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花鳥畫,用筆恣肆浪漫,取宋元遺韻

2020-12-22 久藏文化SJZ

宋元時期是中國畫歷程中的一座高峰,其無論是山水還是花鳥,都有蓬勃向上的發展高潮。而宋元時期開創處融合博大與精微濃鬱並存的全景花鳥畫,在清逸、華麗與素樸中既具有清逸淡遠的自然美感,又不乏細膩瑰麗的詩意刻畫,獨具花鳥畫特有的秀潤意境。

讀郭慧慶的花鳥畫,留下一個印象,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表達讀後感受:簡淡,清雅,古韻。蘊藏其間的,是簡淡之美,清雅之美,古韻之美,這也是郭慧慶花鳥畫創作的審美趨向,亦或是他花鳥畫作的美學品格和藝術特徵。郭慧慶的作品在構圖、筆墨、設色和意境營造方面均流露出冷逸清新之感,具有傳統文人畫的風雅,在幽深的古意雅韻的色彩是內心的寫照。

郭慧慶作品《清氣隨風》

觀郭慧慶的花鳥畫他的用筆、用墨、用色皆取諸宋元之法,作品裡蘊涵著較為濃厚的宋元繪畫氣息和味道,這份古意讀起來讓人感受到一股平和靜謐的生活氣息。

郭慧慶作品《千裡清秋》

郭慧慶在宋元繪畫下足了功夫,因此他的作品有充實的古典寫意性。臨摹是通往創造的一條捷徑,他在宋人鉤勒和元人墨花墨禽中自由倘佯,加之筆性矯健,所作花鳥走獸飛禽作品細謹精雅,頗為可觀。而除了臨摹外,郭慧慶靜心放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反反覆覆地研究,直到品讀出宋元繪畫的「靈魂」與「精神」。

郭慧慶作品《幽谷早春》

臨摹是取其「形」,讀畫是取其「神韻」。郭慧慶「入古」體味對宋元之法的深究細研,是他對傳統繪畫一種精神上的領悟和把握,而非是形式和表象上的照葫蘆畫瓢。他曾言:「學習傳統經典不是學習形式上的外在皮毛,而是深入到傳統內核,深刻把握傳統經典的內在精神與氣息。」

郭慧慶作品《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郭慧慶的花鳥畫上,宋元工筆與花鳥寫意、抽象精神與具象形態等元素相結合,融寫意的神韻與工筆的精細於一處,一張一弛,疏密有致,流露出雅韻悠長的感性內美。他畫裡的花鳥生命,哪怕是壽石,一片殘葉都單純安寧,仿佛心靈蕩漾在純粹的自然萬物上,筆墨間洋凝聚了生命的律動。

郭慧慶作品《香似海沉濃似酒》

在郭慧慶的作品中,不管是松青寒梅,或是玉蘭芙蓉,亦或是靜靜佇立、梳理羽毛、展翅飛翔的鳥兒,都彰顯出他對宋代工筆畫傳統的繼承。色與墨交融,情與景呼應,工筆與詩意相映,借物抒情,以清幽曠遠的意境表達對人生與自然生態的理解和感悟,觀賞者無不心領神會,受到莫大的生命啟示與藝術感染。一幅一幅的花鳥作品,傳遞出如此豐富的思想情感信息,其藝術語言在寧靜致遠中淨化自己的心靈

