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鑑幹倉:雙陳普洱老茶品鑑會在長沙舉行

2020-12-11 紅網

活動現場合影留念照。

紅網時刻新聞12月9日訊(見習記者 蔣琴娟)近日,雙陳普洱「遇鑑幹倉長沙站」暨(中南區)品牌推介會在長沙瑞吉酒店舉行。來自湖南、湖北、江西各省份的行業精英、收藏家、愛茶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感受雙陳幹倉的獨特魅力。

張曉燕展示雙陳泡茶法。

茶經過制茶師的製作,而後通過儲存,不同的歷練成就了茶品的不同特點。看茶泡茶是依託於對茶性、器皿的了解以及水溫的把控。

「雙陳泡茶法」是雙陳品牌創始人陳永堂和雙陳團隊,根據普洱茶特性,經過不斷地探索與實踐,總結出的一套專門衝泡普洱茶的方法。現場,雙陳普洱茶學堂的首席講師劉穎以及雙陳的茶師們向各位來賓展示雙陳獨特的「雙陳泡茶法」,用敬茶、愛茶之心敬奉一杯好茶。

1987大葉青餅介紹圖。

2013班章沱介紹圖。

雙陳25周年紀念系列新品班章沱是選用2013年勐海布朗山老班章喬木古樹春茶原料,是雙陳25周年的紀念茶,是雙陳品牌的歷史見證性茶品。經過7年的時間沉澱,優秀的倉儲環境賦予了班章沱豐富的口感。茶湯口感醇厚飽滿,湯色橙黃明亮,香氣高揚。

雙陳老茶多,雙陳倉儲好,是業界對雙陳普洱的普遍認知。推介會現場,雙陳幹倉老茶的品鑑自然不會少。這一次,雙陳給現場茶友帶來的是有33年陳期的1987年大葉青餅。這款茶是採用8582配方,1992年入庫,雙陳生態幹倉存放,有33年陳期的稀缺老茶,其幹茶餅面紅褐色,潤感明顯;湯色慄紅油潤,茶湯入口甜柔,蜜香芬芳,喉韻甜潤,茶氣強。

雙陳依託背後400餘款幹倉老茶的樣本庫,從2006年開始出品新茶,至今已有14年。雙陳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勐海、易武兩大傳統普洱茶產區擁有6大選料基地,堅持選用野放型喬木古樹春茶為原料,堅持新品用料必須在原料倉陳化3年以上方可使用。

雙陳普洱茶加工團隊成員。

在勐海自建勐海春福潤茶廠,數位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團隊負責新品製作,確保每一款自製新品的品質。從產品到品牌,從藏茶到制茶,雙陳普洱一直潛心探索。

2020年,為了打造科學化、標準化管理的專業制茶模式,全面提升企業的技術實力,雙陳普洱特聘請正高級工程師、中國茶界最高榮譽獎「覺農勳章獎」獲得者蘇芳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原勐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何青元,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原國營勐海茶廠副廠長、茶樹良種繁育專家蔣曉應,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勐海春福潤茶廠廠長李進豔,國家級制茶工程師、雙陳普洱品牌創始人、普洱專業倉儲開創者陳永堂等五位資深制茶專家受聘為雙陳普洱制茶顧問。

