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5「獵鷹」高教機,原本最大願望就是安裝加力發動機實現超音速飛行能力,但肯定沒想到有一天還能裝上無源相控陣雷達,然後還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調整之後,原本定位高教機看來可以變身戰鬥機,比如稱之為「戰鬥入門型」教練機——L-15B型「戰鬥鷹」。
下圖是央視《國防科工》最新節目空中「獵鷹」截圖,開始大張旗鼓介紹L-15B型,也就是換裝大推力發動機、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戰鬥入門型」戰鬥機。早期L-15可沒這麼神奇,不是它的設計不夠高端先進,而是受限於發動機遲遲達不到最重要的設計指標——超音速。
L-15B教練機
回顧洪都航空一直是教練機及小眾機型研製大戶,中國航空業幾款代表性機型都由它打造,比如國產第一架飛機初教-5。改自殲-6的強-5強擊機,還有中國最賺錢的K-8教練機,隨著世界航空及國內軍方發展需要,最新打造了一款高級教練機——L-15「獵鷹」。L-15「獵鷹」教練機,是以三、四代機飛行員為培訓對象的高級教練機,設計初始定位雙發超音速。採用大邊條翼氣動布局(翼身融合)、飛控電傳系統、先進綜合航電系統,實際操縱敏捷大迎角機動性強,可以輕鬆滿足三代機飛行員改裝訓練。
L-15教練機
設計思路很好,氣動布局也很到位,和現役中的殲教-7相比性能更加強大,可以直接作為三、四代的教練型號使用。整體性能和雅克-130高教機類似,關鍵L-15不僅是教練機還同時具備攻擊能力,可以攜帶大量彈藥作戰也就是所謂教練/攻擊型。雖然從設計到定位都很先進,也有很強大的培訓效率:只需駕駛「獵鷹」十多小時,就可以直接上三代機,早在2006年就已實現首飛但直到近年才加入現役。
問題就出現在發動機上,配套發動機來自烏克蘭不帶加力版AI-222-25,國內對應仿製型號渦扇-11「岷山」發動機(帶加力版)。正是國產化一直不給力,L-15「獵鷹」雖然首飛很久,性價比很高但解決不了「心臟病」」問題陷入「叫好不叫座」尷尬境地。之前雙鷹之爭的艦載機也因此由教練-9「山鷹」先上,L-15「獵鷹」成為候補過渡,不過從最新節目介紹看發動機已解決,隨著性能更強大它的定位可能在發生變化。
L-15「獵鷹」教練機
L-15「獵鷹」教練機
重新回到央視節目,近年由於航空工業發展實在太過迅猛,無源/有源相控陣雷達、隱形技術等居然都成了白菜價。連教練機都用上相控陣雷達,再加上發動機的加持直接就成了一款「戰鬥入門型」戰鬥機,這和初始定位相比絕對有很大改變。
世界範圍內有一款機型與此很類似,它就是韓國F/A-50「金鷹」戰鬥教練機,它的原型可不簡單是美制F-16戰鬥機。性能由此可見,可以承擔高級教練任務,也可以攜帶大量不同彈藥進行攻擊任務。很顯然L-15B「戰鬥鷹」已不再是純粹的教練機,而是有發展為輕型戰鬥機的趨勢,可以在教練任務之餘承擔起必要的作戰任務,關鍵性價比還很高。
大推力發動機
換裝無源相控陣雷達
以前飛行學員培訓由初教機再到教-8中型教練機,完成基本訓練科目,然後再進入殲教-7這種超音速機型。完成訓練後可以直飛二代機,也就是殲-7以及殲-8這種老式戰機,但是隨著國產三、四代戰鬥機的不斷入役,就必須多一款性能更加優秀接近三代機性能的型號——L-15「獵鷹」高教機。
按照節目解讀,性能更強的L-15可以飛一些超音速科目,可以節約作戰部隊形成戰鬥力時間。而且還能節省戰鬥機同型教練機的飛行小時數,就目前來看殲-20並沒有對應教練型,同時報導中解讀飛完L-15後可以直接上殲-16或者殲-20。如果這麼理解的話,L-15已經不再是簡單高教機,畢竟能承擔起隱形戰鬥機教練任務性能絕對不弱。
先進的航電系統
機載雷達
L-15B最大飛行速度1.4M,最大升限16500米,最大航程3100千米。翼下有9個掛架,可以攜帶航彈、空空飛彈、火箭彈、副油箱等,教練機到戰鬥機切換隻是一個帶彈的區別,先進火控雷達支持下基本可以進入中近距制空作戰。
完善的武器配套
和戰鬥機性能類似
其實L-15已經完成「獵鷹」到「戰鬥鷹」的過渡,除了國內開始批量裝備,而且未來上艦完全不是問題之外。國際市場上如委內瑞拉、尚比亞都有採購,優秀的性能再加上較低的價格,作為中小國家來說性價比超級高,而且不附加任何條件未來可期,也許是下一個最賺錢的K-8教練機。
L-15艦載教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