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歲以上的跑者,怎樣越跑越年輕?
40歲以上的跑者,應該跑齡已不短,這時應從養生的角度進行跑步鍛鍊,不要再追求跑速,不要再大運動量,不要帶著壓力跑。怎麼舒服怎麼跑,身體健康,心情放鬆,達到鍛鍊的目的就行。
-
燃燒大數據 | 地球越變越暖,跑者越跑越慢?
隨著全球變暖的趨勢,跑者馬拉松完賽時間平均每年都以+6秒的速度變慢。——文:酸柚 圖片:網絡愛跑步的人在變多,參加馬拉松的跑者在變多,賽事也在數量和質量上逐年上升,但是海外運動媒體在聯合大數據機構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卻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果——跑者們在越跑越慢。
-
怎樣正確跑步?記住以下幾點,你將越跑越瘦
跑步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健身塑型,那你知道怎樣可以把跑步的好處發揮到極致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跑步前你是直接跑呢?三、跑步場地的選擇對於長時間跑步健身者而言比起場地而言,更重要的是周圍的環境,我們應該選擇一個我們熟悉的場地,可以讓我們放心的去跑,可以邁開腳步去跑。比如可以選擇家附近的公園或者是常走的馬路等等。這樣我們可以專心地去跑步,不會被周圍的環境所幹擾。
-
資深跑者的5條訓練法則:跑得越快,越注重周跑量
那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跑步能力,順利實現自己的馬拉松目標呢?以下精英跑者遵循的5條訓練原則,每個想跑得快且長久的跑者都應該看看。 跑量是衡量一個跑者成功與否的主要指標之一。簡單來說,只有跑的越多,才可能跑的越快。為了打造一個強大的有氧運動引擎,在訓練的基礎階段逐步增加裡程是非常必要的。跑者可以每1-2周增加10%的跑步距離。 很多人在備戰馬拉松的時候,非常注重累計月跑量。而頂級精英運動員更注重周跑量。為什麼說周跑量更重要呢?
-
進階跑者,如何越跑越遠?只要這三項
而對進階跑者來說,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跑量,具有一定的跑步經驗,跑姿正確,可以安全跑步。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要的是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配速越跑越遠?進階跑者,更多是以馬拉松比賽為目的,不只是為了跑完一場馬拉松,更是想要表現出優異的成績。馬拉松全程42.195公裡,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望而怯步的事。雖然馬拉松比賽都說是人生的磨練,但是沒有具備一定基礎的跑量,盲目參加馬拉松,只會讓自己徒增身體上的傷害。
-
為什麼建議步頻180以上?因為絕大部分精英跑者步頻很高
通過研究發現,多數的跑者步頻都是維持在155-180之間,只有一些比較資深,跑步能力好的跑者能夠超越180的步頻。女性跑者相對來說,步頻會高一些。可是為什麼跑馬拉松時,步頻要不低於180呢?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
-
倫敦馬拉松:四十不惑的年紀如何應對重大疫情及服務跑者?
倫敦馬拉松誕生於1981年,是六大城市馬拉松賽事中第二年輕的。東京馬拉松(cosplay特色)創辦於2007年,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中最為年輕同時也是成長最快的賽事,7個小時的關門時間,也讓東京馬拉松成為一場千姿百態的化妝遊行盛會。
-
越跑越胖,罪魁禍首居然是跑量太多?!
結果卻是——堅持跑步越久,身體不但沒瘦反而還更容易胖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過大的跑量,也就是常說的LSD(長距離慢跑),加上營養量不足的飲食,可能是你越跑越胖的首要原因。
-
月跑量300公裡是如何做到的?是全馬330以內跑者的標配嗎?
而330相對而言,實現起來難度就要低一些,也是許多成熟跑者希望通過努力可以逐步實現、並且更為實際的目標。 事實上,能達到330左右,按照中國田協現行大眾跑者水平等級,已經是跨入精英跑者行列了。
-
怎樣跑步膝關節才能越跑越強?
