共17個音組成。要求必須有一個「季語」,就是要求必須出現一個能代表季節時令的詞語並且只能有一個,如春夏秋冬,松梅竹菊等等。作為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詩,日本俳句最是出奇和簡單,在極盡短小的篇幅內,滿是剎那間靈性的爍光,餘韻儘是禪意。
  • 俳句之美:最深的感情,卻能用最短的話來傳達
    一條攝製組去臺灣花蓮拜訪了陳黎,請他講了講俳句之美,並且重溫了兩位日本俳句大師的傳奇人生。口述| 陳黎編輯| 倪蒹葭松尾芭蕉還給自己的一輩子的愛人壽貞尼寫過好幾首情詩,其中一首是他在旅途中得知她去世以後創作的:秋近,心相親——四疊半的小空間他沒有直接寫自己對愛人的思念,而是寫自己與幾個門生聚在四疊半(意思是四又二分之一個榻榻米的大小)小房間裡吟詩、悲思的心情。言在此而意在彼,句短情長,充滿含蓄之美。
  • 露水的世——品味日本俳句裡的禪
    一、什麼是俳句?俳句是一種日本的古典短詩,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組成;以三句十七音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俳句用詞簡潔,意境深遠,引人遐想,回味無窮。俳句風格多樣,有的樸素自然,有的華麗絢爛,有的詼諧幽默,有的古典優雅,蘊含禪意,幽寂空明。二、俳句的起源十五世紀中國的樂府詩傳到了日本,備受日本詩人喜愛,他們從中發展出一種格調高雅、古典詩——連歌。
  • 松尾芭蕉の人生と俳句
    俳句は、四季を連想させる季語が入っていなければいけません。似たような形式に川柳がありますが、こちらは季語を入れる必要がないという違いがあります。松尾芭蕉の「奧の細道」とは 江戸の俳壇でも芭蕉は頭角をあらわし、財政的にも裕福な弟子に恵まれて安定しました。そして、己の地位を確固たるものとして34歳で俳諧宗匠として獨立します。
  • 日本美學裡的侘寂,俳句大師13首經典俳句推薦
    日本的明治時代至昭和時代,是文學大師們群星閃耀的時期。有我們熟知的樋口一葉、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坂口安吾、泉鏡花、織田作之助、太宰治、田中英光、森歐外.......而正岡子規正是憑藉俳句詩歌,成為日本文學史上不可繞過的一位。
  • 俳句詩人鍵和田秞子:溥傑在日本很有知名度
    從間雜的漢字可知,她是日本幾個俳句協會的會員,出過不止一部詩集。如此看來,我與鍵和田秞子見面最早應該在1993年。依稀記得當時受中華詩詞學會的委託,我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與日本俳句女詩人訪華團的座談。那時我尚年輕,為何讓我參加?
  • 日本俳句,寫成這個樣子,也算詩嗎?
    日本的俳句也通常被視為一種短詩,其中的一些名作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最著名的應該是松尾芭蕉的這句:「古池——青蛙躍進:水之音。」這個俳句通過視聽上的簡單描摹,向我們展現了一副動靜結合的畫面:青蛙撲通一聲跳進了池塘。像這樣的句子也算詩嗎?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明白俳句是怎麼出現的。
  • ——俳句三聖外又一驕/嬌
    何以說她是日本俳句三聖(芭蕉、蕪村、一茶)外又一驕/嬌?千代尼(Chiyo-ni,1703—1775),又稱「千代女」,或「加賀千代女」,是最為世人所知的日本俳句女詩人。她小松尾芭蕉(1644—1694)五十九歲,是他的再傳弟子,可說是女版的芭蕉、女中「俳聖」,在俳句幾乎是男性作者天下的那個時代,為女性創作者佔了一席之地。
  • 小宇宙,大趣味,三行俳句見眾生
    俳句具有含蓄之美,旨在暗示,不在言傳,簡短精練的詩句往往能賦予讀者豐富的聯想空間。 當代俳句學者山下一海,曾各以一字概括三大古典俳人特徵: 芭蕉——「道」 蕪村——「藝」 一茶——「生」 但三大俳人的詩句之美,因語言所隔,一直未能以更完整的姿態、適時走入中文讀者的世界,網絡上、書本間流傳的不過是隻言片語。
  • 神做舊:一個中國人用古典日語翻譯了葡萄牙人寫的英文俳句
    彼は日本文化が大好きだったようで、第二次大戦前に英語教師として日本にやってきました。戦爭が始まると敵國の人間として強制収容所送りにされましたが、なんと日本を支持して、日本國籍を取得しようとしたというから驚きです。 說到俳句傳播到海外,英國文學家布蘭斯功不可沒。他十分喜愛日本的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來到了日本,擔任一名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