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張守成的花鳥畫,設色典雅,韻味十足
    早年專攻宋元工筆,清新豔麗、刻畫入微,富有情趣。山水畫亦規範宋元,深入堂奧,並得師傳煙雲變幻、清潤而兼渾厚之特點。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張守成1918年生於上海市上海縣莘莊鎮(現為上海閔行區)一殷實人家。在他祖父的影響下自幼酷愛書畫,十八歲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 花鳥畫大師陸抑非:兼工帶寫和沒骨法開宗立派第一人
    陸抑非 花鳥畫他從小接受西學教育,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吳湖帆幫他改字「抑非」(原名一飛,因與當時上海另一畫家重名,請老師吳湖帆幫他改名字),取「抑非揚善」之意。陸抑非不但向吳湖帆請教,還朝夕臨摹吳氏珍藏的歷代名作,受益匪淺。對陸抑非幫助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他的內兄孫伯淵。孫伯淵是著名書畫鑑賞家,手頭宋元明清真跡頗多,陸抑非窮研不倦,長期研習歷代作品使他深得古人精髓。
  • 清筆玄墨·融合古今——馬順先對大寫意花鳥畫的解讀
    譬如,他的年齡並不長,用筆的力度和玄遠靈明的境象不僅超越了他的年齡,而且也非許多年長的畫家所能及,裡面透出一股大家的氣象。難怪清華大學竟然為他設立中國畫高級研修班,以他為主講導師全國招收學員,傳授畫學,可謂慧眼識珠,也可見馬順先藝術造詣的出類拔萃。
  • "墨分五色"創始人元代畫家王淵的花鳥畫
    處在繪畫史這個承前啟後的朝代裡,作為上承南宋之遺韻,下接元朝墨花墨禽之主流的畫家,王淵起到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過渡性作用。王淵是元後期比較有名的花鳥畫家,他的畫是以五色墨代替五彩色,創造了一種新的畫風,將墨花墨禽推向了一個新的時期。這種以墨代色的畫法不僅被後人稱讚而且更是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畫在意境上給人以古意之感,在視覺上給人以獨特的美的享受。
  • 身同高飛鶴,心若不繫舟 --巨石寫意花鳥畫作品印象
    其筆下的作品,從古入手,既承襲了宋元文人畫的「畫中有詩、境生象外」的審美理念,又著重汲取了明清及近現代徐渭、陳淳、八大山人、金農、吳昌碩、齊白石等人寫意花鳥畫或簡約明快或排奡縱橫的筆墨特徵,在重視東方人文精神、水墨意境及詩意表達的同時,體現出巨石對傳統、對現代、對筆墨、對文化的深層次思考與解讀。
  • 奼紫嫣紅——牛斌大寫意花鳥畫長卷賞析
    清代中期碑學興起,書法用筆的審美趣味發生重大變化,由帖筆法的秀勁爽利轉向碑筆法的樸厚蒼勁,碑筆法的審美趣味進入寫意花鳥畫是在清末海派花鳥畫中實現的。他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二十多年來的作品均是碑筆法風格,但仔細觀察其作品,又有微妙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的十多年,他的作品筆法特點是樸厚、雄強、蒼勁,用筆緩慢而蒼澀;近十年來的作品在筆法上融入了帖筆法的爽利,追求更為痛快淋漓的書寫意味,抒寫胸臆更為直接,用筆速度也比以前加快了。
  • 錦上添花——如何選擇居家花鳥畫
    謝稚柳筆下的荷花花被賦予了很多美好寓意,牡丹:花開吉祥雍容華貴,梅花:凌寒獨放、傲骨堅強,荷花:出淤不染、高雅聖潔,花——從古自今都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摯愛,眼裡的浪漫,筆下的靈魂;妝點了人們的生活紫氣東來白首相伴所以花和鳥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就成就了一幅美好的花鳥畫,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三大畫科之一,是中國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璀璨明珠;不僅是時尚和藝術,更是情感寄託和品格體現,
  • 畫中花鳥香 插梅即是春:王君永寫意花鳥畫賞析
    在中國畫的範疇內,花鳥畫是三大科目之一,根據題材可把中國畫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大類。寫意花鳥畫是花鳥畫的一種。寫意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不是單純為了描繪鳥,照抄自然,而是圍繞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關係、思想情感的聯繫,創作者的感悟,以境造意,強調「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對花鳥畫動植物的創作與欣賞,使作者與觀者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通過畫作交流溝通,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 又一大展:宋徽宗與「花鳥畫」半壁江山齊聚,最強名家陣容
    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曆代花鳥畫迎春特展中國畫有三大畫科:花鳥畫、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顧名思義是表現花木禽鳥的,但並不局限於花和鳥。「花」泛指植物,「鳥」泛指動物,除了人物山水的題材之外,飛禽、走獸、蟲魚、花草、疏果等主題,都屬於花鳥畫的範疇。
