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來佛祖也有行賄的時候,那就不能怪阿難迦葉他們兩個

2020-12-14 藍淚笛歪說雜史

在《西遊記》中說道賄賂人們往往會想到大結局時阿難迦葉兩個尊者明目張胆的問唐僧師徒索要人事, 索取不成就搞了一個無字真經出來,如來佛祖知道了也支持他們的行為,最後還是唐僧把紫金缽盂送上了事,但是在途中索賄的一方去變成了受賄的一方,而且方法是如此的高明。

貪心遇妖,師徒被擒眾仙救

在唐僧師徒取經途中遇到一個叫做獨角兕大王的妖怪,他把他的山洞化作一間房子,放了三件衣服,八戒貪心就拿衣服來孝敬師傅,沒想是個陷阱,妖精捉走了唐僧,八戒和沙僧三人,孫悟空去救人沒想到被妖怪隨身帶著一個圈子所敗,接著去天庭求救,託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前來助戰,武器也被收走了,後來孫悟空請來火德星君來放火燒,水伯用水淹都被妖怪的圈子所敗,最後沒法孫悟空西去靈山求救,十八羅漢也無可奈何,最後只有請到他的主人太上老君出手才得以收服,在如來讓十八羅漢降服妖怪時用了十八枚「金丹砂」,降服妖怪後卻沒了蹤影,這些「金丹砂」哪去了?

青牛精是自己跑下凡還是故意放出來的

在查找獨角兕大王的出處時,查到了太上老君那,原來他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而所用的法寶圈子是當年打傷孫悟空用的「金剛琢」,之所以能跑出來是因為看守他的童子誤吃了丹藥昏睡過去,他才趁機跑了下來,一切說得這麼合情合理,真的如此嗎?

我們知道太上老君最大的功能就是煉丹,但是這些丹藥並不像現在的工廠量產一樣呼呼啦啦一下子成百上千粒的出,要不然太沒技術含量了,而像童子撿到掉在地上的丹藥誤吃,更沒有可能了,作為道教的大佬,煉丹的祖宗,煉個丹還丟三落四,那他的兜率宮得邋遢成什麼樣?最大的可能就是那枚是有人故意丟下的,給青牛精創造機會,而且金剛琢也是給他準備好了,要不然這麼厲害的法寶也不會輕易讓他拿走!

同樣作為天上的鄰居,託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會不認得青牛精,而且玉帝的照妖鏡就在託塔天王李靖手裡,當然認得,不認得的只有孫悟空一人,天上的神仙在耍猴看,要不然武器一收就不打了,完全就是裝裝樣子,並沒有出力。因為他們也知道這青牛精不會無緣無故的跑下來,他們裝樣子,青牛精也很配合,收了武器也不追趕,高高興興的回洞府了。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給西天取經製造困難順便找一下場子。製造困難好說,找場子又是哪出?眾所周知在前面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中太上老君的兩個童子被孫悟空輕而易舉的收服了,如果不是自己出現的早這倆背景深厚的孩子就要輪迴轉世了。

在車遲國讓三清塑像去茅廁,雖然是孫悟空的玩笑之舉,讓本來就對佛教前來搶奪勢力很不爽,也讓作為道教大佬的他很沒面子,所以青牛精被放下來很大程度上是來找場子的,要不然也不會帶上太上老君最強的法寶。

如此高明的行賄和受賄

當孫悟空萬般無奈之下去找如來佛祖求救,如來佛祖說了這麼一句耐人尋味的話「那怪物我雖知之,但不可與你說。你這猴兒口敞,一傳道是我說他,他就不與你鬥,定要嚷上靈山,反遺禍於我也。我這裡著法力助你擒他去罷。」

