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獨守孤城六年的南宋名將,被迫投降後為何立刻成了滅宋先鋒

2020-12-18 騰訊網

蒙古在聯合南宋滅亡了金國之後,立刻將侵略的矛頭轉向了南宋。在降將劉整的建議下,蒙古人將襄陽這一戰略要地作為他們進攻的第一目標。宋蒙兩方在襄陽交戰38年,蒙古人將襄陽團團包圍,宋軍死守不降,直到1273年,襄陽城彈盡糧絕,守將呂文煥下令投降。襄陽失守後,南宋朝廷沒幾年便迅速的滅亡了,1279年陸秀夫背著南宋最後一個皇帝投海自盡宣告了這一最繁榮的封建王朝的滅亡。

其實,下令投降蒙古的宋將呂文煥絕不是無能之輩,或者說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相反,他是一個極具才能的將軍。少年時的呂文煥便跟隨兄長呂文德在宋蒙邊境與蒙古人交戰了。1267年,呂文煥正式成為襄陽守將,抵禦蒙古軍隊。蒙古軍隊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在襄陽城周圍修築城堡,控制宋軍的陸路和水路交通,襄陽城隨即被孤立。期間呂文煥雖多次率軍主動出擊,但都沒能突破蒙古軍隊的包圍。蒙古軍隊在降將劉整的幫助下訓練了水軍,使宋軍無法經過漢水入援襄陽。

神鵰俠侶中的廢物呂文煥

襄陽被圍期間,宋軍多次援助襄陽,都沒能成功,但呂文煥仍奮力殺敵,1272年,宋將張順、張貴兄弟成功突破援軍封鎖,為襄陽送去了一些物資,但二張隨即陣亡。二張陣亡後,宋軍再也沒有援助襄陽的行動了,襄陽徹底失去了與宋庭的聯繫。呂文煥毀掉自己的房子作為薪柴,穿著麻布衣服,每當巡城的時候都面南而哭,但宋庭的援軍仍然遲遲不到。

蒙古軍隊

1273年正月九日,蒙古軍隊在回回炮的助攻下攻下了與襄陽唇齒相依的樊城,並且盡屠其城,襄陽徹底成為孤城,呂文煥知到,襄陽很快就要守不住了。城破之後會怎樣,自己肯定會被蒙古人虐殺,但他不怕,他怕的是城中數萬百姓會像樊城的百姓一樣被蒙古軍隊屠戮殆盡。這時,元世祖忽必烈來了勸降信,只要呂文煥開城投降,蒙古人絕不殺襄陽城內一人。蒙古將領親自入城勸告呂文煥並且立誓保證,呂文煥知道自己在殉城和保民之間選擇了保民,1273年二月,呂文煥投降元朝。

元軍的攻城利器回回炮

呂文煥投降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但他投降之後竟成為元朝滅亡南宋的先鋒這件事令人們很難接受。投降後的呂文煥主動請求隨軍攻打南宋,他跟隨丞相伯顏一路招降宋軍守將,因為南宋守將大多是呂氏舊部,所以宋軍守將大多望風而降。呂文煥還執行了安撫宋朝百姓的任務,每到一地,呂文煥便命令部下四處張貼安民告示,並且勸阻蒙古軍隊不要隨意屠殺宋朝百姓。

元滅宋之戰

也就是說,呂文煥是想要南宋軍民主動投降蒙古,因為在他看來,打不過,就不要打了,免得做無謂的犧牲,一代名將墮落至此,是樊城的慘劇給他造成的刺激還是什麼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呂文煥投敵之後的行為無疑與後世的汪精衛曲線救國之說無異。如果呂文煥像唐朝張巡守睢陽一樣全城殉國,必能激起全國百姓反抗元軍,因為時代是需要楷模的,這也是為什麼抗戰時的川軍將領王銘章將軍死守滕縣以身殉國後全國百姓被激勵,決心抗戰到底的原因。

守一城而安天下的張巡

只要南宋能夠堅持到忽必烈死去,那麼南宋是極有可能翻盤的,因為忽必烈一死,元朝便陷入了內亂之中,並且此時的元朝政治腐敗,權臣幹政,想必是無力南侵了。這時南宋就算克復中原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文天祥痛罵呂文煥是國賊是非常正確的,就連元朝丞相伯顏、將領唆都都說:「丞相罵得呂家好!」

