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市場消費加快釋放

2020-12-26 中國政府網

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一、促消活動豐富多彩

各地抓住八天長假旺銷契機,深入組織「消費促進月」系列活動,商貿企業以國慶、中秋、婚慶、親情、休閒、時尚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紛紛推出惠民讓利等舉措,大手筆發放汽車、家電、餐飲等補貼和消費券,有力激發了消費者購買熱情。北京以「國潮、國貨、國風、國韻」為主線,浙江、福建、山西圍繞「浙裡來消費」、「全閩樂購」、「晉情來消費」等主題,組織開展「金秋狂歡•禮遇雙節」、「下鄉的味道」、「中秋國慶8天大樂購」等特色促銷活動。陝西組織近2000家商貿流通企業,舉辦60多場大型促消費活動,在老字號國潮、農產品扶貧、優質進口商品等方面開展促銷,刺激消費市場回暖。河北舉辦「幸福河北歡樂購」,組織開展地方名特優品展銷、舞動味蕾美食周、外貿出口商品轉內銷等促銷活動,食品禮盒、智能數碼、旅遊產品等升級商品深受歡迎。長沙「夜星城」消費節參與企業近萬家,帶動銷售額同比增長近30%。「十一」期間,寧波、北京、甘肅、上海、海南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8.8%、18.6%、14.4%、13.7%和12.5%,江蘇、山西、浙江、廣東同比分別增長10.7%、7.8%、6.8%和6.7%。

二、商品消費持續升級

「十一」期間,在各類促銷活動帶動下,吃穿用等基本消費需求穩定增長,有機食品、汽車、智能家電、金銀珠寶等升級商品銷售增幅明顯。北京、廣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創新舉辦汽車展,各大參展車企與演藝、娛樂等行業跨界互動,為消費者帶來一場汽車消費盛宴。北京、浙江、雲南重點監測汽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3.5%、20.3%和14.1%。各大商場樣式新穎的秋冬服飾全面上市,深受消費者喜愛,消費趨向個性化、品牌化和高檔化。遼寧鞋帽類、吉林服裝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5.8%和14.2%。北京、福建重點監測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3%和10.2%。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異常活躍,吸引境外消費回流效果明顯。黃金周前七天,海口、三亞、瓊海等4家免稅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67%,免稅購物人次同比增長64%。

三、服務消費火熱升溫

黃金周期間,餐飲、休閒等服務消費快速升溫,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釋放。團圓宴、婚慶宴、親朋宴等推動餐飲市場快速復甦,大眾餐飲、「光碟行動」、「剩菜打包」等節儉用餐引領主流。河南鄭州的黃河大鯉魚備受食客青睞,四川部分餐飲老字號、網紅餐飲人流量同比增長10%-20%。河北部分餐飲企業推出小份菜、半份菜,讓顧客吃得飽吃得好,雲南部分餐飲企業開展「餐飲美食薈萃促消費」活動,引導消費者按需點菜、剩菜打包。四川、浙江、內蒙古、廈門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0%、23.4%、21.7%和18.3%,廣州到店餐飲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看電影、逛展覽、觀演出、去健身等成為居民休閒度假的熱門選擇。「十一」前7天,全國電影票房近37億元,為歷年黃金周次高水平。青海的特色書吧成為節日期間人們「打卡」的熱門場所,青島的「國風詩歌朗誦+現場書法」成為市民最潮最划算的節日體驗,河南濟源王武老街「山海幻境」夜遊單日遊客量超1.5萬人次。

四、新型消費蓬勃壯大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網絡購物、直播帶貨、網上訂餐、定製旅遊等新型消費在黃金周期間不斷蓬勃壯大。遼寧餐飲零售企業通過直播線下引流、線上平臺帶流等方式,網上消費佔比超過20%。「十一」前七天,貴州利用直播平臺讓「黔貨出山」,新疆若羌縣果農通過直播帶貨,日均銷售瓜果16萬元,湖南麻陽邀請網紅主播帶貨當地特色農產品,中秋節當天實現銷售額45萬元。大型網絡平臺密室逃脫、VR遊戲、漢服體驗等新型消費訂單量同比增長58%。

