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下沉市場增長亮眼 旅遊行業全面恢復在即

2020-12-26 中國網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剛剛過去的2020年「十一」黃金周,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無疑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段時間,因為在跋涉了大半年後,這一刻終於看到了光亮。而隨著此次黃金周的落幕,旅遊行業的這次「背水之戰」終於也算是獲得了勝利。

  根據文旅部的數據,國慶黃金周八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全國多個省市黃金週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均表現出了強勁復甦態勢,整體恢復情況普遍在八成左右。

  儘管尚未完全恢復,但這一喜人的成績顯然已經給了旅遊行業足夠的信心與鼓勵。畢竟在接連錯失春節、端午等行業爆發黃金時期後,能成功搭上「國慶節」這趟列車,也實屬不易。

  不過,作為疫情後的首個旅遊黃金周,整個旅遊環境也都發生了較大變化。在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顯著提升的背後,則是由旅遊行業在下沉市場高速增長所帶來的一場結構性的行業變革。因此,此次「十一」黃金周,不僅是旅遊行業走出至暗時刻的重要時間,也是該行業明確未來方向的關鍵節點。

  旅遊行業「背水之戰」的勝利

  「為了迎接這一天,我們已經準備了太長時間。」10月1日,在貴州荔波開民宿的王林(化名)如此感嘆道。據王林介紹,這家民宿像當天這樣滿房的狀態,在今年還是第一次。

  是的,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各業都處於困境之中,旅遊行業則是受到衝擊較大的行業之一。

  每年春節原本是旅遊行業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黃金時期,但因為疫情,使得整個旅遊業迅速陷入「休克」,業務全面停擺。而錯過春節這一旺季後,旅遊出行需求最旺盛的長假也就成為了企業們「回血續命」的機會。

  然而,大家對旅遊出行依舊心存憂慮,這使得旅遊行業的恢復並不如人意。終於,十月,難得一遇的「國慶中秋」雙節合體,這也讓旅遊行業等來了國慶+中秋的八天超長假期。

  作為今年年內最後一個長假,這個「十一」黃金周成為了今年旅遊行業爆發的唯一窗口,很多旅遊企業也都選擇在此時「背水一戰」。

  幸運的是,以往「十一」黃金周種種熟悉的畫面總算是又出現了。車站「人山人海」,機票「一票難求」,酒店「高價且無房」,景區門票售罄……這些久違的場景,讓人意識到熟悉的「十一」黃金周又回來了。

  這些火爆的旅遊出行需求,也轉化為數據,讓身處於旅遊行業中的企業交出了一份不錯的假期「成績單」。例如今年一直逆勢增長的OTA平臺同程藝龍,此次國慶期間的表現也較為亮眼。數據顯示,截至至10月7日,同程藝龍國內大交通出票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7%,其中汽車票出票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國內酒店預訂量則接連突破歷史新高,實現同比增長43%。

  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種種跡象,似乎都在指向一個結論,那就是旅遊行業要完全恢復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旅遊行業就能徹底走出疫情的陰影,重回灑滿陽光的大地。

  變局中下沉市場成重要增長引擎

  國慶節依然是旅遊黃金周,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十分振奮人心的信息。不過,作為後疫情時代的首個旅遊黃金周,整個旅遊環境都發生了較大變化。疫情防控下,遊客出行必戴口罩、景區預約限流成為新常態……

  與此同時,旅遊消費結構也正在發生著變化。由於境外疫情依然嚴峻,導致原本每年國慶十分火熱的出境遊需求下降,而這些境外旅遊消費需求最後都回流至國內,為國內旅遊消費帶來新的增長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慶,低線旅遊市場的增長,成為了旅行市場加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這一點,從旅遊企業在國慶期間的業務表現便可窺一二。

  據了解,整個國慶黃金周同程藝龍之所以能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績單,低線城市的大幅增長是其中的一大重要原因。相關數據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同程藝龍平臺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55%,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大交通出票量同比增長超過35%——增速均超過整體水平。

  這一增長顯然不會只是出現在國慶節這一特殊時期。業內人士認為,國慶等長假只是下沉市場高度爆發的一個時間點,未來該市場一定是旅遊行業巨大的增量市場。

  這一觀點也被包括同程藝龍等在內的旅遊企業所認同。「我國旅遊在線滲透率正加速提升。其中貢獻最大的,正是下沉用戶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同程藝龍CEO馬和平表示,「我們相信中國基礎設施的持續發展將為旅遊業帶來無限潛質,而旅遊數位化新基建則將為行業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同程藝龍將通過科技創新強化產品及服務,滿足中國更廣大用戶的出行需求。」

