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評:「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大考

2020-12-26 中國青年網

【地評線】金羊網評:「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的社會大考

非常時期非常時刻,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放假安排,今年國慶節放假8天,可謂名副其實的國慶長假。加之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重疊,節日氣氛愈加濃厚。

據悉,今年「十一」黃金周出行的人數將達到5.5億人,雖然只有往年的百分之七十,但是在疫情並沒有完全消除的情勢下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它一方面昭示著中國經濟復甦的明確信號,是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一個體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們對新冠肺炎疫情仍心有忌憚。儘管我國已經一個多月未再有本土新增感染者,但是境外輸入感染者幾乎每天都有,在這種情況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行百裡半九十,在防疫這個問題上容不得絲毫的馬虎與懈怠,必須慎終如始,始終繃緊防疫這根弦。「十一」黃金周不但檢視著我國的防疫能力,對其他社會治理也是一次考驗。

「十一」黃金周是一次疫情大考,它全面地檢視著我國的防疫能力。新冠肺炎主要是人際傳播,減少人員聚集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從這幾天反饋的情況看,幾億人出行未有新冠肺炎感染者,可喜可賀。這一戰疫成果來之不易,理當好好珍惜。然而,儘管我國疫情持續向好,但是世界疫情形勢卻越來越嚴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月6日07時28分,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3534萬例,為35341621例,死亡病例達103萬例,為1039171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知道,疫情並沒有徹底消除,它隨時都會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能讓得來的戰疫成果前功盡棄,甚至功虧一簣。「十一」黃金周后期人們往往容易鬆懈,這個麻痺思想萬萬要不得。景區內的各種管控措施必須到位,必須始終保持設施消毒、測體溫、戴口罩、預約登記等必要的「戰疫姿勢」。

「十一」黃金周是一次安全大考,檢視著人們的安全意識。「十一」黃金周人們出行頻率高,給安全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需要倍加小心。人是社會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敬畏生命應該成為社會常態,學會珍惜生命應該成為每個公民的「必修課」。「十一」黃金周是一次旅遊大考,全面檢視著旅遊狀況。今年「十一」黃金周是我國遭受疫情以來第一個開放的假日,鑑於疫情形勢的進一步好轉,其開放程度遠遠超過了「五一」假期。人們基本上可以隨便出行,正因為如此,才會給景區接待和防疫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從目前情況看,各個景區基本按照相關要求去做,一是防疫措施到位,景區設施進行嚴格消毒,人員測體溫,戴口罩;二是嚴格控制人數,實行預約出遊,多數景區不實行線下售票,防止了人滿為患情況的出現;三是防火意識進一步增強,重點區域專人值守,防止了火情的發生。

眼下「十一」黃金周已接近尾聲,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保持警惕,防止各種不測事件的發生。一方面,遊客要妥善安排自己的返程時間,不要集中返程,造成擁堵;另一方面文旅交通部門要及時發出預警,對容易出現擁堵的區域進行提前告知,讓人們安全回家也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金羊網 文/李紅軍)

