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鹹新區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貿區
三年前播下的開放「種子」,如今已經「開花結果」;持續深入的改革創新,步入常態化運作;不斷釋放的政策紅利,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更多的企業、更新的業態,正在茁壯成長……
2017年4月1日,陝西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三年來,能源金貿區功能區充分利用自貿這塊「先行先試」試驗田,全面服務「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探索創新,優化環境,賦能產業,蝶變發展,加快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在助力陝西自貿區建設上跑出了示範帶動、服務全省的「加速度」。
找準著力點,按下企業落地「快進鍵」
三年來,能源金貿區功能區追趕超越,全力以赴,藉助自貿試驗區開放紅利,新增市場主體各項指標取得新突破。
從掛牌伊始僅有的374家企業到如今超過3000家的市場主體,完成新增註冊資本330多億元,實現增速700%。區域外資吸引力不斷凸顯,實現區內外資企業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的重要突破。截至3月,累計新增外資企業16家,涉及能源、貿易、科研等多領域。
高品質企業、項目紛紛落地,從內到外形成一股合力,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邁向新高地。三年來,能源金貿區功能區持續強化企業培育,招引落地項目36個,其中世界500強企業就佔了12席。
開放新引擎,打造改革創新「試驗田」
肩負改革創新探索的重任,能源金貿區功能區要快速崛起,離不開創新驅動和開放胸懷。三年來,能源金貿區功能區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形成20餘個創新案例,其中,2個納入全國複製推廣,5個全省複製推廣,1項全省最佳實踐案例,7項全省制度創新案例……
特別是,依託培育推出的《打造「雲端自貿區」新模式》,建成了西部首家「集群註冊」產業綜合服務平臺(雲端自貿產業園),推動在有限空間內迅速集聚了大批企業,目前集群註冊市場主體已達1800多家,帶動了自貿功能區50%的新增企業集聚,為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節約了大量空間、時間和資金成本,形成了極好的「集約化」發展效應。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題。能源金貿區功能區按照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開放要求,與長安銀行信息共享、協作配合,推出了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長安E貸」線上小微金融產品綜合服務體系,為8000多戶中小企業解決了42億元的流動資金貸款有效破解融資難題;支持工商銀行鹹陽分行創新性推出線上房產抵押貸款產品「e抵快貸」,為區內100多戶企業提供了近1億元的固定資產項抵押貸款,為企業節約信貸成本近80萬。
激發新活力,營商環境邁向「國際化」
優化營商環境,是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速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自成立之初,能源金貿區功能區一直積極探索如何讓區域營商環境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
緊跟央行開戶許可政策變化及商事制度改革目標,為解決外地企業「法人不來,註冊不成」的銀行開戶「煩心事」,推動工商銀行鹹陽分行創新工具,試行推出企業「異地註冊」項下銀行開戶新模式,提升了自貿試驗區企業登記註冊便利性,推動了省內外市場主體快速入區集聚。
引入內地首家陝港聯營律師事務所——永嘉信周啟邦(西鹹)聯營律師事務所,探索打造內地與香港連接的雙向通道,為陝西自貿區和粵港澳深度合作發展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法律服務,優化營造對接國際、融通港澳的國際化法治環境。
在全省率先舉辦招商引資項目「雲籤約」,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
2月18日,能源金貿區成功舉辦產業招商「雲籤約」,「隔空」落戶了挪威船級社(DNV GL)西鹹辦事處、普華永道商務諮詢公司、中建交通西北總部、中國電建西安總部等總部經濟、自貿區建設類產業項目16個,其中世界500強3家,對域內完善城市功能、做大產業規模、增強發展後勁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鼓勵域內律所等機構創新發揮法律保障作用,助力疫情防控依法實施,減少疫情帶來的外貿訂單損失、合同糾紛,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疫情暴發以來,聯合北京德恆(西鹹新區)律所第一時間通過雲端發布「致客戶書」,向個人和企業提供法律諮詢幫助,推廣推送法律宣講和政策解讀,開展公益直播講座,為企業制定「一企一策」的不可抗力通知書(中英文版),提供免費涉外法律諮詢等,為依法實施疫情防控提供法律保障,降低企業法律風險。
完善產業鏈,打造自貿發展「新高地」
三年來,能源金貿區功能區立足於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務區建設,為企業發展聚攏更多力量,形成了總部經濟、金融機構、商服機構、科技創新機構的四大領域聚合規模,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能源金貿區園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是為企業發展支招指路,另一方面也促使域內產業結構形成「閉環」,從而推動自貿功能區發展邁上新臺階。
以陝建集團第二總部、中天集團西北總部、東嶺集團西北區域總部、網庫集團西北總部等為代表的總部經濟企業已在區內落地開花;長安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先後成為「新增長極」的重要成員。此外,一些高端中介服務機構相繼落戶,成為商貿服務的「主力軍」;同方絲路未來創新研究院、清控科創商業航天創新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場西鹹分中心等科研機構也紛沓布局,未來將在科技創新上不斷發力,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新活力。
在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上,能源金貿區功能區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抓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融合趨勢,聯合網庫集團圍繞縣域實體經濟產業網際網路化,面對紙箱、茯茶、化肥、電池、齒輪等傳統實體經濟內生動力不足等現狀,依託網際網路搭建全國性產業孵化研發中心,建設紙箱、茯茶、化肥、電池、齒輪五大縣域特色產業網際網路大宗批發交易平臺,以及網際網路實體經濟運營中心和線下特色產業體驗中心。目前,平臺導入 1900 萬企業數據,為企業提供發布、交易、諮詢和增值等服務,吸引了區內紙箱、茯茶、化肥、電池、齒輪等服務龍頭企業入駐,擴大其交易渠道,探索出一條實體經濟與產業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站在新的起點,能源金貿區自貿功能區將繼續以貿易金融等主導產業為支撐,構建引領現代多維產業體系,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傾力打造陝西自貿試驗區重要的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平臺,成為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