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團隊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做科普直播

2020-12-14 瀟湘晨報

在世界多發性硬化日之際,北京協和醫院多發性硬化診治團隊為多發性硬化患者進行了線上疾病科普直播,向多發性硬化患者科普疾病知識並解答患者提出的疾病困擾,幫助患者更好的進行疾病管理的同時呼籲社會關愛多發性硬化患者,讓多發性硬化患者不再孤單。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嚴重、終身、進行性、致殘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診治不及時可導致患者出現癱瘓、失明等嚴重殘疾。我國預計約有3萬名多發性硬化患者。多發性硬化臨床表現多樣,包括視力下降、復視、肢體感覺障礙、肢體運動障礙、認知障礙、共濟失調、膀胱或直腸功能障礙等。2018年5月,多發性硬化已被納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多發性硬化症的主要發病人群為20至40歲的青壯年,其中女性患者大約是男性患者的1.5-2倍。由於多發性硬化患者常見於年輕女性,多數患者仍有生育需求,因此,何時開始疾病控制治療是家庭備孕計劃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在5月31日進行的線上科普直播中,北京協和醫院多發性硬化診療團隊徐雁教授就多發性硬化女性患者妊娠期的疾病管理進行了詳盡的解讀,包含患者在孕期與產後的注意事項以及孕期藥物選擇等內容。徐雁教授強調:「女性妊娠期雌激素水平較高,身體狀況相對穩定,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安全度過,但也有少數多發性硬化患者會在妊娠期出現各種症狀。因此,對於女性患者來說,不能忽視妊娠期的疾病管理,如果患者出現相關問題需及時到正規醫院看診,遵循醫囑進行正規治療。」

作為診斷了中國首例多發性硬化患者的臨床醫院,協和醫院神經科擁有國內領先的專家團隊,對我國多發性硬化症的研究和臨床治療進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上世界80年代,趙葆洵教授首次建立的腦脊液寡克隆區帶檢測方法,一直被國內多個實驗室沿用;之後,郭玉璞教授根據臨床經驗總結了中國多發性硬化的病理特點並發布了報告;中國北方地區第一個多發性硬化的流調結果,是在協和劉秀琴教授的主導下進行並發布的,對推進我國多發性硬化症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協和神經科不斷加強及重視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多種渠道搭建溝通平臺,便於患者及時反饋病情,消除患者疑慮。自2011年起,協和神經科建立多發性硬化和視神經脊髓炎登記系統,目前已有患者2050餘例;在系統中,患者發來的圖片、語音和文字等消息,超過9萬條;自2016年開展的患者診後管理服務,為患者解答了超過45000個問題。此外,隨著多發性硬化症被納入罕見病目錄,協和醫院作為罕見病診治的牽頭單位,發表了多篇學術文章來引領全國多發性硬化疾病的規範化診治。

2019年,北京協和醫院多發性硬化診治團隊發布了《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生存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多發性硬化診療現狀不容樂觀,大部分患者未接受標準治療。徐雁教授在活動中講到:「很多女性患者在懷孕期間中斷了相關治療,選擇在妊娠結束後才開始治療,但由於多發性硬化是進展性疾病,這樣往往會造成神經系統的不可逆損傷。因此,患者在任何時期都要重視正規治療對於預防疾病致殘的重要性。」

