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薈】 「十三太保丸」是何方神聖?用於安胎還是助產?

2021-02-23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十三太保丸」是何方神聖?光是這藥名就透著神秘呢!

此方出自《傅青主女科》,又名「保產無憂散」。方藥組成是:當歸(錢半,酒洗)、炒黑芥穗(八分)、川芎(錢半)、艾葉(七分,炒)、麵炒枳殼(六分)、炙黃芪(八分)、莬絲子(一錢四分,酒炒)、厚樸(七分,姜炒)、羌活(五分)、川貝母(一錢,去心)、白芍(一錢二分,酒炒)、甘草(五分)、姜三片,溫服。因為有13味藥,故民間稱之為「保產十三太保方」。意即13味藥如同13員大將,分別把守各條經絡,協調氣血,讓胎兒順利分娩。

原著記載是懷孕七個月服一劑,八個月服兩劑,九個月服三劑,足月也服三劑,臨產時再服一劑。其要點是「臨產熱服,催生神效。治橫生逆產,至數日不下,一服即下;有未足月,忽然胎動,一服即安」。可見,這個方子是妊娠晚期預防難產和早產、幫助順產的藥方,而非早孕安胎的藥方。

該方的特點是藥味劑量較少,作散劑使用。十三味中藥的功效主要是益氣行氣,養血活血,疏通經絡,使氣血、經絡通暢,則瓜熟蒂落,順產為安。

作為全國首批分娩鎮痛試點醫院,我院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將「保產無憂方」拓展為「保產養血膏方」,讓氣血不足、高齡體弱的產前孕婦服用,以助順產,降低剖宮產率。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都出現過哪些「十三太保」?他們是何方神聖?
    「十三太保」之說,始於託名「羅貫中編輯」的《殘唐五代史演義》。《殘唐五代史演義》為《隋唐志傳》續書,又名《五代殘唐》,為明代後期無名氏作品,曾為《水滸傳》批點的明人李卓吾亦曾為該書批點。按照書中所寫,唐末梟雄李克用收養有十三個養子,全部封以「太保」之銜,其中的打虎英雄安敬思,人稱牧羊子,改名李存孝,排在第十三位,稱十三太保。太保,是古代官職之一,與太師、太傅同為三公。春秋後期一度廢棄,漢代復置,位次太傅。其後歷代沿置,只是一種虛銜,並無實職。查《新五代史.
  • 十三太保有哪些人?十三太保名字叫什麼?十三太保的結局怎樣?
    唐僖宗退避西祁州,升殿大哭社稷危在旦夕,無顏面在地下見高祖,田令孜說這是天運循環使之然也,又提到西祁州街市中流傳的童謠,在童謠中第一次出現碧眼鶘,碧眼鶘也就是李克用;而十三太保就是李克用的義子。當時,第十三太保尚未歸順,只有十二太保,但仍然戰功卓著,武藝非凡。
  • 十三太保、蓋世太保、太子太保……這些「太保」到底什麼意思?
    李存孝因為在李克用的義子中序列十三而被稱之為「十三太保」,論及驍勇善戰,比之《說唐》中的李元霸也毫不遜色,在多年徵戰中多次以寡擊眾立下赫赫戰功,甚至幾乎曾以一己之力擊敗黃巢、率軍收復長安。除了明初的羅貫中外,「太保」之稱也被明清時期的其他作品使用,《說唐全傳》中的靠山王楊林麾下同樣也有「十三太保」,大名鼎鼎的秦瓊恰好也是序列其中的第十三位。太保之稱經過各類小說、評書的多年渲染,到明清時已為人熟知,加上號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作家倪匡,在此基礎上創作了小說《十三太保》,經過邵氏集團影視化改編,「十三太保」之名已經家喻戶曉。
  • 震撼武林的少林洪門十三太保內硬氣功
    的歷史淵源:少林十三太保功相傳起於隋末唐初,唐高祖李淵御封李元霸等十三名大將為朝廷「十三太保」,後來,少林十三武僧勇救唐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御封少林寺十三武僧為「少林十三太保」,少林武僧根據兩代十三太保的武功特色而不斷揣摩,獨創而成的一種武功功法——少林十三太保功。
  • 淺談經典電影《上海灘十三太保》
    長槍難逃,十三太保之一。首發出場,李修賢當時年輕的一塌糊塗,時尚中透著一種反叛的味道。菸嘴,十三太保之一。被魏嘯天所殺,死亡時,沒想到菸嘴中還有暗器眼鏡,十三太保之一。演「眼鏡」的人是王鍾,當年和狄龍、姜大衛、陳觀泰並稱為「四騎士」。
  • 閻錫山麾下五虎將和十三太保
    第四位名叫楚溪春,他也是閻錫山的十三太保之一,兩人的關係非比尋常。當年閻錫山和楚溪春一起遭遇了空襲,這樣危急存亡的關頭閻錫山還不忘拉著楚溪春逃跑。楚溪春也沒有辜負閻錫山的期望,1946年他用一個師抵擋了聶榮臻和賀龍的十萬大軍長達45天,實在是厲害!
  • 廣澤尊王十三太保由來
    保安廣澤尊王與妙應仙妃的十三個兒子,或尊王的部將,在大陸的說法則是保安廣澤尊王分靈,如第一個分靈出去,稱大太保,以此類推至十三保。      十三太保分別各守一宮,皆離祖廟詩山鳳山寺不遠,而且各宮皆在離詩山不遠之十三個村落中,每一村落一宮,以鳳山寺為中心,形成一個信仰圈。
  • 「十三太保」的說法出現在什麼時候
    歷史上最早的「十三太保」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 中國歷史辭典中關於十三太保的辭條解釋為:後唐太祖李克用有十三個義子,稱為十三太保。 李克用有十三義子,皆獲太保銜(太保是官名但無實職):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最厲害,百戰百勝。當時流行一句話說:王不過霸王,武不過存孝。
