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推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苗族服飾(桐梓)
桐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桐梓人民,在這塊山清水秀的土地上開拓奮進,創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等民俗十大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在桐梓的各個村落。
下面請欣賞我館為大家推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服飾(桐梓)。
桐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桐梓人民,在這塊山清水秀的土地上開拓奮進,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十大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在桐梓的各個村落。桐梓苗族刺繡製作工藝分為紡織、蠟染或刺繡。紡織是以當地薴麻為材料,用自製木質機械紡紡紗織布。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圖於白布料上,放入染池浸染,清水煮沸褪蠟後,布面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刺繡是用彩色絲、絨、棉線,在底布上藉助針的運行穿刺,構成花紋、圖像或文字。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世代沿襲、口耳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日漸消逝、模糊、遞減。為保護好我們民族歷久彌新的文化瑰寶,我縣於2005年正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經過歷年挖掘整理、成功申報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共41項,其中列入國家級1項、省級2項、市級13項、縣級25項。為拉近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距離,我們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集中展示國家級非遺項目「苗族服飾」,省級非遺項目「高腔大山歌」和「文昌戲」等。通過圖片、文字、影像、實物等手段,表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點,以期待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進一步保護、傳承和發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守護人類共同精神家園,我們任重而道遠!-推薦閱讀-
2020年貴州黔東南中考查分方式
2020貴州高考成績查詢系統入口官網
交卷!全國過半省份高考收官!多地查分時間公布
來對答案啦!2020貴州高考各科試題及參考答案完整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