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十一」黃金周,我們完全復甦了嗎?

2020-12-26 家族企業雜誌

十一假期已接近尾聲,在這個2020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周裡,「蝸居」已久的人們早已按捺不住躁動的心,紛紛走出家門,帶來境內旅遊和娛樂生活的全面復甦,旅遊人、航空人、電影人終於迎來了「春天」。

旅遊、航空、電影業集體從ICU出院

據文化旅遊部數據統計,10月1-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收入3120.2億元。國內熱門旅遊景點上海外灘、杭州西湖等地人潮湧動。10月3日上午10時許,北京八達嶺長城段的遊覽門票銷售一空,這是自3月下旬以來該景點首次出現單日門票售罄的情況。北京故宮、甘肅敦煌莫高窟等熱門景點的門票在假期開始前就被訂完。根據攜程數據,「大西北」國慶熱度暴增475%,其中甘肅熱度增長最快。

2020十一境內旅行的盛況,還在了航空業數據上得到反映。民航局的數據稱,僅9月30日全國實際飛行班次超過了15000班,其中國內航空公司執飛國內航班佔了大部分,與去年9月30日相比還增長了10.5%,超過170萬人在這一天奔向機場趕赴自己的目的地,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同時迎來節前最高峰。攜程數據統計,2020國慶主要航線的預訂量環比增長超200%,民航搜索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九成。飛豬數據統計,航班預訂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去哪兒網則稱,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同比增長10%,有望創下歷年十一黃金周新高。

打車應用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9月30日假期開始之時,「滴滴」和「嘀嗒」一度陷於崩潰。10月3日當天,約有1170萬名乘客乘火車出行,比2019年僅下降了15%。

此外,「十一」檔電影票房超過預期,觀影報復性消費出現。電影人終於熬過了漫長的寒冬,《姜子牙》、《奪冠》、《急先鋒》等春節檔影片回歸。根據貓眼數據,截至10月8日上午8點,國慶檔電影票房已經突破39億元,其中排第一的是《我和我的家鄉》,共獲得17.47億票房;排名第二的《姜子牙》獲得13.34億票房。電影行業在黃金周期間收穫的票房已經超過前9個月總和。

家人團聚,這個國慶「年味十足」

一場疫情讓家人團圓的意義非比尋常。與往年相比,家庭團聚式出遊、團聚式觀影在這個中秋加「十一」的雙節黃金周受到更多人青睞,讓這個國慶過出了年味。

飛豬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家庭出遊的人群居多,購買3人(含)以上機票的人數比端午漲了160%,更適合全家出遊選擇的房車預訂量同比漲77%,親子門票預訂量同比漲30%。飛豬平臺上預訂國慶期間民宿的訂單量同比去年上漲68%,近郊鄉村民宿快速崛起,家庭型、獨棟型民宿受歡迎。

電影方面,阿里大文娛數據顯示,對比復工後,今年國慶檔三人以上套票訂票數佔比增長68%。適合全家一起觀賞的動畫電影《姜子牙》票房已超過13億,較去年國慶檔動畫電影《雪人奇緣》高出十多倍。

解放廚房,新零售讓團聚更輕鬆。「十一」期間,在盒馬上直接訂購半成品菜及熟食成為聚餐新潮流。在「慢生活之城」成都,半成品菜銷量同比增長35%。於國慶開業的盒馬首家倉儲式會員店「X會員店」裡,滿足家庭囤貨需求的大包裝休閒類食品大受歡迎,重達1.1kg的原味烘烤混合堅果佔休閒零售銷量的四分之一。

外媒:「十一」黃金周是中國復甦的最清晰信號

稍早前,美國《綜藝》雜誌刊文稱,中國電影票房反彈至新冠疫情暴發前的高度,「證明了有競爭力的本土新片可以吸引觀眾走入影院,中國今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也發表了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稱,在任何一年中,為期一周的「十一」黃金周假期支出都是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健康狀況晴雨表。今年尤其如此,當人們擠進火車,擁擠在古老的廟宇中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時,這是迄今為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

報導稱,初步跡象證實了兩種趨勢。第一,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第二,疫情帶來的連鎖反應還在繼續。受疫情影響,人們的旅行方式改變,中國日益增加的出境遊客重回國內。

較往年依然有差距,是復甦還是結構性修復?

但在恢復的背後,有人歡喜有人憂。與其說「十一」黃金周迎來了市場的復甦,不如說是一次「結構性修復」。

2019年的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全國共接待遊客5.42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26.3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國慶假期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分別同比恢復78%、68%,反映出由於經濟或對感染的持續擔憂,有相當數量的人被留在家中。

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儘管「黃金周」期間國內航班的乘客數量預計將比去年同期增加10%,但許多航線的平均機票價格均低於往年。

此外,和國內旅遊相比,國外旅遊業因為第二波疫情的爆發,表現是冰火兩重天。雖然目前主要的217個全球旅遊目的地中,有115個已經開始放寬對外國遊客的旅行限制,且約有24個國家向中國遊客全面開放邊境,使中國人無需隔離即可入境。但是境外遊依然遇冷,旅遊產品幾乎全線停發。海外疫情一天不解決,中國人的報復性消費都只能是結構性的,旅遊產品出口轉內銷是短期趨勢。