【來源:青瞳視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我國約有3萬名多發性硬化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大部分患者未接受標準...
    昨日,在世界多發性硬化日之際,北京協和醫院多發性硬化診治團隊舉辦了線上疾病科普直播,向多發性硬化患者科普疾病知識並解答患者提出的疾病困擾。2019年,北京協和醫院多發性硬化診治團隊發布了《中國多發性硬化患者生存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多發性硬化診療現狀不容樂觀,大部分患者未接受標準治療。
  • 多發性硬化症新藥Mayzent獲FDA批准 這種「美女病」你了解多少?
    2019年3月26日,Mayzent(siponimod)片劑獲FDA批准,用於治療成人復髮型多發性硬化症(MS),包括臨床孤立症候群(CIS),復發緩解型MS(RRMS)和活動性繼發進展型MS(SPMS)。Mayzent是首款獲FDA批准的能有效緩解繼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症(SPMS)的藥物。
  • 多發性硬化症是自身性免疫疾病,主要的症狀是,心理出現異常
    01多發性硬化症的病因有哪些?什麼是病理學?存在什麼樣的理論?02多發性硬化症,常見症狀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症狀?03多發性硬化症,有什麼檢查的方法嗎?治療方法有哪些?甲基強的松龍(甲基強的松龍)甲基強的松龍(MPL):能夠減輕炎症和水腫,目前提倡在急性多發性硬化症的急性治療中使用大劑量近距離放射治療,最常用於成人,對復發嚴重的患者用1 g/d的5%的葡萄糖靜脈滴注,然後用3~5 mg/d口服強的松60 mg/d,4~6周。患者常為輕度發作。
  •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落地福建協和醫院
    福建衛生報 你和健康之間就差這一點 關注 2020年8月25日,中國抗癌協會第二批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暨首批基地成果討論會在北京召開
  • 德日混血,光腳彈奏的鋼琴家愛麗,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
    告訴大家一個不好的消息,習慣光腳彈奏的30歲德日混血鋼琴家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15日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公開了今年1月確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的消息。在官網上,愛麗絲以英、德、日文分享確診多發性硬化症的消息,更繪製了一幅短髮女孩望向前方的圖像為主視覺。她坦言最初曾感覺絕望,也說對外公布病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她下定決心想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也想繼續維持目前的生活與完成既定的演出行程,同時,她也希望借著自己的例子,「能為同樣面臨患病處境的人帶來一些勇氣」。
  • 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迎來首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璐 陳明雁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5月21日早8:40,林奶奶通過北京協和醫院官方App,向心內科劉永太副主任醫師敘述自己的病情,這是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正式上線後的首位患者。
  • 多發性硬化症是慢性神經炎症,對於腦部影響的較大,有遺傳傾向
    01多發性硬化症的臨床分類有哪些?03這種疾病的症狀仍然很明顯,很容易發現您是否及時觀察到身體的變化由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腦,腦幹,小腦和脊髓它是多發性硬化症的特徵性症狀之一。(三)伴隨症狀1、精神症狀在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中更常見,其中大多數為抑鬱症,易怒和易怒。
  • 「院長說」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協和經驗」——專訪北京協和醫院...
    2月7日,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抒揚帶領該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142名隊員奔赴武漢。北京協和醫院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經驗一直是外界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央視網記者就這一話題採訪了張抒揚,以下為採訪文字實錄。央視網記者:北京協和醫院接管武漢同濟醫院一個重症病房,在這場戰役中,有沒有招架不住的時候,如何去理解「拼盡全力」?張抒揚:其實說「接管」ICU(重症病房)不是十分準確,我們是建立一個新的ICU病房。
  • 諾華製藥與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啟動全國首個多發性硬化公益基金
    多方協力,賦能患者,為多發性硬化患者搭建交流和分享平臺 上海2020年4月3日 /美通社/ -- 今天,諾華製藥和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共同啟動「諾華多發性硬化公益基金」(以下簡稱「公益基金」)。
  • 患者方便了!北京協和醫院網際網路診療服務正式上線
