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一定要去了解一下他們國技——相撲文化

2020-12-11 桃筱石

日本的國技相撲,它是始於日本的神道教,在千年以前,原來是為了感謝神明的一種慶典活動,以後就流傳了下來,演變為今天的相撲活動。作為一種專業競技項目,相撲也是有它的一席之地的。日本人的喜愛相撲的程度從古至今一直是長盛不衰的。

相撲除了自己熱門以外,無形中也影響了其他的一些文化。比如說流行文化當中的漫畫,著名的漫畫海賊王裡就曾經出現過一個叫橫綱的相撲青蛙,這個角色也是讓人印象深刻,而且橫綱名字可不簡單,它是取自於相撲等級當中最高級別橫綱,所以說這隻青蛙很厲害,它是獲得了橫綱級別的青蛙。橫綱是相撲歷史當中的最高的一個等級,也是相撲歷史當中最高級的榮譽。這樣的排名是依據於日本相撲協會每年所舉辦的一個大相撲比賽當中的名次來決定的。

這個比賽一年有6次,主要是在基數月舉行,其中1月、5月以及9月的賽事是會在東京都的墨田區的兩國國技館。決出來的等級最高就是橫綱,接下來依次是大關、關脅、小結、前頭。然後再往後還有其他的等級,比如說像十兩、木下這些,當然了這些等級屬於比較低的,像前面講到的橫綱、大觀之類的是被稱為叫木內歷史。總的意思就是指比較厲害的。

兩國國技館是位於東京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相撲的比賽場館,它內部的結構比較類似於像漏鬥一樣的結構,觀眾們就可以實際而上從高處往下看,當中最低的地方以及漏鬥的底部,就是比賽進行的場地。這樣的結構可以讓位於最高點的觀眾,就是買了後面的票的觀眾也可以是件非常清晰,不受阻擋地看到場中的相互比賽。

再來介紹一下土俵,土俵是一個圓形的黏土擂臺,一般位於相撲場館的正中間,直徑是4.55米,高大概是34公分至60公分之間,然後周邊還會用米袋把它圍起來,在土俵上面附上沙子,在建造一個長寬各有6.7米的方形平臺,土俵當中有兩條白色的線,兩位相撲力士就可以在這裡準備比賽了。外圍是一圈白色的線,就是一圈白色的圓圈,這個就稱為勝負俵,就是誰的腳或者身體跨出了勝負俵,就是輸了。

在土俵上方有一個類似神社屋頂的建築掉在半空當中,他是被稱為叫神明造。四個角上懸掛著黑、青、紅、白四色流蘇,象徵著日本的4個省。那土俵的東西南北四面有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叫德俵,土俵周圍除了坐著相撲以外,還有裁判員,他們圍坐著作為相撲比賽的評判,而且土俵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日本的相撲傳統當中是土俵為一個神聖的地方,嚴禁女性進入的。

相撲比賽的一些傳統的儀式。首先先由等待出場的選手,會將一種力水傳給場上的相撲選手。力水主要用於在比賽前淨身,一般是裝在那種長柄勺裡,把力水放在裡面,然後力士會將力水含在口中,然後吐在身邊專用的排水溝裡,然後再擦嘴,這樣才算完成了賽前的淨身儀式。總的來說就是使用這樣的力水來潔淨身體,潔淨心靈,能夠更加以更好的精神狀態來參加這樣的相撲比賽。

除了喝麗水以外,觀眾還會期待另一種賽前儀式,是撒鹽。撒鹽也是由相撲力士、相撲選手來做的,它代表著祈福區保佑著相撲歷史在比賽當中的安全。相撲力士撒鹽他們的風格還不一樣,有的比較豪放的就會抓起一大把鹽花的撒出去。有一些比較講技巧的,就是抓一小把輕輕巧巧地撒出去,各個歷史有各個的風格。另外撒鹽的儀式只是適用於比較有等級的相撲歷史才能夠做的,也就是說你至少要在相撲臺上,至少要打出點名堂來的,相撲力士才有資格撒鹽。相撲力士登場以後還會有一個繞場儀式,可以激起鄉村民們的一些情緒,而讓他們情緒高漲起來。然後等到繞場結束以後,等到所有的相撲力士全部站定以後,選手們為雙手高舉表示手中沒有持有利刃,沒有持有利器,那也是作為比賽前去除土俵晦氣的儀式之一,看來還是有一種迷信,講得好聽點就是傳統色彩,講得難聽點就是迷信色彩一種儀式。

