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徐匯苑的丁安傑今年已有八十高齡,每天早晨都要去徐家匯公園早鍛鍊。像往常一樣,丁老伯前兩天早晨6時到天鑰橋路中山南二路公交站乘956路。此時公交車還沒到,丁老伯便在候車亭的座椅上入座,哪知人沒坐穩順勢一滑,幸好被邊上的一名男乘客拉住。丁老伯隨後致電本報「夏令熱線」,希望有關部門考慮老年人的候車安全,儘快將公交候車亭的座椅「坡改平」。
申城中心城區公交候車亭裡的座椅,看上去美觀漂亮,但上班族一般不會去坐,而想坐的老年人卻不願坐也不敢坐。為何不坐?原因很簡單,因為遍布街頭的候車亭的座椅,全是不鏽鋼製作,而且都是傾斜有坡度的。夏天在陽光直射下,滾燙燙地難以入座。記者昨天中午在零陵路大木橋路932路站點上看到,有五六位白髮老人站在那裡等車去城隍廟,座椅上空無一人。一位顏姓老伯說:「現在天還沒最熱,座椅就這麼燙了,老年人誰願意去坐。」他說,「這樣的不鏽鋼座椅,天熱坐上去燙得嚇人,大冷天坐上去冷冰冰的,我們同樣不會去坐。」邊上的蘇老伯也告訴記者,坐在這種座椅上,坐著比站著吃力,「因為座椅有坡度,要用雙腳踮著,才能坐穩,如稍有疏忽,就會滑下」。
其實,這類公交候車亭座椅自從2010年在本市投用以來,就存在座椅傾斜和夏「燙」冬「涼」的問題。去年本報「夏令熱線」曾刊文呼籲相關部門能儘快抓緊座椅的改造,方便乘客尤其是老年乘客的候車,而在今年兩會上,市人大代表也曾就公交候車亭座椅傾斜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針對市民尤其是老年乘客提出的問題,記者昨天下午採訪了市運輸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周憶群。據她介紹,市運管處在接到市民反映、採納了市人大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後,及時組織了相關人員現場勘查,並會同製作廠家進行技術論證,經有關部門多次討論決定,試用耐磨性較好的橡膠材料包裹現有的不鏽鋼座椅,今日已在市區部分醫院附近的公交站點試點安裝,瑞金醫院周邊的瑞金二路、復興中路的幾個公交站點候車亭座椅已改造完畢。
記者來到瑞金二路的公交站點,看到幾名乘客正坐在新改裝的座椅上候車。一名女乘客告訴記者,新改建的座椅比較舒適,老人坐在上面,不會像以前那樣往下滑了。
據了解,目前市運管處經過與有關單位多次協商和溝通,將有計劃地逐步將本市道路上的公交候車亭座椅進行「坡改平」改造,徹底解決座椅平面傾斜過大的問題。對前期製作的1000多隻不鏽鋼傾斜的座椅,進行重點排摸,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200隻座椅的「坡改平」改造,2016年再改造400隻,2017年將餘下的400隻全部改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