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勁光反對李德的剿匪意見,主席說,沒有他不行嗎?

2021-01-09 文史茶館2018

蕭勁光是開國十大將之一,湖南長沙人,李德是紅軍的軍事顧問,德國慕尼黑人,在當年的中央蘇區,李德可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幾乎給紅軍造成了滅頂之災。蕭勁光和李德有什麼交集嗎?

交集大了。李德比蕭勁光大了3歲,當年他差點殺死蕭勁光。

一、李德要殺蕭勁光,毛主席堅決反對

那是在滸灣戰鬥中,時任紅七軍團政委的蕭勁光率兵趕到八角亭陣地,牽制滸灣的敵人。粟裕當時也在紅七軍團,他和蕭勁光並肩作戰,雖然殲敵無數,但最終因為敵人火力太猛,滸灣失守,蕭勁光不得不撤出了戰鬥。

(李德)

滸灣之戰失敗了,李德火冒三丈,要求追究蕭勁光的失敗責任,嚴辦,最後決定槍斃蕭勁光。李德為什麼這麼生氣呢?因為蕭勁光這一仗,完全是按照他「陣地戰」、「短促突擊」的軍事原則打的。

蕭勁光失敗了,讓李德很沒有面子,極大地損害了他的權威。以至於他竟然要殺掉蕭勁光。對此,毛主席當然是洞若觀火,他認為李德這是敲山震虎,打擊蕭勁光就是打擊他。他堅決反對。

毛主席紆尊降貴,親自去找李德理論。毛主席說,紅軍打不起消耗戰,蕭勁光是沒有責任的。李德卻固執己見,最終還是判了蕭勁光五年徒刑。毛主席派妻子賀子珍專門去探望蕭勁光,轉告他,歷史會證明,他是無罪的。

毛主席還讓賀子珍送給蕭勁光他填的一首詞,詞中暗嵌著蕭勁光的名字「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這對落難中的蕭勁光是一個極大的安慰和鼓勵。

二、李德誇獎蕭勁光懂軍事,課講得好

蕭勁光不久就被釋放了,被派到紅軍學校當戰術教員,他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嘛,系統學習過軍事理論。在紅軍學校,蕭勁光主要講兩門課,軍事和戰術。這也是他最擅長的。

結合戰爭的實踐,蕭勁光把軍事理論課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深受學員們的歡迎。李德也自詡是軍事理論「專家」,只不過是只有理論而不懂實踐的呆板的偽「專家」。

李德也偶爾去紅軍學校聽課,他聽了兩次蕭勁光講的課,居然會心一笑,由衷地佩服蕭勁光,「懂軍事,課講得好」。大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從前要殺蕭勁光的是李德,如今為蕭勁光點讚的還是李德。

為什麼呢?蕭勁光說,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吧:第一呢,蕭勁光懂俄語,李德也曾在蘇聯待過,對於會說俄語的人有一種天然的好感吧。第二呢,蕭勁光在蘇聯學習過軍事,李德也在蘇聯學習過軍事,李德認為蕭勁光真的是軍事內行。

三、陝北剿匪,蕭勁光反對李德那一套,毛主席表態了,離了李德難道不行嗎?

在紅軍長徵路上,李德被撤銷了軍事顧問的職務,但是他仍然跟隨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徵。蕭勁光則被撤銷了處分,恢復了黨籍軍籍,相繼擔任過紅三軍團參謀長、中革軍委參謀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蕭勁光擔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留在陝北保護黨中央和毛主席,李德也在陝北,先是在紅軍學校講課,然後被派到留守兵團訓練騎兵。從這個角度講,好像李德成了蕭勁光的下屬。蕭勁光是留守兵團司令員嘛。

當時的陝北,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剿匪,陝北的土匪太多,土匪不滅,後方不穩,中央的安全得不到保證。如何剿匪呢?蕭勁光召開了剿匪工作會議,還邀請李德參加。

沒想到幾年過去了,李德一點都沒有與時俱進,還是那老一套,在剿匪工作會議上大放厥詞,提出要採取平推戰術。何謂平推戰術呢?李德說,把大部隊集中起來,一字排開,從延安向周邊,齊頭推進,定能將土匪一網打盡,畢其功於一役。

(蕭勁光和賀龍在陝北)

真是天大的笑話。還是老教條。蕭勁光當然不贊同了,他對李德說,陝北地形複雜,土匪們刁滑的很,晝伏夜出,四處流竄,你這樣平推,很有可能一個土匪都找不著。

李德生氣地聳聳肩,很不屑的樣子。顯然,大家的意見無法統一。會後,蕭勁光將爭論的情況匯報給了毛主席。毛主席淡淡一笑說:

「怎麼,沒有李德不行嗎?」

都什麼時候了,還搞那一套?

