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⑩——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2020-12-12 澎湃新聞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⑩——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2020-12-10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為講好中旗故事,弘揚時代主旋律,傳遞時代好聲音,營造良好氛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從即日起,旗委宣傳部公眾號陸續推出《我的扶貧故事》系列徵文,旨在通過一線扶貧幹部為您講述和分享扶貧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感人至深的扶貧故事。來展現脫貧成果,傳遞社會正能量。

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三號地村駐村工作隊員 郭明君

郭明君,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音樂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保衛處副處長,是一位文雅而實在的區直扶貧幹部,2019年6月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選派到察右中旗黃羊城鎮三號地村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駐村工作隊員。

黨建引領、強化學習。三號地村位於察右中旗黃羊城鎮東南部,是深度貧困村,現有戶籍791戶1473人,常住116戶220人,全全村面積22.5平方公裡,轄8個自然村,這裡靠山無寶,土地瘠薄,自然環境條件差。郭明君同志2019年6月來時,該村是三類黨支部。經過深入調研後,他提出堅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做到黨建和業務有機結合,把加強理論學習和扶貧政策學習擺在村黨兩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自治區脫貧攻堅資料選編》文件精神,突出黨建引領,增強政治站位,強化理論學習,落實精準扶貧,因人分類施策,把學到的扶貧政策和應知應會知識運用到了實際工作中,順利完成了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等具體脫貧攻堅任務。目前全村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已成制度化,檔立卡貧困戶已實現全部脫貧,同時繼續做好邊緣戶監測戶動態管理和易地搬遷戶的後續工作。

貼近群眾、多辦實事。一是用情暖心、增進感情,開展志智雙扶。堅持駐村駐心,與農戶加強情感交流,開展「四交」活動,即「交流、交談、交心、交友」,加深群眾感情,視人民為親人,同勞動、同生活,激發內生動力,貧困戶對政策的知曉率和滿意度高。2019年10月村民胡某以自家房子未維修為藉口進行上訪滋事,郭明君知道後對胡某耐心細緻地進行了政策講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他豁然開朗,後悔自己的冒失。二是辦實事、獻愛心,助力脫貧攻堅。積極請示幫扶單位、協調有關單位爭取資金建立了村民活動中心,為農民打造辦事便利平臺。兩年來,幫助易地搬遷戶喜遷新居40家,拆除危房38戶並原址新建12戶,維修加固29戶;出資1.6萬元為村民送去了米麵油等生活必需物品,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他在群眾中的口碑也是槓槓的。三是敢擔當、講奉獻、勇於肩挑重擔。他在積極做好本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同事,還接受全市範圍內的工作抽調,兼任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員,赴別的旗縣開展脫貧攻堅對檢普查。工作期間長時間回不了呼市看家人,他也無所顧忌,一心撲在普查工作上,任勞任怨,不怕苦累,配合組長和同伴們高標準完成了國家脫貧攻堅普查、自治區脫貧攻堅摘帽驗收等工作,得到了各級組織和群眾的認可。四是發揮專長,加大排查,積極防控疫情。疫情期間,郭明君結合自身業務,聯合村兩委幹部,對三號地村開展了消防安全培訓及隱患排查,靠前指揮,關口前移,加大對返鄉人員的排查管控力度,有緊急情況及時報告旗委、鎮黨委防控指揮部,以最嚴措施、精湛業務、過硬作風參與到疫情防控狙擊戰及信息預警等工作中,順利完成了「防風險、保平安」疫情防控等一系列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五是引介幫扶企業,發揮橋梁作用。他通過個人關係,引介商務部國富通及中潤華通等企業來中旗洽談扶貧事宜,把陰山優麥等企業農副產品推薦到博信共贏國際商城;從自治區院士中心引進了科學牛羊養殖場項目,力爭通過科學養殖,助力當地脫貧攻堅事業,促使農民可持續增收致富。

