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在聯合南宋滅亡了金國之後,立刻將侵略的矛頭轉向了南宋。在降將劉整的建議下,蒙古人將襄陽這一戰略要地作為他們進攻的第一目標。宋蒙兩方在襄陽交戰38年,蒙古人將襄陽團團包圍,宋軍死守不降,直到1273年,襄陽城彈盡糧絕,守將呂文煥下令投降。襄陽失守後,南宋朝廷沒幾年便迅速的滅亡了,1279年陸秀夫背著南宋最後一個皇帝投海自盡宣告了這一最繁榮的封建王朝的滅亡。
其實,下令投降蒙古的宋將呂文煥絕不是無能之輩,或者說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相反,他是一個極具才能的將軍。少年時的呂文煥便跟隨兄長呂文德在宋蒙邊境與蒙古人交戰了。1267年,呂文煥正式成為襄陽守將,抵禦蒙古軍隊。蒙古軍隊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在襄陽城周圍修築城堡,控制宋軍的陸路和水路交通,襄陽城隨即被孤立。期間呂文煥雖多次率軍主動出擊,但都沒能突破蒙古軍隊的包圍。蒙古軍隊在降將劉整的幫助下訓練了水軍,使宋軍無法經過漢水入援襄陽。
神鵰俠侶中的廢物呂文煥
襄陽被圍期間,宋軍多次援助襄陽,都沒能成功,但呂文煥仍奮力殺敵,1272年,宋將張順、張貴兄弟成功突破援軍封鎖,為襄陽送去了一些物資,但二張隨即陣亡。二張陣亡後,宋軍再也沒有援助襄陽的行動了,襄陽徹底失去了與宋庭的聯繫。呂文煥毀掉自己的房子作為薪柴,穿著麻布衣服,每當巡城的時候都面南而哭,但宋庭的援軍仍然遲遲不到。
蒙古軍隊
1273年正月九日,蒙古軍隊在回回炮的助攻下攻下了與襄陽唇齒相依的樊城,並且盡屠其城,襄陽徹底成為孤城,呂文煥知到,襄陽很快就要守不住了。城破之後會怎樣,自己肯定會被蒙古人虐殺,但他不怕,他怕的是城中數萬百姓會像樊城的百姓一樣被蒙古軍隊屠戮殆盡。這時,元世祖忽必烈來了勸降信,只要呂文煥開城投降,蒙古人絕不殺襄陽城內一人。蒙古將領親自入城勸告呂文煥並且立誓保證,呂文煥知道自己在殉城和保民之間選擇了保民,1273年二月,呂文煥投降元朝。
元軍的攻城利器回回炮
呂文煥投降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但他投降之後竟成為元朝滅亡南宋的先鋒這件事令人們很難接受。投降後的呂文煥主動請求隨軍攻打南宋,他跟隨丞相伯顏一路招降宋軍守將,因為南宋守將大多是呂氏舊部,所以宋軍守將大多望風而降。呂文煥還執行了安撫宋朝百姓的任務,每到一地,呂文煥便命令部下四處張貼安民告示,並且勸阻蒙古軍隊不要隨意屠殺宋朝百姓。
元滅宋之戰
也就是說,呂文煥是想要南宋軍民主動投降蒙古,因為在他看來,打不過,就不要打了,免得做無謂的犧牲,一代名將墮落至此,是樊城的慘劇給他造成的刺激還是什麼其他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呂文煥投敵之後的行為無疑與後世的汪精衛曲線救國之說無異。如果呂文煥像唐朝張巡守睢陽一樣全城殉國,必能激起全國百姓反抗元軍,因為時代是需要楷模的,這也是為什麼抗戰時的川軍將領王銘章將軍死守滕縣以身殉國後全國百姓被激勵,決心抗戰到底的原因。
守一城而安天下的張巡
只要南宋能夠堅持到忽必烈死去,那麼南宋是極有可能翻盤的,因為忽必烈一死,元朝便陷入了內亂之中,並且此時的元朝政治腐敗,權臣幹政,想必是無力南侵了。這時南宋就算克復中原也不是沒有可能,所以文天祥痛罵呂文煥是國賊是非常正確的,就連元朝丞相伯顏、將領唆都都說:「丞相罵得呂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