  • 畫家李志向|開疆闢壤的花鳥畫使者
    《富貴榮花》/李志向所謂主題性花鳥畫就是綜合工筆、小寫意、大寫意的表現技法,用傳統筆墨對表現對象進行疊加、穿插、組合,調動畫面中的各種表現因素,創造出具有視覺衝擊力、強烈的時代感和具有一定主題傾向的作品。而其中卓有成就者,李志向先生當屬其首。
  • 情景合一 筆墨融情——方金爐寫意花鳥畫賞析
    當代著名畫家方金爐的繪畫創作以用線為主,他擅於通過對比手段來表達出客觀主體的與眾不同,通過線條的粗細搭配,把線作為表達情感的媒介,以此來傳達出想要表達的思想,反映出內心的情感追求。在寫意花鳥畫的造型中,畫家可以根據參照對象的不同之處,進行不同的選擇與捨棄,要想達到情景合一,形與神兼備的境界,一定要表現出「形」跡全無,神韻盎然,即跟真實物體一致又看不出形的存在,達到一種活的神韻。除此之外,寫意花鳥畫中的線條,要基於畫家對現實生活中的客觀主體有著深刻的了解,在創作過程中,筆墨隨心,進而達到情景合一,筆墨融情的藝術境界。
  • 南京博物院推出史上最強花鳥畫特展
    從宋徽宗趙佶到元代李衎(kàn)和倪瓚,從明代的林良、沈周、文徵明、徐渭到清代的朱耷、金農、鄭燮,從齊白石到徐悲鴻、張大千,再到陳之佛、陳大羽 …… 12月26日,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曆代花鳥畫迎春特展」正式開展。這場展覽,堪稱南博史上最強大的花鳥畫陣容,其中有 2/5 的展品都是首次亮相,每一件都珍貴異常。
  •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花鳥畫藝委會換屆,汪曉曙強調:花鳥畫藝委會要...
    展覽展出了廣州市美術家協會花鳥畫藝委會新一屆委員會藝術顧問及委員62名畫家創作的60餘件花鳥作品,展示了廣州市美協花鳥畫藝委會的新風貌。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主席汪曉曙接受收藏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花鳥畫藝委會除了有培養藝術家的功能,還應該肩負起花鳥畫研究和普及的功能,希望新一屆花鳥畫藝委會在正確的學術引領下,走得更遠。」
  • 美術研究|陳永鏘在花鳥畫中採用了極具生活性的鋪滿式布局!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陳永鏘不僅開拓了傳統花鳥畫沒有的題材,而且在如何把傳統花鳥畫轉化為現代花鳥畫的過程中,汲取了人物畫和山水畫的筆墨語言並與南國花木進行了有效的對接和轉化,從而形成了「陳永鏘式」的花鳥畫圖示。也就是說,他對於傳統花鳥畫的現代發展、題材開拓以及南國花木的寫照具有開創性的學術意義。
  • 花鳥畫怎麼畫,怎麼賞?陳之佛的構圖、設色有秘訣
    提起陳之佛,就不得不提他傾注巨大熱情所進行的工筆花鳥題材的創作。他不僅將明清以降日漸衰敝的工筆花鳥畫重新振作,而且以清朗秀逸的畫風給那個年代帶來了美感。一年四季的花卉鳥禽,在陳之佛的筆下熠熠生輝,明妍奪目。
  • 封面人物著名畫家曾景祥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中國《景天藝術》雜誌77期 總編輯肖立宏
    得於桃江沃土和湘楚文化的滋養,曾景祥的稟賦中有著一種堅毅的精神氣質和浪漫的審美情懷。詩詞入畫,古來所重。喜愛作詩的曾景祥繼承並發揚了這一優秀文化傳統。他每每自作詩文,以為之繪畫的立意,藉助瑞鳥時花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的一腔情懷。
  • 花鳥畫賞析 當代實力派畫家鄭曉京新作
    花鳥畫賞析 當代實力派畫家鄭曉京新作 2020年07月01日 09: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鄭曉京手繪花鳥畫新作《綠芭蕉紅櫻桃》(作品選自:易從網) 有詩曰「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用來感嘆時光飛逝,這幅畫中雖然也是紅櫻桃和綠芭蕉,卻有種輕快愉悅的氛圍,令觀者心情敞亮。
  • 臺灣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胡克敏手摹敦煌壁畫 再現莊嚴浪漫國度
    (圖片提供吳放)胡克敏先生乃臺灣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其創作生涯70年,作品風格高雅,融會古今中外,但世人較為少知他在人物畫領域的斐然成就。胡克敏是摹繪敦煌壁畫的第一代大師,在資源空缺的1950年代,他僅憑黑白照片,繪製還原了色彩斑斕、造形生動的敦煌壁畫,展現卓絕的才華與技藝。
  • 江文湛花鳥畫丨自出心裁,令世矚目
    現為西安中國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有突出貢獻的專家;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陝西文史館館員、中國花鳥畫雜誌編委等。20世紀80年代初,江文湛先生的花鳥畫已在全國頗具影響,並逐步形成自己鮮明的個性面貌和繪畫語言,在花鳥畫壇獨樹一幟,其江氏畫風深深影響了很多中青年畫家。他是被業內人士認可的一位真正做學問的、才情性的畫家。
  • 卓爾不群,別出心裁讀王鳳年的大寫意花鳥畫
    王鳳年的大寫意花鳥畫,秉承青藤八大,苦鐵白石,一路風格,深具金石味道。讀其畫,一股清新剛健之風迎面而來,令人過目不忘。更為難得的是,他的畫收放有度,剛而不燥,狂而不野,以書法筆法入畫,陽剛鬱勃之中又深有文雅輕靈之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