蕭勁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是軍民聯手,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布下天羅地網,讓土匪無處遁逃。毛主席很認可地點了點頭說:

「想法對頭,先幹起來再說嘛!」

說幹就幹,蕭勁光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基本蕩平了匪患,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評,毛主席也十分高興,這麼短的時間就肅清了土匪?他親自起草電文,通報表揚了蕭勁光。此時的李德不知作何感想呢。

相關焦點

  • 大將蕭勁光:科班出身,22歲授中將,暈船卻坐了30年海軍司令
    回國後,1931年秋天,毛主席找來蕭勁光,對他說:「中央根據地準備辦一:所紅軍學校,要你留下當校長,願不願意?蕭勁光說:「我沒做過學校工作,能行嗎?「我看你行。」是時,毛澤東雖然任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但他在黨內、軍內的職務已被解除,正處在逆境中,蕭勁光的來訪令他非常高興。交談之中,將自己的意見悉數告知。因為蕭勁光早有經驗又得到毛澤東指點迷津,知道該如何進行民主改造。
  • 蕭勁光憑啥被授予大將?他是科班出身的軍事家,毛主席說靠他吃飯
    但蕭勁光在軍界中的地位非常高,很得毛主席重視,尤為眾人所服。前面說了,在第五次反「圍剿」中,他丟失了黎川,繼而遭遇了硝石、資溪橋戰役的失敗,敗走滸灣,因此被開除黨籍、軍籍,判5年徒刑。在他被關押期間,毛主席派賀子珍前往探視,鼓勵他,說他撤退得對,黎川失守是「左」傾軍事路線造成的。
  • 蕭勁光有啥寶貝不肯借?
    毛主席問借書,蕭勁光不吭聲長徵時,由於條件惡劣,戰時不允許,毛主席也沒帶太多的書本,窯洞內的書本都看完了,聽說蕭勁光那邊還有很多書,便跑到蕭勁光的窯洞去,一進來毛主席就說:「聽說你這裡還有不少寶貝?」蕭勁光有些疑惑地說:「寶貝?主席,你指的是什麼寶貝?」
  • 兩任中國妻都與李德離婚,蕭月華對他沒有感情,李麗蓮因為四個字
    說到紅軍長徵這段歷史,就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曾經不可一世的李德顧問。看過電視劇《紅軍》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位來自伏龍芝軍事學院的高材生,在受到史達林派遣到中國以後,對中國革命指手畫腳,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徵。
  • 紅軍外國軍事顧問李德,兩任中國妻子幸福嗎?
    曾幾何時,年輕男女沒有太多的選擇權,老一輩兒人都還沉浸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思想中,自由戀愛是奢侈且可遇不可求的,婚姻往往是父母決定或組織安排,夫妻婚後才開始了解、熟識,這樣的愛情難道就是我們稱羨的永遠嗎?自由戀愛比包辦婚姻更幸福嗎?
  • 蕭勁光申明我軍自衛原則,閻錫山想改動,毛澤東:一個字也不能改
    但八路軍的反擊粉碎了他的痴心妄想。另一方面,日寇也不可能遵守信義,閻錫山的美夢只能落得個破滅的下場。因此,閻錫山不得不向八路軍作出妥協。小人善變,就要離開談判桌時,蕭勁光還要給閻錫山上一道緊箍咒:「我們的原則,毛主席已明確講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十六個字,報界可以公開發表。」我軍是坦坦蕩蕩的,沒有什麼見不得陽光的東西,故而蕭勁光說得底氣十足。
  • 蕭勁光如果不擔任海軍司令,還會被授予大將軍銜嗎?
    所以這就容易給人留下誤解,既然蕭勁光大將是因為他當上海軍總司令才授予的,那如果在建國後,他沒有成為海軍司令,最後還能評上大將軍銜嗎?蕭勁光蕭勁光,祖籍湖南長沙,與我軍大部分貧農和工人出身的將軍們不同,他17歲從中學畢業後,就遠赴上海參加學習俄語,並接受先進的革命愛國教育。
  • 讓海軍司令蕭勁光久久無法忘懷
    蕭勁光將軍面對身份的突然改變,蕭勁光將軍知道該如何去做,首先就是要學習海軍建設的相關知識,認真聽取蘇聯顧問的意見,從軍艦到海軍裝備,以及戰鬥指揮,蕭勁光將軍就仿佛一塊海綿,快速的吸收相關的知識後來蕭勁光將軍還前往蘇聯參觀了許多的軍艦和船廠,海軍學校,這段時間的學習,極大地豐富了蕭勁光將軍的閱歷,讓他深深感受到了一支強大的海軍對國家和國防的重要性。
  • 使得紅軍損失慘重的洋領導李德,最終結局如何了?
    李德在畢業後進入了共產國際的東方部工作,後來他被蘇聯紅軍總參謀部派到了中國工作,作為軍事顧問,李德相當的強勢,他完全照搬他在國外的經驗,卻根本沒有考慮到中國當時的現實情況,在反圍剿戰役的時候,使得中國紅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 走完長徵的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後,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如何
