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範賢芬是坡貢鎮水韻村脫貧攻堅專職副主任,自參加工作以來,她堅持以履職盡責錘鍊黨性,在艱苦奮鬥中站穩人民立場,在不斷學習中練就過硬本領,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時,為了兼顧家庭,她將老人和小孩一併接到村中,以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我叫範賢芬,2017年,我來到了坡貢鎮水韻村,接過了脫貧攻堅專職副主任這一重擔,到現在我都還清楚的記得當初到來時的尷尬,作為當時全村唯一的一名女幹部,面對的不光是起居生活的不便,更多的是溝通交流上的困難。每次在走訪過程中,只能用比劃手勢和僅會的幾句布依語吃力地與村民交流,但是時間長了,我也學會了說布依語,所以對於我來說,脫貧攻堅消除的不光是貧困,更多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讓各民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剛來的時候,水韻村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資料不完善,接過脫貧攻堅專職副主任這一重擔後,我就從一戶一檔資料開始著手,全村325戶在檔貧困戶的家庭檔案,都是從零開始。遇到家庭情況不清楚的農戶,就到農戶家面對面核實,通過電話與農戶外出務工的子女反覆溝通,核准信息。現在我幾乎對全村農戶的家庭信息了如指掌,甚至一些新來的村幹部都會向我這個「外鄉人」請教,他們都開玩笑叫我「村情通」。
和許多同齡人一樣,我也面臨著「拖家帶口」的煩惱,在同齡人嚮往城市喧囂的時候,我選擇了把老人和小孩帶到村裡,當時我還對年邁的婆婆說:古時候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你們就隨我搬一回,讓我也能考上個「狀元」。因為我的丈夫是盤州市一名扶貧幹部。出於自己對子女工作支持,我婆婆也欣然赴援,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在村委附近租了一間民房,全家人過起了兩點一線的駐村生活,我認為村委就像脫貧攻堅戰的陣地,陣地在,我們一家三代就是守在陣地上的戰士,決不讓貧困有反撲的機會。
工作三年,讓我最欣慰的是,在2019年11月份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即將進入黨員大家庭,這讓我非常激動和榮幸,因為我認為中國共產黨員肩負著人民的信任,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入黨誓言,所以我也要更加投入地為實現中國夢奉獻力量,用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青年人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無私的奉獻!
供稿:關嶺融媒體中心記者 曹洋
監製:文靜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範賢芬:攜家帶口扎基層 連心鋪設小康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