然後接下來就要準備正式開始了,然後大家可能會有印象,在相撲比賽之前,這些相撲力士會用雙腳輪流燉地,用雙腳嘣嘣蹲地,這也是一種儀式,就是由相撲力士威武的身軀,然後有巨大的腳掌來蹲地來震懾躲在地底的邪靈。

然後接下來是蹲踞,就是指腳掌先著地,雙膝外張,上身挺直,穩住腰,然後將雙肩放鬆,將手放在膝蓋上,互相表示對對手的尊重。這樣這些儀式一系列儀式終於做完以後,終於就可以開始了。這個規則還是比較簡單的,其中一方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包括手腳、身體觸及圈外,就是界外的地面,那就表示輸了。比賽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如果比賽雙方經過長時間的相撲都是已經精疲力盡了,而且勝負未分,在旁邊的裁判員可以宣布比賽暫停,在休息以後再重新開始,直到決出勝負為止。但一般來說這樣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常見的一般相撲都是在十幾秒甚至幾秒之內就決出勝負了,雙方兩堆巨肉轟然相撞,然後力氣大的一方就把對方扛出圈外,有的索性就把對方舉起來,扔出圈外也是有的。所以說相撲的比賽一般來說時間都非常短,但是也是非常精彩的。在相撲聖地兩國國技館裡面還會貼有織田信長的上攬相撲圖,就是指織田信長觀賞相撲力士在場下比武這麼一幅圖畫。戰國期間,織田信長特別喜歡相撲,常年召集相撲力士進行活動,所以說相撲不同於其他的一般的活動的體育項目,而是類似於像日本武士道精神一樣,注重精神和技巧,在觀賽過程當中,一旦見到利用高超的技能能打敗對手的相撲力士,觀眾們也都會由衷地發出讚嘆和驚喜。

再來說一說相撲力士非常重要的三點,他們稱為叫新體系,新就是代表相撲力士必須擁有的相撲精神,必須自律且高尚。體是指身體,不是說一味的龐大就好,也要注重力量和注重體型都要兩者兼備。同時身體也能夠輕巧的移動、靈活的移動,所以我們稱他們為靈活的死胖子。然後技就是指高超的技巧,能夠用高超的技巧去抗衡對手,懂得觀察,利用地形、利用技術,而不是全憑蠻力來進行相撲。

相撲不但是一種體育賽事,在日本文化當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的。橫綱珍貴在哪裡?在同一時期同時在役的橫綱選手通常不會超過4個。到了橫綱以後,一般即使你的成績下降,也是不會降級的,不會把你降回大關。但是如果成績如果實在太差的話,有可能被強迫要求退休,不過還好,因為橫綱的收入就很高,而且退休以後也會終身有收入的。同時因為他曾經是衡鋼力士,所以在日本的社會地位非常的高,他們的老婆也往往是貌美如花的小姐姐。所以說做相撲選手其實也是相當舒服的一件事。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較有趣的東西,就是相撲火鍋。相撲力士經常吃的富含營養的一種特殊的食品,它的量非常的大。相撲火鍋很大一鍋,材料也非常的豐富,有蔬菜、魚丸、豬裡、雞、油、豆腐等富含營養、富含熱量的這麼一個大火鍋,它也提供著這些相撲力士足夠的能量和足夠的營養,以應付這種高強度的比賽。

如果是對於相撲火鍋比較有興趣的,可以去品嘗一下,但是注意火鍋的尺寸會非常大的,相撲力士一般是一人一鍋,我們自己去吃的話,建議還是幾個人一鍋為好。如果去兩國國技館去觀禮,觀看比賽的話,記住周邊也有相當多的相撲火鍋料理店,看完比賽以後可以去吃一鍋相撲火鍋,體驗一下作為相撲力士的一天,也是個不錯的體驗。

