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昌:公司有銷售PM2.5空氣品質檢測儀等PM2.5檢測產品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13日訊,有投資者向華盛昌(002980)提問, 目前已實施的國六標準是根據目前國五標準的實施情況和國內機動車實際情況進行的一次自主創新,也是目前全球最嚴的汽車排放法規之一。請問:1、貴公司在汽車尾氣檢測或PM2.5檢測方面有哪些設備?2、貴公司測溫設備訂單現在是否還是滿產狀態,訂單排到什麼時間/

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有銷售PM2.5空氣品質檢測儀等PM2.5檢測產品;公司下遊客戶對紅外人體測溫產品的需求會逐步減少,加上紅外人體測溫產品市場競爭加劇,公司未來的測溫產品訂單情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謝謝!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央廣求證 為何家用檢測儀與官方檢測PM2.5數值相差甚遠?
    可問題來了,很多網友爆料,自己檢測的結果在室外數值接近1000甚至更高,而官方發布的數據最多也就是爆表數值500。同樣是監測PM2.5濃度,為什麼會有如此大差距?普通消費者購買的手持霧霾檢測儀到底靠不靠譜?記者求證 | 為何家用檢測儀與官方檢測PM2.5數值相差甚遠?
  • PM2.5低至5以內,米家空氣淨化器F1使用測試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早上起床的時候總感覺鼻子不舒服,很害怕鼻炎會再復發,想起初中時候做的鼻竇炎手術,那是相當的痛苦,所以平時對鼻子的保護方面,我非常的關注,家裡秋冬季節經常有霧霾天,PM2.5都是150+,而我自己也養成了冬天帶口罩的習慣,但是在家裡,空氣品質不好怎麼辦?
  • PM2.5傳感器如何有效監測工廠有害顆粒物
    為了工人的身體健康及產品的生產質量,現在大部分工廠都會安裝PM2.5傳感器進行監測工廠有害顆粒物。 由於人們很難從這麼多個抽象的濃度數據中推斷出到底當前的空氣品質處在什麼水平。於是就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多種不同汙染物含量折算成一個統一的指數,這就是空氣品質指數。而在空氣中有一種叫PM2.5細顆粒物質,是指在環境空氣中起到2.5微米或更小的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的顆粒物質。
  • 地鐵站內PM2.5數值可能比室外還高丨揭秘
    近日,新京報記者在霧霾天走訪地鐵站、公交、商場、5星級酒店、醫院、圖書館等多處公共場所,使用兩種品牌不同的手持式空氣品質檢測儀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室內PM2.5的數值與室外接近,而在個別地鐵站內數值甚至會高於室外。專家及醫生建議市民,霧霾天除在室外需注意防護外,在室內同樣應做好個人防護。
  • 空氣品質周報:PM2.5臭氧濃度回落 常平空氣品質最好
    12月22日,市大氣辦發布東莞上周(12月14日至12月20日)空氣品質狀況,一組數據更印證了空氣品質得到有效改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東莞空氣品質處於優良狀態,其中優6天、良1天。全市空氣品質指數為2.52,珠三角排名第5位。PM2.5周均值為21微克/立方米,臭氧周均值為75微克/立方米。
  • 室內空氣品質檢測儀監測指標有哪些?
    然而在長期的生活工作中,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揮發期長達十餘年,一旦室內通風情況做得不夠,或者諸如長期開空調密不透風,那麼室內空氣品質仍然是個疑問。那麼室內空氣檢測指標有哪些?具體要如何長期監測呢?目前,我國室內空氣品質有兩個標準,GB50325-2020《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規範》和GB/T 18883-2016《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其中GB代表國標,T代表推薦。一般來說,CMA檢測機構對於室內空氣品質檢測指標是:甲醛、苯系物、TVOC、氨等有害氣體。檢測指標類似,只是執行標準不同。
  • PM2.5傳感器中,雷射、紅外原理之間的區別
    在顆粒物PM2.5監測設備中,選用的傳感器主要有兩種:紅外原理PM2.5傳感器與雷射原理PM2.5傳感器。紅外原理PM2.5傳感器由於精度不夠主要用於工礦揚塵,檢測對象為大粒徑、高濃度粉塵,檢測級別是mg/m3,無法準確測量PM2.5的濃度,只能檢測灰塵汙染程度,當然早期的空氣淨化器也是使用這種原理傳感器,測量結果僅供參考,準確度偏低,一般用於判斷灰塵汙染程度等級。
  • 全球PM2.5最高的十大城市排名
    全球空氣最優的是美國懷俄明州的辛克萊,PM10的濃度僅有3微克/立方米。以PM2.5排序,全球濃度最低的十個城市中有五個都在美國,其餘的在芬蘭、瑞典、紐西蘭和加拿大。中國PM2.5濃度最低的分別是臺灣的臺東、花蓮和海南三亞,空氣最優的十個城市均在中國的兩大島嶼上,其中臺灣有八個城市,海南有兩個城市。
  • PM10、PM2.5蠢蠢欲動
    數據來源: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平臺雖然總成績和前天一樣,關中五市空氣品質仍舊是全部良,但各城市的空氣汙染程度都有所反彈升高。昨天的汙染壓力來自空氣汙染「四大惡人」中的另外三項——PM10、PM2.5和NO2。
