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高端化,小紅棗變身「搖錢樹」——陝西清澗脫貧攻堅採訪見聞

2020-12-22 新華社

新華社西安12月18日電題:深加工高端化,小紅棗變身「搖錢樹」——陝西清澗脫貧攻堅採訪見聞

劉彤、張瑜

已是寒冬,本該是黃土高原農民一年中最清閒的日子,但陝西省清澗縣玉家河鎮舍峪裡村的韋峰峰今年卻沒有閒下來,「縣裡建起了紅棗加工廠,我們幾個剛剛脫貧的村民正在謀劃如何流轉承包其他農戶的棗林,讓脫貧成果更加鞏固。」

小小紅棗曾是陝北數萬棗農的致富寄託。今年40歲出頭的韋峰峰介紹,舍峪裡村地理條件優越、日照時間長,村裡紅棗被稱為清澗「棗王」,20世紀90年代,一些村民家一年的賣棗收入就超過了10萬元。

但一段時間以來,受市場疲軟、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等因素制約,清澗紅棗價格低迷,棗農積極性嚴重受挫,棗林棄管撂荒,紅棗產業不斷萎縮,出現了「保不住棗樹、種不出好棗、賣不出好價」的僵局。

怎麼辦,怎麼幹……這成了陝北棗農們思考最多的地方。

2019年11月,投資3.4億元的清澗北國棗業公司試產成功,清澗紅棗產業迎來了復興的曙光。北國棗業公司副總經理王維崗說,公司以紅棗深加工為主,堅持走高端化路線,目前已吸納清澗本地職工108人,其中貧困人口38人,每年可消化紅棗兩萬噸,帶動數十萬名棗農增收。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2020年清澗啟動了棄管撂荒棗林管護工作,通過政策引導、財政支持、低產改造、技術指導、訂單收購等方式,全面增強棗農信心,提高紅棗產量和品質,引導紅棗產業進入良性循環。

「今秋鮮棗剛熟,北國棗業公司就以每公斤5.2元的價格收購,價格比往年高出兩三倍,我今年光紅棗收入就有3萬元。」提起今年的紅棗收入,韋峰峰臉上樂開了花。

「像我一樣,現在縣裡很多棗農重新拿起鋤頭,在棗林地裡謀求致富的新路。」他說。

清澗縣委書記溫江城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紅棗產業的發展,關乎清澗脫貧攻堅的成色。龍頭企業連接起了市場端和農戶端,補齊了產業發展短板,讓清澗紅棗產業看到了希望,讓棗鄉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有了信心。」(完)