  事實上,深耕低線城市、深挖用戶增量,早已成為同程藝龍的重要戰略方向。2019年,同程藝龍便藉助微信流量觸達低線城市用戶,並通過線上廣告、線下地推等資源投入,加大對低線城市用戶的滲透。

  而到2020年,在低線城市的動作則更是同程藝龍被行業看到最多的動作之一。例如在服務低線城市用戶出行「第一公裡」上,2020年同程藝龍加強了與公交集團、汽車營運商的合作,將服務從機票、火車票的主動脈,延伸到汽車票、船票等毛細血管,通過技術推動旅遊資源的全面數位化。2020年國慶期間,該平臺汽車票出票量實現了高速增長,同比增長達100%。

  與此同時,同程藝龍提升了「慧行」系統的運算能力,有效改善火車票、機票及住宿的交叉銷售。根據最新情況推出其他增值產品及服務,以響應用戶的需求。同程藝龍還聯合華為智慧助手,為用戶提供簡單、便捷、智能的跨平臺、全場景的「管家式」服務,並將陸續接入酒店、景區門票等全出行全場景訂單。以技術為導向的產品及服務,為服務更廣大的低線市場提供了可能。

  這些舉措也讓同程藝龍在下沉市場的優勢更加明顯。經過疫情,低線城市消費者開始習慣線上預訂機票、火車票、車票、酒店、門票……小程序即買即走的特性,更促進了低線城市用戶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同程藝龍新註冊用戶中來自非一線城市比例已達85.9%。

(責任編輯:王擎宇)