(來源:金羊網)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天府網評:「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  「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
  • 後疫情時代的「十一」黃金周,我們完全復甦了嗎?
    電影行業在黃金周期間收穫的票房已經超過前9個月總和。家人團聚,這個國慶「年味十足」一場疫情讓家人團圓的意義非比尋常。與往年相比,家庭團聚式出遊、團聚式觀影在這個中秋加「十一」的雙節黃金周受到更多人青睞,讓這個國慶過出了年味。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家電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節在內共8天假期,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促銷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以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易放棄。
  • 金羊網評:念好「合」字訣,匯聚全球戰「疫」磅礴之力
    【地評線】金羊網評:念好「合」字訣,匯聚全球戰「疫」磅礴之力  作者:周軍  分享到 3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認為,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鏈恢復面臨新的挑戰。
  • 十一黃金周:「後疫情」時代 武陵源景區管理服務在挑戰中升級
    (吳勇兵攝)紅網時刻張家界10月9日訊( 通訊員 龔素禾)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與跨省遊開放,今年國慶假期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旅遊市場迎來景區重新開放後的高潮,呈現「自駕車旅遊領頭、客流量逐步增長、旅遊秩序平穩」的總體態勢,景區管理服務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挑戰中提質升級。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 家電手機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十一黃金周,一直是傳統家電廠商的銷售旺季,今年疊加中秋共放假8天,可謂是最長的黃金周。9月29日,儘管距離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只有兩天,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疫情之下,家電和手機廠商對十一黃金周的態度也開始分化,一方面,今年來密集的各種營銷讓廠商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於十一黃金周的情懷依舊,不願輕言放棄。
  • 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透視「十一」黃金周
    歷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今年的假期極不平凡,來之不易。      「各地旅遊、消費火爆,但疫情防控依然非常紮實,巨量人口的安全有序流動更凸顯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說。   「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文章如此點評中國黃金周。
  • 雅虎新聞網:「十一」黃金周考驗中國抗疫
    來源:環球網雅虎新聞網9月20日文章,原題為「隨著旅遊業迎接後疫情時代首個節假日,中國繼續發布出行警告以提高人們防範意識」。在即將迎來基本控制住(本土)疫情後的(首個)盛大節假日之際,中國繼續提高警惕,要求14億人在十一黃金周期間避免不必要的出境旅行。而這個假期將令中國防控疫情再次暴發的能力接受重大考驗。在這個通常為旅遊和娛樂業旺季的黃金周,一度疲軟的國內消費將出現反彈。
  • 壹點觀察|疫情後首個十一黃金周,國內旅遊市場能否「回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孔雨童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十一或將成為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個「十一黃金周」。對國內的旅遊市場而言,經歷了9個月需求的壓抑和近6個月跨省遊的暫停,這個「十一黃金周」能否迎來井噴式反彈?疫情後,旅遊市場和百姓的出遊選擇又將出現哪些新變化?
  • 特殊黃金周數據超預期!從十一黃金周看中國消費內增長
    從那時候開始,人們才驚奇的發現,原來黃金周真的蘊含黃金。 疫情下的黃金周有哪些不同? 走過了22個年頭的十一黃金周,就像幼童長成了青壯。1999年141億的旅遊總收入,到了2019年變成了6400多億,翻了近46倍。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十一」黃金周8天超長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當國慶遇上中秋,黃金周一個個數據盡顯經濟暖意。「風景這邊獨好」。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
  • 吳尊友:「十一大考」還需10天見分曉 | 今日央視恢復直播NBA
    快訊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論述選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行業復甦、消費提升,而更讓人高興的,是這個假期至今,沒有出現與疫情相關的緊急情況,也沒有出現本土確診病例。新聞1+1 昨日連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共同關注:十一長假:防疫大考,分數多少?
  • 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題:擴容 提質 增效——疫情防控下「十一」黃金周消費亮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在不斷鞏固疫情防控成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同時,積極優化市場供給,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拓展消費空間,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 魔幻黃金周:十一假期旅遊出行畫像
    >他們以4%的優勢從前輩「90後」手中接過接力棒;而我們以為中秋國慶「合家歡」旅行模式,實際上80前佔比只有12%,而活力00後佔比更僅為7%。 10月1日當天,中國鐵路、水路、民航等主要交通方式發送旅客6586萬人次,其中鐵路發送1509萬人次,民航發送167萬人次,高速峰值為5301萬輛,為今年疫情爆發後交通單日發送量最高數據
  • 「十一」黃金周市場消費加快釋放
    2020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全國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市場人氣持續攀升,國內大循環活力強勁。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4.9%。
  • 「十一」黃金周下沉市場增長亮眼 旅遊行業全面恢復在即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剛剛過去的2020年「十一」黃金周,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無疑是會被載入「史冊」的一段時間,因為在跋涉了大半年後,這一刻終於看到了光亮。而隨著此次黃金周的落幕,旅遊行業的這次「背水之戰」終於也算是獲得了勝利。
  • 2020年十一黃金周體育比賽有哪些?匯總表來了
    2020年十一黃金周體育比賽有哪些? 記者從市體育局了解到,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文化生活,倡導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
  • 十一黃金周為什麼沒有網際網路「偷襲」戰?
    這些經典的「反轉逆襲」商業案例,都發生在放鬆、休假、回鄉、家人為關鍵詞的春節黃金周。 長假期間,打不到車、快遞慢等問題出現,整個社會的商業效率快速降低。於是在需求和供給的矛盾中,黃金周偷襲戰,成為網際網路的一大傳統。但,並不是所有黃金周,都能成為網際網路爭相搶灘登陸的諾曼第。
  • 十一黃金周為什麼沒有網際網路「偷襲」戰
    這些經典的「反轉逆襲」商業案例,都發生在放鬆、休假、回鄉、家人為關鍵詞的春節黃金周。長假期間,打不到車、快遞慢等問題出現,整個社會的商業效率快速降低。於是在需求和供給的矛盾中,黃金周偷襲戰,成為網際網路的一大傳統。但,並不是所有黃金周,都能成為網際網路爭相搶灘登陸的諾曼第。
  • 疫情「大考」下,社會組織如何參與建設「韌性社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思路面臨挑戰,如何因應現實需要,創新社會組織的服務思路和方式,成為桂城社會組織目前的迫切需求之一。為此,7月22日,社會組織培育計劃邀請了民政部首批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成都市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創始人劉飛老師開展《疫情「大考」下,社會組織參與建設「韌性社區」的行動》主題培訓,吸引近50名桂城社會組織中層人員參加。(2020年7月22日,桂城街道社工學院中級課程社會組織培育計劃開展《疫情「大考」下,社會組織參與建設「韌性社區」的行動》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