    因為他是共產國際派來的,李德很受歡迎。再加上博古等人對李德的信任,使得李德那時候在紅軍中的地位很高。但其實,李德身為德國人,他對中國的國情並不了解,這也就導致了之後的錯誤指導。在遵義會議之後,指揮權回到主席耳朵手中。在貴州的四渡赤水的戰鬥中,李德對主席的軍事指揮能力那是相當敬服。之後,就跟著紅軍一起,走完了長徵的全過程。
  • 李德的妻子蕭月華,萬般無奈下嫁給李德,晚年享受副軍級待遇
    為了照顧好李德的生活,博古專門安排人給李德蓋了三間獨立的房子。不過李德並不滿足於此,當時他30多歲,精力旺盛,並且西方人與東方人的含蓄不同,李德更樂於直接表露感情:他想順便在中國找一位妻子。李德說做就做,有一天,他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齊齊,牽著一匹高頭大馬來到一位女士面前,用德語向這位女士示愛。
  • 李德的軍事指揮有多麼教條?彭德懷:一門機關槍的位置我也改不了
    先反問:「我們沒有重炮,沒有足夠的彈藥,拿什麼來組織火力?敵機輪番轟炸,敵軍龜縮在碉堡裡,怎麼也引不出來,我們多次突擊都不成功,一天犧牲上千同志,你了解嗎?」他越說越激動,擔任口譯工作的伍修權只能把彭說話的要點譯出來。 彭德懷接著說:廣昌失守並非偶然。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以來,沒有打過一次痛快仗。原因是你們司令部指揮上的錯誤。先是分兵作戰,消極防禦。
  • 洋顧問李德,晚年在出版社當主編,留在中國的兩位妻子結局如何?
    但李德本人並不了解中國實際國情,打仗只知道照搬硬套,結果一直吃敗仗。最後蘇區大門洞開,部隊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長徵途中,李德繼續執行錯誤的軍事路線,給紅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特別是湘江血戰後,部隊由原來的八萬多人銳減至三萬多人。越來越多的紅軍將士開始質疑他的軍事指揮,最終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李德被解除了最高領導職務。
  • 在沒有聽到反對意見之前不要貿然行事
    在剛剛對美國有認識的時候,我和朋友聊起一件事,就是美國議會裡總有一些提反對意見的人,甚至有人為了反對而反對。很多時候,一件事該做還是不該做是很清楚的,直接投票表決就好,可偏偏有些人會為了這件事而爭論很長時間。
  • 洋顧問李德,回蘇聯後擔任什麼職務,後來結局怎麼樣?
    說起李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可謂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位人物。來中國之前,李德只是共產國際的情報人員,屬於默默無聞的小角色。但到達上海後,因為與博古等人關係密切,李德最終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紅軍軍事顧問,由此開啟了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 李天佑將軍和廣西剿匪
    他在北京參加了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和開國大典之後,就任第十三兵團副司令員兼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廣西本是桂系經營多年的「老巢」,早在我解放軍進入廣西前,白崇禧曾在桂林召開緊急會議,布置所謂「總體戰」,發動「一甲、一兵、一槍」的運動。他指令十萬大山、六萬大山、大容山、大明山和大小瑤山開展所謂「廣泛的遊擊戰爭」。而撤退到廣西的國民黨特務和部隊殘部也人數眾多。
  • 1939年李德回蘇聯後,兩任妻子被留在中國,兩段情感草草收尾
    1932年,他從莫斯科前往上海,目的是幫助共產國際執委會,將營救牛蘭夫婦的費用送到上海,完成任務後,他意外地與博古相逢,當時博古已經成為臨時總負責人,在他的幫助下,李德成為了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在中央蘇區幫助博古開展工作。 當時,李德對於中國的情況並沒有太多的了解。
  • 「洋顧問」李德的妻子,為完成任務嫁給李德,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她本來是童養媳,後來又成為了「洋顧問」李德的妻子,雖然後來他們離婚,但解放後憑藉出色的表現,擔任了湖南交通廳辦公室的主任,最後被提升為了副軍級待遇。李德是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他是德國人,來中國後深得當時的負責人博古信任,指揮了第五次反「圍剿」戰鬥。
  • 軍事顧問李德,1939年回蘇聯,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樣了
    按理來說,身為蘇聯軍事學院高材生的李德,應該指導我國革命朝好的方向發展。可實際上,由於他自身犯下的錯誤,不但沒有指導我國革命朝好的方向發展,反倒還給我國的革命工作造成了巨大損失。後來李德回蘇聯去了,而他走的時候,並未帶走任何一位他在中國娶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