實際上,跑步也要講究方法,正確的跑步運動可以讓我們跑得更健康,膝關節跑得更強壯;而錯誤的跑步方法,不但鍛鍊效果不好,而且還會對膝關節造成傷害,得不償失。跑步者可以使膝關節越跑越強,搞不好還會使它越跑越弱,一些初級跑步者,由於知識準備不充分,在實踐中不能掌握好跑步節奏,就會對速度造成傷害。
-
越跑越胖?罪魁禍首居然是跑量太多……
結果卻是——堅持跑步越久,身體不但沒瘦反而還更容易胖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過大的跑量,也就是常說的LSD(長距離短跑),加上營養量不足的飲食,可能是你越跑越胖的首要原因。業餘跑者怎樣越跑越瘦?1:把長距離(25km+)換成中距離訓練如果你不是為了參加馬拉松,或者不參加跑步比賽,那就不需要去堆跑量,只需要跑步在30-60分鐘之內,就能達到減脂的效果。
-
為什麼40歲的人越跑越好?遵循這7個技巧你照樣能打敗年齡!
但是,有些身邊40多歲的跑友卻越跑越好,那麼40歲以上的跑者該掌握哪些跑步技巧呢?和年輕的時候相比肌肉強度、骨骼密度都會衰減,所以跑步的時候想要跑的更遠跑更長時間,就要在訓練的時候比年輕時付出更多訓練和時間成本。
-
四十歲後的男人,每天晨跑五公裡,身體反而變差了?還能跑嗎?
出門看看,能夠看到很多40多歲的人,都有啤酒肚,三高問題也不少,不少人也是意識到這一點,開始注重身體的鍛鍊,多多去參加運動,最常採用的方式就是跑步,這項運動比較簡單。不少男性就開始加入了晨跑的行列,每天堅持跑五公裡,有些人堅持跑了一兩年,但身體好像並沒有收到好處,反而經常出現酸痛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
-
對一個跑者最好的稱讚:不是快,而是堅強
在西安有這樣一名健身教練,他的臂膀結實有力,做起伏地挺身、引起向上毫不費力,然而他卻以板凳當腿帶他走路,因為5歲時一場意外導致高位截肢,從此他失去了雙腿。他叫杜海,今年28歲。童年失去雙腿的他,並沒有命運壓垮,而是通過運動重拾對生活的的信心。
-
〉50歲跑者跑步,跑休,心率,拉伸∵問題求解
今天要交流的第一話題&34;我的做法是:慢跑時可以天天跑,不必跑休。一,專業馬拉松運動員是周跑五天,休二天,或訓練五天,另二天是慢跑。他們把慢跑當作休息對待。業餘跑者就可以天天跑步。二,我看過的跑步文章主張跑五休二是按專業運動員訓練方式寫的,我曾誤認為這是標準的訓練方法,有人也這樣認為,一傳二,二傳三,直至傳萬家。似乎成了共識。
-
但這位58歲的跑者做到了,還在61歲打破紀錄~
對於跑者來說,實現破三是一個理想,也是一個高遠的目標。根據 "2019年全日本馬拉松排行榜",實現破三的男性跑者為9274人,佔男性總比例的3.1%,女性302人,佔總比例的0.4%。從年齡上看,達成破三目標的大部分人都在20到40歲之間。
-
這屆男跑者,如何做到時刻高能又硬核?
「中年」和「中產」,看似兩個毫不相關的詞,莫名其妙的都與跑者變成了「強關」。一邊人說 「馬拉松是中產階級的廣場舞」;一邊人說 「跑者的中年,一點也不油膩」;於跑者而言,跑馬拉松的未必都是中產,但跑步真的是擺脫中年油膩最好的方式。
-
三伏天丨大眾跑者應該怎樣練?
雖然在高溫天氣下跑步十分痛苦,但這是一個難得的提升自我運動水平的關鍵時期,跑者可通過有效的夏訓,提高人的耐熱能力,在下半年跑出更好的成績。那麼,在接下來的「三伏天」夏訓高溫中,跑者該怎樣科學、合理、高效地安排訓練呢?下面就和大家談一談「三伏天」訓練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三伏天該怎麼練?
-
跑者經驗分享——資深過度訓練跑者是如何養成的
一位資深的嚴肅跑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的關於「過度訓練」的實用經驗帖。普通跑者如我,就打了這麼個樣。事實上,之前接觸的各種訓練體系,都很難做到針對普通跑者量身定製訓練計劃,而跑者的個體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
中級跑者的自我修養
前段時間發了一篇關於把自己訓練成一名初級跑者的文章。說真的,要想成為一名初級跑者其實是比較簡單的一件事,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加上科學訓練、認真防護、適當飲食、合理休息,一般都能夠成功。然而要想再升級為中級跑者,其難度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