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因「二選一」而被調查的三大看點

2020-12-27 龔進輝

作者:龔進輝

馬雲退休1年多後,儘管他創辦的阿里穩步向前,但困難和危機從未遠去,相反一直存在。這不,阿里又攤上事了,而且是攤上大事。

今天上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息稱,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對此,阿里方面回應稱,阿里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

字數越少事情越大,監管部門反壟斷劍指阿里,這件事非同小可,我總結主要有三大看點:一、到底是誰舉報阿里?二、為何偏偏先拿阿里開刀?三、調查對阿里影響如何?

一、到底是誰舉報阿里?

電商「二選一」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每逢618、雙11等重要大促節點,「二選一」戲碼總是如期上演,仿佛有劇本指引似的,無論是開頭、過程還是結局,基本上大同小異。以商家撤店開頭,中途少不了打口水戰,吵完架後便歸於平靜,孰是孰非沒有定論,下次、下下次又按照劇本重演一遍。

「二選一」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帶來的危害顯而易見,且波及面甚廣:用戶被剝奪自主選擇權,商家被迫站隊,被捲入的其他平臺經營受到衝擊,影響電商行業秩序。因此,通常來看,受害者才擁有舉報動機,即用戶、商家、其他平臺、行業協會四個群體。

那麼問題來了,此番阿里因「二選一」而遭受反壟斷調查,到底是誰舉報的?用戶?基本不可能,單憑一己之力,怎麼可能與市值高達7000億美元的電商巨頭阿里相抗衡?商家?可能性也不大,無論是品牌商家還是中小賣家,都不敢輕易叫板阿里,看看格蘭仕就知道了,去年還連番怒懟阿里,今年雙方就你儂我儂,因為深知跟阿里過不去就是跟錢過不去。

其他平臺?我看倒有可能,不知你發現了沒,近年來,在層出不窮的「二選一」亂象中,總能看到阿里的身影,京東、拼多多、京東+唯品會均曾公開控訴過阿里,雙方口水戰打得不亦樂乎,但最終都淪為無頭公案。相比用戶和商家,其他平臺的直接損失更大,更有動力去舉報阿里,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

至於行業協會,它們成立的初衷是引導、規範電商行業發展,起到建言獻策的作用,卻無法對協會成員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根本無力正面剛阿里。當然,行業協會也沒有足夠動力去舉報阿里,畢竟吃力不討好,反而會得罪阿里。因此,其舉報阿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綜上,我傾向於認為是友商舉報阿里「二選一」,至於到底是哪家,監管部門並未明說,目前暫無任何跡象可以做出判斷,你們不妨大膽猜測下,可選項也就大眾熟悉的少數幾家,你懂的。

二、為何偏偏先拿阿里開刀?

最近這兩個月,網際網路行業並不平靜,有三件大事值得重點關注:一是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集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等27家網際網路企業開會,會議對強迫商家「二選一」、刷單刷評等問題做出嚴厲批評,並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9方面明確要求。

二是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這代表監管部門開始動真格進行反壟斷,網際網路反壟斷風雨欲來,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等面臨嚴峻考驗。三是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對包括阿里在內的三家企業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或許真正的重拳出擊在後頭。

與其說這三件大事互相關聯,不如說是循序漸進,背後是監管部門在推動網際網路反壟斷上逐級遞進、愈發老道。11月6日,召集27家網際網路企業開會是著眼於雙11,側重於批評、約束;11月10日,則是放大招,對外傳遞網際網路反壟斷大幕即將拉開的信號;12月14日,更像是試水溫,前期摸索網際網路反壟斷具體該怎麼反,並帶有警告意味,暗示網際網路反壟斷進入常態化後處罰將更為嚴厲。

或許是考慮到電商「二選一」亂象屢禁不止且影響惡劣,監管部門才會對時不時捲入的阿里開出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當然,阿里的行業地位也決定其更容易受到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畢竟樹大招風,無論是在中國網際網路還是電商行業,阿里都是不容忽視的無比強大的存在。

監管部門先拿阿里開刀,為網際網路反壟斷調查開了個好頭,後續將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實現常態化、立體化監管。這意味著,其他有壟斷嫌疑的網際網路企業一個都跑不了,被調查只是時間問題。由此可見,此次對阿里的監管和調查,並非只針對阿里一家企業,網際網路反壟斷大幕拉開後,未來或有更多網際網路企業被調查。

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無論哪家企業,如果出現侵害消費者權益、妨害公平競爭等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行為,都將受到監管部門的監管和懲罰。注意,這不是一陣風或一時興起,而是持續保持高壓態勢。

三、調查對阿里影響如何?