如來佛祖會怕青牛精來找他麻煩?肯定不是,而佛祖嘴裡說的他肯定另有所指,最大的可能就是牛的主人太上老君,而對於太上老君的做法如來佛祖心裡也明白,畢竟自己是想從人家的地盤上搶一片,沒明面制止就不錯了,所以如來佛祖也很識相讓十八羅漢攜帶十八粒金丹砂去降妖。而這十八粒金丹砂在文中也不僅僅是十八粒這麼簡單,而是漫天遍野的金沙,而無一例外這份厚禮被青牛精給套走了。

十八羅漢也順勢說了妖怪的主人,意思是這事你得找太上老君,如來交代過,金丹砂收了就停手。也不管怪妖怪抓住沒有,大有」意思是金砂既然收了,找太上老君放行吧。看到這裡一切在掌握之中的太上老君也順勢把青牛精給收服了,給了一個青牛精自己偷跑下凡了事,孫大聖才同天王等眾打入洞裡,把那百十個小妖盡皆打死,各取兵器,謝了天王父子回天,雷公入府,火德歸宮,水伯回河,羅漢向西,

眾人的兵器都各自拿走了,但是如來佛祖的金丹砂卻沒有明說,很大程度上是被太上老君給收走了,並不是太上老君愛財,而是大佬之間要的是面子,你給足我面子了什麼都好說。

看來作為一方大佬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行賄索賄都需要這麼大的技巧,一家之言,不信謠不傳謠。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找唐僧要賄賂的迦葉和阿難,究竟是什麼來頭,也是佛祖嗎
    大家好,大家在看《西遊記》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劇中有這麼一段,當時的師徒四人經過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西天大雷音寺,也已各自成佛,就等著拿了經書好回去交差,可沒成想就在拿取經書的時候卻被迦葉和阿難這兩人索取賄賂,因為沒有賄賂給這二位,,結果師徒四人拿到了無字的經書。
  • 小浣熊西遊記卡——如來佛祖,阿難,迦葉,沙悟淨,豬悟能
    如來佛祖卡 如來,音譯為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稱號之一。如指真如,含兩層意思:憑藉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後終於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
  • 藏經閣的阿儺、迦葉向唐僧師徒收受賄賂,佛祖真的不知道嗎
    那阿儺接下,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阿儺、迦葉本是佛陀的弟子,在佛教中確有其人。阿儺其實值得是阿難陀,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阿儺的身光淨如明鏡,他容貌端正,經常遭受婦女的騷擾,但是他的意志非常堅固,是佛頭十分喜愛的一位弟子。
  • 當頭棒喝,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祖拈花,迦葉微笑.
    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相傳,佛祖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大眾都不曉其意。惟有佛的大弟子,迦葉(葉″讀音:se,瑟,即大殿裡站在佛像一側的年長比丘)尊者,從佛陀的拈花微笑裡,頓時體會到了宇宙人生最為神聖的真諦。他情不不禁地發出會心的微笑。
  • 「佛祖拈花,迦葉微笑」究竟是什麼意思?包含著什麼佛教智慧?
    就在此時,佛祖用他聖潔的右手,似有意又像無意地拿起了一朵普通平常的野花,微笑示眾,但默而不語。正在放鬆休息的各路弟子一下子被佛祖反常的舉動吸引了,他們紛紛雙掌合什,口誦佛號,得道的睿智大腦們快速轉動,極力想參透佛祖此舉之深意。佛祖悲天憫人的目光緩緩滑向他的各大高足。
  • 弟子阿難對佛祖說,喜歡上一名女子
    弟子阿難對佛祖說,喜歡上一名女子,愛慕之心難捺。佛祖問,有多喜歡。阿難說:我願意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那女子能從橋上走過。這也就是白娘子的「千年等一回」的心情吧。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經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而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 阿難的石橋