  • 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李存孝天下無敵
    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大太保:李嗣源 武器~方天畫戟 坐騎~青腚追風馬二太保:李嗣昭 武器~三股託天叉 坐騎~抱月烏龍駒>三太保:李存勖 武器~一對十三節竹節鋼鞭 坐騎金眼亂花虯四太保:李存直 武器~鳳嘴梨花槍 坐騎~五花追風馬五太保:李存江 武器~八卦子午鴛鴦鉞 坐騎~豹花馬六太保:李存海 武器
  • 《上海灘十三太保》:一個高先生引發的血案
    和《投名狀》之於《刺馬》一樣,《十月圍城》也有一部原型對照的影片,那就是1984年由張徹執導的《上海灘十三太保》。 這次則把背景移到近代的上海灘,《上海灘十三太保》講述中日抗戰時期,愛國志士高先生偷到汪偽政府的賣國證據,準備將消息由上海帶往香港公之於天下。上海灘大亨沈剛夫受人所託,派出手下的高手十三太保,與反派高手連番惡鬥,保護高先生離開上海灘的故事。光看這個故事噱頭,就可謂群英匯聚,熱血沸騰。 「十三太保,一夫當道。
  • 國醫大師劉尚義常用藥對丨白朮,蒼朮:健脾燥溼 止汗安胎
    至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經集注》中提出: 術有兩種,白朮,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做丸散用;赤朮,現稱為蒼朮,葉細而無椏,根小苦而有膏,可做煎劑。也即是此時,術才有了白朮和蒼朮之分。
  • 上海灘十三太保之教頭沈達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悄,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他們或顯名於武力,或顯名於智慧,或顯名於人脈,雖出身於社會底層,但也赫赫有名,無人輕視。
  • 遠大前程十三太保——南小杜
    上海灘流傳著一句話: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由此可見南小杜杜玉芳應該是十三太保排行第一。杜玉芳,善使長槍,一手長槍可謂是登峰造極出神入化,同時也是神槍手,槍出手必定取人性命。
  • 《鬼吹燈》中,觀山太保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是四大門派的剋星?
    在民國時期風雲一時,控制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十幾萬響馬群盜。以至於軍閥都要看他臉色,跟他合作。可惜後來失手在雲南的獻王墓裡中了賭氣,瞎了雙眼,而卸嶺兄弟也是死傷慘重。由此陳玉樓心灰意冷洗手江湖,靠算命為生。而卸嶺力士這個門派,也就由此凋零。後來陳瞎子在古藍縣偶遇了胡八一、雪莉楊。
  • 【港古】慈雲山,記住有十三太保
    慈雲山十三太保首領陳慎芝可以說是是香港的傳奇人物,半生經歷比電影還要戲劇。
  • 十三太保戰力排行第三名——乞丐
    上海灘流傳著一句話: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乞丐楚天樞。首先楚天樞為丐幫幫主。其次楚天樞在上個時代和黃尚、老拐組成老一輩的「三大亨」,不論是勢力還是武功當屬無人能敵。後雖年事已高,枯木老朽,卻能在臨死之前一擊擊殺納三少,雖然有偷襲之嫌,但卻是在老乞丐僅存一口氣的情況下,尚且能夠一舉擊殺納三少,可見其功夫之深,深不可測。
  • 《遠大前程》:上海灘十三太保等高手即將悉數登場
    洪三元、一爺等及三大亨間的恩怨情仇,以及十三太保等(南小杜北老九,十三太保無敵手;乞丐教頭納三少,車夫師爺小阿俏,瞎子酒鬼黑白無常龍虎豹)的傳奇故事。上海灘雖大,但佔得一席之地並非易事,要麼有真本事,要麼有勢力。要麼兼而有之。洪三來上海之前就已有十三太保江湖成名,三大亨與沈並駕齊驅。《遠大前程》56集播出大半,進入高潮。十三太保等功夫高手即將悉數登場,他們真是人物個性鮮明不重樣啊!
  • 最假組合 遠大前程中的「十三太保」 明明是十四個人
    遠大前程:南小杜、北老九 十三太保據說此二人的武功在十三太保之上。老乞丐 楚天樞十三太保的乞丐是丐幫幫主楚天樞,教頭沈達以「十三路擒拿手」威震江湖,納三少是暗殺組織「奇人館」的主人,車夫是「八百車夫會」的頭子,師爺是三大亨身邊的師爺,小阿悄是風鳴樓的主人
  • 還記得劉德華演的上海灘十三太保麼?其實改編於真實的歷史事件
    2、小楊,外號長槍難逃,十三太保最後一位。第一個死亡的反派太保,武功平平,只會用槍,而且腦子也不太好。3、馮金榜,外號菸嘴,沈剛夫的手下,十三太保之一,武器是嘴裡叼著的菸嘴,可當暗器射出。菸嘴雖然武功平平,但是腦子轉得快,在發現危險之後,十分冷靜。4、外號眼鏡,表面是裁縫店老闆,實際是沈剛夫的手下,十三太保之一。
  • 朋友們可知道咱靈丘的十三太保?
    縣衙後院建有存孝府,明代靈丘城鄉紳刻立「沁州王護國勇南公太保大將軍李存孝故裡」 碑一通,立於魁見村西街。李存孝是靈丘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李存孝的傳說故事。李存孝其人: 李存孝(約867年—894年)原名安景思,蔚洲靈丘人,唐末著名將領。