事實上,壟斷主要有兩大危害:一是破壞創新與競爭,二是侵害消費者權益。有人認為,此次阿里遭受反壟斷調查,代表其惹上大麻煩,未來發展不可避免受到影響,不確定性增加。我不認同這種觀點,阿里被調查並非壞事,相反是一件好事,是促進市場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使市場經濟走向法制化、規範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大好事。

具體來看,對阿里影響如何,取決於監管部門的最終調查結果,即是否存在「二選一」行為,以及出臺相應的處理意見。如果被證實存在,那巨額罰款、平臺整改少不了,阿里業績在短期內勢必受到衝擊,但長此以往,其將步入規範化發展的正軌,維護市場公平競爭,還將造福整個行業,得以保持創新活力。

如果被證實不存在,那相當於還了阿里一個清白,終於可以摘掉被扣上N年的「二選一」帽子。同時,也將進一步激勵阿里堅守規劃化發展的底線,努力承擔起應有的擔當和表率重任,積極維護市場和行業秩序,助力國家經濟發展、解決就業、民生保障。

一言以蔽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無論最終調查結果如何,對阿里都是利大於弊,短期影響有是有,但從長遠來看,阿里將成為受益者,使其行穩致遠。要知道,企業在經營合規的前提下不斷做大才是上上策,如果不合規,做得大反而會面臨巨大的潛在風險。換言之,對於阿里而言,此次被調查更像是危中有機,且機遇遠超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專門發文評價阿里被調查,文章指出,「此次立案調查,並不意味著國家對平臺經濟鼓勵、支持的態度有所改變,恰恰是為了更好規範和發展平臺經濟,引導、促進其健康發展,以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相信通過加強反壟斷監管,能夠消除影響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障礙,平臺經濟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環境。」

我認同人民日報的觀點,被調查反而是一件好事。在最終調查結果出爐之前,阿里當務之急是穩住自身陣腳、保持業務穩定,以高超的戰略定力隔絕一切流言蜚語。只要人在業務在,公司就有希望,祝阿里好運!