為民服務,潤物無聲。基層的工作總是瑣碎一些,然而郭明君卻從來沒有輕視任何一個細節。走訪入戶中遇到的一些事雖不起眼,但他總認為扶貧工作無小事,和老百姓打交道就要實打實,心對心。兩年來,他始終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戰鬥在基層脫貧攻堅第一線,「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與貧苦戶和村民們打成一片,村民群眾和村幹部有煩心事和困難都願意和他交談,請他出主意,慢慢的贏得了三號地村民的一致肯定。他積極協調幫扶單位和旗有關部門,為三號地村完善了水、電、路及文化室等公共基礎設施,完善村規民約,逢年過節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慰問活動。郭明君常說,服務群眾需要細雨潤化,要多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做事情,放下架子,耐住性子,哪怕有一線希望也要努力爭取,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下鄉扶貧的兩年,在浩瀚的時空隧道中只是短暫一瞬,而在郭明君的人生道路上卻是重重一筆。他從大學校園到貧困鄉村,撲下身子,深入基層,紮根農村勤耕耘,孜孜不倦潤無聲,用濃墨重彩的一筆,遞交了一份讓群眾滿意、讓組織放心的答卷。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⑩——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49】老呂的退休「成績單」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49】老呂的退休「成績單」 2020-08-24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村民笑了,我的辛苦就沒白付出」——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三號地村...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郭明君緊緊圍繞「抓黨建、促脫貧」這一工作重心,俯下身子,紮根基層,強班子、理路子、解難題,推動三號地村成功脫貧致富。    履職盡責 堅守扶貧一線    剛到三號地村,郭明君就開始入戶調研,每天和其他隊員一道,訪遍了全村所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了貧困狀況,摸清了致貧原因,他提出要堅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做到黨建和業務有機結合,把加強理論學習和扶貧政策學習擺在村兩委班子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帶頭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我的扶貧故事」安欣:紮根基層十餘載 不改初心為人民
    安欣:紮根基層十餘載,不改初心為人民。「後寨村屬於全縣3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初來後寨村給我的印象就是交通基礎設施落後,路窄,缺水,村裡也沒有什麼產業支撐,群眾都是在外打工。」安欣如是說。後寨村有9個村民小組17個自然寨。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⒀——脫貧貼心人 心中有大愛 2020-12-22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6】馬智淵:大灘村的「鐵腿馬書記」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76】馬智淵:大灘村的「鐵腿馬書記」 2020-09-10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基層紮根獻青春 默默耕耘鑄警魂--記吉日嘎朗圖派出所副所長郝璇...
    有困難找「小郝」,是他對轄區群眾的承諾,也是轄區群眾對他的信任;對轄區了如指掌,就算是「閉著眼睛也不會迷路」;九年如一日紮根在基層派出所,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憑著對公安事業的執著追求,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幹勁恪盡職守,用九年的青春熱血
  • 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殷正勤:科技扶貧初心殷殷 心系稼穡...
    賀蘭縣退休後辛勤耕耘在科技扶貧一線的退休老幹部,現任賀蘭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的殷正勤正獲此榮譽。今天我們就一同走近殷正勤,探尋這位農業科技老專家退休後在農業方面發揮餘熱的不懈腳步。11月下旬的一天,我們跟隨殷老來到了位於金貴鎮雄英村產業園區沈兵家的大棚。溫室裡,一行行秋番茄幼苗長勢正旺。
  • 【「三八」巾幗風採錄之五】王小林:默默耕耘勤工作 任勞任怨侍婆婆
    【「三八」巾幗風採錄之五】王小林:默默耕耘勤工作 任勞任怨侍婆婆 2020-03-11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範賢芬:攜家帶口扎基層 連心鋪設...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範賢芬:攜家帶口扎基層 連心鋪設小康路 2020-12-02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丁秀琴:花一樣的年紀 紮根在基層
