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俳(pai,音同排)句是由中國古代漢詩的絕句這種詩歌形式經過日本化發展而來,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結構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構成。以三句十七音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嚴格,受「季語」的限制(季語就是與該季節相關的詞彙)。
俳句是一種有特定格式的詩歌。俳句的創作必須遵循兩個基本規則:
1.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個音組成,當然了,這是以日文(假名)為標準的。
2.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所謂季語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節用語。在季語中除「夏季的驟雨」、「雪」等表現氣候的用語外,還有象「櫻花」、「蟬」等動物、植物名稱。另外,如「壓歲錢」、「陽春麵」這樣的風俗習慣也多有應用。這些「季語」通常帶著現代日本人民對於幼小時代或故鄉的一種懷念眷戀之情。
日本官方說法是,俳句的原型是中國古代漢詩中的絕句。日本著名俳句詩人正岡子規曾說:「俳句、和歌、漢詩形式雖異,志趣卻相同、其中俳句與漢詩相似之處尤多,蓋因俳句源於漢詩絕句之故。」日本的俳句詩人大部分能寫漢詩,也有很多人把中國的漢詩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長夏草木深,武士留夢痕」(原文:夏草や 兵どもが 夢の跡 )便是引自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
俳句欣賞
ふる池や 蛙飛込 水のおと
閒寂古池旁,蛙入水中央,悄然一聲響
-松尾芭蕉
梅の奧に 誰やら住んで 幽かな燈
梅林深處何人宅,半星燈火漏幽微。
-夏目簌石
春雨や 傘高低に 渡し舟 渡船春雨至,船上傘高低-正岡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