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房地產行業仍處於強者恆強時代。作為龍頭房企,碧桂園的銷售業績始終保持了相對領先的態勢。今年前11個月,碧桂園累計權益銷售額達5578.4億元,同比增長3.33%,已超去年全年5522億元的總額。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產調控成為新常態、行業增速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碧桂園的經營業績頗為優質。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中期,碧桂園提出「行穩致遠」的發展思路。如今,更為穩健的財務狀況、多項優於同行的財務指標,成為碧桂園從容應對行業重重挑戰的底氣。
業績持續攀升顯「韌性」
11月30日,CRIC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排行榜》顯示,11月,碧桂園實現銷售額8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中,碧桂園企業經營也表現出極強的「韌性」,其單月權益銷售額自今年3月以來已連續7個月(截至10月)實現同比增長。
2019年以來「房住不炒」主基調不變,房地產行業「穩」字當頭。「三條紅線」新規之下,政策監管進一步趨緊,更加考驗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
今年以來,碧桂園加強對回款目標的考核,建立標準化、精細化的經營考核指標,效果顯著。2020年上半年,碧桂園權益物業銷售現金回籠約2509.3億元,權益回款率達到94%,已連續5年高於90%,在行業繼續保持領先;另一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團可動用現金餘額高達2055.2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10.5%;此外,還有約3288.1億元銀行授信額度尚未使用,營運資本充裕,資金保障能力良好。充足的現金流表現出碧桂園極強的資金管控能力,也大大提高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
手握充裕的現金之外,碧桂園一直注意降低負債,確保企業處於可控、安全的境地。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有息負債總額由去年底的3696億元下降至3420.4億元,相較去年底下降了7.5%,平均債務年期進一步延長,進一步強化了企業「行穩致遠」的主基調。報告期內,碧桂園的淨借貸比率僅為58%,遠低於行業90%的均值,已連續多年保持了淨借貸比率低於70%。
高質量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除了能夠確保公司槓桿長期保持行業低位,也為碧桂園拓寬了更為通暢的融資渠道:根據企業公告統計,截至10月16日,碧桂園今年總共發行7筆共計35.44億美元海外債券,票面利率位於3.875%-5.625%區間。10月16日,碧桂園成功定價發行雙年期共計10億美元的境外債券,這也是碧桂園首次發行投資級債券。不僅如此,該債券還創下公司10年期債券融資成本新低。
穩定向好的基本面,也令碧桂園頻獲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惠譽、穆迪、標普均給予積極評價,成為民營企業中罕有獲得三大機構高評級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下旬起,碧桂園集團的重要股東密集增持公司股份。其中,碧桂園控股股東增持金額大幅高於其他房企,共計增持26億元。克而瑞認為,股東增持向市場傳遞公司被市場低估的信息,提升投資者信心。
中長期核心競爭力築就發展「護城河」
規模的穩定增長,離不開土儲這一重要支撐力。碧桂園深諳:優質的土儲是衡量房企中長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園在國內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約16698億元,潛在的權益可售貨值約6706億元,權益可售資源合計約2.34萬億元,強力支撐未來發展。另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今年1-10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中,碧桂園以3489萬平方米拔得頭籌,拿地規模顯著。
秉持「用最合適的錢,囤最優質的地」這一理念,碧桂園契合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前瞻性地深度布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長江中遊、成渝等五大城市群。在已獲取的可售資源中,98%位於常住人口50萬人以上的區域,93%位於人口流入區域,73%位於五大城市群,大多數貨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動趨勢。
優異業績背後,亦有碧桂園積極擁抱變化、開創全新營銷模式、苦練內功的因素。例如,11月8日,碧桂園天津區域聯合「天貓好房」帶來一場「總裁零距離 11.8直播盛典」直播購房活動,一次性推出100套優質房源,超50萬網友共同參與這場直播盛宴。據悉,直播4個小時,100套房源全部售罄,成交金額達1.5億元。與此同時,碧桂園也從人的居住需求出發,著重打造並重構自身的產品力、打造健康住宅產品,以便適應新形勢下的市場。
而為進一步聚焦深耕各線市場,更有利於區域持續提升產品力和服務力,及時專注響應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今年以來,碧桂園還順應市場變化進行了一系列區域構架調整,努力提高管理效能、聚焦深耕市場、提高全周期競爭力。10月11日,碧桂園內部發文新成立27個區域,此輪調整後碧桂園下轄區域增加至104個,成為今年以來公司系列組織優化的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園正在加速著眼於未來新增量的布局。2019年初,碧桂園多元化布局正式提速,積極圍繞地產主業挖掘新市場潛力。例如,機器人產業、農業都是碧桂園地產主業之外的兩大重要布局。業內人士指出,碧桂園的多元化是在不斷穩固主業的基礎上進行的協同作戰,也在鍛造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力。
如今,碧桂園的多元化布局已見成效。例如,2018年成立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專注於提高建築行業的效率、安全性。截至9月25日,公司生產的9款43臺建築機器人已投放工地測試。從測試情況看,外牆噴塗機器人可自動化完成外牆噴塗施工,避免高空作業風險,工效約為人工的8倍;樓層清潔機器人清掃效率是人工的3倍,且每平米清掃費用較人工降低15%;農業方面,碧桂園農業公司已控股華大農業,並投資建設運營廣東德慶貢柑產業園、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河北張北華大農業康養基地等優質項目。
而今,穩定的基本面也令碧桂園未來的增長充滿想像空間。穆迪報告指出,碧桂園的Baa3發行人評級反映了該公司強大的品牌實力、多元的地域布局、強勁的流動性和穿越周期、具有彈性且穩健的運營記錄。公司在中國各主要地區擁有均衡的土地儲備,足以支撐未來三至四年的業績增長。
「碧桂園具有投資價值。」東方證券CEO 資深股評專家藺常念解釋說,除房地產業務外,碧桂園也積極發展智能家居,業務上運用機器人來節省成本,增加效率。碧桂園不斷探索多元化發展,涉足智慧建造和機器人等新業務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機器人的發展,讓碧桂園也有科技股概念。」
中指研究院研報判斷,碧桂園業績已超去年同期水平,當前的業績體量為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國內房地產市場未來幾年增量市場仍將保持相對高位,市場空間仍然足夠大,奠定了企業業績增長的行業根基。」(文/華章)
編輯: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