相關焦點

  • 蒙古滅宋之戰,襄陽失守後南宋滿盤皆輸
    蒙古鐵騎橫掃歐亞,為何軍事上比較弱的南宋,能堅持多年!中國歷史上面對侵略唯一的一次死局,應該就是宋蒙了。蒙古的戰鬥太強了,而且整合了漢地的軍事技術。在野戰上,蒙古比遼金強了一個擋位,後期蒙古已經實現了對宋的三面包圍。南宋滅亡後,釣魚城是被招降的,真打不下啊,而且軍民一體,哪怕周圍萬裡山河都淪陷了,他們仍沒有屈服,漢人的崢崢骨節體現得淋漓盡致。《兩宋風雲》:蒙古軍戰線過長,兵力分散,且以擄掠剽殺為主,並未駐軍守城,大軍一退,得地復失;加之兩淮河網和蜀地山多,不便發揮騎兵優勢,故未實現戰爭企圖。
  • 他是奸臣秦檜的曾孫子,成了南宋抗金名將,帶著全家以身殉城
    古代入朝為官,之所以會出現黨派之爭,便是因為各種的利益不同。兩派之爭較為嚴重的,要屬南宋時期。金國軍隊頻繁來犯,怯弱的宋高宗只能委屈求和。朝中便分為為了利益的"求和派",和"國家為重"的主戰派。當時主戰派的嶽飛,便是因為積極抗金,而被求和派奸相秦檜陷害。忠勇愛國之士被殺害,奸臣秦檜臭名遠揚。
  • 孤城困守,擋住蒙古鐵騎整整6年,襄樊大戰南宋到底輸在哪?
    但是這樣的宋朝,在南宋末年抗擊蒙古汗國擴張的過程中,卻展現了出乎人們意料的軍事實力。相比同時期的其他國家被蒙古人和其僕從軍快速攻滅,南宋經營長江沿線硬是和蒙古人打了四十幾年。而其中的襄樊之戰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場戰爭,它的堅韌和陷落都可以說是給南宋王朝畫了一副側像。
  • 呂文德逼反的這個人,提出的一項策略,直接導致南宋走向滅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襄樊之戰就是決定著南宋國運的一戰,襄樊的存亡直接折射出了南宋的存亡!可能很多同學不清楚為何元軍突然增兵襄樊,從南宋防禦最嚴密的京湖防線發動決戰。這其實離不開一個南宋名將,正是他力主建議忽必烈轉移進攻目標,大舉攻打襄樊的人,而後他更是被後世譽為了「滅宋頭號功臣」。
  • 名將曹友聞(01)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滅西夏後逼近南宋川陝地區
    「名將曹友聞」系列,以可靠的學術史料為基礎,以非虛構的文學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冷靜客觀的立場,講述一代名將曹友聞在四川的抗蒙戰爭中所體現出來的民族抗爭精神,再現近800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滄桑歷史。  宋蒙兩軍的蘭皋戰役,在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的宋蒙武裝衝突中,是一個不算大的戰役,但卻在已經變壞的戰局下,導致了更為嚴重的後果。
  • 【歷史大爆炸】明明有北宋「聯金滅遼」的前車之鑑,為何南宋還是要「聯蒙滅金」?
    王夫之曾經評價南宋「聯蒙滅金」,稱:「借金滅遼失中原,借元滅金失江左」。我們知道,人或者國家犯錯誤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同一個錯誤連續犯兩次。都說歷史是帝王的良師, 那麼南宋的統治者為何會蠢到重蹈覆轍,既不吸取歷史教訓,又缺乏長遠戰略眼光呢?                         事實究竟是如何呢?
  • 南宋名將孟珙
    南宋中後期軍事家,民族英雄,左武衛將軍孟宗政第四子 。孟珙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嶽飛部將。他早年隨父於棗陽抗金,在孟宗政死後接管忠順軍,累官京西兵馬鈐轄。紹定六年(1233年),擊敗入侵的金國恆山公武仙所部。端平元年(1234年),參與蔡州之戰,聯合蒙古滅亡金國。宋蒙戰爭爆發後,統領南宋川蜀、京湖兩大戰場,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
  • 南宋聯蒙滅金是背信棄義?其實是金國不作不死
    這幾支多次痛打蒙古的強悍隊伍,全叫南宋替蒙古滅了。可這事要怪,只能怪金宣宗作死套路太深,南宋?顯然不能背鍋。金宣宗1223年駕崩,把一個已被蒙古南宋南北揍的不成樣子的大金江山,留給了自己的三兒子:金哀宗完顏守緒。
  • 宋蒙兩大帝國對決襄陽的浴血搏殺:生為宋人死當宋鬼的郭靖
    (《續資治通鑑》)你們困守孤城五年,已經向你們的皇帝證明了你們的忠心。現在勢窮援絕,縱然你們還想堅守,可是城裡的數萬生靈難道也要和你們一同赴死嗎?要是能開城投降,我們不僅不會追究你們負隅頑抗的罪過,還會加官進爵,事到如今,不要再執迷不悟了。這些話可謂說到了呂文煥的心坎裡。
  • 南宋抗金名將嶽飛
    嶽飛(1103年—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人物介紹嶽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
  • 南朝宋和南宋,誰的地盤大?