五、生活必需品貨足價穩

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總體平穩。10月1日-8日,全國百家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糧油價格基本穩定,糧食價格比節前一周(9月24日-9月30日,下同)上漲0.3%,其中秈米、粳米價格分別上漲0.9%、0.2%,麵粉價格下降0.2%;食用油價格上漲0.2%。肉類價格基本平穩,豬肉價格比節前一周下降1.0%,牛肉價格上漲0.4%,羊肉價格上漲0.2%。禽蛋價格略有波動,白條雞價格比節前一周上漲0.2%,雞蛋價格下降0.9%。蔬菜水果價格小幅上漲,6種水果、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節前一周分別上漲1.2%、0.4%。

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相關焦點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特殊黃金周數據超預期!從十一黃金周看中國消費內增長
    而今年疫情後的第一個黃金周數據又如何呢?據文化旅遊部統計,2020年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665.6億元,相當于于八天時間就超過了1994年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6億多旅遊人次,同比恢復近80%,這無疑是對我國今年疫情防控的有力肯定。總體來看,今年十一黃金周成功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活力。
  • 十一黃金周消費反彈強勁,但家電市場表現一般,線上線下都不理想
    即便是今年長達八天的十一黃金周,在旅遊、餐飲等行業迎來一輪消費強勁井噴和反彈背景下,也無法帶動家電消費市場的上量,線上線下銷售都不太理想。 寧言||撰稿 今年十一黃金周家電市場怎麼樣?看著旅遊、餐飲等行業都是異常火爆,人潮湧動、人山人海,就連久違的高速堵車大潮也重現江湖。
  • 從黃金周消費透視中國經濟活力
    電影院、旅遊景點、車站和機場人頭攢動;聚餐、觀展、健身、聽音樂熱情高漲……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8天的「超長黃金周」,中國人過出了年味兒。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首府國慶中秋黃金周消費市場供需兩旺
    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我市各類商品市場品種豐富、貨源充足、價格適宜、運行平穩。大型商場、超市、綜合體、商業街區積極推出體驗消費、綠色消費、品牌消費、便利消費等消費新模式,以超低折扣、滿減活動等方式向消費者送實惠,激發了消費者購物熱情,營造出了商意濃、人氣旺、銷售火的市場氛圍。
  • 十一黃金周現「報複式消費」:零售和餐飲同比正增長!黃金珠寶火爆...
    商務部10月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扣除CPI 後日均增速 3.11%,疫情影響已逐步減弱,消費持續復甦。
  • ...的成功案例」(外媒看中國)——外國媒體熱議中國「十一」黃金周
    西班牙埃菲社報導稱,「十一」黃金周,中國旅遊業異常火爆,酒店爆滿、火車票機票等銷售一空,旅遊景點人群摩肩接踵。俄羅斯塔斯社關注海南島旅遊熱。相關報導指出,許多中國民眾選擇前往國內的度假勝地,其中海南島的沙灘很受歡迎。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平均每日客流量超過6萬人次。
  • 【地評線】天府網評:「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
  • 「十一」黃金周下沉市場增長亮眼 旅遊行業全面恢復在即
    不過,作為疫情後的首個旅遊黃金周,整個旅遊環境也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顯著提升的背後,則是由旅遊行業在下沉市場高速增長所帶來的一場結構性的行業變革。因此,此次「十一」黃金周,不僅是旅遊行業走出至暗時刻的重要時間,也是該行業明確未來方向的關鍵節點。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 家電手機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共放假8天,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言放棄。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家電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節在內共8天假期,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促銷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以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易放棄。
