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六年級《竹節人》教師筆記,帶著目的讀書,更好學習閱讀方法

2020-12-23 教育路上

語文教材中一篇篇課文,不僅僅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讀懂一個個故事,明白做人道理,也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的載體。

閱讀,一輩子的技能,小學階段,是掌握好閱讀方法的關鍵期。

第9課《竹節人》是第三單元開篇的課文,是三、四、五年級閱讀策略教學的第四次提升,學習「有目的地閱讀」。

《竹節人》課文較長,共29自然段。作者回憶童年時代,做竹節人,玩竹節人,老師也玩竹節人的情景,表現了童年遊戲的樂趣,表達了兒童的喜悅與滿足。也流露出對老師的親近和理解,以及兒時玩具給作者帶來的心靈快樂。

課文在學習提示中提出了三個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不同的任務,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完成任務,等於有了不同的閱讀目的。

為了學生在課堂上能有效地思考層層深入的閱讀任務,孩子們在預習時先解決好這幾個問題。

一、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孩子朗讀課文,把文中生字詞讀準確,文中有拼音的拼讀,不認識的沒拼音的生字,查字典。「凜」讀「lǐn」,前鼻音; 「疙瘩」讀「gē da」; 「頹」,讀「tuí」;「 攢」 平舌音,cuán; 「沮喪」讀 「jǔ sàng」。

「哄,卡」是多音字,在文中讀「一哄hòng作散」「卡qiǎ住」。另外的讀音是"哄hǒng騙 ,哄hōng堂大笑 ,卡kǎ車"。

2.有些詞語的意思,可用文中句子解釋,如:「威風凜凜」:「壯士模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夥子。」「弄巧成拙」:「沒打幾個回合,那粘上的腦袋連盔甲被它自己手裡的大刀磕飛了。」有些詞語的意思,聯繫上下文「猜測」:風靡全班,在全班都有名。儼然,仿佛,好像。攢著,聚集。悻悻然,很失望的樣子。猜測不出的詞語,可以查詞典,「赫赫」「鏖戰」「虎視眈眈」。

二、通讀課文,了解作者寫作思路,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1——2自然段,寫了我們迷上了竹節人。

3——7自然段,寫了我們製作竹節人的方法。

8——19自然段,寫了我們玩竹節人的樂趣。

20——29自然段,寫了我們上課玩竹節人被收,老師也愛玩竹節人。

把課文的思路整理清晰,從整體上知道課文主要內容,心中有大局,思考問題就能全面。讀完課文,可以看著生字表,把生字臨摹一遍,做到正確書寫。

三、讀課文前的學習提示,明確本課學習重點、難點任務。

孩子讀課題下面的學習提示:如果給你以下任務,你會怎麼讀《竹節人》這篇文章?1.寫玩具製作指南,並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2.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了。

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學生讀課文,可思考一下這三個問題,暫不要詳細回答,心中要能知道,這三個答案可以在文中哪裡讀到答案。

比如第一個問題,偏重於實用,需要從課文的3——7自然段中提取關鍵詞句來完成。

第二個任務,偏重於體驗,需要從字裡行間去體會,展開想像,還原當時孩子們玩竹節人的熱鬧場景。閱讀8——19自然段裡可以完成這個問題。

第三個思考任務,可以重點閱讀20到29自然段,側重於敘事,需要把握住事情的前因後果和細節去複述故事。

做了充分預習,孩子在課堂上會很好地完成本課學習重點要求: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相應的閱讀內容,採取不同的閱讀方法。

祝孩子們預習輕鬆!

