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深一度:這個黃金周,全球見證中國復甦活力

2020-12-14 騰訊網

來源:海外網

「復興號」高鐵列車上,乘務員在「喜迎國慶濃情中秋」活動中為旅客表演舞蹈。(圖源:新華社)

國慶節與中秋節近二十年再次「喜相逢」,中國民眾度過了八天的「雙節」假期。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的「假期總結報告」顯示,疫情後的首個超長假期,中國旅遊市場復甦勁頭十足。「雙節」假期,中國人出遊的盛況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紛紛表示,這不僅證明了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釋放出中國經濟持續復甦的鮮明信號。

經濟復甦不是夢

「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今年更是如此。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餐飲購物、旅遊出行、文化娛樂均呈現繁榮景象。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前7天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

「雙節」期間,旅遊市場復甦尤為勁頭十足,備受矚目。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消息,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整個假期全國旅遊市場平穩有序、經濟消費持續升溫。

在南非經濟專家蘿拉·霍德斯看來,中國國內旅遊業在「雙節」期間的火熱將為中國經濟注入資金收益,因為旅遊業具有乘數效應,所以中國旅遊業的火熱也將有利於帶動中國其他產業共同增長,從而有助於進一步促進中國經濟快速平穩發展。就世界經濟而言,眾所周知,中國是各類商品的最大消費國和生產國之一,因此中國經濟的快速平穩發展對全球的經濟與貿易往來至關重要,對於促進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復甦也非常重要。

海外觀察人士和媒體指出,假日經濟火熱不僅證明了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經濟復甦的信號。《紐約時報》寫道,「當人們湧向火車車廂,古老的廟宇中以及做一些其他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事情時,這是迄今為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的清晰信號。」

旅遊熱潮發生新變化

除了關注中國「十一」黃金周旅遊相關數據及武漢旅遊業恢復外,外媒還將關注點放到了全球新冠疫情大環境下,中國人在「十一」黃金周的旅行習慣和出行方式上。英國廣播公司(BBC)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旅行方式發生了改變,以往中國遊客青睞的「出境遊」轉為了「境內遊」;自駕遊和1至6人規模的定製型小團體旅遊是今年中國「十一」黃金周旅遊市場最熱門的主題。

9月30日晚,周偉從湖北武漢跟女朋友一起駕車出發,回到荊州老家與父母一起度過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雙節」。除了回家探親,他們還準備跟父母一起前往河南自駕旅遊,加入中國數億黃金周的旅遊大軍。這對身為湖北人的他來說有些感慨。

就在幾個月前,他們才經歷過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外出旅遊放在年初還是不敢想像的事情。如今他們在計劃旅遊行程時卻已經基本不會將疫情考慮在內了。「現在國內基本已經沒有病例了,疫情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是影響出遊的因素,」周偉在接受BBC採訪時坦然地表示。

與此同時,中國為這次黃金周旅遊季也做足了一系列準備工作。比如在黃金周到來之前,中國政府調整了各景區遊客接待量的上限,由50%上升為75%。同時要求各地景區實行提前預約制,實名預約、測量體溫、掃描健康碼成功後才可進入。

在外界看來,這個十月,中國或成為全球最活躍的旅遊市場。雖然如今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大多數國家確診病例依然高企,採取地區封鎖等強力防疫措施,而曾在疫情中心的中國,通過「十一」小長假期間不僅見證了旅遊市場的復甦,更檢驗了抗疫的成效。

為何能夠放心出遊?

中國民眾在黃金周期間放心出行消費主要得益於疫情防控的成功。福布斯網站在5日貼出一張十一期間北京街頭人頭攢動的圖片,接著在文章開篇直言,「中國已經打敗了新冠病毒。無需再等世衛組織宣布。」

不僅因為中國的疫情曲線呈平穩走向,而且在華的大型跨國企業以及在上海和北京的外國人既不害怕,也沒有想匆匆逃離。美媒表示,中國的經濟正在回暖,每個月都有改善,而且比絕大多數西歐國家都好。