部分素材來自界面,新華網,國際在線

相關焦點

  • 金羊網評:「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大考
    【地評線】金羊網評:「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大考非常時期非常時刻,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放假安排,今年國慶節放假8天,可謂名副其實的國慶長假。據悉,今年「十一」黃金周出行的人數將達到5.5億人,雖然只有往年的百分之七十,但是在疫情並沒有完全消除的情勢下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它一方面昭示著中國經濟復甦的明確信號,是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一個體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們對新冠肺炎疫情仍心有忌憚。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地評線】天府網評:「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我們每天的烤饅頭、銀絲卷、燴烏魚蛋等招牌菜品要賣出去上百份。」北京同和居月壇店餐飲部經理武根深說,國慶假期該店收入同比增長近20%,是疫情以來首次實現同比增長,「這是好的勢頭,相信會越來越好」。
  • 雅虎新聞網:「十一」黃金周考驗中國抗疫
    來源:環球網雅虎新聞網9月20日文章,原題為「隨著旅遊業迎接後疫情時代首個節假日,中國繼續發布出行警告以提高人們防範意識」。在即將迎來基本控制住(本土)疫情後的(首個)盛大節假日之際,中國繼續提高警惕,要求14億人在十一黃金周期間避免不必要的出境旅行。而這個假期將令中國防控疫情再次暴發的能力接受重大考驗。在這個通常為旅遊和娛樂業旺季的黃金周,一度疲軟的國內消費將出現反彈。
  • 「十一」黃金周下沉市場增長亮眼 旅遊行業全面恢復在即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剛剛過去的2020年「十一」黃金周,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無疑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段時間,因為在跋涉了大半年後,這一刻終於看到了光亮。而隨著此次黃金周的落幕,旅遊行業的這次「背水之戰」終於也算是獲得了勝利。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家電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節在內共8天假期,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促銷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以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易放棄。
  • 海外網深一度:這個黃金周,全球見證中國復甦活力
    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的「假期總結報告」顯示,疫情後的首個超長假期,中國旅遊市場復甦勁頭十足。「雙節」假期,中國人出遊的盛況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紛紛表示,這不僅證明了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釋放出中國經濟持續復甦的鮮明信號。
  • 特殊黃金周數據超預期!從十一黃金周看中國消費內增長
    十一黃金周至今已走過22個年頭。 這22年的黃金周,不僅直接體現了國力的迅猛增長,更讓我們得見一個國家經濟轉型的脈絡和當下發展的重心。
  • 壹點觀察|疫情後首個十一黃金周,國內旅遊市場能否「回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雨童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十一或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十一黃金周」。對國內的旅遊市場而言,經歷了9個月需求的壓抑和近6個月跨省遊的暫停,這個「十一黃金周」能否迎來井噴式反彈?疫情後,旅遊市場和百姓的出遊選擇又將出現哪些新變化?
  • 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 武陵源景區管理服務在挑戰中升級
    (吳勇兵攝)紅網時刻張家界10月9日訊( 通訊員 龔素禾)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與跨省遊開放,今年國慶假期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旅遊市場迎來景區重新開放後的高潮,呈現「自駕車旅遊領頭、客流量逐步增長、旅遊秩序平穩」的總體態勢,景區管理服務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挑戰中提質升級。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 家電手機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共放假8天,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言放棄。
  • 國慶黃金周盡顯復甦活力 - 評論 - 關注 - 濟寧新聞網
    縱情山水醉享美景,寄情田園採摘瓜果,去久違的影院看場電影,到人流湧動的商場選件秋裝,帶孩子到遊樂場玩耍嬉戲,陪家人去飯店吃頓團圓飯……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等正重新成為中國人的假期「標配」。黃金周是觀察中國經濟的窗口。
  • 「十一」黃金周市場消費加快釋放
    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 誰才是「十一黃金周」最大贏家?
    來源:36氪誰才是「十一黃金周」最大贏家?文 | 楊業擘 陳橋輝 王琳 周逸斐 周曉奇 李曉蕾來源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封面來源 | 視覺中國2020年,「五一」黃金周沒能如預期熱鬧後,很多消費者、商家和企業將期待放在了「十一」黃金周。
  • 魔幻黃金周:十一假期旅遊出行畫像
    一家老小自駕,黃金周出行全家樂,誰最熱衷出去玩?他們出去玩又究竟花了多少錢? 我們翻遍了上到《新聞聯播》,下到景區抖音的各路數據,用8個問題刻畫出了一份十一黃金周旅遊報告。 Q1 誰最愛玩?
  • ...的成功案例」(外媒看中國)——外國媒體熱議中國「十一」黃金周
    透過「黃金周」窗口觀察中國的外國媒體認為,中國經濟社會正加快恢復到正常軌道,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動力和韌性,也將助力世界經濟恢復。「顯示出中國對經濟復甦和疫情防控的信心」西班牙《阿貝賽報》的報導說,下午6時,北京市中心最受歡迎的商業街之一王府井,行人熙熙攘攘,民眾正利用國慶和中秋假期享受生活。
  • 中國雙節黃金周重現繁榮景象
    8天的中國「十一」黃金周剛剛過去,熱度仍未消退。歷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嚴峻挑戰,今年的「十一」假期極不平凡,來之不易。「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旅遊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均呈現繁榮景象。
  • 十一黃金周現「報複式消費」:零售和餐飲同比正增長!黃金珠寶火爆...
    商務部10月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扣除CPI 後日均增速 3.11%,疫情影響已逐步減弱,消費持續復甦。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