相關焦點

  • 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方法的建議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數學學習方法的建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課前預習方法的指導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粗略地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
  • 六年級第9課《竹節人》筆記,知識點已經總結好,快來學習吧!
    竹節人是20世紀70年代較為流行的玩具,用線穿著八段小竹節和一段大竹節就製成 一件讓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玩具,小小的竹節人和現在孩子們的高科技玩具比起來簡直太寒酸了,但是在那個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像竹節人這樣的手工玩具都是十分珍貴的,依舊給當時的孩子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留下了童年美好、
  • 預習五年級上冊冰心的《憶讀書》教師筆記,梳理信息,把握要點
    冰心按時間順序寫的散文《憶讀書》,回憶自己小時候的讀書經歷,多年的讀書經驗,選書的標準,讀書的方法和讀書的感悟。文中還提到不少適合青少年讀的書籍,是很好的閱讀推薦文章。3.能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交流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體會。重難點:學習梳理課文中的信息,把握內容要點。
  • 六年級第12課《橋》預習筆記,體會小說的巧妙構思與懸念設置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等。《橋》這篇課文就是一篇小說,我們在閱讀時要試著領悟作者的謀篇布局、人物刻畫和環境描寫,感受小說中設置懸念的寫法的表達效果。一、生字預習【咆】páo (咆哮)字義:猛獸怒吼。比喻江河奔騰轟鳴或人暴怒叫喊。
  • 五年級第八單元《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預習筆記匯總
    (2)可以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看看誰介紹的人物形象讓人印象深刻。(3)聽同學講的時候要抓住重點,如果有感興趣的或不理解的內容,可以向講的同學提出來,進一步了解,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三、交際範例:1、壯壯同學: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他的才華讓人讚嘆不已。有一次,司馬懿帶著十幾萬軍隊去攻打蜀國,當時城裡只有幾千人的軍隊,蜀國危在旦夕。諸葛亮大開城門,讓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自己則坐在城樓上悠閒地彈琴。司馬懿見此情景,害怕有埋伏,立即下令撤退。
  • 三年級語文《一塊奶酪》預習筆記 以身作則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本學期每單元都有一篇略讀課文,經過前面兩單元對於略讀課文的學習,孩子們也已了解略讀課文的要求,掌握略讀課文的方法, 能做到邊默讀邊思考,初步了解課文內容。這篇課文敘述了螞蟻隊長在搬運食物時抵制奶酪渣的誘惑,不搞特權,把奶酪渣讓給了年齡最小的螞蟻的事,讚揚了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愛弱小的品質。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某】mǒu(某國)(某人)(某處)字義:代詞,代替不明確指出的人、地、事、物等。「不必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引用俗語,不僅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還告訴讀者書與書之間也有優劣等級之分,多讀書自然能判斷書的優劣。(四)第四部分「多讀書,有所悟」(第11—12自然段),總結全文,告訴我們「讀書好」,要「多讀書,讀好書」。從讀書的意義降到讀書的方法,言簡意賅,含義深刻。
  • 六年級作文不好的孩子,請認真研讀課文《竹節人》
    ,到六年級時,孩子們應該掌握了基本的寫作技能,只是即將升上初中,對作文的要求更高了。如果覺得孩子的作文還不夠滿意,我建議家長和老師帶領孩子認真研讀六年級語文上冊的課文《竹節人》。《竹節人》這篇課文,寫的是童年上學期間的趣事,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相當貼近,容易理解。而且這篇課文,基本涵蓋了小學作文的主要寫作方法和技能,如果孩子們能認真研究並細心領會,一定能在作文上收穫不小。
  • 五年級第27課《我的長生果》預習筆記,體會作者領悟的讀書之道吧
    【比喻】用「流光溢彩的畫頁」和「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比喻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形象地表現了作者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美好。2、第3自然段,寫「我」而是迷戀「香菸人」小畫片的情景。①「美差」「眼羨」突出了作者當時對「香菸人」小畫片的嚮往與喜愛,也從側面突出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
  • 讀書筆記:李柘遠(LEO)《學習高手》
    28歲選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APEC亞太經合組織未來創變者、新浪閱讀大使。讀書期間創辦「學長LEO」文教平臺,通過文章、視頻和課程等形式分享學習乾貨,全網粉絲超過500萬,其作品曾獲《人民日報》等數百家媒體轉載,已出版個人勵志隨筆《不如去闖》。
  • 三年級上冊語文《搭船的鳥》預習筆記+課後習題