「黃金周」遊客的出行是對中國防疫成果的最好肯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雅虎新聞也貼出中國民眾出遊的照片。雅虎新聞感嘆,中國十一黃金周「人從眾」的盛況令許多國外的推特用戶感到「震驚」。在為期八天的長假期間,數百萬中國居民湧向各大熱門旅遊景點,「長城以及西安古城牆遺址都擠滿了遊客,這些場景只在疫情前的生活中出現過。」

「這一幕在幾個月前是難以想像的。」CNN認為,為期八天的十一小長假,是中國最繁忙的出遊期,也是中國從大流行中擺脫出來的一個重大考驗。文章表示,這個黃金周,由於中國各地的疫情傳播幾乎為零,人們前往汽車站和機場,奔向全國各地旅行。

「我認為中國已經很好地控制了病毒。」29歲陳倩梅(音譯,Chen Qianmei)在這個假期選擇從廣州飛往上海度假。「我戴了口罩,隨身備著酒精溼巾,特別是吃飯前需要進行手部清潔——儘管在上海,現在戴口罩的人已經很少了」。(海外網 張敏)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海外網深一度:外貿「轉正」,中國經濟復甦領跑全球
    來源:海外網 英國《金融時報》關注到,這是今年以來,中國進口額繼6月份之後的第二次增長,是中國貿易活動日趨全面復甦的一個跡象。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強勁的貿易數據表明了中國經濟的復甦趨勢。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在全球低迷中逆勢增長,增加了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地評線】天府網評:「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
  • 國慶黃金周盡顯復甦活力 - 評論 - 關注 - 濟寧新聞網
    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其交出的假日經濟成績單對於觀察中國經濟的當下與未來具有特殊的意義。,7天觀影人次達9298萬……成績單釋放中國經濟復甦信號。從黃金周的出行火爆和各地的消費熱潮中,人們看到被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正在集中釋放。市場回暖,人們的消費熱情被重新點燃,消費信心被提振,中國經濟正在持續向好、加速復甦,呈現出一片熱鬧景象。成績單展示中國經濟強勁韌性。中國成功控制疫情,是中國人得以在黃金周放心出行消費的大前提,特別是受疫情衝擊嚴重的交通、旅遊、餐飲等行業在黃金周期間得到了較好補償。
  • 暢享抗疫成果 釋放復甦信號——中國假日經濟熱潮令全球矚目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財經觀察:暢享抗疫成果 釋放復甦信號——中國假日經濟熱潮令全球矚目新華社記者俞懋峰「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旅遊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均呈現繁榮景象。海外觀察人士和媒體指出,假日經濟火熱既體現抗擊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也向世界傳遞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復甦的清晰信號。
  • 從黃金周消費透視中國經濟活力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遊、餐飲、航空等多個市場,在黃金周消費的數據和場景背後,是日漸回歸正軌的生活,是經濟加快復甦和回暖的腳步,顯示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的內需潛力,折射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消費市場強勁復甦「大家默契的笑聲、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 中國假日經濟熱潮令全球矚目 海外觀察人士這麼說
    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趙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海外觀察人士和媒體指出,中國假日經濟火熱既體現了抗擊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也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復甦的清晰信號。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隨著中國迅速控制住疫情並率先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經濟逐月復甦,消費日漸回暖,重新流動起來的中國又現生機活力。
  • 假日經濟,大美中國盡顯復甦活力
    &nbsp&nbsp&nbsp&nbsp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今年國慶和中秋雙節巧遇,「超長黃金周」的假日經濟,大美中國盡顯復甦活力。&nbsp&nbsp&nbsp&nbsp動起來的假期,流動中國盡顯復甦活力。
  • 後疫情時代的「十一」黃金周,我們完全復甦了嗎?
    去哪兒網則稱,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同比增長10%,有望創下歷年十一黃金周新高。打車應用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9月30日假期開始之時,「滴滴」和「嘀嗒」一度陷於崩潰。10月3日當天,約有1170萬名乘客乘火車出行,比2019年僅下降了15%。此外,「十一」檔電影票房超過預期,觀影報復性消費出現。
  • 中國雙節黃金周重現繁榮景象
    來源:海外網10月1日,海南省海口龍華區慶國慶·迎中秋熱氣球主題嘉年華活動在海口萬綠園舉行熱氣球升空儀式。據悉,從10月1日至8日,市民遊客不僅可以在萬綠園乘坐熱氣球體驗夢幻升空之旅,還能參與熱氣球主題電音節、表白快閃、跑酷+花式調酒+街舞表演等新潮酷炫活動。圖為炫彩的熱氣球飄浮在海口萬綠園上空。