    「阿難對佛祖說 :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子。        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        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                                                                          ——引子      四百多年後,一個女子去求佛祖:「佛祖,請賜給我一段緣吧。」佛祖看了看她,嘆了口氣說:「有個叫阿難的已經等了你四百多年了……」        「他在哪?」
  • ​迦葉完成使命入般涅槃 ——《彌勒大成佛經講記·迦葉入滅》
    釋迦牟尼真是慧眼識才,一眼看出,迦葉堪當付衣、付法之重任。本師真是慈悲,始終念念不忘教下弟子。既然已經託付給了彌勒,還要埋下伏筆,讓迦葉最後展示智慧功德,襄助未來佛陀的教化事業。迦葉不負所托,表現出色,終於在般涅槃前完成了釋迦牟尼的遺囑。  戊七、最後饒益 而般涅槃 大眾聞已,怪未曾有。
  • 西天大雷音寺誰才是真的法力無邊,敢和如來佛祖叫板.看完真怕
    燃燈古佛唐僧師徒歷經千難萬險九九八十一難終於來到了靈山大雷音寺拜見了如來佛祖,佛祖就讓阿儺、迦葉帶領唐僧到藏寶閣去取經文。誰知到了藏寶閣之後阿儺、迦葉卻向唐僧提出索要人事,也就是要好處費,相當於現在的名詞:小費。
  • 佛陀故事:多聞第一的阿難陀
    三、不是去見佛陀的時候,他不去見,此外都願侍奉佛陀。目犍連和舍利弗把阿難陀的意思轉呈給佛陀,並向佛陀轉達阿難陀的條件,佛陀非但沒有生氣,而且非常歡喜的讚嘆道:「阿難陀真是有品格的比丘,他提出的要求,是為了避免譏嫌,定必要的預防。因為阿難陀比丘是怕別人批評,說阿難陀是為了穿衣、為了食物才侍奉佛陀的,他知道預防,才有這樣的要求。」
  • 如來、玉帝和老君到底誰才是老大,看他們的屬下都幹過啥就知道了
    文:風林秀《西遊記》中也有一個「三國殺」。他們就是如來佛祖,太上老君,玉皇大帝。那麼,三位大佬誰才是真正的三界首領呢?要看誰是不是合格的首領,首先要看他們的屬下。古語說,欲知其人,先觀其友。欲知其主,先觀其僕。#01:先說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位列三清之一,地位之高無可爭論。
  • 「拈花灣」的命名,源於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的經典故事拈花一笑
    拈花灣小鎮歸於靈山景區,但它也獨立於靈山,「拈花灣」的命名,一方面源於靈山會上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的經典故事拈花一笑,同時也緣於它所在的地塊形似五葉蓮花的神奇山水。小鎮整體建築風格與 日本 奈良 非常相似,又融入了 中國 江南 小鎮特有的水系,打造出了一種獨有的建築風格。
  • 師徒四人終於上了靈山,佛祖傳經之時卻索要人事,什麼緣故?
    佛祖也不墨跡,直接安排阿儺、迦葉兩位尊者給唐僧傳經,不過這個過程中還是出了岔子,因為兩位尊者向唐僧師徒索要「人事」,原話大概就是,這千裡迢迢來的,不得帶點土特產啊?孫悟空肯定是不慣著,當場撒潑,另外這四個和尚,一路化緣,哪能有什麼錢財,只能實話實說。兩位尊者也只好作罷,還是把經傳給了他們,不過後來發生的事大家也知道,兩位尊者所傳的經,裡面沒有字跡,是無字經。
  • 道祖和佛祖決一雌雄會如何?你聽如來說啥?老君和他的差距很明顯
    似乎這樣比較起來,如來佛祖完勝太上老君。可我們研究東西並不能只看表面,堂堂太上老君真的被孫悟空一推就倒?難道老君就不能是一個送「人頭」的演員? 而且如來作為靈山佛祖居然還不敢出戰,他的理由是:那青牛精認識我,我如果告訴了你他的身份證信息,恐怕他鬧上靈山。到時候這青牛嚷到了大雷音寺,不是害了我麼?
  • 佛祖和皇帝他們兩個誰大?
    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佛祖和皇帝是各自處在不同層次的「人物」;皇帝為人間最高統治者主宰人之一,被稱為九、五之尊,養尊處優、生活奢侈、富裕,處於皇宮大院內,是個有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