    通過對翠鳥的外表及其捕魚動作的詳細描寫,表達了「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文中的「我」觀察很細緻。坐在船艙裡,「我」聽到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響的聲音。翠鳥出現後,「我」看到了它美麗的外形: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接著,「我」又看到了翠鳥捕魚時「衝」「飛」「銜」「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動作。
  • 筆記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與記筆記的方法
    正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的是人看得多不如寫下來,無論是什麼事情什麼物品,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會在上課的時候,把要講的內容解釋得很清楚,學生聽得也會很清楚。但是,如果學生們不把它寫下來的話,在下課後,他們就會忘記的。
  • 如何做好讀書筆記?|How to read a book
    所以不是我們的知識退步了,而是我們閱讀量變少了,輸出下降了,腦子才越來越「廢」。讀書這件事,如果不輸出,那麼知識永遠也進不了腦子。為避免「讀了很多書卻什麼都記不住」,做讀書筆記,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讀書如何做閱讀筆記總結?以前看書時,喜歡把好的句子抄下來!
  • 初二數學學習的6個方法
    2、堅持預習習慣   預習是通過閱讀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預知,它有幾方面的益處。①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將要學習的目標,以便於我們帶著問題上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②預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通過預習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人終身學習不可或缺的素養。
  • 面臨小升初,語文學習應該怎麼學?這些輔導經驗送給五年級的家長
    不要等到臨考試了,發現了學習問題,再來著急,到時就晚了。很多五六年級的家長,開始面臨小升初了,焦慮中就會到處找輔導方法,慌不擇路。不管適不適合的學習方法,都給孩子用,在一次次試錯中,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所以,我們在五年級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孩子建立起穩定的學習方法。做好兩年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建立自律的學習習慣。
  • 吳琳:如何用人教版《快樂讀書吧》開展閱讀
    為了幫助大家多讀課外書,提高語文素養,統編語文教科書設置了一個特別的欄目,叫「快樂讀書吧」。每個學期,「快樂讀書吧」都有一個閱讀主題,並向同學們推薦3-5本世界名著,從低年級的《神筆馬良》到中年級的《安徒生童話》《十萬個為什麼》,再到高年級的《西遊記》《魯濱遜漂流記》等等,我們語文教科書的編寫者們精心遴選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並且兼顧了各種體裁、各種主題的經典文學作品推薦給大家。
  • 六年級第23課《京劇趣談》預習筆記,品味國粹藝術的博大精深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在文學、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套規範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醜、等行當。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
  • 西師版:一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提前預習,贏在起跑線
    從小培養孩子預習的習慣。可以保證孩子在上課的學習效果。老師講課的速度快一點,或者慢一點,因為有了預習,就能很好地適應。那麼預習有哪些好處呢!1,預習可培養自學能力的獨立思維能力。因為預習是自己獨立地接受新知識,需要自己獨立閱讀和思考,這就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2,預習可以直接提高學習效率。預習可以發現自己知識的漏洞。通過複習有關舊知識可彌補漏洞,使自己聽課時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識上面去。3,預習能開拓思路。
  • 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
    這是孔子教育大家對學習應該持有誠實的態度。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譯文】聰敏而又喜好學習的人,不以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解析:「不恥下問」是孔子的學習態度,即天下人皆可為我師。告訴我們不僅要向老師、長輩請教,還應該向地位、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且不以這樣做為恥。不恥下問,能幫助我們多方面汲取知識,完善自我。
  • 範縣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師進行複習經驗交流活動
    首先,教研室王守國老師發言,鼓勵廣大六年級英語教師用心分享自己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各青年教師互相學習,做到教與學並行,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老師們積極的寫困惑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接下來的交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