  • 十一黃金周前夜,家電廠商的節假日綜合症加重了
    常偉||撰稿從9月28日開始的十一黃金周前三天,每天都有一場全國性直播賣貨活動;十一黃金周的七天間,每天都要走訪市場和終端客戶;十一過後的幾天間就要快速啟動雙十一的預熱和引爆了……最近跟幾個家電企業市場部人員聊天,他們給出的一張張十一黃金周前後的市場營銷工作計劃表,再次讓行業看到了家電一線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局面
  • 玉林釋放消費潛力 提振市場活力
    這是今年以來,玉林市大力提振重點行業消費,促進大宗商品消費,推動新興服務消費,支持本地產品擴大銷售,培育壯大消費市場主體,為推動全市消費市場迅速回暖、促進玉林經濟加快復甦所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精心謀劃,引入消費源頭活水為克服疫情影響,進一步優化市場供給,釋放消費潛力,推動消費升級,促進消費增長,著力提升消費品質,促進市場繁榮,玉林市各相關部門組織重點商圈、商業企業、品牌企業,利用「三月三」「五一」、618年貨節、國慶節、中秋節、「雙11」等重點時間節點,持續開展暖心促消費活動各類促銷活動100多場次,拉動消費
  • 十一黃金周為什麼沒有網際網路「偷襲」戰?
    十一黃金周中,卻鮮少見到此類奇襲、彎道超車的商業大動作。 兵者,詭道也。現代商業偷襲戰的本質還是「奇」。利用眾人休假、放鬆的心理,出其不備,給予關鍵或致命的一擊。 那同樣是7天長假的十一黃金周,為何卻鮮少發生網際網路的偷襲戰?十一黃金周,它不配麼?
  • 精準施策激活市場 加快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消費是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聚焦「消費促升級」,集中精力擴大內需,即促進消費回補和釋放消費潛力是有效應對疫情衝擊、促進經濟回穩的必然舉措。  當前,需在全力保障居民基本消費、擴容提質服務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優化升級重點商品消費、激活重點人群消費潛力等方面多措並舉,切實儘快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十一黃金周「省錢指南」:美團App發起十一大促,1元搞定大牌美食
    作為疫情常態化防控以來的第一個超長假期,長達八天的2020年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國人積攢了許久的消費需求亟待在長假裡釋放。為了讓消費者不管是外出旅遊還是本地生活都能省錢又省心,美團App啟動十一大促活動,聯合全國百萬商家發起現金紅包以及特價優惠攻勢,覆蓋消費者在黃金周的「吃喝玩樂遊娛購行」。
  • 十一黃金周為什麼沒有網際網路「偷襲」戰
    十一黃金周中,卻鮮少見到此類奇襲、彎道超車的商業大動作。兵者,詭道也。現代商業偷襲戰的本質還是「奇」。利用眾人休假、放鬆的心理,出其不備,給予關鍵或致命的一擊。那同樣是7天長假的十一黃金周,為何卻鮮少發生網際網路的偷襲戰?十一黃金周,它不配麼?偷襲,需要一個足夠大的舞臺和主戰場,去吸引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戰火。
  • 後疫情時代的「十一」黃金周,我們完全復甦了嗎?
    十一假期已接近尾聲,在這個2020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周裡,「蝸居」已久的人們早已按捺不住躁動的心,紛紛走出家門,帶來境內旅遊和娛樂生活的全面復甦,旅遊人、航空人、電影人終於迎來了「春天」。去哪兒網則稱,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同比增長10%,有望創下歷年十一黃金周新高。打車應用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9月30日假期開始之時,「滴滴」和「嘀嗒」一度陷於崩潰。10月3日當天,約有1170萬名乘客乘火車出行,比2019年僅下降了15%。此外,「十一」檔電影票房超過預期,觀影報復性消費出現。
  • 壹點觀察|疫情後首個十一黃金周,國內旅遊市場能否「回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雨童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十一或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十一黃金周」。對國內的旅遊市場而言,經歷了9個月需求的壓抑和近6個月跨省遊的暫停,這個「十一黃金周」能否迎來井噴式反彈?疫情後,旅遊市場和百姓的出遊選擇又將出現哪些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