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行書集字《將進酒》,氣勢恢宏有古韻

2020-12-27 騰訊網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顏真卿開拓了書藝的嶄新的話恢宏境界:顏體形顧之簇新、法度之嚴峻、氣勢之磅礴前無古人。從美學上論,顏體端莊美、陽剛美、人工美,數美並舉,幽為後世立則。

此帖為顏真卿行書集字《將進酒》,集字雖然缺損行氣的貫通,但也讓李白的詩歌平添了幾分生機盎然的盛唐氣象。

顏真卿行書集字《將進酒》欣賞

釋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相關焦點

  • 顏真卿行書的字法規律,掌握運用方法,書寫比較完整的作品
    但是,你別忘了,就帖學而言,行書分為兩個體系,一是「二王」的一搨直下筆法體系,二是顏真卿的篆籀絞轉筆法體系。顏真卿是王羲之之後的又一座書法高峰。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復追篆籀氣,結體中常參有篆書寫法,外緊內松,變背勢為向勢,易方折為圓轉,改變了唐初「二王」體系一統天下的局面。
  • 「三大行書」欣賞:王羲之、顏真卿,蘇軾,誰的書法最驚豔?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以及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王羲之當仁不讓,趁著酒勁揮毫潑墨,洋洋灑灑一蹴而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就此誕生。(《蘭亭序》局部)該貼用行書寫成,全篇28行,共324字,布局參差錯落,字形極盡變化,凡有重字者,皆構別體,文中二十多個「之」字,字字驚豔、字字不同。
  • 「書法問集」97、怎麼才可以寫好顏體行書,有哪些好的建議?
    「顏體行書」是個容易引起爭議的詞,顏真卿的行書不多,王獻之的行草書是學習顏真卿行書的比較好的方案。我是一人。「顏體行書」非常容易引起爭議,不是簡簡單單的顏真卿行書而已。真心希望提問者不是不良動機。我們先說說如何學習顏真卿的行書,再說說「顏體行書」有問題在哪。看看顏魯公,學習書法的人,心胸要開人要正直啊。
  • 顏真卿這幅行書作品,才是真正的「顏行第一書」,在《蘭亭》之上
    在書法界,顏真卿絕對是一座高山,《祭侄文稿》在中國十大行書系列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但實際上,顏真卿還有一幅行書作品,才是真正的「顏行第一書」,超過《祭侄文稿》,甚至還有人認為它「當在《蘭亭》之上」。
  • 【顏帖】顏真卿《祭侄文稿》234字高清注釋
    在353年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召集了41位名流高士,在紹興會稽山陰蘭亭舉行風雅集會,大家臨流賦詩,最後邀請王羲之為其作序,酒意正酣的王羲之心情愉悅,筆意大好,一氣呵成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 顏真卿70歲寫下此碑,蒼勁有力,氣勢磅礴
    傳世碑刻有《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碑》《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和行書《爭座位帖》等四十多種。墨跡有《祭侄稿》《自告身書》《劉中使帖》和《湖州帖》等。顏真卿《顏勤禮碑》拓片(部分)《顏勤禮碑》全稱《夔州都督府長史顏勤禮碑》,是顏真卿撰文書丹,為其曾祖父顏勤禮所書神道碑。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今藏西安碑林。
  • 顏真卿字帖《多寶塔碑》圖片欣賞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
  • 《祭侄文稿》:顏真卿的一氣呵成之作,為何成為「天下第二行書」
    它是顏真卿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一揮而就的作品,用筆奔放恣意,縱橫淋漓,大氣磅礴、雄奇豪宕,胸中那股國恨家仇的悲憤之情溢於筆墨之間,所以通篇不顧筆墨之工拙,字隨書家情緒起伏,是顏真卿「凝刻心魄、收攝血淚」之作,歷來被奉為書法經典,有「天下第二行書」之稱,甚至有人認為其藝術價值不在王羲之的《蘭亭序》之下。一顏真卿是少見的活著時不被推崇,死後聲名鵲起的書法大師。
  • 顏真卿:書法不過是我的業餘愛好,有誰理解我《祭侄文稿》的悲痛
    顏真卿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在書法界被稱為「顏筋柳骨」。
  • 天下行書第二顏真卿《祭侄文稿》賞析|情感真切,壯美恣睢
    顏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雍州萬年縣(今陝西省西安市),祖籍琅邪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唐朝政治家、書法家。其楷書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並稱「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是少有的與王羲之並駕齊驅的曠代大師《祭侄文稿》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在安史之亂的大歷史背景下,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
  • 這字美的一塌糊塗,堪稱清朝最美行書!連啟功都深受其影響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表示,若說境界高的作品,莫過於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是後來乾隆皇帝的老師,其字也是清朝大書法家梁同書。