相關焦點

  • 普洱老茶沒有生產日期,如何判別年份?實圖解析,實用乾貨
    今天,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就來和大家聊聊3大國營茶廠經典茶的分類與斷代。如今,為了讓更多茶友了解普洱茶,「普洱藏家」攜手白水清、鄧時海教授開闢了《普洱老茶講堂》欄目,將多年研究普洱茶的經驗,發布在「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 源勐的普洱生茶味道怎麼樣?
    其他品類的茶的賞味期都短,越早品飲有越好的口感,但普洱不同,懂普洱茶的人,都喜歡喝老茶,時間帶走了新茶的草清氣,帶來了更為柔順的口感。普洱老茶,苦中帶甜,澀而生津。那麼普洱生茶就沒有賞味期了嗎?普洱生茶存幾年口感最好?
  • 資訊丨2018普洱咖啡暨第七屆「中國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壺大賽長沙賽區開賽在即!!!
    2018百城千館萬人共品普洱咖啡暨第七屆「中國普洱咖啡杯」世界虹吸壺大賽【長沙站】2018年9月15日長沙國際會展中心E3展館即將拉開戰幕!中航規劃圓夢咖啡主理人英國伯明罕大學生物化學工程系碩士2017年中國普洱杯世界虹吸壺大賽明星挑戰賽感官評委美國CQI認證Q-grader咖啡杯測品鑑師長沙捷歐咖啡學院(通過SCAA認證)咖啡品質鑑定師中國果品協會咖啡豆分會認證高級咖啡師長沙捷歐咖啡營銷體驗中心高級培訓師第五屆世界虹吸壺大賽中國賽區季軍導師
  • 3分鐘內,領略近100多年的普洱風光
    這期內容是梵君為喜歡普洱老茶、收藏普洱老茶的茶友們特意整理,讓你在3分鐘內,快速領略近100多年的普洱歷史。一、號級茶號級茶,一般指的是清末到解放初期私人商號出品的普洱茶(私人茶莊均以「號」來命名)。梵君翻閱早期的相關書籍,號級茶劃分的具體時間考究可以框定在,從十九世紀末至一九四四年創立雲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期間,茶品到今天至少也有76年,甚至是百年老茶,留世存量極少。
  • 有好茶喝,雲南幹倉普洱,好茶同樣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但是普洱茶的陳香可不是輕易得來的,需得在存放的過程中精心照料才行,那麼普洱的存放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關於普洱存放的第一個內容:幹倉與溼倉。「幹倉茶」是指將普洱茶長期存放於乾燥、通風、陰涼、溼度小的倉庫環境中。一般指空氣溼度小於70%的清潔倉庫環境裡,使茶葉自然 發酵。其陳化10~20年為佳。
  • 泡一壺老茶,開啟一場屬於自己的心靈對話
    ▲ 普洱歷史傳奇 雙獅同慶很多資深茶人認為,白茶應該存放10年以上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老白茶。以白毫銀針為例,存放兩年的基本沒有特別明顯的滋味,放3年後就呈現出奶油味,4-5年後就有荷葉香,5-10年轉為棗香,10年以上的就呈現藥香。每個階段的特點都不太一樣。
  • 殿堂級老茶盛宴——品味歲月沉澱下的醇厚滋味
    本場全部為原裝老茶,每一款經過多位國際級審評茶師親鑑,每一件拍品來源清晰,流傳有序。》一文詳細介紹了此件拍品陳鬱榕老師發現此批茶葉的過程和審評記錄 此組拍品98年鐵羅漢,幹茶條索緊結,烏褐稍顯白霜,幹茶有老巖茶特有的焦糖香和淺陳香,湯色橙紅油亮,入口稠滑醇糯,淺陳香與鐵羅漢特有的品種香融於茶湯中,氣息獨特,茶氣足,耐泡,回甘生津快且持久,巖韻顯著,完全體現出了鐵羅漢的「鋼韻鐵骨」。
  • 周渝先生在青鳥之五:老茶的至味無味
    ——周渝先生老茶品鑑(之二)口述:周渝等/文字整理:茶道新生活第二泡茶:圓潤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普洱散茶那邊有各式各樣的散茶,要看存放的狀態,有的倉味很重就不行。這個茶也有一點點倉味,已經很難得了。因為它用草蓆包著放了很久,雖然沒有長黴,還是有吸到其他一點點的味道。我們當時在香港買茶,很多都是有倉味的。當時的判斷就是試喝。只要這個茶的茶氣沒有了,就表示這個茶長黴了,不能買。假如茶氣還在的話,就帶回去給它吹一吹,就這樣。我們以茶氣來判斷這個茶以後會不會留。
