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2020-12-27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擴容:老行當推新,挖掘消費潛力

  對遼寧省盤錦市25歲的回鄉創業青年陳家寶來說,眼下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今年稻田蟹上市以來的銷量,尤其是郵寄量較往年大幅增長。以往一些本地消費者會選擇現場挑選購買,今年大都選擇線上訂購,再通過快遞取貨。」陳家寶說,疫情一度讓他對今年的銷售持悲觀態度,可隨著越來越多的螃蟹從線下「爬到」線上,壓在他心頭的石頭落了地。

  推陳出新,尤其是一些老行當嘗試疊加新要素,是戰「疫」帶來的變化,也成為各行各業挖掘消費潛力的方向之一。

  看文化展覽,觀網絡直播,與送餐機器人合影……56歲的重慶遊客劉慶紅在廣州酒家不僅享受了一頓粵菜大餐,還同當地傳統飲食文化和餐飲行業高科技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我們希望通過線上線下多措並舉,讓大眾享受更豐富更優質的文旅美食新體驗。」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利平說,因防疫需要而引入的無接觸送餐機器人正逐步普及到各店,實現餐飲智能化升級,既降低成本,又保障衛生安全。

  10月1日晚間在上海新天地舉行的「2020天地世界音樂節」上,呼麥、長調等蒙古族特有的音樂形式與其他音樂融合,給人們帶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全新感受。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我們希望在商業公共空間裡將音樂以可親可近的方式帶給大家,帶動線下全時消費、助推文旅消費市場回溫。」瑞安管理及中國新天地執行董事張斌說。8天假期裡,全球37支音樂團隊將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地,以工作坊、街頭巡遊等新方式呈現85場現場音樂演出。

  提質:老場景疊新,優化市場供給

  上看建築立面的裸眼3D屏、騎樓光影舞臺劇,下俯被玻璃罩保護展示的千年古道;快閃店、外擺店、網紅店等新零售模式頻現……

  歷時兩年改造的廣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以全新面貌迎接「十一」黃金周,首日便吸引遊客40多萬人次。遊客穿梭其間,享受健康、文化、娛樂等豐富多樣的產品,體驗輕奢化、定製化、智能化等不同消費模式。

  「每次來都能發現新花樣,非遺傳承、動漫展銷、文化沙龍……」已在廣州生活了兩年的江華暢遊北京路後,掰著手指細數起剛體驗到的各類文旅產品。

  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各景區和商圈紛紛「上新」,優化市場供給,拓展消費空間。

  湖北開展非遺「六進」活動,讓遊客盡情品嘗、欣賞、體驗和購買各種好吃、好看、好玩、好用的非遺產品;北京首發節、時尚夜京城、暢遊京郊等商業品牌和文化旅遊活動組織電商平臺和重點商圈,推出國潮新品發布、網紅探店、品牌聯動促銷;西安曲江大悅城推出「東方時辰——國韻大賞」主題活動,以文化旅遊帶動商業繁榮。

  記者在上海市長寧區IM大通市集上看到,數十輛色彩繽紛的早餐車成為「主角」,居民不僅可以在這裡品嘗到全球美食,購買文創產品,還能在後備廂集市裡享受「淘寶」的快樂。

  「市集去過不少,餐車市集是第一次。」附近居民沙女士得知餐車市集正在舉辦的消息,決定過來嘗嘗鮮。

  增效:內需回暖,加快釋放消費回補動能

  「受降雨降溫天氣影響,10月1日至3日大唐不夜城遊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25%,而綜合消費金額卻增長了11%。」西安市曲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育英說,國慶期間,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每天都有20多臺音樂舞臺劇演出和行為藝術演出,還有能畫出唐風唐韻的粉底、口紅、眼影,以及主題冰激凌等新產品售賣。