    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了解到,北京協和醫院面向複診患者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已正式上線。此次上線的科室包括心內科、內分泌科,運行平穩後將逐步擴大至全院各臨床科室。北京協和醫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與網上諮詢不同,網際網路診療服務能夠覆蓋患者複診的主要流程,支持在院病歷調閱、在線問診、檢查檢驗開具、處方開具、電子病曆書寫等。更為便利的是,北京醫保患者可以在線進行網際網路複診費的「脫卡」直接支付。醫院設計的全方位身份核驗流程確保了患者實名就醫和信息安全。
  • 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
    (抗擊新冠肺炎)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中新社武漢3月29日電 題: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他們是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最多、最危險的群體
  • 做合格的協和人|北京協和醫院舉辦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
    ▲北京協和醫院2020年研究生開學典禮現場。「燕銜泥,築家園,精雕細琢求謹嚴……」在重溫悠揚的協和院歌《雨燕》後,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教授在致辭中娓娓道來,飛翔在協和老樓群的雨燕銜著泥為雛燕築巢,從未歇腳,正如同協和老專家秉持「嚴謹、求精、勤奮、奉獻」的協和精神,對後輩辛勤地傳道授業;雨燕遷徙往返,日月升降有序,也預示著協和人的不輟耕耘與協和文化的代代傳承。
  • 武漢協和醫院,抗疫戰士演繹最燃「星」科普,讓健康觸手可及!
    協和科普 讓健康觸手可及她希望更多科普新星通過這個舞臺,成就新價值,幫助大眾「做健康的自我守護者」,為全民健康貢獻自己的才智。武漢協和醫院麻醉與危重症醫學研究所所長姚尚龍教授作為大賽特邀科普大咖,從大眾對麻醉知識的三個誤區引入,為在座觀眾揭開麻醉的神秘面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武漢協和醫院麻醉插管小分隊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多次被央視報導,彰顯出麻醉醫學的重要地位。
  • 新研究表明移植某些腦細胞可逆轉小鼠的多發性硬化症損傷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多發性硬化症(MS)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衰竭性疾病。現在,來自羅切斯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通過移植某些腦細胞,其影響可能會在小鼠身上得到預防甚至逆轉。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了髓鞘——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面的一層膜,以及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包繞軸突、形成絕緣的髓鞘結構的少突膠質細胞。隨著這種髓鞘的消失,信號變得迷失和中斷,導致感覺、運動和認知方面的問題,是該病的特徵。
  •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護理線上諮詢團隊將擴容
    「我父親節前住院做了骨關節手術,現在恢復不錯,如何進行鍛鍊預防血栓?」「我家孩子6歲,正在換牙,請問如何刷牙?」家人有這些護理方面的問題,正在疫情期間,找誰去問呢?動動手指,在北京協和醫院官方APP就可以找到頂級護理專家,來為您答疑解惑。一個月前,北京協和醫院開通了門診護理線上諮詢。首批共有8位護理專家上線,他們來自靜脈血栓、傷口、口腔、內分泌、皮膚科、放射科。這些護理專家不僅擁有豐富的臨床專科護理知識,還具備門診一線工作的優勢,在解決患者專業護理問題的同時,可以協助回答關於就醫流程、掛號預約、疫情管控政策等剛需問題。
  • ...心血管|北京安貞醫院|北京阜外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吳英愷|醫院
    吳英愷靠著這股勁頭,放下手術刀開闢流行病學;放棄協和外科主任開創北京阜外醫院;78歲高齡從頭開始,創建北京安貞醫院。吳英愷與同事深入基層調研高血壓發病情況創建兩所中國最「牛」心血管醫院「一個英國醫生可以在中國開創大醫院和醫學院,我也得為自己的國家幹出一番事業。」這是23歲的吳英愷初入北京協和醫院時立下的志願。吳英愷是個實幹派,一生中創建了解放軍胸科醫院、阜外醫院和安貞醫院,後兩所至今仍是中國心臟領域的佼佼者。
  • 「你有多美」北京協和醫院立體化支援武漢「戰疫」
    一邊是由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親自領銜的多學科專家團隊,包括吳文銘副院長,醫務處潘慧處長,遠程醫學中心秦明偉處長,風溼免疫科張奉春教授、曾小峰教授、趙巖教授和張文教授,血液內科趙永強教授,腎內科李雪梅教授。
  • 北京協和41位醫務人員做一天患者
    他開始了北京協和醫院推出的「做一天患者」體驗活動。這一活動要求,在3月下旬,以科主任、職能部門處長、護士長為代表的41位醫務人員,或扮演病人和家屬,或現場追蹤病人,分頭進入門診、急診、病房及手術室等醫院「要塞」。他們也撞開了另一些「要塞」,譬如如今,儼然劍拔弩張的醫患關係。
  • 北京協和醫院:重大人事變動公布
    、副院長;任命張抒揚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職務;免去趙玉沛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免去李冬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黨委常委職務。
  • 大咖雲集武漢協和醫院,抗疫戰士演繹最燃「星」科普,讓健康觸手可及!
    「新冠病毒的偵察兵——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    9月23日,武漢協和醫院報告廳內掌聲不斷,現場座無虛席,一年一度的科普視聽盛宴正在激烈進行。來自醫院10個學科的十支科普戰隊圍繞社會熱點、百姓關切、疫情防控等主題,多角度多形式講解科普。大賽全程直播,讓協和科普飛進尋常百姓家,讓健康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