    我叫丁秀琴,1995年出生於綏陽縣坪樂鎮,2018年下半年畢業之後到坪樂鎮順河村任職扶貧專幹,作為大學畢業生村幹部,始終將扶貧工作放在首位,希望能帶著村民們發展經濟、走出貧困。 順河村下轄五個自然村,共1747戶6525人,建檔立卡戶142戶516人。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㊵】趙雅萍:追求別樣的「詩和遠方」
    「扶貧,不能光看眼下的辛苦和困難,還要有逐夢遠方的韌勁和鬥志。」這是青海省婦聯派駐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鎮堯灣村第一書記趙雅萍感悟最深的話。走進堯灣村,到處能感受到一個字——「變」。昔日的垃圾死角,如今是避暑涼亭;曾經的汙濁河道,現在河水清澈。
  • 重塑茶陵教育榮光|陳智芳:師德樹新風 潤物細無聲
    30個春秋 , 陳智芳始終苦學不倦、勤耕不輟、紮根農村、心系學生,像春雨潤物一樣用心耕耘教育這塊土地、用愛澆灌這土地上的花朵 。 陳智芳1989年6月畢業於攸縣師範學院 , 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她,在鄉村學校踏踏實實的度過了30個春秋 。
  • 「小康路上」書寫扶貧故事——採訪龍江縣山泉鎮平安村扶貧工作側記
    走在村裡整潔的街道上,沒有想像中貧困村的樣子,可見這些年村裡的扶貧工作還是很有成效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王彩蘭說:只有到最基層,到群眾中,才能聆聽到接地氣的故事,才能寫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故事來。兩天的採訪緊湊而充實,王彩蘭馬不停蹄地走訪了八個貧困戶和普通戶。
  • 孜孜不倦 畢生無悔——記基層健身氣功傳播者、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童...
    孜孜不倦 畢生無悔——記基層健身氣功傳播者、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童世敏 發布時間:2020-07-2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林劍
  • 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劉靖:紮根基層 讓初心...
    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劉靖:紮根基層 讓初心...·政務 本文原標題:《花都區人民法院獅嶺人民法庭劉靖:紮根基層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61】宋健波:田間地頭踐初心
    扶貧事大,再苦再難也要堅持2017年,峰坪村原第一書記楊旭因工作出色被提任為渠縣副鄉長。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力度不減、勁頭不松,宋健波主動找到部領導,申請加入駐村工作隊:「我是農村長大的,對農村工作較為熟悉,保證能抓好脫貧攻堅工作,不辜負組織期望。」2018年8月,宋健波正式成為峰坪村駐村工作隊隊員。
  • 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起「我的脫貧攻堅故事...
    為深度挖掘一批脫貧攻堅一線的感人故事和先進典型,講好雲南減貧「好故事」,傳播雲南扶貧「好聲音」,展示雲南幹部群眾「不等不靠」昂揚發奮擺脫貧困的精神風貌,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開展「我的脫貧攻堅故事」徵文徵集活動,組織動員奮戰在雲南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各級各部門扶貧幹部講述親身經歷,生動展示脫貧攻堅一線湧現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總結記錄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
  • 2020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 高校畢業紮根基層...
    近日,重慶彩電中心演播廳,二○二○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發布儀式舉行。鍾美林、鄧巧林、郎克清等十人獲得「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殊榮。記者 盧越 攝\視覺重慶近日,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人力社保局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重慶市「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包括鄧巧林、郎克清、鄧躍虎、鍾美林、陳偉、孫林凱、黃興亮、熊亮、周亞紅、豆亞霖等10人獲獎。
  • 教育扶貧:潤物無聲 點亮希望
    從年輕一代入手   教育扶貧   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2018年,嵊泗縣出臺《嵊泗縣教育扶貧實施細則(試行)》,構建以智力扶貧為主的教育精準扶貧體系,加大貧困資助力度,全面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建立起有效的救助機制與助學機制,提升貧困家庭的自我發展能力。
  • 省先進工作者王生雲:紮根基層,助力鄉村振興
    王生雲1992年加入羊樓司鎮新屋村村班子,在新屋村任職以來,紮根基層,默默付出,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著自己全部的力量。先後完成了組級公路硬化、開通了圳溝嶺等4處鐵路涵洞、實現了LED路燈全村覆蓋,讓全村百姓交通出行、生產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