相關焦點

  • 大白話解釋阿里因「二選一」被立案調查中的「二選一」是啥意思
    阿里最近有些流年不利。前有螞蟻金服即將在證券交易所敲鐘時,一個晴天霹靂,暫緩上市。這從螞蟻大樓裡瀰漫財務自由的氣息,一下子轉為打工人的日常,反差太大,讓阿里的同事們難以承受。聽說螞蟻金服一哥們,在微信群裡發了1萬多紅包,只等搖錢樹開花,哪曾想,天空發來一個大雷,把樹震倒了。當晚聽到這個壞消息後,朋友們又默默的把獎金退了回來。
  • 阿里巴巴被立案調查!冠以「二選一」罪名,阿里官方回應
    12月24日,阿里巴巴被立案調查!被冠以「二選一」的罪名,阿里對於此事也做出了回應。作為網際網路的龍頭,出現這樣的新聞,自然是受到了很大的關注。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消息來看,此次被立案調查,是因為阿里集團公司實施的「二選一」制度,涉嫌壟斷,因此對於此事引起了市場監管部門的重視,根據相關的舉報線索,對此事進行調查。
  • 不止阿里,美團、餓了麼也曾多次被爆出二選一,律師:存被調查風險
    「對阿里巴巴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是我國在網際網路領域加強反壟斷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於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平臺經濟長遠健康發展。」人民日報第一時間對此評論稱。對此,阿里方面回應稱,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目前公司業務一切正常。
  • 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因緋聞道歉,阿里將進行調查
    (觀察者網 文/張珩)鬧得沸沸揚揚的淘寶兼天貓總裁蔣凡妻子,微博「怒斥」網紅張大奕一事有了下文。4月18日下午,蔣凡在阿里內網上發帖,就網絡傳言帶來的影響道歉,並請求公司對自己展開調查。隨後,阿里集團CPO(首席人力官)童文紅在蔣凡帖子下表示,由於家庭事務沒處理好,嚴重影響了公司聲譽,公司會成立正式工作組進行調查。
  • 阿里「二選一」反壟斷是什麼案,螞蟻回應約談:嚴格遵從監管要求
    在反壟斷和強金融監管的影響下,阿里被調查,螞蟻被約談兩次,並不是偶然的。螞蟻金服的金融業務需要不斷適應新的監管需求,阿里也需要重新審視其對行業的壟斷行為。今日,據新華社報導,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 【關注】什麼是「二選一」?阿里巴巴回應被立案調查
    阿里巴巴回應被立案調查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報告說,當前,購物、外賣、社交、酒店旅遊、音樂等商品和服務網絡平臺發展迅速,市場集中度日益提高,有的平臺利用優勢地位和商家對其的依賴性,採取不正當手段強迫中小商家在平臺間「二選一」,如果發現商家在其他平臺繼續銷售即對商家進行懲處甚至直接下線其所有在售商品。部分商家被迫「二選一」而壓減產能、裁減員工,導致線上不正當競爭影響向線下傳導。
  • 字節跳動招募AI藥物發現方面人才;阿里遭立案調查螞蟻被二次約談...
    字節跳動招募AI藥物發現方面人才;阿里遭立案調查螞蟻被二次約談;猿輔導獲3億美元融資 | 中企十條 2020-12-24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觸即發,卓爾與國安的比賽,三大看點值得期待
    這場還未開打的比賽有以下三大看點:一、卓爾能否攻破國安球門?自去年卓爾衝超後,與國安三次交手,一球未進。二、卓爾能否取得這場勝利?上一場兩隊都取得了聯賽的勝利,都是一場大勝。卓爾3:0勝黃海,國安更是5:2勝當代,雖然淨勝球相同,但進球數不同。一場球能打進5個,彰顯了國安強大的攻擊力。
  • 唯品會急了:庫存紅利之爭 唯品會為何急於二選一?
    來源:獵雲網庫存紅利之爭,唯品會為何急於「二選一」?作者:蛋總近十年來,關於電商平臺間的「二選一」紛爭不斷。這一次,是唯品會和愛庫存。愛庫存方面稱,自從2020年9月3日發出了《關於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後,唯品會變本加厲、強迫更多商家「二選一」,受影響商家數量已從8月初的100多家增加至400多家。在去庫存和特賣的電商市場,唯品會是行業老大哥,而愛庫存則是不容小覷的後起之秀。
  • 二選一是保護落後,反壟斷為進步開路,任實力競爭才值得尊重
    2020年12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阿里這麼大公司,為什麼喜歡用二選一這麼LOW的手段?因為沒有核心競爭力,如果不用二選一手段客戶就選擇別人了,只好用二選一這種強盜手段。如果對客戶有足夠的競爭力,需要用二選一這麼LOW的手段嗎?
  • 阿里一天跌了1個中國銀行、2個中石化、3個萬科A
    阿里巴巴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12月24日一大早就有重磅消息。根據《新華視點》,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其中,因受反壟斷調查的影響,截至美股12月24日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報收222美元,下跌13.34%,創在美上市以來單日最大跌幅,目前總市值為6006.51億美元。