  • 活力中國 蒸蒸日上
    來源:海外網目前,海南省海口市抓住海南自貿港建設機遇,著力以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分批有序推進基礎設施項目,骨幹路網正加速成形。圖為日前在位於海口市江東新區的海口繞城公路美蘭機場至演豐段施工現場,工人開著壓路機鋪設瀝青。
  • 海外網深一度:蓬佩奧又開始忽悠美國企業家了
    來源:海外網蓬佩奧(資料圖:路透社)剛剛在喬治亞理工學院攛掇美國高校對抗「中國威脅」,蓬佩奧又「提醒」美國商界注意「中國偷竊」。13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了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專訪內容。CNBC在另一篇文章的標題直接寫道,「在中國的美國企業向這個亞洲大國尋求增長機會」。文章表示,在一些美國企業看來,在中國設立辦事處可能會有助於緩解疫情對他們的影響。相較於世界其他大國經濟萎縮,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也讓美國企業更加看好中國市場。
  • 這個黃金周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超過6億人次出遊、實現旅遊收入4500多億元、鐵路單日發送旅客超1500萬人次……伴隨著這一組組數據,國慶中秋黃金周進入尾聲。今年國慶中秋黃金周非比尋常:它是在我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付出巨大犧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背景下的一次全國範圍內大流動,是對我國疫情防控水平的一次大檢驗,也是我國經濟活力和消費潛力的一次充分展現,更讓我們親身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家國一體的情懷和力量。  黃金周是一次大考。人們能享受到這一次長假的快樂,離不開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下的功夫。截至9月底,我國已連續40多天無新增本土確診和疑似病例報告。
  • 尼爾森:中國零售業復甦領跑全球線下渠道強勢反彈
    全球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全球零售業帶來深刻影響,伴隨著人們消費理念和消費行為的轉變,消費市場格局也發生重大變化。得益於對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國的消費復甦步伐走在世界前沿,在經歷疫情期間線上消費的爆發後,線下渠道也開始強勢復甦。
  • 海外網評:元旦「開門紅」,中國經濟復甦更有「含金量」
    來源:海外網原標題:海外網評:元旦「開門紅」,中國經濟復甦更有「含金量」1月2日,遊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太湖古鎮觀看表演。海南三亞離島免稅銷售火熱,人均消費額度達10000元左右;銀聯卡跨行交易總金額1月1日達3592億元,基本恢復至去年元旦水平;電影票房單日破6億元,刷新中國影史歷年元旦單日最高票房紀錄……2021年元旦假期,中國消費市場火熱,繼續呈現加快復甦態勢。在中國本土疫情呈散發、多點散發的形勢下,這樣的成績再次凸顯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顯著成效,彰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 海外網深一度:疫苗面前,西方不講平等了
    儘管這個行政令語焉不詳,甚至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嘲諷為「空有象徵意義的命令」,但疫苗「美國優先」表態引發的不安,還是加劇了「搶購潮」。就在川普籤署行政令第二天,加拿大火速宣布將輝瑞/BioNTech疫苗作為首款審批通過的新冠疫苗,由此成為繼英國和巴林之後第三個批准該疫苗的國家。
  • 海外網深一度:紓困法案治不了美國的「病根」
    來源:海外網資料圖:Getty當地時間22日,美國總統川普拒絕籤署國會新冠紓困法案,打回「重寫」。此前一天,在長達數月的爭論之後,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先後表決通過這項總計9000億美元的針對新冠疫情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
  • 8天,中國經濟的活力與韌性展露無遺
    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冷飲店的「熱」數據,老字號的「新」活力,都是這個假期消費旺、經濟暖的註腳。黃金周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 遊客在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粵菜師傅項目技能交流展示區」體驗做月餅(10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黃金周是觀察中國經濟復甦成色的一扇窗。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認為,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壓力測試,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 【海外看中國】中國經濟活力提振全球信心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3個月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幅繼續收窄,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居民實際收入降幅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