  • 顏真卿楷書集字《嶽陽樓記》收藏+學習+欣賞!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生於京兆(今西安)。德宗時,李希烈叛亂,顏真卿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成為中國文人書法的重要裡程碑。他轉益多師,一變成法,創造出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楷書書法審美範式,他的行草也傳遞出沉著痛快、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傳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爭座位》以及《麻姑碑》等眾多碑刻。
  • 顏真卿的書法成就如何,顏真卿書風是當代的主流嗎?
    顏真卿在書法上的成就,僅次於王羲之。顏真卿獨創了豐腴飽滿、寬博莊重的楷書藝術風格,被後世尊稱為「顏體」。顏真卿在行書上也有非凡的藝術成就,他的行書「祭侄文稿」被推崇為「天下第二行書」。被後人當成藝術經典。是行書藝術史上的一座高峰,顏真卿在楷書和行書上都堪稱為書法史上的一代宗師。
  • 中國古代故事:顏真卿
    顏真卿之所以能夠廣採博收眾長,特別是以篆、摘入楷,也是從早於隸書的書體入手,才做到天然渾成,不露痕跡,創造了所謂「屋漏痕」的筆法效果。這是他不同於鍾睬、王羲之等前輩書法家的地方。在結字、運筆方面,也都體現了大唐帝國一統江山的時代風尚和時代特點。歐陽修說:「唐人筆跡見於今者,惟公為最多。」顏真卿是一個善於集百家之長的多產書法藝術家。顏真卿的楷書也有粗露之處。
  • 252集王羲之行書教學視頻,純乾貨!|王羲之|行書|蘭亭序|筆法|書法|...
    筆法是書學中的核心內容,而魏晉時期的筆法在其中是最具高度的,以王羲之為代表,古代書法家大都取法王羲之,如張旭、褚遂良、顏真卿、趙孟頫、米芾等。今天,書法功課特意整理了這套王羲之行書教程合集,就是為了讓你精確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字法、筆法、章法▼點圖查看,購買▼點圖查看具體內容,購買《蘭亭集序》的筆姿變化多端,筆力勁健,而內涵深邃,正、側鋒互用,側、圓筆相生相發,成了天下法書的度世金針。
  • 252集王羲之行書教學視頻,純乾貨!
    筆法是書學中的核心內容,而魏晉時期的筆法在其中是最具高度的,以王羲之為代表,古代書法家大都取法王羲之,如張旭、褚遂良、顏真卿、趙孟頫、米芾等。 今天,書法功課特意整理了這套王羲之行書教程合集,就是為了讓你精確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字法、筆法、章法 ▼點圖查看,購買 ▼點圖查看具體內容,購買 《蘭亭集序》的筆姿變化多端,筆力勁健,而內涵深邃
  •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為何被稱作「天下第二行書」,其中啥故事
    提及書聖王羲之,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只怕唯有唐朝傑出書法家顏真卿了,特別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稱作「天下第二行書」,雖然居於第二,但是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作品卻是貨真價實,出自顏真卿的真跡,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古代名流的一場詩意狂歡第一行書背後的風流韻事這次蘭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詩兩首,十五人成詩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詩各罰酒三杯。這就是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了。《蘭亭序》最美吟唱版欣賞:酒後神筆,妙在哪裡?
  • 關於顏真卿書法的書《顏真卿大傳》
    顏真卿書法作品欣賞編輯推薦: 國內首次藝術再現顏真卿的生平故事!蘇軾:「畫止於吳道子,書止於顏真卿。」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與《蘭亭序》《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從宋朝開始,顏體被奉為「國體官書」用於雕版印刷。 他不僅是書法巨擘,更是唐朝難得一見的肱骨大臣! 歷任四朝,顏真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與李希烈叛亂,功勳卓著,殺身成仁! 顏氏家訓流傳千古!「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
  • 天下第二的真跡行書,你卻欣賞不來?
    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蘇軾的行書《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 其實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還未被發現(其真跡已被唐太宗李世民帶進了昭陵,此陵未被開發),我們現在所見到是蘭亭序是唐太宗時馮承所摹寫的並非真跡。而顏真卿《祭侄文稿》的真跡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所以它就是天下第一真跡的行書。 《祭侄文稿》橫59.6公分,縱29.2公分,大概相當於兩張A4紙橫著拼起來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