相關焦點

  • 特殊黃金周數據超預期!從十一黃金周看中國消費內增長
    而今年疫情後的第一個黃金周數據又如何呢?據文化旅遊部統計,2020年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665.6億元,相當于于八天時間就超過了1994年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6億多旅遊人次,同比恢復近80%,這無疑是對我國今年疫情防控的有力肯定。總體來看,今年十一黃金周成功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活力。
  • OTA行業逐漸復甦,「旅遊+直播」成標配,下沉市場潛力凸顯
    原標題:2020年度盤點 | OTA行業逐漸復甦,「旅遊+直播」成標配,下沉市場潛力凸顯2020年,在線旅遊行業受疫情影響巨大,一季度,各平臺幾近停擺,交易規模與交易額均出現大幅度下滑。而隨著疫情的穩定,三季度以來,在線旅遊行業開始逐漸復甦,以攜程、同程藝龍為首的在線旅遊平臺業績開始逐漸恢復。
  • 魔幻黃金周:十一假期旅遊出行畫像
    所有的數據,一起組成了2020的黃金周旅遊畫像。 整體來說,2020黃金周的旅遊業還未恢復到2019年十一黃金周同期水平,但短線遊、周邊遊支撐起旅遊行業的大半壁江山。熱門旅遊城市依舊熱門,大西北、大西南,是否可以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我們拭目以待。
  • 「黃金周」是在線旅遊市場的終極一戰
    「十一黃金周+中秋」在即,對於旅遊業來說,無疑是最強復甦時機。於OTA平臺而言,市場爭奪戰的大幕正在緩緩拉開。國慶是2020年的第一個機會,也是最後一個機會。後疫情時代,在消費者、OTA平臺、相關旅遊部門的號召下,旅遊業回暖在即。誰能通過自家「殺手鐧」率先「跑毒出圈」,誰就能在行業內彎道超車。2003年非典疫情的到來,使得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間接帶動了第三方支付、現代物流等行業的壯大;2020年的新冠疫情,無疑是顛覆了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格局,助推直播帶貨成新風口。
  • 「十一」黃金周市場消費加快釋放
    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 壹點觀察|疫情後首個十一黃金周,國內旅遊市場能否「回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雨童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十一或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十一黃金周」。對國內的旅遊市場而言,經歷了9個月需求的壓抑和近6個月跨省遊的暫停,這個「十一黃金周」能否迎來井噴式反彈?疫情後,旅遊市場和百姓的出遊選擇又將出現哪些新變化?
  • 十一黃金周現「報複式消費」:零售和餐飲同比正增長!黃金珠寶火爆...
    為期八天的中秋國慶長假結束了,除了旅遊景點、高鐵、高速等到處可見的出遊人群外,一些數據更直觀地顯示國內消費市場強勁的復甦。商務部10月8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扣除CPI 後日均增速 3.11%,疫情影響已逐步減弱,消費持續復甦。
  • 後疫情時代的「十一」黃金周,我們完全復甦了嗎?
    十一假期已接近尾聲,在這個2020年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周裡,「蝸居」已久的人們早已按捺不住躁動的心,紛紛走出家門,帶來境內旅遊和娛樂生活的全面復甦,旅遊人、航空人、電影人終於迎來了「春天」。攜程數據統計,2020國慶主要航線的預訂量環比增長超200%,民航搜索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九成。飛豬數據統計,航班預訂量與去年基本持平。去哪兒網則稱,十一假期國內民航旅客量將同比增長10%,有望創下歷年十一黃金周新高。打車應用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9月30日假期開始之時,「滴滴」和「嘀嗒」一度陷於崩潰。
  • 洋碼頭數據:十一黃金周銷售額同比增長58%,重慶消費力上榜Top10
    作為疫情後的首個長假,2020年十一黃金周中秋「雙節」共度,出國旅遊仍受影響,跨境線上消費出現高增速,境外消費回流效果明顯。10月10日,跨境電商洋碼頭髮布十一黃金周消費數據,10月1日~8日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58%,超過100萬人。
  • 十一黃金周消費反彈強勁,但家電市場表現一般,線上線下都不理想
    即便是今年長達八天的十一黃金周,在旅遊、餐飲等行業迎來一輪消費強勁井噴和反彈背景下,也無法帶動家電消費市場的上量,線上線下銷售都不太理想。 寧言||撰稿 今年十一黃金周家電市場怎麼樣?看著旅遊、餐飲等行業都是異常火爆,人潮湧動、人山人海,就連久違的高速堵車大潮也重現江湖。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2016十一黃金周江西旅遊大數據報告
    整體情況:  十一黃金周期間,江西省共接待遊客5360.34萬人次,同比增長36.15%,省外遊客3875.48萬人次,省內遊客1484.86萬人次;旅遊收入292.58億元,同比增長43.66%。其中,36個重點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882.5萬人次,門票收入累計5.09億元。
  • 十一黃金周為什麼沒有網際網路「偷襲」戰?
    雖然有足夠的用戶注意力和時間,但這十一併非天然節日,後期也沒有和雙11一樣,成為一個人造節。而十一黃金周的目的也很簡單——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 各自的出行旅遊計劃,才是十一的主題事件(活動),但這都是分散的。 那今年中秋與十一相會,有了傳統節日和中秋晚會的加持,十一能有所不同麼?
  • 十一黃金周為什麼沒有網際網路「偷襲」戰
    雖然有足夠的用戶注意力和時間,但這十一併非天然節日,後期也沒有和雙11一樣,成為一個人造節。而十一黃金周的目的也很簡單——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各自的出行旅遊計劃,才是十一的主題事件(活動),但這都是分散的。那今年中秋與十一相會,有了傳統節日和中秋晚會的加持,十一能有所不同麼?大概率是不會的。
  • 十一黃金周旅遊市場觀察:國內遊客突破6億人次 重塑行業信心
    假期旅遊市場觀察:國內遊客突破6億人次 旅遊歸位重塑行業信心10月8日,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終於落下帷幕,旅遊市場在防控防疫的大背景下加速復甦。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綜合各地旅遊部門、通訊運營商、線上旅行服務商的數據,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旅遊市場加速復甦旅遊市場的復甦也在逐步提振經濟發展的信心。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誰才是「十一黃金周」最大贏家?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這些客流仿佛準備開閘的「消費熱潮」,湧向哪些行業被大家期待。旅遊業迎來了一波久違的復甦,國內旅遊共實現收入4665.6億元。
  • 9-10月化妝品行業報告: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激活下沉市場或成關鍵
    新冠疫情在帶來風險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在疫情衝擊下部分國際化妝品集團業績虧損較大,但同時一部分國際品牌抓住新興市場和電子商務的熱潮實現了業績的猛增。中國疫情防控得當,國內消費市場穩步回升,國際外資大牌紛紛全球補貨直供中國。特別是雙十一活動利好化妝品行業,艾媒諮詢預計到年底化妝品行業都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 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旅遊消費信心全面恢復...
    原標題: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旅遊消費信心全面恢復【組圖】   2020年10月21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中國旅遊景區發展
  • 【地評線】天府網評:「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