相關焦點

  • 秦奮有新貌丨清澗把致富點子連成串 貧困戶日子跟棗子一樣甜
    編者按:省政府2月27日批准銅川市印臺區等29個貧困縣(區)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陝西所有貧困縣全部摘掉貧困帽子,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 明日開播丨助力脫貧攻堅,國網陝西電力重磅推出「長安十二食辰...
    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置於突出重要位置,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國網電商公司、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特別策劃「雙蛋黃」驚喜現身,直播主場將由兩位主播,兩位嘉賓組成,攜手變身「網紅」直播帶貨。
  • 陝西神木:黃土地上奏響致富協奏曲 脫貧攻堅匯成金色小康路
    大力發展果業、紅棗、羊子、小雜糧、中藥材等特色產業,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村村都有主導產業、有項目基地、有帶動企業、有增收渠道,結出累累碩果,讓產業發展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大引擎。
  • ...變身「搖錢樹」——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富裕村的脫貧之路
    核桃樹變身「搖錢樹」——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富裕村的脫貧之路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彭璐【偉大壯舉·扶貧印記】近幾年,吳應仲家有多件喜事:家門前的道路硬化了,建了小洋房,發展了核桃、魔芋、雪蓮果等產業。住新房、走新路、收入節節高,都是天大的美事,70歲的吳應仲笑容滿面,他怎麼也想不到在古稀之年還能看到這般翻天覆地的變化。吳應仲所在的富裕村,地處渝黔交界處。由於深處大山、交通閉塞,長期以來,村民生活窮困。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土特產」變身「金疙瘩」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土特產」變身「金疙瘩」 2020-09-29 20:16:00來源:央廣網
  • 陝北革命老區再添脫貧路 清澗至子長高速公路正式通車
    12月11日,陝西省榆林清澗至延安子長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營。清澗至子長高速公路是陝西省高速路網規劃中連通G65包茂高速與G6521榆藍高速的重要組成路段,是與已通車運營的綏延主線(綏德至延川)打包捆綁的陝西省第一條高速公路PPP項目,路線長度30.061公裡。項目起於清澗縣城以北的西賀家溝,設清澗北樞紐立交與綏延高速公路相接,終點在子長市吳家坪東。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疆網信辦在絲路村落上的扶貧記述
    託特塔什村全部脫貧,近期通過了全國脫貧攻堅普查驗收,兩個深度貧困村完成了退出驗收工作。三個村「兩不愁三保障」「五通七有」等全部達標。建強基層黨組織 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工作隊動員全村20餘戶養牛大戶,爭取各方支持,建成可容1200頭牛的養牛合作社;每年為85戶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項目,利用「四個石頭」合作社提升農產品品質,幫助村民銷售核桃、紅棗等農產品,29戶貧困戶入股每戶每年分紅1000元;玫瑰花種植和加工產業鏈形成,進一步拓寬了致富門路;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打造小麥良種品牌;「艾德萊斯出天山」服裝合作社成熟運營,服裝設計產品升級。
  • 高原綻放笑顏——青海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高原綻放笑顏——青海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2020-07-13 20:02:24   來源:新華社
  • 「煤改電」烤出好香菇 沙窩窩變成「聚寶盆」——陝西榆林脫貧攻堅...
    新華社西安12月19日電 題:「煤改電」烤出好香菇 沙窩窩變成「聚寶盆」——陝西榆林脫貧攻堅採訪見聞劉彤、王新月「半夜起來加黑炭,燻得花菇黑黜黜,白天瞌睡眯瞪瞪,黑菇撂進沙溝溝保住脫貧成果,我們的底氣更足咧!」酸梨海則村黨支部書記佘廣軍說,作為曾經的貧困村,在脫貧攻堅政策的幫助下,村裡組建的種植合作社已發展到146座大棚,由60戶村民共同經營,種植花菇、葡萄、草莓等果蔬。「合作社現有花菇25萬棒,年產量可達50萬斤,在『煤改電』政策的支持下,我們村的花菇品質逐日提升,讓我們沙窩窩變成了聚寶盆!」
  • 【脫貧攻堅】南平順昌:幫貧困戶找到自己那棵「搖錢樹」
    【脫貧攻堅】南平順昌:幫貧困戶找到自己那棵「搖錢樹」 2020-08-1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策勒縣:紅棗產業在競爭中更優更強
    目前,策勒縣紅棗種植面積超過15萬畝,年產量超過3萬噸,總產值4億多元。紅棗產業已成為當地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基礎,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帶動引領作用不斷顯現。程曉輝說,通過這種利益共享的方式,不僅減輕了企業生產環節的壓力,還激發了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帶動農戶提升效益、助力脫貧攻堅。策勒縣固拉合瑪鎮託格拉吾斯塘村村民努爾古麗·吾布力卡斯木今年和丈夫一起承包了100畝紅棗林,到絲路紅公司當起了管地工。每天一早,努爾古麗和丈夫騎著電動車從10公裡外的家準時趕到生產基地上班,精心管理承包的紅棗林。
  • 陝西脫貧攻堅紀實網絡傳播活動啟動 華商傳媒集團董事長周懷忠介紹...
    今天,我們在秋色秀美的鹹陽湖景區,見證「決戰決勝譜新篇·文化扶貧在行動」陝西脫貧攻堅紀實網絡傳播活動啟動,此時此刻我覺得既飽含詩意又充滿鬥志。正如文化和扶貧結合,展現了新時代陝西人意氣高昂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鏗鏘步伐。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⑦】詩詠陝西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幸得扶貧搬大宅,春風送暖化愁腸。 脫貧後的家鄉張鳳玲青磚黛瓦木雕窗,氣灶明庭水廁房。 鄉村見聞劉紅飛東風陣陣暖村莊,翁捧楹聯滴字香。紅棗離盤開話匣,黃牛帶犢旺農桑。 題蔣家坪脫貧攻堅劉紹波蔣家坪上綠萌梢,鳳嶺延綿起碧濤。鷹子石前尋古蹟,清明雨後採新毛。
  • 陝西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職工:休養,充電,再出發
    日前,陝西省工人療養院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職工。記者趁著他們療休養期間進行採訪,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感受。「不習慣。」12月15日,陝西省總工會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職工療休養活動啟動,長期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為工會扶貧工作作出較大貢獻的幹部職工住進陝西省工人療養院,進行健康檢查、溫泉療養、文體活動等,舒緩壓力,調適身心。同時,大家不忘交流脫貧工作經驗,分享脫貧攻堅成果。
  • 【決勝2020】 「繼續在致富路上奔跑」——湘鄂皖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近期,「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南線採訪團奔赴湖南、湖北、安徽三省,深入30餘個採訪點探訪當地脫貧攻堅「答卷」。從秘境湘西到魅力恩施,從山城懷化再到梨都碭山,採訪團親身見證了一個個曾經的貧困村正發生著喜人變化,一個個特色的扶貧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一張張充滿自信的面龐神採飛揚……政策指路:不掉一村、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外來媳婦的扶貧路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 科技支撐 讓佳縣「紅棗羊」品牌唱響全國
    陝西省佳縣於今年2月實現全縣整體脫貧摘帽,正在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產業扶貧是工作重點。習近平總書記4月20日在陝西考察時強調,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羊產業是佳縣實現脫貧摘帽的重要產業支撐。
  • 陝西地礦集團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 三秦企業文化網
    陝西地礦集團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時間: 2020-05-19 15:05:23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