  • 林光榮:和「雙陳」共同成長——「雙陳普洱」在天津
    他發現,大多數品牌的所謂倉儲,只是一個中轉倉庫,註冊一個商號,從別人那裡拿一些茶,用自己的品牌去賣,既不能保持穩定的品質,更沒有專業倉儲團隊,「『雙陳』是把倉儲作為普洱茶後發酵的科研課題進行研究實踐,那些中轉倉庫和『雙陳』的茶倉不可同日而語」。2014年9月19日,「雙陳」天津平臺開業。「短短數月的情況令人鼓舞。其實賣出去多少茶並不重要,最大的收穫是我們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 我的普洱「心」旅程——「雙陳·靜心」諾言尋茶小記
    自2006年正式進入中國普洱茶市場以來,「雙陳普洱」歷經十餘年的積累收藏,厚積薄發,為廣大追求高品質、高品位的消費者儲藏了大量乾淨的優質成品普洱茶。所謂成品普洱茶,以我的簡單理解,應該是可以直接飲用的普洱茶,享用者無需等待漫長的歲月轉化,無需研究原料和性價比,無需繁瑣的建倉自存。把選茶和倉儲交給商家,茶友們只需安心去體會衝泡和品飲。作為一個普通品茗者,大多會樂享其成。
  • 2006年八角亭喬木茶王青餅,口感霸氣醇厚,普洱口糧茶中的精品!
    ▲06年喬木茶王茶餅·普洱藏家珍藏1、幹茶展示此茶精選勐海布朗茶區高山早春喬木茶為原料。▲06年喬木茶王茶餅·普洱藏家珍藏▲06年喬木茶王茶餅·普洱藏家珍藏14年幹倉存放,茶餅整體轉化狀態完美,條索立體有序,餅面油潤光澤。撬茶聲清脆悅耳,更是品茶一大樂趣。
  • 陳年老茶的價值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所以,「陳年老茶」是否具備品飲價值,既要從營養成分上論之,又要從藥效成分上論之,還要從文化精神層面上論之,這樣才是其價值的全部內涵。陳年老茶的品鑑價值自神農氏發現「茶之為飲」之始至今,人類對茶的利用有藥用、食用、飲用(包含品鑑)等方式。
  • 京秋茶韻,華茶飄香2020華巨臣北京茶博會盛大開幕!
    據悉,本屆茶博會匯聚了全國69個名茶產區的500餘家品牌茶企,包括大益、中茶普洱、天月老茶倉、廖氏普洱、賽雲、昌泰、幹倉之味等普洱茶茶企;中茶六堡、雅雨藏茶等黑茶茶企;茶紅天下、珍仙巖等紅茶茶企;王光熙松蘿、徽甄堂、聚安原等綠茶茶企;國之白茶、白鳳凰、古董品白茶等白茶茶企;曦瓜、壽家正巖茶、天甘等烏龍茶茶企;僑寶、粵寶堂、歲月陳皮、德定福等特種茶茶企。
  • 【書劍說普洱】我們為什麼偏偏對生茶情有獨鍾?
    十個喝茶人,喜歡普洱生茶的有八九。即便是經常喝熟茶的人也有可能會說,他更喜歡生茶。
  • 陳年老茶,都會出現哪些敏感問題?
    因此,對陳年老茶的包裝和貯存條件必須有更嚴格的要求。依照對陳年老茶的界定,陳年老茶對其貯存的環境條件與包裝方式均有嚴格的要求,必須以「滿足陰涼、乾燥、通風、無異味的環境條件下,相對密封保存的要求」,作為最低的條件,以保證陳年老茶的自然陳化過程符合要求。
  • 普洱茶越陳更好嗎?如果連味道都沒有,有必要喝嗎
    在茶葉市場上,常有這樣一句話:普洱,沏新茶,喝老茶。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喝新普洱茶的人很少,大部分是老茶,不到一年,三五年以上,甚至更長,買新普洱茶的人基本上是用來做普洱陳茶。普洱茶通常是以青綠毛茶為原料,不經壓榨加工成磚茶、糕點茶或沱茶、或普洱散茶)為原料。如果放做舊茶陳,散茶並不常見。既然陳放年代不同,有人問,普洱茶是不是像陳越香一樣珍貴?在這篇通俗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對普洱茶有兩種理解,一個是時間,另一個是陳放年,另一個是香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茶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