相關焦點

  • 相撲丨日本的國技
    對於初次看相撲的人而言,一定會覺得很難理解:比賽看起來就是兩個穿著十分不雅的胖子推來推去,但為什麼日本人卻把相撲視為「國技」來推崇呢?相撲和日本文化又有哪些關聯呢?今天咱們就走進相撲的世界去看一看。據說相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事記》(712年)、《日本書紀》(720年)中的比試力量的神話及宿禰與蹶速的天覽之賽的傳說。
  • 相撲為什麼成了日本的「國技」?
    而土表的裡面空著一小塊,放進各種穀物和酒類,以祈求 上面兩個大漢的表演能夠讓諸神滿意,恩賜來年五穀豐登。自從跟神道教儀式沾上邊兒之後,相撲搖身一變成了日本皇室和貴族欣賞的一種運動。日本一年有 6 次相撲比賽,分為 1 月場、3 月場、5 月場、7 月場、9 月場和 11 月場。其中,1月場、5 月場和 9 月場在可以容納1萬名觀眾的東京墨田區兩國國技館舉行,另外 3場分散在 3 個不同的地方,3 月場在大阪、7 月場在名古屋、11 月場在福岡。
  • 去日本旅遊去兩國國技館看一場相撲比賽,順便了解下相撲文化
    地址:東京23區墨田區橫網1-3-28知識拓展:相撲是一種類似摔跤的體育項目,誕生於中國,秦漢時期叫做腳抵,南北朝時間叫做相撲,唐朝的時候流傳到日本,總之,日本人一看到這項運動就特別喜歡,並且將相撲尊為國技,在日本,相撲選手很受國人的尊敬,相撲選手也會有大量自己的女粉絲
  • 相撲為何是國技?關於相撲你必須了解的11件事
    相撲,被稱為日本的國技。擁有巨大軀體的男人之間的搏鬥,簡單易懂的比賽方式,悠久的歷史和壯觀的氣氛,這項被稱為日本國技的傳統體育運動,相信很多人看過一次就難以忘懷。相撲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要了解相撲你必須得先了解以下這11個小知識。1.相撲是起源於蒙古摔跤嗎?相撲類似蒙古的摔跤,屬于格鬥項目。
  • 日本國技相撲被蒙古人霸佔,反而宣稱桌球也是他們的國球,鬧什麼
    國乒隊內競爭的激烈就不用再贅述了,外界甚至流傳著國乒內戰的難度甚至要超過世乒賽和國際乒聯的比賽而最近放出的日本NHK BS紀錄片中採訪劉國梁時,劉國梁曾說到:在中國,桌球收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桌球在中國被稱為『國球』,就相當於相撲之於日本。」論重視程度桌球確實不輸日本重視相撲。但是桌球發源畢竟不是來自中國,反而是我們給截胡過來,將人家英國發明的東西發揚光大了起來。
  • 日本「國技」相撲運動,兩坨肥球激烈鬥爭,為何受人追捧?
    與日本其他的文化相類似,在大唐盛世,熱愛學習的日本人也學到了「相撲」,但是卻成為了一種流行的體育運動。後來到17世紀,在日本各地開始出現職業性的相撲,被稱作為「大相撲」,直到20世紀初期,相撲才被認作「國技」在民間大量開展起來。慢慢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相撲運動也逐步趨於完善和成熟,才有了現代的相撲之道。
  • 日本「國技」相撲運動,兩坨肥球激烈鬥爭,為何受人追捧?
    力與美文化展現1、相撲的起源相撲其實源自於中國春秋時期,最開始其實是叫做「角牴」,是帶有武術性質的,後來到南北朝時期才叫做「 相撲」,相撲的性質也隨之變化。與日本其他的文化相類似,在大唐盛世,熱愛學習的日本人也學到了「相撲」,但是卻成為了一種流行的體育運動。
  • 日本國技相撲運動,為啥沒有女性運動員?網友:吃不消啊!
    尤其是在日本的文化風俗上,這個跟中國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的國家,總有很多讓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文化,這些曾經屬於中國的東西,到了日本之後就成為了具有日本色彩的文化了,就比如相撲運動。日本相撲相撲運動是日本的國技,基本上可以說如今國際上提到相撲運動大家能聯想到的都是日本。
  • 日本「相撲」——原始、古老又充滿趣味的運動
    不過這種刻板印象讓很多人沒辦法深入去了解相撲運動本身,以及相撲運動與日本文化相融合之後的魅力。 其實相撲被稱為"日本國技"的時間並不是很久遠。1909年,作家江見水蔭為新建造的國際館起草的致辭文中才提到這一說法:"相撲畢竟是日本的國技……"自此這個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 日本國技選手中招,相撲協會報告首例新冠確診病例
    日本國技選手中招,相撲協會報告首例新冠確診病例 海外網4月10日消息,據日本雜誌《體育日本》當日報導,日本相撲協會當日報告稱,隸屬於該協會的一名相撲選手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 日本棋院:圍棋是「國技」
    日本棋院修改了相關章程,將圍棋定位為「國技」,理由是「長年以來,圍棋在日本國內深受喜愛」。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日本棋院還計劃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據日本《每日新聞》20日報導,圍棋誕生於中國,一千四百多年前傳至日本,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時盛行於貴族階層,到了江戶時代,一般民眾也開始接觸圍棋。日本古代知名棋手本因坊丈和曾寫過一本名為《國技觀光》的圍棋入門書。
