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中國還落後於世界,處在發展階段。很多核心技術都需要向國外請教甚至花錢購買。可現在中國已經站起來,並且站到了頂峰,中國製造已經響徹世界,有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中國品牌,在各行各業上領先世界,處在頂尖水平,是一個真正的強國。在中國的眾多成就當中,最讓小編佩服的則是「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建成之後,讓世界各國對中國都有了新的改觀和看法,因為中國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不管是從清晰度還是精確度都領先世界,中國天眼在2016年的時候便正式投入使用。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現了很多脈衝星,為世界航空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點也讓很多國家眼紅,不少國家甚至提出要關閉天眼的說法。實際上,世界上的第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並非來自中國。在幾十年前,美國也曾經有一個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伯射電望遠鏡,它的最大口徑在350米,而中國天眼則為500米,由此可見,中國天眼是更為先進,更為精準。
1974年,美國差不多花了三億人民幣來打造這個射電望遠鏡,當阿雷西伯射電望遠鏡正式落地的時候,讓世界各國為之驚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能夠建成如此龐大的射電望遠鏡是很困難的,這也彰顯了美國的實力,阿雷西伯射電望遠鏡主要是來觀測太空,發現衛星以及行星的軌跡變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觀測星空的手段越來越多變。因此,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越來越派不上用場,加上維修成本高,精確度低,所以它就這樣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如此龐大的射電望遠鏡是不能夠旋轉移動,這說明它的靈活度低,只能夠對固定的區域進行觀測,而宇宙星空非常浩瀚,需要多角度的觀測。因此,阿雷西伯射電望遠鏡已經不能夠滿足人類的需求,這也是它落幕的真正原因。
NASA因為經費有限,所以很少給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撥款經費,常年失修,運營成本高,而且現在它的外觀主體已經非常殘破,甚至絕大部分地方都已經生鏽了,不少網友都調侃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桶」。不得不說,它的結局是非常可悲地,在當時它也為人類的航空事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很多人對此都表示遺憾還有可惜。
但是,在小編看來:「科技是不斷發展的,總會出現一些更加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一些大型古老的設備總是要退出歷史舞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停止了使用,這也說明了人類科技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現如今,中國天眼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中國天眼的未來,是否也會像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那樣的?小編覺得會,但不是現在,或許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退出歷史舞臺,除非人們發明了更加先進、方便快捷的射電望遠鏡時,中國天眼才會慢慢地出歷史舞臺。但我們不必覺得惋惜,因為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是嗎?」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