  • 阿里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螞蟻再被約談;眾泰汽車母公司宣告破產...
    阿里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螞蟻再被約談;眾泰汽車母公司宣告破產;泡泡瑪特承認盲盒二次銷售;市場監管總局:加強茅臺等名優白酒價格監管 2020-12
  • 羅永浩售假調查:代理商授權書是PS的 中間商是阿里前高管
    2、《IT時報》記者調查發現,羅永浩所售賣羊毛衫的代理商授權書是PS的,而介紹這家供應商的中間商是阿里前高管的公司。  經羅永浩方面調查,過錯方在於騰運和囿尋,涉嫌偽造文書,涉嫌偽造假冒偽劣商品,涉嫌蓄意欺詐。「我們將和成都淘立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一起,馬上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告中提到。
  • 三大通信運營商的5G雲計劃,中國電信的最有看點!
    其中公有雲中的代表者,以網際網路商中的AWS、騰訊雲、阿里雲等為主要玩家。不過近幾年隨著通信運營商加入雲服務隊列,以中國電信為代表的天翼雲在與網際網路商阿里雲、騰訊雲等的競爭中,也已具備極其重要的地位。那以三大通信運營商的雲服務來說,各有什麼特點和優勢呢?
  • 阿里聯網工程打造和諧生態工程樣板調查
    掰彎鐵塔為羊角——阿里聯網工程打造和諧生態工程樣板調查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謝文川 彭源長  「這太瘋狂了。」  景觀塔和變電站的設計只是阿里聯網工程這一超級項目中國家電網建設者完成的諸多創新之一。這一世界上海拔最高、運距最遠的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平均塔位4572米,最高5357米,最長運距超過5400千米——工程線路規劃初期便避讓了雅魯藏布江中下遊黑頸鶴自然保護區、瑪旁雍錯溼地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避開了植被豐富區域。
  • 秦安戰略:什麼是「二選一」和大數據殺熟,立案調查阿里巴巴,問題有...
    新華社官方帳號12月24日8:30剛剛發布: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消息越短,事情越大、問題越嚴重,這是大家常有的感覺。在螞蟻金服被暫停上市之後,對網際網路企業的壟斷調查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
  • 阿里巴巴二選一是什麼意思?馬雲會面臨什麼樣的處罰?
    今天早上,新華社發布一條極為轟動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因涉嫌「二選一」壟斷行為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截止目前阿里巴巴還沒作出回應。阿里巴巴二選一是什麼意思?一旦被認定壟斷,阿里巴巴面臨怎樣的處罰?下面來了解下。通俗地說,二選一就是在合作過程中,你要麼跟我合作,要麼跟他合作。打個比如,在「二選一」的規定下,商家選擇進駐天貓,就不能選擇京東或者其它電商平臺。
  • 《慶餘年2》劇情猜測,範閒假死是關鍵,引出三大看點!
    讓大家不要只看到表面現象,也就是說範閒的死是表面現象,他絕對是假死,既然是假死,那言冰雲就沒有變壞,還成為了範閒的好兄弟,從而引出了三大看點!首先,範閒沒死,誰會來救,極有可能是南慶的人,因為王啟年去搬救兵了,王啟年的頂頭上司是陳萍萍,所以他還是會請來陳萍萍,陳萍萍雖然想著範閒回來會和自己吵起來,但還是不忍心他就這樣死去!
  • 阿里公布對於蔣凡的調查結果,蔣凡: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今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對於蔣凡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該調查由阿里巴巴集團廉正部成立特別調查組進行。根據調查,由阿里巴巴集團管理層形成了處理結果,阿里合伙人委員會也對此進行專項審議。但調查組認為,蔣凡在公司重要的崗位上,因個人家庭問題處理不當,引發嚴重輿論危機,給公司聲譽造成重大影響。經阿里巴巴管理層討論決定對蔣凡作以下處分:1、 管理層提議並得到合伙人委員會批准,即日起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2、 記過處分。3、 降級。
  • 張大奕身價縮水超4億 阿里從何啟動調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相關新聞:獨家丨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因傳言致歉 懇請公司調查天貓蔣凡道歉 阿里:嚴重影響公司聲譽 將正式調查張大奕的公司,市值一夜消失1.5億來源4月17日晚,美股一開盤,如涵控股股價即大幅下跌8.31%,股價為3.75美元,市值僅為3.15億元。這與其在去年4月8日,上市開盤時的市值超10億美元相比,已經跌去近7成市值。當日,其收盤價回升至3.83美元。這一反常的大跌與其公司高管、網紅張大奕不無關聯,後者捲入與天貓淘寶總裁蔣凡的緋聞中,並令負面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