  • 空氣淨化器PM2.5和甲醛適用面積選型
    人們在室內工作和生活通常佔80%以上時間,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必不可少。當室外發生灰霾汙染時,配置空氣淨化器是有效防控PM2.5汙染室內的一種方法。近年空氣淨化器新國標已發布,向消費者重點強調參數選型的 「3高1低」,包括:高CADR(潔淨空氣量)、高CCM(累積潔淨空氣量)、高能效、低噪聲值。
  • ​空氣品質周報∣PM2.5臭氧濃度回落,常平鳳崗空氣品質好
    臭氧濃度一降,空氣品質立馬回升,11月份終於出現一個「優良周」。12月1日,市大氣辦通報上周(11月23日至11月29日)我市空氣品質狀況,由於臭氧濃度連續7天沒有出現超標現象,全市一周7天均是優良天氣。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上周我市空氣品質處於優良狀態,其中優3天、良4天。
  • 海澱各街道可攜式空氣品質檢測儀全配齊,檢測空氣品質無死角
    近日,海澱區生態環境局為全區29個街鎮配了29套可攜式空氣品質檢測儀,提供環境數據服務,打通精準治汙「最後一公裡」有了技術支持。手持式空氣品質檢測儀個頭和手機差不多,但功能卻很強大。可以檢測包括PM2.5、PM10以及揮發性有機物、二氧化碳、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空氣環境數據。由於身形小、易攜帶,可應用於辦公室、學校、購物中心、機場、港口、工地等室內外區域,極大地方便了街道工作人員的日常執法檢查。
  • 空氣品質檢測儀是什麼?
    從字面上講,用於檢測空氣品質的儀器就可以被稱為空氣品質檢測儀。但由於空氣品質包含的內容過於廣泛,而採用的儀器原理又是各不相同。所以通常來說,要具備檢測環境中幾項基本的空氣汙染物參數檢測能力的儀器,才適合稱之為為空氣品質檢測儀。
  • 儘快全面監測PM2.5
    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  儘快全面監測PM2.5  相關單位不達標要受罰  河南商報訊(特派記者 齊亞瓊 郭富收  韓天旭)去年以來,國內不少地方灰霾現象越來越嚴重,難見天日。與此同時,各地環境監測數據卻顯示空氣品質良好。為什麼?
  • 煙花爆竹PM2.5濃度對環境空氣品質的影響研究——第17屆國際煙花論壇大會宣讀論文
    作者在煙花爆竹個人燃放類產品中選擇一批規格、藥量均較小的品種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測量研究對象在模擬室外環境中燃放後產生的PM2.5的濃度值,將這些樣品燃放後空氣中PM2.5濃度值的與國家有關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有關指標進行對比,從中找出一批燃放後PM2.5濃度值符合中國現行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指標的環保型煙花品種,命名為城市煙花。
  • 網上發布空氣汙染指數 濟南PM2.5數值排第一?
    除了濟南外,青島、淄博、濟寧等多個省內城市的空氣汙染指數也被發布了出來,記者看到,20日上午9點—10點,濟南空氣汙染指數(PM2.5)為374,棗莊為350,泰安為373,威海為174,北京為122,日照為294。  這些數據來源於哪裡?可信性有多高?「目前山東省沒有公布PM2.5的數據。」山東省環保廳的工作人員表示,明年全省17市有望全面開展PM2.5的監測,但是數據公布並無時間表。
  • PM2.5值 「2+26」城市中濃度最低,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
  • PM2.5同比降28.1% 浙江各地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記者12月8日從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月至11月,全省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範圍為13至31微克/立方米,均小於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各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 除了PM2.5,空氣汙染背後還有個傢伙在「作妖」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經歷了數次空氣汙染過程。各地在加大二氧化硫、PM2.5等汙染物減排的同時,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卻在上升中。「未來較長一段時期,VOCs防治將成為我國汙染控制舞臺上的『主角』之一,將為『十四五』期間空氣品質的進一步改善,乃至碳減排貢獻重要力量。」在11月20日結束的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科技大會和技術裝備博覽會上,生態環境部華北督察局武紹貴處長說。
  • 北京PM2.5最大來源是它!
    四年過去了,北京大氣中的PM2.5有什麼變化?今後將如何治理?5月14號上午,最新解析公布了!區域傳輸「貢獻」增加此次公布的源解析研究表明,區域傳輸對PM2.5的貢獻依然不小,佔26%至42%,約三分之一,且隨著汙染級別的增大,區域傳輸貢獻呈明顯上升趨勢,中度汙染日(PM2.5日均濃度在115至150微克/立方米之間)區域傳輸佔34%至50%,重汙染日(PM2.5日均濃度>150微克/立方米)區域傳輸佔55%至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