  消費擴容提質,帶動了內需回暖。

  「真沒想到旅遊住宿恢復得這麼快,照目前的趨勢,有望把上半年的損失補回來。」成都旅遊住宿業協會會長安茂成感慨道,黃金周前三日成都住宿業收入整體水平已高於去年同期。

  3日晚上7點半,成都人民公園附近的巴蜀大將火鍋店門口候餐客人排出30米遠,等餐號牌已經排到500多號。「10月1日至3日,8家門店總接待人數超過4萬人次,總營業額超過去年國慶同期。」成都巴蜀大將創始人毛曉佩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餐飲業損失慘重,但他們積極應對,升級管理系統,調整營銷策略,今年7月前已填補完疫情造成的虧損,目前正籌划進一步擴張。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陸飛表示,消費意願回暖,需求升級,加快釋放消費回補動能。比如,通過與去年中秋節前一周數據對比,今年在京東平臺上採購月餅的消費者不但數量大幅增加,而且更加追求品質,月餅平均客單價同比上漲35%以上。(採寫:侯文坤、喻珮、丁樂、袁秋嶽、吉寧、李華、白湧泉、周蕊、程士華、劉方強、張申博)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消費擴容提質適應了三方面需要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聚焦改善消費環境、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消費領域治理水平,提出19條政策舉措,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方面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 從黃金周消費透視中國經濟活力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環境下,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遊、餐飲、航空等多個市場,在黃金周消費的數據和場景背後,是日漸回歸正軌的生活,是經濟加快復甦和回暖的腳步,顯示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的內需潛力,折射著中國經濟的活力和韌性。消費市場強勁復甦「大家默契的笑聲、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 「十一」黃金周市場消費加快釋放
    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家電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節在內共8天假期,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促銷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以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易放棄。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 家電手機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共放假8天,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言放棄。
  • 特殊黃金周數據超預期!從十一黃金周看中國消費內增長
    從那時候開始,人們才驚奇的發現,原來黃金周真的蘊含黃金。 疫情下的黃金周有哪些不同? 走過了22個年頭的十一黃金周,就像幼童長成了青壯。1999年141億的旅遊總收入,到了2019年變成了6400多億,翻了近46倍。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各地旅遊、消費火爆,但疫情防控依然非常紮實,巨量人口的安全有序流動更凸顯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說。   「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文章如此點評中國黃金周。
  • 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 武陵源景區管理服務在挑戰中升級
    (吳勇兵攝)紅網時刻張家界10月9日訊( 通訊員 龔素禾)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與跨省遊開放,今年國慶假期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旅遊市場迎來景區重新開放後的高潮,呈現「自駕車旅遊領頭、客流量逐步增長、旅遊秩序平穩」的總體態勢,景區管理服務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挑戰中提質升級。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雅虎新聞網:「十一」黃金周考驗中國抗疫
    來源:環球網雅虎新聞網9月20日文章,原題為「隨著旅遊業迎接後疫情時代首個節假日,中國繼續發布出行警告以提高人們防範意識」。在即將迎來基本控制住(本土)疫情後的(首個)盛大節假日之際,中國繼續提高警惕,要求14億人在十一黃金周期間避免不必要的出境旅行。而這個假期將令中國防控疫情再次暴發的能力接受重大考驗。在這個通常為旅遊和娛樂業旺季的黃金周,一度疲軟的國內消費將出現反彈。
  • 十一黃金周消費反彈強勁,但家電市場表現一般,線上線下都不理想
    即便是今年長達八天的十一黃金周,在旅遊、餐飲等行業迎來一輪消費強勁井噴和反彈背景下,也無法帶動家電消費市場的上量,線上線下銷售都不太理想。 寧言||撰稿 今年十一黃金周家電市場怎麼樣?看著旅遊、餐飲等行業都是異常火爆,人潮湧動、人山人海,就連久違的高速堵車大潮也重現江湖。
  • 山東發文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具體落實94條措施
    山東發文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具體落實94條措施大眾日報記者 王建2020-06-16 15:56:3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部委單位《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
  • 我國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創新無接觸消費 促進旅遊等線上線下融合
    9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帶動新型消費的措施,促進經濟恢復性增長。會議指出,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今年消費因疫情受到較大衝擊,成為經濟恢復的薄弱環節。基於網絡數位技術的新業態新模式,支撐了新型消費逆勢快速發展,且潛力巨大。
  • 百元股陣營急速擴容 提質增效成上市公司吸金籌碼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A股分化明顯百元股陣營急速擴容 提質增效成上市公司「吸金」籌碼本報記者 吳曉璐隨著註冊制改革的推進,A股分化趨勢愈加明顯,上證指數在3400點左右徘徊時,A股百元股陣營已大幅擴容。
  • 鳳凰縣三項舉措推動文化旅遊產業提質增效
    紅網鳳凰縣分站12月16日訊(通訊員 龍永剛)2020年以來,湘西州鳳凰縣充分利用疫情的「空檔期」作為建設的「黃金期」,加快旅遊項目建設,文化旅遊產業提質增效得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縣實現旅遊接待1800萬人次,旅遊收入180億元。
  • 【地評線】天府網評:「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
  • 後疫情時代的「十一」黃金周,我們完全復甦了嗎?
    去哪兒網則稱,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同比增長10%,有望創下歷年十一黃金周新高。打車應用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9月30日假期開始之時,「滴滴」和「嘀嗒」一度陷於崩潰。10月3日當天,約有1170萬名乘客乘火車出行,比2019年僅下降了15%。此外,「十一」檔電影票房超過預期,觀影報復性消費出現。
  • 十一黃金周大師級樂隊演繹國潮新風尚
    十一黃金周期間,來自全國多個民族的7支頂尖樂團和14組江城音樂人齊聚武漢,在武漢天地進行國風新演繹,呈獻多場音樂盛宴,為武漢觀眾帶來世界音樂的狂歡。10月3日至8日,武漢本地14支優質樂隊會輪番上陣,其中包括組建於疫情期間的熱乾麵樂隊、傳遞正能量的自由窩樂隊、擅長流行音樂改編的天空樂隊、創新型改編搖滾樂的空白法則樂隊、融合新國風的鯨落樂隊。
  • 十一黃金周現「報複式消費」:零售和餐飲同比正增長!黃金珠寶火爆...
    商務部10月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扣除CPI 後日均增速 3.11%,疫情影響已逐步減弱,消費持續復甦。
  • 2020年十一黃金周體育比賽有哪些?匯總表來了
    2020年十一黃金周體育比賽有哪些?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雙節期間舉辦系列全民健身及體育賽事活動,將極大豐富全市人民假期期間的體育文化生活,為市民體育休閒、健身娛樂提供了更多的去處,同時對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全市體育旅遊消費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