  • 從「角牴」開始,日本「相撲」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國技」的?
    相撲運動,是一項擁有悠久歷史的運動,是日本搏擊運動最具特色的運動,現在已經成為了深受日本人民喜愛的項目,被日本人稱為「國技」。作為一項搏擊運動,比賽過程十分具有觀賞性。自它誕生開始,相撲就是日本文化的一桿鮮明的旗幟,是日本文化的體現,從各個方面都可以體現出日本獨特的民族文化,也是日本國民思想的一種反應。
  • 日本傳統文化相撲,是始於中國的
    文:讀閱評說宋朝民間流行相撲。都說相撲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事實上,相撲產生於中國,秦漢時期叫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從已出土的文物來看,中國秦漢時期的角牴形象同日本現在流行的相撲很相似。宋朝的"相撲"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相撲"發展的巔峰期。宋朝的宮廷有御用的相撲手,這些相撲手是御前衛隊左右軍士,名為「內等子」。
  • 日本將圍棋定為「國技」欲在奧運期間推廣「傳統文化」
    (每日新聞)當地時間20日,日本棋院修改了相關章程,將圍棋定位為「國技」,理由是「長年以來,圍棋在日本國內深受喜愛」。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日本棋院還計劃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年)時盛行於貴族階層,到了江戶時代,一般民眾也開始接觸圍棋。
  • 日本棋聞 |「圍棋是國技」,日本棋院做出改變
    日本此前將相撲作為了國技,而關於國技,日本方面沒有明文的認定以及法律規定。個人感覺網民思路至少比日本棋院清楚多了。網民bal:我喜歡圍棋,但是你說國技我到很難想像。誠然日本在平安時代就有人下圍棋,很多古典定式也是從日本棋手這裡發明出來的。
  • 日本棋聞|「圍棋是國技」,日本棋院做出改變
    日本棋院也將事業範圍的第3條,從「棋道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改寫為「棋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也是我國國技」。 在1400多年前,圍棋從中國傳到了日本,而日本就此對圍棋發揚光大。在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對圍棋進行的保護獎勵,確立了可以接納職業棋手的家族制度。後來普通百姓也有機會收穫此待遇,而19世紀的名人,本因坊丈和將自己的打譜集也命名為《國技觀光》。
  • 日本棋聞 | 「圍棋是國技」,日本棋院做出改變
    日本棋院也將事業範圍的第3條,從「棋道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改寫為「棋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也是我國國技」。在1400多年前,圍棋從中國傳到了日本,而日本就此對圍棋發揚光大。在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對圍棋進行的保護獎勵,確立了可以接納職業棋手的家族制度。後來普通百姓也有機會收穫此待遇,而19世紀的名人,本因坊丈和將自己的打譜集也命名為《國技觀光》。
  • 日本將圍棋定為"國技" 欲在奧運期間推廣"傳統文化"
    海外網10月21日消息,當地時間20日,日本棋院修改了相關章程,將圍棋定位為「國技」,理由是「長年以來,圍棋在日本國內深受喜愛」。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日本棋院還計劃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
  • 日本將圍棋定為「國技」欲在奧運會期間推廣「傳統文化」
    日本棋院(每日新聞)海外網10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日本棋院修改了相關章程,將圍棋定位為「國技」,理由是「長年以來,圍棋在日本國內深受喜愛」。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日本棋院還計劃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據日本《每日新聞》20日報導,圍棋誕生於中國,一千四百多年前傳至日本,平安時代(794年-1192年)時盛行於貴族階層,到了江戶時代,一般民眾也開始接觸圍棋。
  • 日本將圍棋定為「國技」 欲在奧運會期間推廣「傳統文化」
    來源:海外網日本棋院(每日新聞)海外網10月21日電當地時間20日,日本棋院修改了相關章程,將圍棋定位為「國技」,理由是「長年以來,圍棋在日本國內深受喜愛」。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日本棋院還計劃將這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