    我國歷史上有兩個朝代,他們的統治區域都在南方,甚至連國號都一樣,這就是宋與宋。前一個宋,是指南北朝時由劉裕建立的宋,(不算劉裕實際控制東晉的時間)成立於公元420年,滅於公元479年。後一個宋是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南下建立的宋。
  • 元軍進犯,南宋名將成孤膽「逆行者」,溫婉揚州展現最剛烈一面
    東關街南側曾有一座雙忠祠,是為了紀念南宋抗元名將李庭芝、姜才而修建。南宋開慶年間,元兵大舉南下,長江沿線各州紛紛潰敗,揚州成為朝廷的最後防線,李庭芝與副將姜才臨危受命,駐守揚州。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李庭芝發動全城的力量抵抗元軍。
  • 獨守孤城,不為大漢恥,古人認為他的氣節超過蘇武
    獨守孤城,不為大漢恥,古人認為他的氣節超過蘇武 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被迫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徵討,在白登山被匈奴冒頓單于4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之後漢朝採納了劉敬的建議,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以漢室宗女嫁與單于,並贈送一定數量的財物以及開放關市準許雙方人民交易。後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然而匈奴仍不滿足,不時出兵侵擾邊界。
  • 釣魚城之戰——蒙古滅宋戰爭的全面瓦解
    從公元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南宋出兵欲收復河南失地,卻遭蒙軍伏擊大潰,到公元1235年,蒙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遊的數千裡戰線上同時發動對南宋的大規模攻勢,導致宋蒙戰爭全面爆發。從1251年蒙哥大汗登上大位積極籌劃滅宋戰爭,到1252年忽必烈繞路剿滅大理圍攻四川,乃至1257年正式發動大規模滅宋戰爭。在這短短十數年時間裡,宋人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戰爭潛力!原本三面環水、地勢險要的釣魚山憑空興起了一座雄城、扼守長江上遊的咽喉,並迅速發展為擁有數十萬人口的軍事重鎮。
  • 蒙古滅金用23年,滅西夏用21年,為何滅南宋卻花費45年?
    蒙古徵宋主要是三個階段,分為三次南徵,第一次南徵開始於端平二年(1235),藉口南宋發動端平入洛從而正式開啟了南徵的步伐。1279年,崖山之戰,南宋戰敗正式亡國。從1235年到1279年南宋滅亡,整整45年。對比金和西夏的亡國速度,南宋似乎打破了蒙古帝國的魔咒?
  • 南宋最牛的名將們,他都打過
    02. 一路追著趙構打金太宗天會六年(1128年),離北宋「靖康之變」僅過去一年。當時鎮守建康城的是宋朝大臣陳邦光和李梲,他們眼見金兵來勢兇猛,只好雙雙獻城投降。因此,金兀朮大軍不費一兵一卒便順利拿下了江南重鎮——建康城。另一邊,忙著往南逃竄的宋高宗得知建康陷落,嚇得差點尿了褲子。因為建康城破後,南方再無險可守,坐鎮臨安自然已是非常不安全。
  • 整建制軍隊投降,讓南宋元氣大傷的淮西軍變是如何發生的?
    在淮西軍變發生前,南宋北方有一個金人扶持建立的傀儡政權偽齊,齊國的皇帝,是北宋舊臣劉豫。這位劉豫貪生怕死,在金軍圍城時殺死守將,投降金人。金人秉持「宋人治宋」的理念,便在金國與南宋的交戰區扶持劉豫建立了齊國,以達到漢人內耗的目的。
  • 北宋聯金滅遼自己也被滅,南宋為何還要聯蒙滅金?
    經過兩年的溝通,宋金之間於1120年達成軍事合作同盟,金國進攻遼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境內),宋國進攻遼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共同滅遼之後,宋將原來給予遼的歲幣轉貢金國,金國則將中原失去的燕雲十六州歸還宋國。
  • 絕望金國僅剩孤城,人間地獄如何看此戰便知
    宋、金、西夏、西遼這些國家並存,互相之間鬥智鬥勇,戰爭此起彼伏。但此時在蒙古高原上,一個恐怖的敵人正在迅速崛起,這就是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在人類歷史上被認為是劃時代的存在,蒙古人在軍事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幾乎打下了整個亞洲大陸。
  • 南宋名將試金石,如果沒有擊敗過金兀朮,都不好意思自稱名將
    南宋初年,名將輩出,不僅有著嶽飛、韓世忠這樣的所謂南宋中興四大名將,鎮守川陝吳玠、吳璘兄弟也是名噪一時。而這些人的威名赫赫,很大程度上得感謝一個人。他叫完顏宗弼,當時的金國四太子,也是金軍攻伐南宋時的主要統帥之一,當然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金兀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